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的主要精华是什么?

作者&投稿:扈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如下:
一、区别
1、定义不同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2、表现形式不同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
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

二、联系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
扩展资料
历史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学性,因为历史中隐藏着许多文学性的奥秘。历史是一种天工,其中包含的因果和哲学奥秘,绝不会因为作家个人的情绪和价值观而发生变化。人们常说:“生活比小说更精彩。”生活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文学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做梦,就是作家通过虚构来营造一种梦境。另一个作用则恰好相反,不做梦,而是在细致地观察和了解事实之后,用文学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现这些事实。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说的就是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这恰好也是《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关系,《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之间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并不存在价值观的彼此对立和历史事实的全然不同
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三国演义》使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学手法,来表现《三国志》里面所记载的历史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一部历史书,它的历史学价值可以与《三国志》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歌谣、传说、神话、故事、寓言、童话、传记、诗篇、稗史、游记、剧本、小说、随笔、评论……繁多的体裁构成了文学,也构成了文学的历史。然而,并不是每种抒怀或记叙文字都能进入文学史。就每个具体时代而言,能以经受时光的筛簸,穿越后世历代的传述而存留下来的文学作品必是少数。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的历史实质上是精品文学的历史、经典文学的历史。
在一个技术手段已经能够无限量提供资讯与娱乐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在阅读?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在探究心灵和人性方面,在摹写生存状态方面,在张扬想像力方面,在文明的传承与塑造方面,有哪一种文化样式的能力可在文学之上?答案是没有。文学无疑是表现力最为宽广最为强大的人类情感工具,其生命力既古远又蓬勃,自从以歌谣传说之类的形式诞生于口述年代以来,它的历史从未中断过-哪所是洪水滔天还是暴政窒息一切之时。只要生活在继续,人类就会把故事一直讲下去,把情愫不断表达出来。面对文学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特质-核心作品的价值亘古不变。尽管作家的写作技巧在不断提高,大众的阅读趣味也日新月异,但即使在已经进入电子阅读的今天,《荷马史诗》或唐吉诃德的魅力依然丝毫无减。

一、读书

曾国藩认为读书对人生有两个关键的作用:一是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个是形成属于自己的专业特长,可以立足于社会。      无一日不读书。精神世界强大、现实世界才能强大。唯有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读书有三选:

1、读经典:前人的思想和智慧;

2、一书不尽不读新书:精读,读通读透,沉浸其中,不苦求强记;做杂记:将所感所想记录。

3、有个人的读书兴趣和方向,不必随大流。     

二、静   

人最容易原谅的是自己,最不容易原谅的是别人。敢于直对自己的缺陷才是真勇气。

1、将每天所做、所想、所讲记录下来,记日记;自省;

2、要有敬畏之心;甚笃,人前人后,诚意对己对人;

3、静;大多数人的问题在于浮躁,根本在于好动不好静,静字上下功夫。

曾国藩培养静的方法:静坐,无论怎么忙,都要静坐,身体宁静可带动内心宁静;淡定从容,这是关键,遇到什么事情先静下来,能甘淡薄必有几分真学问,生活中要注意养得心中恬静。 

三、傲、惰会毁掉一个人生。      

傲:恃才傲物;惰:非懒,懒是不做,惰是总做无谓的事。

四、勤

以勤克惰,早起:

1、学习时间比别人多,等于比别人活得长;

2、早起思路特别清晰,考虑工作事情,特别有效率;

3、早起为勤,养成优良品德。

扩展资料

《曾国藩家族家训》写到,曾国藩的一生,凭借一个“挺”字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实,历尽劫波,以坚韧挺劲的无畏精神而成就了“天下之大功”。

他潜心治学砺志,使他饮誉士林;他投笔从戎,奏陈时弊,敢于直面现实,赢得“中兴名臣”的美誉;也正是由于他顺应世界,首倡洋务,而为中国揭开了近代化的序幕…… 

《曾国藩家族家训》全新揭示了曾国藩这个神秘人物的真实面纱,生动阐释了曾国藩家训的智慧与思想:修身、养性、自立、自达;识人、用人,立人、达人。

这正是曾国藩家训的智慧精华所在。让我们随着郦波老师的娓娓道来,去切身感受具有普适性价值的曾国藩家训人生智慧与教育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曾国藩家训



