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

作者&投稿:拔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原文: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岁去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赏析

  这首词的题目,原作「会稽蓬莱阁怀古」。同调另有「亭上秋风」一首,题作「会稽秋风亭观雨」。唐圭璋先生谓,「秋风亭观雨」词中无雨中景象,而「蓬莱阁怀古」一首上片正写雨中景象,词题「观雨」与「怀古」前后颠倒,当系错简。说见《词学论丛·读词续记》。今据以订正词题。

  词的上片,看似纯系写景,实则借景抒情。它不是单纯地为写景而写景,而是景中有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词人所登的蓬莱阁在浙江绍兴(即会稽),秦望山,一名会稽山,在会稽东南四十里处。他为何望此山?因为这里曾是秦始皇南巡时望大海、祭大禹之处。登此阁望此山,不禁会想起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和为民除害的大禹。这片词先以「看」领起,尽写秦望山头云雨苍茫的景象和乍雨还晴的自然变化。以「倒立江湖」喻暴风骤雨之貌,生动形象,大概是从苏轼《有美堂暴雨》诗「天外黑风吹海立」演化而来。「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语出于《庄子·天运》:「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为」字读去声。云层是为了降雨吗?降雨是为了云层吗?庄子设此一问,下文自作回答,说这是自然之理,云、雨两者,谁也不为了谁,各自这样运动着罢了,也没有别的意志力量施加影响要这样做。作者说「不知」,也的确是不知,不必多追究。「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天色急转,词笔也急转,这是说云。苏轼《念奴娇·中秋》词:「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维摩经》:「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云散了,雨当然也就收了。「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这里又用《庄子》语。《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这就是「天籁」,自然界的音响。从暴风骤雨到云散雨收,月明风起,词人在大自然急剧的变化中似乎悟出一个哲理: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中,阴晦可以转为晴明,晴明又含着风起云涌的因素;失败可以转为胜利,胜利了又会起风波。上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为下片追怀以弱胜强、转败为胜、又功成身退的范蠡作了有力的烘托、铺垫。语言运用上,熔裁诸家,为己所用,这是辛词的长技。

  下片怀古抒情,说古以道今,影射现实,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作者首先以诘问的语气讲述了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当年是谁到若耶溪上请西施西去吴国以此导致吴国灭亡呢?越地的人们至今还盼望着他能乘船归来呢!这当然是说范蠡,可是作者并不直说,而是引而不发,说「谁倩」。这样写更含蓄而且具有启发性。据史书记载,春秋末年越王勾践曾被吴国打败,蒙受奇耻大辱。谋臣范蠡苦身戮力,协助勾践进行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并将西施进献吴王,行美人计。吴王果贪于女色,荒废朝政。吴国谋臣伍子胥曾劝谏说:「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后来越国终于灭了吴国,报了会稽之仇。越国胜利后,范蠡认为「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于是泛舟五湖而去。引人深思的是,词人面对秦望山、大禹陵和会稽古城怀念古人,占据他心灵的不是秦皇、大禹,也不是越王勾践,而竟是范蠡。这是因为范蠡忠一不二,精忠报国,具有文韬武略,曾提出许多报仇雪耻之策,同词人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十八记载:辛弃疾至临安见宋宁宗,「言金国必乱必亡,愿付之元老大臣,务为仓猝可以应变之计,(韩)侂胄大喜。」《庆元党禁》亦言「嘉泰四年春正月,辛弃疾入见,陈用兵之利,乞付之元老大臣」,另据程珌《丙子轮对札记》记辛弃疾这几年来屡次派遣谍报人员到金境侦察金兵虚实并欲在沿边界地区招募军士,可见作者这时正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力图恢复中原以雪靖康之耻,范蠡正是他仰慕和效法的榜样。表面看来,「故国人望」的是范蠡,其实,何尝不可以说也指他辛弃疾。在他晚年,经常怀念「壮岁旌旗拥万夫」的战斗生涯,北方抗金义军也时时盼望他的归来。谢枋得在《祭辛稼轩先生墓记》中记载:「公没,西北忠义始绝望。」这一部分用典,不是仅仅说出某事,而是铺衍为数句,叙述出主要的情节,以表达思想感情,这是其用典的一个显著特点。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点评

