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六国攻打过秦吗

作者&投稿:答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战国时期六国联和起来还打不过秦国?~

要想了解六国为什么合纵攻打一个秦国,最后却输了,那就首先必须要了解六国为什么要合纵攻秦。在战国时期,六国合纵攻打秦国的次数比较多,反而是合起来攻打其他的国家相对比较少。这又是为什么呢?
下面是天马菌的观点。
秦国商鞅变法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在列国当中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国家,随时都有可能会被其他的国家消灭,根本就没有实力对其他的国家造成威胁,更别说是统一天下了。

当时秦国的国君秦孝公也认识到秦国的状况,认为只有实行变法才可以使秦国强大起来。其实变法在当时的其他国家当中,基本上也有实行过,而且也收到了一些效果,使一些国家从此强大起来。例如魏国、齐国和楚国基本上也是在实行变法之后强大起来的。
但是秦孝公得到商鞅之后,与其他国家实行的变法具有根本的区别,那就是因为商鞅变法实行得比较彻底,是从体制上根本地改变了秦国的旧面貌。
秦国实行商鞅变法之后,有一段时间了,终于找到了机会,可以向魏国发动战争,说白了其实就是向魏国报仇,其实之前秦国基本上就是被魏国按着打的,现在也正好来试一下变法的成果。据《史记》记载:
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总之,这一次秦国与魏国之间的战争是以秦国的大胜而告终,一经商鞅展示秦国变法的成果,使其他国家都大为震惊。更为重要的是,秦国的变法已经革除旧制,已经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如果秦国其他国家发动兼并战争,将其他国家的土地也纳入秦国法制管辖的范围,那么这是其他国家的贵族们都非常不愿意看到的。

因为之前其他国家实行的变法都没有彻底地触动旧贵族的利益,所以就算这些国家强大起来,发动的兼并战争所获得的土地对于旧贵族来说,都没有太大的改变。而秦国所到之处就像要进行土地革命一样,已经深深地触动了列国旧贵族的利益,这也使得列国贵族对秦国是无法容忍的。
以至于后来秦孝公去世之后,秦国的旧贵族要出来复辟,要将商鞅置之死地而后快。
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强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内秦。
商鞅也尝试过要逃离秦国,魏国根本就不待见,反而将商鞅捉了,还送还秦国。如果是对于一般的谋士,魏国还是会接纳的,就像张仪后来离开了秦国,魏国还是接纳了张仪,之所以不接纳商鞅,就是因为商鞅实行变法触动的是贵族们的利益,所以魏国根本就不看好商鞅。
魏国还将商鞅交还给秦国,最主要也是因为魏国的贵族们知道秦国的旧贵族是不会放过商鞅的,但他们天真地以为秦国在处决商鞅之后就会恢复旧制,而秦惠王还是继续保留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因为这使得秦国变得强大起来。

既然秦国不会恢复旧制,而秦国的活动扩张又会损害六国贵族的利益,所以贵族们对于合纵攻秦的目标都是比较一致的。
六国贵族的势力比较大
战国时期的王权并没有像后来封建时代的王权那么大,而在一个国家当中,贵族的权力也比较大,因为各国军队的士兵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来自于奴隶,而这些奴隶的主人就是贵族。国君要想动用这些奴隶,也必须要讨好这些贵族,否则他们不提供奴隶了又怎么让人去打仗。
既然贵族们也拥有比较大的权力,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会左右国君发动的战争。例如战国时期的四大君主之一的孟尝君田文,有一次他被秦昭襄王骗到了秦国做丞相,幸好他的手下有一些能人异士(也就是狗盗和鸡鸣),使他可以逃离秦国。

孟尝君逃离秦国之后,到底干什么呢?那当然是复仇了,但是他一个贵族又怎么可能有实力与一个国家抗衡呢?还别说,孟尝君还真的有能力与秦国抗衡,他拉起了韩国与魏国的军队一起攻秦,而且又不像是玩玩就算了这样子,直接打进了秦国的函谷关,这也是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第一次被别人打进函谷关。
后来孟尝君也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最终决定停止攻秦。
因令韩、魏贺秦,使三国无攻,而不借兵食于西周矣。

这只不过是一个个例,贵族们有很大的权利决定自己到底是不是可以去攻打另外一个国家。这样一来,各国的国君就无法贯彻他们的意志,就算他们有决心想要消灭秦国,只要这些贵族们为了自己的私利,国君也无法真正达到合纵攻秦的目的。
所以从一开始,这些国君们就很难将自己国家的实力握成一个拳头,就更别说在合纵的过程中,要将六个国家的实力握成一个拳头。
这样看来六国的合纵攻秦的确来势汹汹,但实际上他们仍然是一盘散沙,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六国的贵族们在玩的一场游戏,他们的利益非常难以协调的时候,又怎么可能会对秦国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呢?
结束语
说到底,六国的合纵攻秦就是贵族的利益之争,本身就是一盘散沙,所以不管他们的名号叫喊都有多大,根本就不可能对秦国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所以最终输掉战争也是必然的。