答:曾国潘家训主要精华为:修身修心、刚柔并济、用人勤教、以和治国、机智灵敏。

1、修身修心——战略定位;

(1)、曾国藩教育孩子如何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并且一定要先进行修身和养心。做人不能够自欺欺人,懂得分辨善与恶,待人真诚,做事一定心安理得,不做羞愧的事情,才能够感到快乐,才能拥有平和的心境。

(2)、拥有了平和的心境,才能够用最真实的面孔去面对世间所有的事和人。

2、刚柔并济——做稳做强;

(1)、曾国藩家训提出: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也就是说,天地间的规则,在于刚柔并济,不可以偏废任何一方,太柔软则没有力量,太刚硬则容易折断。

(2)、曾国藩认为,只有先自立自强稳固自己的位置,而后以一种广博的胸怀与隐忍的气质才能成就大事。

(3)、在训练新军没有训练好时,虽然咸丰皇帝三次命令出山应战,曾国藩就很好的运用了刚柔并济的应对方法,和和气气拒绝皇帝的的圣旨。

3、用人勤教——悉心养才;

(1)、曾氏勤教认为作为领导者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而且必须建立科学的培养的机制,在这方面,曾国藩更是是身体力行、孜孜不倦,其幕僚门生无不对此深为感佩。

(2)、曾国藩将培养人才的办法归纳为主要三条:读书、历练、言传身教。

4、以和治家——铸造团队;

(1)、曾国藩家风的传承中很重要一点强调了“和以治家,勤以持家,发挥所长、树立威信”的家训。他认为,无论什么事,做家长的带头做,你要求孩子的,你自己一定要做到,他身为两江总督,总是抽出时间来陪孩子,教育孩子。

(2)、陪伴,了解,沟通,理解,树立威信、发挥各自的长处,这样一个家和美而团结,遇到什么困难与挑战也不会担心。

(3)、曾国藩通过在官场的实践引到了家训上,然后再以家训感染到了他日常的领导与管理。

(4)、以个人品牌人格魅力和信仰感召天下人才,以教育培训、高薪养廉和激励政策吸引人才,打造了“神州第一幕府”,“天下英才,尽入曾幕”。

5、机智灵敏——处变不惊;

(1)、曾国藩家训讲到:君子临大难而不惧,视白刃若无也。就是说君子在面对大的困难从不畏惧,看到闪光的刀刃放在面前就像没看到一样。

(2)、大清集团的法制不很健全,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于是商场与官场总是纠缠在一起。这样,在大清各级部门之间上斡旋逶迤,推行超级公关战略就势在必行。

扩展资料:

1、曾国潘有八字家训:早扫考宝书蔬鱼猪。

2、曾国藩总结其祖父星冈公平日"家训"之言为"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永为家训"。 

3、读书、种菜、养鱼、喂猪,为居家之事,起早、打扫洁净、诚修祭祀、善待亲族邻里,是治家之法。 

4、这八字"家训"虽然平实可行,但要真正一以贯之却不易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曾国潘家训



在曾国藩家训里有一句名言,叫“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所谓“撑起两根穷骨头”是讲人要有骨气,而“养活一团春意思”是说人的心中要有一种生机,要有一种情趣。

《曾国藩家族家训》主要讲述了,曾国藩家族后裔人才辈出,尽管与曾国藩本人独特的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具有密切的联系,在为数众多的有关曾国藩及其家族研究的出版物中,尚未见有曾国藩家族家训的专辑供读者品评、探析。
《曾国藩家族家训》的笔者通过多方收集资料,从中节选出有参考价值的篇章,按照“训主简介”、“原文”、“注释”、“译文”、“评析”进行编著,除了提供原始文字外,为便于不同文化层次读者阅读,不仅作了规范性注释,而且尽力译成符合原意的文字,并作简单评析,引导读者批判地继承。

内容简介

《曾国藩家族家训》写到,曾国藩的一生,凭借一个“挺”字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实,历尽劫波,以坚韧挺劲的无畏精神而成就了“天下之大功”。他潜心治学砺志,使他饮誉士林;他投笔从戎,奏陈时弊,敢于直面现实,赢得“中兴名臣”的美誉;也正是由于他顺应世界,首倡洋务,而为中国揭开了近代化的序幕……