  「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在词的收尾部分,作者首先以设问的语气提出问题:一年将尽了,为什么不鼓瑟吹竽欢乐一番呢?《诗经》的《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又《唐风·山有枢》:「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作者引《诗》说出了岁晚当及时行乐的意思,接着又以反问的语气作了回答:「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旧时王、谢的亭馆已经荒芜,已无可行乐之处了。东晋时的王、谢与会稽的关系也很密切,「王亭」,指王羲之修禊所在的会稽山阴之兰亭;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有别墅。这些旧迹,眼前是只有「冷烟寒树啼乌」点缀其间了。

  从怀念范蠡到怀念王、谢,感情上是一个很大的转折。怀念范蠡抒发了报国雪耻的积极思想;怀念王、谢不仅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而且明显地表现出消极悲观的情绪。作者面对自然的晴雨变化和历史的巨变,所激起的不仅是要效法古人、及时立功的慷慨壮怀,同时也有人世匆匆的暮年伤感。辛弃疾此时已经是六十四岁了。当作者想到那些曾经威震一方、显赫一时的风流人物无不成为历史陈迹的时候,内心充满了人生短暂、功名如浮云流水的悲叹。这末一韵就意境来说不是仅对王亭谢馆而发,而是关涉全篇,点明全词要旨。词人在这些历史人物事迹中寄托的不同感情,同他当时思想的矛盾是完全吻合的。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创作背景

  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辛弃疾被重新起用,任命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据《宝庆会稽续志》,为六月十一日到任,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即奉召赴临安,次年春改知镇江府,故知登蓬莱阁之举,必在嘉泰三年的下半年,另据词中「西风」、「冷烟寒树」等语,可断定是作于晚秋。

  清人沈祥龙《论词随笔》云:「词贵意藏于内,而迷离其言以出之。」为此,词家多刻意求其含蓄,而以词意太浅太露为大忌。这首词以自然喻人世,以历史比现实,托物言志,寄慨遥深。

诗词作品: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 诗词作者:【 宋代 】 辛弃疾 诗词归类: 【怀古】、【写景】、【抒情】




辛弃疾的生平资料,详细一些的
在辛词中,有非常通俗稚拙的民间语言,如“些底事,误人那。不成真个不思家”(《鹧鸪天》),“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也有夹杂许多虚词语助的文言句式,如“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汉宫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贺新郎》);有语气...

我要辛弃疾的生平简介
(《丑奴儿》),也有夹杂许多虚词语助的文言句式,如“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汉宫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贺新郎》);有...嘉泰三年(1203 ),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于会稽创建秋风亭。四年,改知镇江府。开禧元年(1205) ,复以言者论列,奉祠归铅山。开禧三年,年六十八,葬...

求李清照和辛弃疾的主要词法主张及特点
这恰从另一角度有力论证了李清照“倜傥,有丈夫气”、绵中藏针所谓婉约词,曾经引起英雄词人辛弃疾的深刻注意。所以梁乙真《中国妇女文学史纲》云:“至李易安出,而妇人之词乃盛。易安之词,在当时曾发生极大影响,受其影响最深者,乃其同乡辛稼轩弃疾也。”这是很有道理的。

辛弃疾的生卒年、哪个朝代、哪里人、职业是什么、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在辛词中,有非常通俗稚拙的民间语言,如“些底事,误人那。不成真个不思家”(《鹧鸪天》),“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也有夹杂许多虚词语助的文言句式,如“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汉宫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贺新郎》);有语气...

辛弃疾简短的文言文
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 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汉宫秋·帝城暮色》中用“梨花院落溶溶月”一句,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用意象来表现情感的手法,成为了辛弃疾作品中的一...