苏秦游说六国合纵攻秦,挂六国相印。看看贾谊《过秦论》就知道了。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扣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qūn)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打过,俗称五国攻秦之战。

五国攻秦之战是公元前241年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合进攻秦国的战争。此战五国战败,从此,六国更加无法抵御秦国的兼并,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公元前241年,赵、楚、魏、韩、燕五国共推楚考烈王为纵约长,春申君为联军主帅,共同攻打秦国。联军攻至函谷关时,秦军出击,诸侯联军败退。联军转而进攻秦国的盟国齐国,夺取了饶安(今河北省盐山县西南)

扩展资料:

影响:

五国攻秦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后一次诸侯合纵攻秦之战,尽管庞暖富于智谋,又善于纵横之术,但最终无功而返。从此,六国更加无法抵御秦国的兼并,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驷立,是为秦惠文王。这时受商鞅新法“迫害”而被剥夺政治特权的旧贵族一起发难,发起针对商鞅的反攻倒算。秦惠文王为了缓和矛盾,拿出商鞅作替罪羊,车裂商鞅。商鞅虽死,但“秦法未亡”。秦惠文王继续奉行商鞅变法以来的国策,对外发展。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苴,秦军继续屡败魏军,再破三晋伐秦联军,又联韩魏攻打齐楚,大败义渠国,掌控了对山东诸侯作战的战略主动权。经历了孝公、惠文王、武王三代努力,蚕食三晋,席卷荆楚,已初露一统端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国攻秦之战



孝公时,六国第一次合谋(非合纵,因为是六强欺一弱)欲瓜分秦孝公时的秦国,但各自利益冲突,最终只有魏国出兵,打了一平手。

第一次六国合纵:
秦惠王时期,苏秦策动历史上第一次著名的六国合纵(这时是合纵,因为是为了抵御秦国吞灭他国了)。这一次六国合兵48万,而秦国只有20万兵力。
但这一次合纵以战败告终。主因是:楚国子兰将军以楚国出兵最多,而自封为六国联军统帅。而他无法统御各色英雄,他自己能力不足,但是嫉贤妒能,无法统合战斗力,从而错失败秦良机。而秦国张仪用离间计,给了魏韩等国一些好处,就更加分散了六国的统合力,而后一战则败六国联军。(但实际上,秦国的割地许诺并没有实现。)

第二次六国合纵:
秦庄襄王时期,参与过第一次合纵的赵平原君,魏信陵君,楚春申君再次发动六国合纵,这一次,少了当年拖后腿的领导班子,几个难兄难弟以信陵君为联军统帅,用了二段埋伏的办法:初战诈败,等秦军先头部队压上后,联军合围,围攻一日再次诈败,让秦军认为六国联军战斗力很弱从而大举压上,二度合围,败秦。但此战虽败秦却并没有有效歼灭秦军主力(这时已经可以看出来天下的大势所趋了,虽胜却不能灭敌的联军战斗力已经可想而知)。故而,信陵君留下一句遗憾的话“平生最后一战而不能全胜,痛哉!”

基本上这就是六国对秦的两次大规模战役。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楚违背纵约,与秦结盟,但在齐、韩、赵以及背盟的秦国的两面夹击下,一蹶不振。赵灭中山。国力强盛。齐虽挟韩、魏与秦相抗衡,但却难以阻止秦对韩、魏的蚕食进攻。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次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公元前262-前260年,秦、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激战,秦将白起惨败赵军(长平之战)。公元前259年,秦进围赵都邯郸,达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秦乘势各个击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真累啊!!!给分吧!!!

秦自孝公时商鞅变法,中经秦惠王、武王、昭王,一百余年间,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统治,注重水利和农业生产,奖励军功,军队装备优良,又充分利用客卿为秦谋划作战,在诸侯国中越战越强,终于打败了东方各个强大的敌手,成为天下第一的强国。秦孝文王立一年(前250年) 而卒,秦庄襄王继位,商人出身的吕不韦为丞相,第二年就率兵灭东周,取韩之成皋、荥阳,建三川郡。次年,秦军击赵,伐韩,在上党设太原郡。庄襄王三年(前247年)崩,十三岁的秦王赵政[1][2]继位,他就是后来的秦始皇。秦王政五年(前242年),秦军攻魏,夺其酸枣等二十城,设东郡,又于秦王政六年(前241年)粉碎了楚、赵、魏、韩等国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合纵对秦的军事进攻,还用反间计除掉了反秦最激烈的魏信陵君。至此,在疆土广大兵强马壮的秦国面前,东方六国君主形同于秦的郡县长官。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平嫪毐之乱,秦王嬴政[3]亲自执掌政权,随即出动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六国旧势力,史称秦灭六国。于十七年(前230年)灭韩,二十二年(前225年)灭魏,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二十五年(前222年)灭燕、灭赵,二十六年(前221年)灭齐,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郡县制国家。

战国初期,魏王联合其他五国想瓜分秦国,因为利益分配不均结果失败
战国中期,楚怀王因被秦国欺骗联合其他五国攻打秦国,结果被秦国打的打败。


战国时代,在面对秦国这个超级大国时,六国为何没有一直保持联合状态呢...
但是,在面对秦国这个超级大国时,六国没有一直保持联合状态,这是为什么呢?01合纵本身没有固定的目标 首先,是合纵的价值导致的;由于合纵本身没有一个固定不动的目标,换句话说,并不是山东六国联合起来抗秦的这种做法才算是合纵,这便说明,合纵的界线其实很模糊,即然界线很模糊,那必然也会导致...