  《曾国藩家族家训》为读者全新揭示了曾国藩这个神秘人物的真实面纱,生动阐释了曾国藩家训的智慧与思想:修身、养性、自立、自达;识人、用人,立人、达人,这正是曾国藩家训的智慧精华所在。让我们随着郦波老师的娓娓道来,去切身感受具有普适性价值的曾国藩家训人生智慧与教育思想。

作者简介

成晓军,男,湖南湘乡人。1953年8月生,大学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先后任教于湘潭大学、河北大学,现任惠州学院政治法律系教授兼系主任和惠州学院东江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并担任惠州市廖仲恺何香凝研究会会长、湖南曾国藩研究会副会长、曾国藩与湘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自1976年以来,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江海学刊》、《光明日报》等2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自1984年以来,先后在上海人民出版社、重庆出版社等20多家出版社出版独著、合著、主编之书40多部;先后获得各级各类社科基金课题20多项,获得各级各类社科成果奖20多项。现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及东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诲弟篇
一 读书作文类
业精之法在于专
读书宜专一耐久
学诗宜先学一体
读书应有恒心
学诗不可读选本
读书贵在有常
教子侄读书不要蛮读蛮记蛮温
教子侄读书首应教之以自省自立
读书须从容涵泳
读书不可有好名之心
教子侄辈须勤读经史
子侄辈读书事不可疏忽
为文宜专从“简当”二字着力
学习贵在有恒
应拼命用力于奏议文章
不要把文章看得太重
二 修身处世类
明修己治人之道才叫读书
进德修业二者不可或缺
大官之家不应讼涉公庭
不贪财不失信不白是为处世为人之本
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
迁善改过与修德读书最可靠
须用志于道义身心之学
力戒牢骚
不可倚势骄人
不可与闻外间事
对绅士贵在奖之以好言
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不可缺
无恒则一事无成
一心应向平实处努力
与人交往应酬须讲究礼节
力戒长傲多言
勤奋以图自立
以“平和”二字互勉
趁人生适意之时做出一个局面
天下无完全无间之人才

