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小儿不畏虎

作者&投稿:博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中文言文读本小儿不畏虎练习答案~

小儿不畏虎 小儿不畏虎
苏轼
【原文】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译文】
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留在沙滩上,自己去水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来,那妇人慌忙潜入水里躲避老虎,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上自在嬉戏。老虎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顶触碰他们,希望他们会有些害怕,可是小孩傻乎乎地不知道怎么回事,老虎最后也就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必是先向人显示它的威风;但遇到不怕老虎的人,它的威风没有地方施展,也就吃不成了。
【道理】
1、从字面意思来看是:天真的、没有踏入过俗世的人对外界的事物毫无戒心,不知道什么叫做危险,或许能够避免一场危险。
2、老虎不应该是在外表上欺软怕硬的,人对人倒常常是这样的。最终还是要凭实力决定一切的。
3.对所有艰难困苦,挫折磨练都不应该望而生畏自伤锐气,应当无所畏惧,这样才能成功有望。
【解释】
1、虎熟视久之 熟: 仔细。
2、至以首抵触 首: 头。
3、虎亦卒去 卒: 最终。
4、仓皇:匆忙而慌张。
5、浣衣:洗衣服。
6、寻:不久。
7、被:施加,给……加上。
8、翻译句子
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译文:老虎要吃人,先用自己的威势吓唬人;对于不害怕的人,老虎也没有什么办法。
9、从文中找出一句与浣衣于水句式一致的语句
置二小儿沙上
【出处】
苏轼的《东坡全集》
【作者】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关于文言文《小儿不畏虎》的几个问题。
5[ 标签:文言文,小儿不畏虎,不畏 ] 1、下列加点词语中不表示时间的一项是( )[以下加点用中括号代替]
A、虎熟视[久]之 B、[庶几]其一惧 C、立[有间],扁鹊曰
D、未果,[寻]病终 E、[已而]之细柳军 F、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2、解释下列加点词,并另举一例(与加点词为同义),注明出处。
(1)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置”含义:( ) 例句:( ) 出处:( )
(2)虎亦[寻]卒[去]
“寻”含义:( ) 例句:( ) 出处:( )
“去”含义:( ) 例句:( ) 出处:( )

3、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意]虎之食人 意:( )
宾客[意]少舒 意:( )
(2)公将[驰]之 驰:( )
虎自山上[驰]来 驰:( )

4、对“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料想老虎吃人,先要被它的威风吓坏
B、意料老虎吃人,先要对人施加威风来吓唬人
C、猜想老虎吃人,先要对人施威
D、想来老虎吃人,先要耍威风对人施加恐吓

5、从“小儿不畏虎”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6、苏轼是( )时期的文学家。字( ),号( )。他的诗文有《 》、《 》等。


回答:1.E 2.(1)放置。例句——置胆于坐《尝胆励志》(2)不久。例句——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离开。例句——官吏悉逃去《宋史》3.(1)想到。 神智。(2)驱车追击。 奔来。 4.A 5.无知者无畏 6.北宋 子瞻 东坡 《石钟山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哎,那么难啊。可怜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两小儿辩日》的译文: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在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小儿不畏虎》的译文:
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了下来,妇人慌忙地潜入水里来躲避老虎,两个小孩还是泰然自若在沙滩上玩耍。老虎仔细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来触碰他们,希望让其中一个能够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很天真,最终还是不知道害怕,最后,老虎终于离开了。老虎吃人,先要对人施加威风;可是对于不害怕老虎的威风的人,它的威风也就没有施展的地方!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文言文。
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译文: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在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小儿不畏虎》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东坡全集》,主要讲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留在沙滩上,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来,妇人慌忙潜入水里躲避老虎,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上自在嬉戏。老虎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顶触碰他们,想让其中一个(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很天真,竟然不知道害怕,老虎一会儿也就离开了。

