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的黄鹤楼古诗

作者&投稿:矣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如下:

作者:崔颢〔唐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在天上飘飘荡荡。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注释】:

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乘:驾。

去:离开。

空:只。

返:返回。

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悠悠:飘荡的样子。

晴川:晴日里的原野。

川:平原。

历历:清楚可数。

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乡关:故乡。

【赏析】:

首联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颔联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颈联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尾联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而得名,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这首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发,创作了这首诗。

【作者简介】: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黄鹤楼

[ 唐 ] 崔颢

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诗句解释】

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注释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空:只。

返:返回。

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悠悠:飘荡的样子。

晴川:晴日里的原野。

川:平原。

历历:清楚可数。

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乡关:故乡。


  • 【赏析】

《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

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 【创作背景】

《黄鹤楼》是崔颢还乡途中逗留武昌时所作。崔颢登临黄鹤楼,遥望汴州感到家乡越来越近,思乡之情也因之更切,所以提笔写成了这首满怀乡愁的诗作。


  • 【相关拓展】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仙人,在此乘鹤登仙。历代的考证都认为,黄鹤楼的名字是因为它建在黄鹄山上而取的。古代的“鹄”与“鹤”二字一音之转,互为通用,故名为“黄鹤楼”。

2,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3,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 唐代诗人。代表作《黄鹤楼》,《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原集已佚,有辑本《崔颢集》二卷,《唐人集》本。

4,黄鹤楼乘鹤而去的仙人有2人。一云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



崔颢的《黄鹤楼》古诗的原文、译文如下:

1、原文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黄鹤楼》赏析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鹤楼




黄鹤楼 崔颢
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然行履稍劣,好(艹捕)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

黄鹤楼的古诗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黄鹤楼 全诗 崔颢的
崔 颢 题 诗 在 上 头。便搁笔不写 ,后有好事之人据此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座李白“搁笔亭”。 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颢的题诗壁,对面即是李白搁笔亭。李白写下的诗词与黄鹤楼有关的不下五首,其中有一首《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

关于黄鹤楼景色的诗句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简析:“黄鹤楼”又名“崔氏楼”,得名原因自然是因为崔颢的《黄鹤楼》是吟咏黄鹤楼的绝唱。黄鹤楼也因为崔颢的这首诗而名扬四海。可以说崔颢与黄鹤楼是互相成就了对方。崔颢的《黄鹤楼》虚实结合,...

有关于黄鹤楼的诗句
1. 关于黄鹤楼的古诗 1、《黄鹤楼》[ 唐 ]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黄鹤 楼崔 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沼阳树,芳草

关于黄鹤楼诗句大全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简析:“黄鹤楼”又名“崔氏楼”,得名原因自然是因为崔颢的《黄鹤楼》是吟咏黄鹤楼的绝唱。黄鹤楼也因为崔颢的这首诗而名扬四海。可以说崔颢与黄鹤楼是互相成就了对方。崔颢的《黄鹤楼》虚实结合,...

有关黄鹤楼的古诗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崔颢黄鹤楼原诗注释翻译与赏析 颢黄鹤楼原诗翻译
3、《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4、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

黄鹤楼 崔颢 诗
辛文房曰:“崔颢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颢诗集 崔颢(公元704?- 754年),汴州人。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天宝中 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 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

崔颢的 黄鹤楼 的全文翻译和字词注解
他最有名的诗篇是七律《黄鹤楼》,传说李白读了后大为佩服,说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唐诗纪事》)。宋严羽《沧浪诗话》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崔颢(约704-754)是盛唐的一位重要诗人,也是军旅诗族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但他的名声传扬之广远和壮阔更在于他的那首《...

那坡县15259938726: 崔颢的《登黄鹤楼》全部诗句 -
星孔达必:[答案] 《登黄鹤楼》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黄鹤楼注解】: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

那坡县15259938726: 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干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 -
星孔达必:[答案]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

那坡县15259938726: 崔颢的《登黄鹤楼》全部诗句 -
星孔达必: 《登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黄鹤楼注解】: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

那坡县15259938726: 崔颢黄鹤楼的诗句 -
星孔达必: 1、原文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作者】崔颢 【朝代】唐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那坡县15259938726: 古诗词赏析.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
星孔达必:[答案] 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所以“后四句想象”表述错误.故选:B.参考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那坡县15259938726: 古诗《黄鹤楼》的写作背景此诗是唐代诗人崔颢所著. -
星孔达必:[答案] 黄鹤楼 崔颢 主旨:全诗写登楼所见所生的 联想:从昔人仙去,江山胜景依旧而抒发 世事茫茫,人事短促之感叹. 写作背景:唐代诗人 崔颢 游宦到了湖北 武昌 的黄鹤楼有感而作.

那坡县15259938726: 黄鹤楼 全诗 崔颢的 -
星孔达必:[答案] 昔 人 已 乘 黄 鹤 去, 此 地 空 余 黄 鹤 楼. 黄 鹤 一 去 不 复 返, 白 云 千 载 空 悠 悠. 晴 川 历 历 汉 阳 树, 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 日 暮 乡 关 何 处 是, 烟 波 江 上 使 人 愁. 据说李白登临此楼,也是诗兴盎然,当他发现崔颢的这首诗后,连称“绝妙”...

那坡县15259938726: 崔颢的《黄鹤楼》 -
星孔达必: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704?—754),唐代著名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开元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门下任职.天宝初(742—744),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

那坡县15259938726: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历历”是什么意思? (2)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和崔颢... -
星孔达必:[选项] A.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B.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C.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那坡县15259938726: 黄鹤楼崔颢 -
星孔达必: 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愁 尾联由景入情,直抒感慨.诗人久久停立在黄鹤楼上,由登高望远渐渐转为怀远思乡.他想再望得远些,看看远处的家乡,但这时已到傍晚,江上烟雾弥漫,局限了视野,想看也看不清了.诗人的愁绪亦如这江上的烟雾,渐渐地充塞于空阔的 天地之间,渺茫无限,使诗意重归到开头那种渺茫难寻,欲依无托的失落,寂寞的境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