戒傲惰

再戒傲惰
戒骄满
开口议人短长即是极骄极傲之表现
以“廉、谦、劳”i字自惕
劝弟爱惜声名
要重视外间指摘和批评
互相劝诫以保善终
善待本县父母官
存倔强以励志
重在有豁达光明之识
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
“强”字须从“明”字做出不可屈挠
应听得进逆耳之言
从“畏慎”二字痛下工夫
一定要谦让相诫
应视富贵功名为浮荣
兄弟唯有互劝互勉互恭维而已
不宜轻易出头露面
只能畏天知命而不能怨天尤人
切莫干预公事
有福不享尽,有势不使尽
存其倔强,去其忿激
男儿自立须有倔强之气
功成身退
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
求强当在自修处着力
应有打脱牙和血吞的坚韧之气
能屈能伸的秘诀在于一个“悔”字
居安应思危
应从挫折处磨炼意志
应牢记“悔”字“硬”字诀
三 从政治军类
不宜涉足军政
凡事当量而后入
治军应注意“根株”、“柱梁”
吏才应更优于将才
治军以爱民为第一义
治军应以“勤”字为主
应以“勤”字报君恩,以“爱民”二字报双亲
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
紧紧依靠自己的力量
蓄不竭之气,留有余之力
用兵应以全军为上
应多用活兵轻兵
为官不可得罪绅士
四 谨守家风类
“孝友”二字可使家势经久不衰
应学会收拾条理
应以“勤敬”二字为法
严教子侄勤敬和
教子侄应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
教子侄当引入正大一路
联姻不必富室名门
蔬竹鱼猪四事须时时讲究
对子侄辈应教之以礼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家运之兴在于和睦、孝道、勤俭
居屋莫太宏丽
力戒太劳、唢呐、多酒三事
家教八字诀
不可日趋奢华
切莫买田起屋
应教子侄以勤谦自任
不要信医药、僧巫、地仙
谨守人生八本
孝勤恕可致家势祥和
切记礼厚不如情真
戒用人太滥.用财太侈
不培坟墓,不谋田庐
生日不可宴客称庆
早婚不利读书
切戒家中过于奢华
力戒骄奢,以勤俭为本
应时时在“俭”字上用功
恪守祖训
家中应以勤俭为主
勿忘耕读之家风
订八好六恼之家规
不能忘却寒士风味
应以“耕读”二字为长久之计
以勤俭自持,以忠恕教子
须力行节俭
五 善养身心类
毋恼毋怒以养肝疾
要善于保养身心
治病应以自养自医为主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告养生五事
养老不在服补药
养生与力学缺一不可
谕儿篇
一 读书作文类
切不可浪掷光阴
读《汉书》之道
坚持看、读、写、作“四法”
读书须做到“虚心涵泳”和“切己体察”
学诗须讲究声调,学字须讲求墨色
读书应注意广泛涉猎
治经、作赋、练字均须讲究
读《文选》以医“笔下枯涩之弊”
学做高邮王氏那样的学问大家
写字作文宜模仿古人问架
学书法须从赵法入门
看书不可不加选择
作文要分类手抄辞藻
读书务必求个明白
学书须窥寻四大家门径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
每月必须完成“三课”
作文须效法古人之“珠圆玉润”
不可积钱买田而应努力读书
文章贵在行气
作诗文宜从短处痛下工夫
对《左传》释经之答疑
写篆字不能无帖意
看、读、写、作应逐日无问
目录分类很有学问
宜对古人诗集悉心研究
行之以恒就会有持续不断的进步
读书可以变化人的气质
学作文应循序渐进
学诗可以陶冶情操
行气为文章第一义
钻研小学宜先知其源流优长
学诗宜取韩愈奇崛之气
以精确之训诂作古茂之文章
绝好文字必突出一长
少年文字贵在气象峥嵘
阅书贵在有恒
练书法贵在困知勉行工夫
学字当学颜柳秀雄之气
宜从古文上用工夫
作文须讲究支撑之意
作文以思路宏开为必发之品
诗文若非迥绝群伦不足以当大家之目
作诗文应具备情韵趣味
读书应具有广大气度
学习须注意一张一弛
须在五十岁以前将应看之书看完
务必以好学为第一义
二 修身处世类
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宜力戒“骄、奢”二字
做人的道理重在“敬”、“恕”二字
当思雪我“三耻”
处世为人理应与人为善
与长辈常存休戚一体之念
一定要经风霜磨炼
早起、有恒、稳重三者皆最要之务
“勤敬”二字断不可忽视
举止要庄重说话要谨慎
宜常记“劳谦”二字
应牢记“八本三致祥”
“劳”字“俭”字是最好的安身之法
早起和种蔬之家类多兴旺
居家惟崇俭可以长久
世家子弟不宜多积钱多制衣
要成大器须谨守俭朴
闺女理应孝顺翁姑敬事丈夫
勿忘先世之勤俭
处世须以“谦谨”二字为主
在省城应以“谦敬”二字为主
应以“勤俭”二字自惕
家眷不能住在风俗华靡的城市
悉心体会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
家运兴衰与穷通决定于勤惰
不宜居大位享大名
诫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
势利机巧之心,与猎取清廉虚名均不可取
修身应以不忮不求为重
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
每日以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课相勉励
应以好学与节俭为立身持家之本
三 谨守家风类
办丧本不可铺张
治家八事缺一不可
临危遗嘱:一意读书、勤俭治家
门第鼎盛而规模礼节愈要认真讲求
莳蔬、晒菜是家世兴盛之象
用财太奢最可耻
对儿女不要看得过于娇贵
居家须限定日常用费
孝友二字须切实讲求
四 善养身心类
体弱不宜随便服药
多食蔬有利于节俭和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在于戒恼怒知节啬
惩忿窒欲为养生要诀
养生之道在顺其自然
生病不宜乱投医乱服药
常行辛劳有助于保养身心
养身之法不在服药

