《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作者&投稿:酉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1.认生字。课题上有4个字,读一读:

  寻 隐 者 遇

  2.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寻:寻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

  二、自学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和认识的生字,读一读。

  3.看插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三、读诗句,认生字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翘舌音的字:松、采;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i。

  2.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顺地回答问题,相机识字:松、童。)

  (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识字:师

  (3)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师父呢?

  相机识字:言 采 药 深

  (4)朗读课文。

  四、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椵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教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

  五、识字、写字指导

  松:用学过的木字旁和熟字"公"记字形。组词:松树、放松。

  童:上下结构。上面是"立",下面是"里"。这个字横画多,但长短不一。首横最短,次横最长,最后一横又比它上面一横长些。组词训练:童话、儿童、童年。

  言:发言、说话的意思。首横最长,中间两短横。

  师:左边是一短竖和一撇右边是横下一个"巾"。组词:师父、老师。

  采:上面是爪字头,表示手,下面"木"表示树,手伸到树上表示采摘的动作。第一笔为平撇,下面的三笔间隔要匀。

  深:左右结构。右边上面不要写成穴宝盖儿。组词巩固 :深山、深海、深浅。

  六、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双基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不知处”和“意欲”的意思及诗句的含义。

  3、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诗中意境,感受人物鲜活形象。

  思维发展目标:

  以《寻隐者不遇》为例,学习并运用读懂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再将“画”变成“文”。

  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古诗二首》第一首是《寻隐者不遇》,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中叙述了他去访问隐士没有见到的事情。《所见》。

  文章主题:《寻隐者不遇》通过一问三答的形式,将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所见》刻画了一个机灵活泼,天真可爱的牧童形象。

  写作特点:《寻隐者不遇》采用问答体,通过寻访者与童子的`问答形式写出,诗句自然质朴、通俗明快。《所见》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牧童歌唱和捕蝉时不同的样子。

  本文知识点梳理:

  1、 字词:“隐、振、蝉”注意是前鼻音。联系上下文体会“不知处”“意欲”的含义。

  2、 理解并背诵两首诗。

  3、 学习将古诗改写成文。

  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教学《寻隐者不遇》。

  第二课时:教学《所见》。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中意境是重点。

  将古诗改写成现代文是难点。

  教学准备:幻灯,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意境,背诵《寻隐者不遇》。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短小精悍、节奏分明、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传诵不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齐读课题。

  二、交流资料,检查预习:

  1、 课前同学们都对课文进行过预习了,找到了哪些相关资料呢?

  (指名交流,重点放在诗人贾岛的介绍上,板书“推敲”)

  2、 检查诗文朗读情况,相机正音。

  3、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这首诗的题目,你能否知道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寻找隐者没有遇到)

  4、 诗人为什么没有遇到隐者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三、朗读诗文,理解诗句:

  1、 自读诗文,想想诗人为什么没有遇到隐者?

  2、 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全诗大意,对于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稍做点拨。)

  3、 从刚才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在“童子”的介绍中得知有关信息的。那么,这四句诗那些是诗人说得,那些是童子说的呢?

  ( )松下问童子,

  ( )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

  ( )云深不知处。

  4、 “松下问童子”,可全诗并没有出现诗人的问题?你能将他的问题补充完整吗?

  ( )松下问童子,

  ( )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

  ( )云深不知处。

  5、 连起来说说诗人寻访的过程。

  四、品读诗文,想象意境:

  1、 引导想象:

  l 古时候交通不便,诗人千里迢迢前来拜访,当得知童子的师傅采药去了,他能否遇到了?此时他会怎么想?

  l 隐者在山中采药,如果进山寻找,有没有可能遇到?此时他会怎么想?

  l 可是山中云雾浓厚,山林高大幽深,想找隐者容易吗?此时他会怎么想?

  2、 简短的三行诗,写出了不遇、可遇、难遇这三层意思,三次转折,既富于变化,又句句出新,耐人寻味。而诗人将这一系列的问答和心情的变化,浓缩成短短20个字,其间必定经历了许多的思考。这反复的思考、揣摩,就是“推敲”。

  五、诵读诗文,化诗为画:

  1、朗读诗文。

  2、背诵诗文,脑中想象画面。

  3、拓展:隐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能根据诗句做出一些推测吗?