辛弃疾的生平
在辛词中,有非常通俗稚拙的民间语言,如“些底事,误人那。不成真个不思家”(《鹧鸪天》),“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也有夹杂许多虚词语助的文言句式,如“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汉宫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贺新郎》);有语气...

辛弃疾的简介
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

辛弃疾简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辛弃疾生平大事记】 (华中科技大学 徐汉明 编) 一一四○年(宋高宗赵构...

哪位好心人帮我找一篇关于辛弃疾的生平简介啊,太急了.
在辛词中,有非常通俗稚拙的民间语言,如“些底事,误人那。不成真个不思家”(《鹧鸪天》),“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也有夹杂许多虚词语助的文言句式,如“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汉宫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贺新郎》);有语气...

描写祖国大好山河的诗句
弃疾手迹《去国帖》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浣溪沙· 偕叔高...汉宫春 立春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

潮州市19497796553: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的介绍 -
调疤丹佐: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词的上片,看似纯系写景,实则借景抒情.它不是单纯地为写景而写景,而是景中有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片怀古抒情,说古以道今,影射现实,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

潮州市19497796553: 求辛弃疾《汉宫春》的翻译 -
调疤丹佐: 首先纠正一点,原词是“却笑东风从此” 这几句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我却笑那多情的春风,从此后便忙着把梅花熏香,把柳树染绿,再没有一点空余的时间.春风空闲时,又来到镜里,偷偷地把人年轻的容貌改变.

潮州市19497796553: 辛弃疾的词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词中上阙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
调疤丹佐: 词的上片,看似纯系写景,实则借景抒情.它不是单纯地为写景而写景,而是景中有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上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为下片追怀以弱胜强、转败为胜、又功成身退的范蠡作了有力的烘托、铺垫.语言运用上,熔裁诸家,为己所用,这是辛词的长技.希望可以帮到您,望采纳

潮州市19497796553: 《汉宫春 会稽蓬莱阁观雨》辛弃疾词中上阙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哲 -
调疤丹佐: 词的上片,看似纯系写景,实则借景抒情.它不是单纯地为写景而写景,而是景中有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潮州市19497796553: 辛弃疾有什么词 -
调疤丹佐: 辛弃疾——《摸鱼儿》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口造壁》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水龙吟]《登...

潮州市19497796553: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的诗句 -
调疤丹佐: 汉宫春•立春 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

潮州市19497796553: 请解释辛弃疾这首词中涉及到的典故分别可以用到议论文写作中的什么话题上去《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这首词上片中的“亭上秋风,记去年嫋嫋”和... -
调疤丹佐:[答案]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为了准备考场作文而提问的. 我觉得有点奇怪的是既然你分析得这么透彻了,为什么还不知道怎么用呢? ... 实际上幼安用了这么多的典故也都是想说明这个道理啊,如秋扇见捐,正如幼安被朝廷抛弃. 你可以用在写辛弃疾这一类人的...

潮州市19497796553: 娉娉婷婷的意思是什么? -
调疤丹佐: 形容女子姿态美容貌佳身材好的样子.

潮州市19497796553: 请解释辛弃疾这首词中涉及到的典故分别可以用到议论文写作中的什么话题上去《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 -
调疤丹佐: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为了准备考场作文而提问的.我觉得有点奇怪的是既然你分析得这么透彻了,为什么还不知道怎么用呢?其实辛幼安的诗词大多都是感时伤怀的,如果要运用到文章中去,当然也就是喟叹怀才不遇,有志而不能施展等话题上去啊,实际上幼安用了这么多的典故也都是想说明这个道理啊,如秋扇见捐,正如幼安被朝廷抛弃.你可以用在写辛弃疾这一类人的时候去用上,也可以把这种情感用在爱情上,如深闺女子的一厢厮守,也可用在事业上,如蒲松龄一心求仕,却终不得果等等.其实我觉得学习古人,不光是学习诗词,学习手法,更是从中参悟到那至深的爱,至真的情,只要这些能领悟到,那么才思定当泉涌.这是我的一些愚见,请笑纳,不吝斧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