(在曾国藩家训里有一句名言,叫“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所谓“撑起两根穷骨头”是讲人要有骨气,而“养活一团春意思”是说人的心中要有一种生机,要有一种情趣。那么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趣”字,为什么在曾国藩的眼里会如此重要呢?他所说这种“春意思”在人生中、在家庭和事业中又都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敬请收看《曾国藩家训》第七集《养活一团春意思》。)我们讲曾国藩家训,讲到这一讲,想一个自律勤勉的曾国藩的形象大概已经在很多人心中有了个大概的轮廓。但是,讲到这个份上,我自己反倒有一种担心了,为什么呢?我们讲了有信仰的能坚持信仰的曾国藩,讲了无一日不读书的曾国藩,讲了青年时代的曾国藩,讲了克勤克俭的曾国藩,讲了能够忍以成事、静以修身的曾国藩。但是,讲了这么多曾国藩之后,我怕在很多人心目中,这时候的曾国藩已经是一个“苦行僧”的形象了。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人怎么过得这么苦啊?怎么这么每天都受罪啊?就算是他有成就,那人生像这种过法那我不过,这活着多没意思啊?是不是?事实上,这就是我说的那个误解,我担心的那个误解,很多人误解很多有成就的人生只有辛苦,没有愉悦。只有含辛茹苦,没有趣味。事实上不是这样,我们远看的时候觉得是这样,如果我们真的了解这些有成就的人的人生,我们会发现真实的事情不是这样,他们和我们普通人完全一模一样。就曾国藩而言,如果说他一生的最重要的关键词是自律和自省的话,除了这个之外,一定还有一个关键词,叫什么呢?趣味。用一个字说,就是趣,有趣。其实这个人特有趣,你要是真的能了解他的一生,了解他的生活,了解他生活的点滴,你就会发现,所谓的理学大师,所谓的儒学传人,所谓的中兴名臣,所谓的湘军统帅曾国藩,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这个评论是当时的共识。他的同事学生都认为他有趣。比如他的接班人李鸿章就说,我老师最是有趣。他举例子,他原来在他手下为幕僚,他和所有同僚一起吃饭,为了沟通感情,还主张吃完聊聊天,说说好听的段子。而且,其实他自己最喜欢说。他一次吃完后,说他曾纪泽前一段新婚,曾国藩从老家的家眷接到总督衙门,儿媳妇不错,进来也要家教。尊老爱幼,孝敬。很快融入克勤克俭的曾家门风。都要干活。曾国藩毕生没买过几件新衣服,多是自己家织布做的。儿媳妇不错,勤劳,常常织布到深夜。曾国藩满意,但是曾纪泽不满意。新婚呢,最浪漫时,结果老婆自觉过头了。不睡觉,老织布。曾纪泽憋得很,忍不下去了,一天看完书,睡了。睡不着。火大,发火了。老晚了,静了。曾纪泽大喊了,朝他妈发火。吵得我睡不着觉,把纺车砸了吧?总督府都听见了。曾国藩也没睡着,支起身一听,接着喊了一声,你也把你那部砸了吧,我也睡不着。新婚姻跟婆婆学的,媳妇不敢睡。曾国藩家训有趣,但是他在同事面前不在乎。聊聊天时说给大家听。讲完后,当时所有人都喷了。自曝家底,这胸怀没人可比。所以,李鸿章说虽然辛苦,有意思。好玩,老师有趣。曾国藩有名言,“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养活一团春意思,心里要有像春天一样的活力。得生机盎然,得有情趣才有春意思。落实到趣上,不止是说笑话逗乐,对人生而言这种趣其实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是对个人有重大意义。做人得有志趣。志向为主,趣有辅助作用,是可以动全身的辅助。在乐观的情趣下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这种乐观昂扬向上的趣本质上就是自然的本性。在人生可能叫纯粹,爱情上可能叫纯洁。每个儿童,来到世间都有这种纯真,天性使然,只是成长中,渐渐地成熟,老于世故了。成就就是两头不再长、中间开始长的,曾国藩一生都保持这种纯真。他身上这种天真烂漫不去。十二岁时,离家六里去读书。贪玩,不愿意跟父亲一起走,有时走着就要他背书。他跟同学一起走,六里足够玩的。曾国藩回家路上有土地庙,一天小心碰到了土地公公,碰倒了。小朋友们幸灾乐祸。立即告状。你父亲一听,火了。当地人迷信,怎么能这样呢?得倒霉了。恼火。当天把他好好收拾一顿,他恨这个土地公公,不就撞一下吗?害我。