  4、课堂练习:将诗文改写成现代文。

  △附板书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问

  言师采药去。 不遇 推敲

  只在此山中, 能遇

  云深不知处。 难遇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诗句中的重点词语,能说出古诗的大概意思;凭借诗句,想象诗人与童子对话的情景,感悟隐者高洁的性格及诗人对他的仰慕,感受古诗的语言魅力。

  二、教学过程

  (一)走近诗人知“贾岛”

  1.同学们,人们写文章时的用词造句都要反复推敲。你们知道“推敲”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这里边还有个故事呢! (师讲述贾岛因斟酌“推”、“敲”而冲撞韩愈的故事,并简介贾岛生平。)

  2.唐代诗人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诗自然质朴、高度凝练、耐人寻味,一首《寻隐者不遇》便可见一斑。你看,唐朝大诗人韩愈是这样称赞他的——(课件出示: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再看看,北宋诗人梅尧臣又是怎样评价贾岛的——(课件出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3.贾岛的诗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呢?他是把诗当做生命的,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他写诗以刻苦认真著称,常为得一个好字而费尽苦心。请看——(出示贾岛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4.唐朝后期,还有不少诗人成了贾岛的超级“粉丝”,把贾岛的画像和诗歌供奉起来,烧香膜拜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五言绝句。 (课件出示:笛声悠悠,宁静的高山深林中,浮现《寻隐者不遇》的诗句,动情的配乐诗朗诵在耳畔响起……)

  [故事,是学生最喜爱的。悠扬的音乐,美妙的画面,动情的朗诵,能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古诗的情境。而对诗人的了解, 可以为进一步领悟诗歌作铺垫。

  (二)走进诗句识“童于”

  1.理解诗意。师:这首诗读来琅琅上口,简单易懂,老师相信同学们自己就能读懂。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讨论。

  2.观察图画。诗人贾岛前往山中寻访隐者,可惜没有遇到,于是他以这首诗记录下了与隐者的徒弟的对话。请观察插图,结合诗句想象诗人与童子是怎样一问一答的。

  3.引导推测。学情预设:“松下问童子”,是怎样问的? (师父在家吗?)你怎么知道诗人是这样问的? (根据童子答的“言师采药去”推断。)请用简练的表达还原诗人的问话。 (在何处采药?在山中何处?)小结:诗人的写法多妙啊,寓问于答,言简而意丰。

  4 。 角色扮演。教师扮诗人间,学生扮童子答。

  5.揣摩心理。和童子对话的过程中,诗人的心理经过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出示填空题:诗人来到山中寻访隐者,见松树下站着隐者的徒弟,于是满怀 地问:“请问你师父在吗?”童子答:”师父采药去了。”诗人有些 ,又问:“去哪里采药?”童子答: “就在这山里。”诗人一听,觉得还有 找到隐者,于是又问:“在山里的什么地方呀?”童子答:“云雾弥漫,不知道在哪里。””唉!”诗人叹了口气,彻底 了。)走近诗人走进“诗”——

  6.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读诗只能让人明白诗句写了什么,仅得“象”;体会了诗中情,才得“意”。 “意”与 “象”相融合,才有意境。学古诗,既要显 “象”又要得“意”。这一教学环节,利用多种手段,意在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情,感悟诗的意境。教学时要让学生领悟到: 区区20个字,既描绘了有趣的情景,又隐含了诗人的情绪变化。这样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古诗语言的无穷魅力。]

  (三)走出诗歌寻“隐者”

  1.吟诵演画,品诗味。

  (1)同学们,我们的古诗多美啊!它的语言美,美在简练、生动;它的节奏美,像音乐般鲜明、优美;它的意境美,让人身临其境、陶醉其中。一样好东西,你爱它,会反复地看,反复地摸;一首好诗,我们也要反复玩味。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玩赏这首诗的韵味,可以深情地朗诵,可以配上调子吟唱,可以编故事,可以找同学演一演,可以简要勾勒诗中 的画面……

  (2)学习成果展示。

  (3)小结。师:一首好诗,激活了同学们创造的智慧,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享受,诗人的才华令我们赞叹。

  [阅读欣赏是个性化的行为。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玩味古诗,可以激发创造潜能,张扬学习个性。多角度展示学习成果,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

  2.拓展延伸,赏诗文。

  (1)读贾岛的《寻人不遇》。 “闻说到扬 州,吹箫有旧游。人来多不见,莫是上迷楼。”要读出”诗人寻人,亦是赏景,景美心怡,虽不遇人,亦可品味其中乐趣”的情致。

  (2)读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恃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思考:诗中哪两句诗与《寻隐者不遇》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相对应。

  (3)读僧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教师要为学生解释最后四句诗的意思。

  [语文教学应当有情感关怀的使命,应当有价值引导的功能。在欣赏诗文的同时,学生对诗人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也会深有感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悄然达成。语文课程的价值得以有力开掘。]




古诗词教学的设想
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初读此诗,似觉平易,细加欣赏,则易中有难。寻隐者来的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教师可设计让学生用自读自悟和讲故事的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对学习确实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再次,教师要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具体可感的“活”的形象,如,学“盲”字,学生因“育”字的记忆定势,会在“盲”字的上面多加一点,此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人的眼睛死了,就是盲人了...

一二年级古诗词教学课堂实践与思考
》《夜宿山寺》《敕勒歌》、《村居》《咏柳》《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语文园地部分收录了10首古诗,分别为《咏鹅》《悯农(其二)》《古朗月行(节选)》《风》、《春晓》《赠汪伦》《寻隐者不遇》《画鸡》、《梅花》《小儿垂钓》《江雪》、《赋锝古原草送别(节选)》《悯农(其一)》《舟夜书所见》。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的教学设计
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最为典型。 (5)最后一段的写作意图(提问:如果去掉后会有怎么的效果?) 夜久表明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有...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咋样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又叫做山东开放大学)的教学口碑较好。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的下公馆介绍具体如下:1、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的师资较强: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在办学实践中,锻炼了一支精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大批熟悉远程教育规律的教学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理论研究人员,为全省各行各业培养了数以十万...