译文:
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了下来,妇人慌忙地潜入水里来躲避老虎,两个小孩还是泰然自若在沙滩上玩耍。老虎仔细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来触碰他们,希望让其中一个能够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很天真,最终还是不知道害怕,最后,老虎终于离开了。老虎吃人,先要对人施加威风;可是对于不害怕老虎的威风的人,它的威风也就没有施展的地方!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乙】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日:“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日:“毋妄言,族也!”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1)尝与人佣耕( )(2)辍耕之垄上( )(3)以此奇籍...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一)子贡问:“师①与商②也孰贤?”子曰...
一种是流于进取,敢作敢为;另一种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思想。(只答出两字的不同即可,共2分)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中重要实词的意义。文言实词...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题。(16分)
点评: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概括出选段的主要内容,再根据题干的要求用原文的语句进行回答。【小题4】试题分析:从“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可以看出周敦颐是一个内心通达,行为正直,纯正无邪,不拉拢勾结。考点: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点评:概括人物形象要全面...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
【译文】“要设立庠、序、学、校来教导百姓。‘庠’是教养的意思;‘校’是教导的意思;‘序’是习射的意思。(地方学校,)夏代称‘校’,商代称‘序’,周代称‘庠’;‘学’(是中央的学校),三代共用这个名称。(这些学校)都是用来教人懂得伦理关系的。在上位的人明白了伦理关系,百姓在下...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甲)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
⑤说的是他的志向,与才华无关。⑥是作者的感慨。小题1:首先要了解这个典故,王猛性情刚直,因为有明君的宽容,他才能有所作为。所以选D。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采分点为:(1)“为、所欲”各1分,句意1分(2)“一、见”各1分,句意1分。附课外文言翻译:(甲)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15分)(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
小题1:①被雇佣 ②以……为奇,对……感到惊奇③停止④抵挡小题1:A小题1:①以后如果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们其他人呀。(关键词为“苟”“相忘”)②即使是吴中子弟,都已十分害怕项羽了。(关键词为“虽”“惮”)小题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彼可取而代也”或“学万人敌”(2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题。(18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
小题1:(1)超过约定的期限 (2)等待 (3)同“披”,穿着 (4)到……去小题2:(1)以\/中有足乐者 (2)必无所疑\/乃已小题3:(1)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地请教。 (2)勤奋仔细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8分)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意思对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 A.虽都是即使的意思。B “辄”的意思都是就的意。C.前一个“或”是有的人,后一个或是或许。D. 及都是等到的意思。点评:一词多义,即一个词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词类,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这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试考查的重点...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1题
1.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9 小题1:(1)睡,睡觉 (2)原来,原来是 (3) 曾经 (4) 即使 小题2:(1)(2分) 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但”,“耳”译错,每个扣1分) (2)(2分) 看到松风亭还(仍然)在树梢(树林的远处、树林的高处、树木的末端顶端),心想(心说)怎样才能赶到(到得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
4.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秦王谓唐雎曰:“寡 (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①句意为:所以不打他的主意.错,通“措”,安放,安置.②句意为:让安陵君扩大...

祁东县15795283560: 文言文俩小儿辩日
昌翰倍他: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

祁东县15795283560: 两小儿辩日原文 -
昌翰倍他: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先秦 · 列御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

祁东县15795283560: 二小儿辩日文言文翻译 -
昌翰倍他: 《两小儿辩日》参考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就问他们在辩论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 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嘲笑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祁东县15795283560: 阅读《两小儿辩日》,完成下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 -
昌翰倍他:[答案]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解答此题要先解释清楚句子的意思再做推断. ①句意为:问他们争辩的原因.故:原因,缘故 ②句意为: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时.以:认为 ③句意为:距离人近.去:距离 ④句意为:孔子不能判决.决:判定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

祁东县15795283560: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 -
昌翰倍他: 5.两小儿辩日 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

祁东县15795283560: 阅读下面的短文.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 -
昌翰倍他:[答案] 【答案】 (1)光学和热学. (2)观察(或填对比或填推理). (3)实事求是(或填实话实说).: (4)认识匕有片面性(或填欠缺交流或填敢于坚持自己的看法). (5)不迷信权威(或填敢于向权威挑战).

祁东县15795283560: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原文加翻译 -
昌翰倍他: 孔子东游(2),见(3)两小儿辩斗(4),问其(5)故(6).一儿曰:“我以(7)日始(8)出时去(9)人近,而日中(10)时远也.”一儿以日初(11)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12),及(13)日中则(14)...

祁东县15795283560: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阅读题 -
昌翰倍他: 观点一:早上的太阳距离自己近,中午的太阳距离自己远,依据是:早上太阳像车盖大,中午像盘盂大,距离远的小,距离近的大;观点二:早上的太阳距离自己远,中午的太阳距离自己近,依据...

祁东县15795283560: 《两小儿辩日》阅读答案 -
昌翰倍他: 1.其中二个小儿可以从日常的现象中仔细观察,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本身就是具有一种钻研的精神. 2.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不轻易的动摇自己的观点,是一种坚持己见的行为. 3.而从孔子身上,可以看出,虽然当时的孔子已经是声名赫赫,可是依就敢于承认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无知,可以说是谦虚的表现,这是作为大家的风范. 4.就问题本身而言,从不同的方面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就是说事物具有二重性,而要得到真理的话,就必须认知其中的规律,这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必要过程.

祁东县15795283560: 请你说说《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孩子做出判断得出结论的依据两小儿辩日《古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 -
昌翰倍他:[答案] 他们都出结论的依据是: 一个小孩: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另一个小孩: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个小孩: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另一个小孩: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译文:一个小孩说:“我认为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