第二天要去扶好,掏钱,重塑。他更气了。他也受当地文化影响也怕这个,但是心里憋得慌。要报复他,怎么办呢?两天后,上学一个人,到土地公公那儿,拿着棍子,罚土地,带一匹马来,这是小朋友常用来当马骑的棍子。他牵着他的马来的,看土地半天,搭在肩头上,指着神王说,搭帮(湖南话,是麻烦意)你,你给我看好我的马呀,走丢了,我找你。每天一连一个月来这儿要他看好。一个月后,饶了他。这是小屁孩的心态。有趣,意真。惩罚时留有余地。心里有这种天然之趣。他在家训中说:“终身有忧处,终身有乐处。”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也得终身有乐趣,要有生活的趣味,否则有什么意义?所以趣对人生意义重大。第二点,他觉得趣对亲情家庭意义重大。他最小的女儿写回忆时也是满是趣味。本可以富裕时过得清贫。家庭生活中,他认为除了孝悌忠信之外,还要注重一个趣字。像林语堂先生也是幽默大师,他说过,家人那里来,亲情来。他主张,家人吃饭时,不要只顾着吃,应该聊聊天,说说话。可能对健康不好,但是想想现代生活节奏多快,好不容易在一起吃饭,不说话不是典型的因噎废食吗?要珍惜这种共处的时光。曾国藩和同僚一起吃还得一起开开玩笑。他不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人,他在误导之外,营造轻松的氛围。曾纪泽后来教育子女,最大方法是陪孩子一起玩。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手段。这种趣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肯定心智健康。所以,他强调趣是对家庭而言。趣还有更重要的,第三点是对团队有重大意义。他在团队中提倡智趣,有智慧的趣味。团队像一个人,既要有组织性也要有生机与活力。领导核心要注重智趣,去给团队一种积极生动的面貌。治军严,但生活中也有趣。一次,当两江总督时,县里的反总李元写公文送来。公文用了移的文体。这种文体应该用在相同级别的衙门间,是平行的公文。这应该用上行公文。秘书吓坏了,七品不到,曾是一品大员,用移,想不是要倒霉了,曾国藩当作没看见,秘书要来拿,他在封面上写了词:“团练反总李,行个平等礼,云何用移封敌体?”李元有意思呀,想跟我平起平坐呀?是故意的,还是不故意的?只调侃了一下,心里特得意。他后来在日记里写了。外头幕僚见者无不绝倒。我坐在屋里装着没听见。这人好玩。团队里也注意这些。那种自得劲!往远里说,孔子也是这样。像子见南子的故事。“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南子是卫灵公夫人,生活作风有问题,名声不好。孔子去见她,子路急了,质问他怎么去见她呢?孔子也急了。赌咒,没什么事。我发誓,没什么事。有什么错事,天打五雷轰。孔子急眼也发誓。后世就奇怪,论语,都是孔子弟子写下的孔子言行,得维护孔子形象,怎么记下这样的糗事?不可能,是报复,这么想,是丧失了人生的智趣,这样写是为了记下充满童趣的有血有肉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做优秀华夏文明的文化符号。这体现儒家生活的生机与活力。所以趣才有生机活力与智慧。这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曾国藩是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但其对子女的教育却留给后人很多可借鉴的内容。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家书中的三有三不指的是什么?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的意思:知识分子读书,i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识见,第三要有恒心。 这句话出自曾国藩的《曾国潘家训》,中心思想是读书三要诀。曾国藩可谓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无论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的家书推崇备至,可见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