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论文 ,能不能请你转发一 ...
但是,教师的画只是给学生一个启示,并不能让这幅画左右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这是教师值得注意的。(二)、学生自画。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意之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独立地画出诗意。如《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句,是童子回答来访者的话。为了让...

怎样教孩子学古诗词 如何教孩子学古诗
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可以请两个幼儿一个扮大人,一个扮童子。指定室内吊扇之类为松,窗外树木为山。开始后,童子在松下游戏,大人缓步走向童子。大人旁白松下问童子后问:喂,请问小师傅,你的师傅呢?童子旁白言师采药去后答:我师傅采药去了。大人说:那你师傅到哪里采药去了?童子旁白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后...

请请问谁知道说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课《自相矛盾》的原文。
《自相矛盾》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翻译为白话文: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小学三年级语文《师恩难忘》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我找了一首古诗《寻隐者不遇》,先让学生理解了诗歌的大意,然后让学生都去当当“田”老师,也把这首诗歌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 学生改编的兴致同样也很高,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有的写出了童子和作者之间有趣的对话;有的写出了寻者在寻访之前高兴得心情和寻访之后遗憾的感受…… 总之,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是抓住...

如何扩写古诗
四、提供背诵篇目,展开想象,小组内改编故事。 (一)背诵: 1.《别董大》 2.《寻隐者不遇》 3.《江南逢李龟年》 4.《七步诗》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回乡偶书》 7.《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8.《赠汪伦》 9.《芙蓉楼送辛渐》 10.《江畔独步寻...

光山县19719405393: 古诗《寻人者不遇》的教案怎么写? -
衅倩千金: 《寻隐者不遇》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活动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2.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感受诗歌的内蕴美.【活动准备】:1....

光山县19719405393: 蒙童学语中班古诗寻隐者不遇教案 -
衅倩千金: 【寻隐者不遇】作者:贾岛 内容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出处】:唐五代-贾岛 注释: [1]寻隐者:寻访隐居在山路山中的人.本诗一作孙革诗,题为《访羊尊师》,无根据. [2]松下:指隐者居住的地方.童子:...

光山县19719405393: 唐诗三百首寻隐者不遇的教案 -
衅倩千金: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056 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 ...

光山县19719405393: 哪里有《寻隐者不遇》的教案
衅倩千金: http://www.pep.com.cn/index.htm

光山县19719405393: 《寻隐者不遇》表达了贾岛的什么思想感情 -
衅倩千金: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主要表达了贾岛对于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追求宁静和谐的生活和淡泊的心境.需要结合贾岛生平来谈:贾岛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贾岛人称“诗囚”,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贾岛一生追求了然无牵绊的生活而不得,自然会有这样的感慨~· 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走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二问三问,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光山县19719405393: 寻隐者不遇与所见这两首诗的朗读节奏分别是怎样 -
衅倩千金: 1、《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所见》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扩展资料: 1、《寻隐者不遇》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 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2、《所见》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参考链接: 寻隐者不遇 百度百科所见 百度百科

光山县19719405393: 《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采用什么形式,寥寥四句中勾勒出一个什么形象 -
衅倩千金:的形式,围绕这几句答话,实际有两种表现结构在交织演进.一是隐者的行为表现结构,它由虚而实(不在此地而在此山),由实而虚(云深不知处),虚虚实实,宛若云中游龙,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扑朔迷离,恍惚迷离之感,充分呈现了隐者的风神.一是诗人自己的感情表现结构,它由惆怅而期冀(不遇到知在此山中),由期冀转而更深一层的惆怅,流露出终不可及的慨喟.诗人本来是僧,后还俗,但仕途并不得意,因此始终倾羡高洁超俗的世外生活.“但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实际不独是诗人对隐者的描绘,也正是诗人自己所追求向往的人生境界.

光山县19719405393: 《寻隐者不遇》主要内容
衅倩千金: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解】: 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韵译】: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

光山县19719405393: 《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的意思是 -
衅倩千金: 这首古诗的意思是: 我来到苍松下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回答说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他还对我说)不过师傅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具体的行踪.1、原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简介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一首五言绝句,作品收录于《全唐诗》.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描绘出了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 全诗只有二十字,作为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在平淡中见深沉.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光山县19719405393: 用古诗《寻隐者不遇》编个故事 -
衅倩千金: 用古诗《寻隐者不遇》编个故事: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贾岛去拜访他的一位朋友,那一位朋友住在山上,一般不出山,人们都把他称作隐者.可是他朋友不在,正好遇到隐者的徒弟,他徒弟就告诉了贾岛他老师去了采药,只在这个山里,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