【曾国藩家训】
2.内断于心,自为主持。3.做一分算一分,在一日撑一日。4.集思广益本非易事,要当内持定见而六辔在手,外广延纳而万流赴壑,乃为尽善。5.国藩入世已深,厌阅一种宽厚论说,模棱气象,养成不黑不白不痛不痒之世界,误人家国已非一日。6.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7.视事太易,亦...

曾国藩的优良品质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古代有哪些家训家规
刘氏家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敕后主辞》 刘备告诫儿子的话,好事要从小做起,积小成大;坏事也要从小开始防范。这句箴言不仅是刘氏家训,也被其他家族奉为圭臬。 “积善成德”是很多家族所世代奉行的箴言,刘氏家训也同样如此。 高氏家训 你发愤立志做个君子,则不拘做官不做官,人家都敬...

曾国潘提出读书人要“三有”,分别代表什么?
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的“三有”是读书的要诀。意思是说:文人读书,要有志气(或志向),第二要有知识(或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或毅力)。

走近曾国藩
他告诫家人的“八本”家训,如今读来仍让人缅怀——“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侍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除上种种,曾国藩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蕴含着中国传统家庭的...

如何评价曾国藩
陈公笃:国藩素拘谨,其才不如胡左,而功倍之,独知人善用,是其特长。 胡哲敷: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的,只有两人:一为明朝的王守仁,一则清朝的曾国藩。 萧一山:国藩以严谨胜,宗棠以豪迈胜。 徐中约:曾国藩的政治家风度、品格及个人修养很少有人能予匹敌。他或许是十九世纪中国最受人敬仰、最伟大的学...

名词解释曾国藩
曾国藩家教理论体系为:以八本为经,以八宝为纬,以四字要诀、三致祥、三不信穿插其中,经纬连贯,脉络相通,形成的一套治家的完整可师的理论体系;这套理论不同中国传统的关于教育后代的核心理念,反对孔孟朱子颜氏等著名家训所一贯坚持的学而优则仕的学说,并付诸实施。它对当今社会几乎每个家庭所面对的教育困惑问题具有...

中国人历来重视家教,很多家书影响深远,请列举一、二,谈谈你的理由?
4、《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531—591),祖籍琅琊临沂,先世随东晋渡江。他经历南北两朝,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历代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反复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思想学识,写成《颜氏家训》一书训诫子孙。全书共有七卷...

曾国藩的生平简介?
老梁揭秘:曾国藩这一生做的事究竟是对是错?听完恍然大悟!

德清县18890579477: 曾国藩家训是什么? -
鲍竹贝可: 1、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勤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2、不忘君,谓之忠;不失信于友,谓之义.3、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往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德清县18890579477: 曾国藩家书名著概要是什么?
鲍竹贝可: 《曾国藩家书》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他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 思想,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材料.该书收集及整理了曾国藩家书中 ...

德清县18890579477: 曾国藩家书 主要内容是什么
鲍竹贝可: 《曾国藩家书》内容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应有尽有.诵之悟之﹐大有裨益.人生丰富﹑性格复杂﹑毁誉参半﹑争议不休.然千封家书﹐足见其殷切之情.今以文白对照的形式﹐向读者展示这本蒋介石终生苦心研究的书的魅力所在.

德清县18890579477: 曾国藩的八字家训具体什么意思? -
鲍竹贝可: 曾国藩总结其祖父星冈公平日"家训"之言为"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永为家训". 读书、种菜、养鱼、喂猪,为居家之事,起早、打扫洁净、诚修祭祀、善待亲族邻里,是治家之法. 这八字"家训"循循善诱,平实可行,但要真正一以贯之却不易 书:读书; 蔬:种菜; 鱼:养鱼; 猪:喂猪; 早:起早; 扫:打扫洁净; 考:诚修祭祀; 宝:善待亲族邻里.

德清县18890579477: 您好,曾国藩的家训中最重要的是哪方面?对于现在教育还有多少应用?
鲍竹贝可: 结重要者有四方面:识己、识人、识事、挺经.对当下,不论是教育还是个体人生塑造应该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德清县18890579477: 曾国藩家训的原文内容 -
鲍竹贝可: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①:“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

德清县18890579477: 用一句话概括曾国藩、司马光、鲁迅的家训分别是什么 -
鲍竹贝可: 曾氏家训:慎独、主敬、仁爱、勤劳.

德清县18890579477: 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曾国藩家书具体指的是什么
鲍竹贝可: 1、 书,指读书.知书达理,德才兼备. 蔬,指种菜.自种蔬菜,味道鲜美. 鱼,... 曾国藩的祖父留下了八字家训:书、蔬、鱼、猪、早、扫、考、宝.读书、种菜、养鱼...

德清县18890579477: 《曾国藩家书》中的名篇佳句关于爱国的,越多越好. -
鲍竹贝可: 1,胸怀广大,需从平常之事用功 2,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德清县18890579477: 《家书两封》中曾国藩提倡建立什么样的家风 -
鲍竹贝可: “勤奋、俭朴、求学、务实”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2113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5261; 习劳习苦,不要沾染官家气息,保持寒素家风;读书写字不能间断,早上要早起,以此培养勤4102奋的习惯.重点放在德行的修养上,不必过多1653地考虑功名之事,因为功名不能完全由自己做主,而德行是可内以由自己来修炼的.并以举止端庄、不说容妄语作为培养德行的基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