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1、韩;赵;魏;楚;燕;齐 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但已名存实亡。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

秦灭了东周后,六国合纵攻打秦国,但是秦国是派谁担任主帅,又是如何打败...
张仪回秦之后,马上又出使其余几国,使他们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他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秦惠文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二年后(前309年)病逝。张仪凭借着高超的智谋和说辩之术,瓦解了苏秦生前所创的六国合纵。在他死后,...

秦国灭六国的时间顺序
于是就有了秦国灭六国的这个顺序。第一个韩国(公元前230)之所以先要灭韩国,就是韩国比较弱小。同时,再看看其它国家有没有反应,若是没有反应,就继续同意天下。其实秦始皇执政时期,韩国已经是秦国的附属国了,只要对韩国用兵,韩国就会很容易被打败,甚至是不战而降的。因此,秦灭韩国也是没怎么用力...

战国时期 秦灭六国的顺序及时间?
战国时期秦灭六国的顺序及时间:并韩灭赵(秦始皇十八年);灭魏(秦始皇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灭楚(秦始皇二十三年);灭燕(秦王政二十五年);灭齐(秦始皇二十六年)。1、并韩灭赵 秦在发动攻赵之前,即依李斯、尉缭之谋,以间谍挑拨活动,挑起燕赵两国之间的战争,待燕赵战起,秦国即借口援...

秦王嬴政九年灭六国,秦国的军事实力究竟有多强大?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第一次变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按军功给予爵位和田宅。通过变法秦国国力强大,军力强盛,特种兵铁鹰锐士横空出世。《荀子》中曾对秦国军事实力有过高度评价:“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铁鹰锐士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秦国第一...

历史上秦国灭六国 第一个灭的是哪个国家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王翦乘赵地饥荒,长途跋涉派部分军队围邯郸,亲率主力东出井陉。王翦施反间计使赵王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王翦大破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南下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公子嘉逃到代国称王。

秦国攻打六国的战役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为秦灭六国、秦朝统一之战、秦朝统一六国、秦朝统一中国、统一六国,指中国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的秦国进行消灭山东六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秦国攻打六国的战役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秦国攻打六国的战役 1.灭韩国 秦王政首先选择的攻击目标为赵国。因为赵国的实力在六国中...

秦始皇打六国时哪个最难打
历史和世界都是一样的“优胜劣汰,强者生存”。 秦灭六国中最难打的是哪一国 在战国末期秦国吞并其他六个国家的战争中一直都是所向披靡的,但有一个国家让秦国最为头疼,花费了最大精力和最多的兵力去攻打,但还是久久攻不下,这个国家就是楚国。 秦国再攻打楚国的时候花费了比攻打其他国家更多的时间...

秦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强的?秦国为什么能灭掉其他六国?
不过秦国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和其他国家拉开距离的呢?我们应该知道,秦国在启用商鞅变法后迅速增强了自己的国力,变的强大起来。而且秦国有几位大将实在太猛了,没有他们最后估计也很能统一六国。大家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非常强大,秦军凭借一国之力,将其他六国先后消灭,这是何等雄伟的壮举!然而秦国...

泊头市19877082478: 战国时期六国军队对秦作战有没有过大胜利 -
韦泄三协: 战国前期,魏国的魏武卒把秦国打得吐血,秦国河套平原全丢了,差点亡国了.战国中期,秦国基本没有的败仗,这段时期是秦国积累国力的时候.战国后期,最大的失败是项燕打败了20万秦兵.

泊头市19877082478: 谁知道战国时期“六国攻秦”和“五国攻齐”? -
韦泄三协: 六国攻秦:赵、韩、魏、燕、齐、楚感到秦国的强大,所以联合起来抗秦,但最后被秦国的“连横”破坏掉了. 五国攻齐:赵、韩、魏、燕、秦为了灭掉齐滑王的威风,由乐毅指挥攻下了齐国的70多座城池.

泊头市19877082478: 战国时期有没有六国合纵抗秦 -
韦泄三协: 个人认为: 坚持这个主张的必然不在少数,而且,时间跨度也必然很长.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家齐放,估计不只是抗秦,也许还有,六国抗齐,六国抗楚,五国抗某某国等. 只是苏秦是比较有名的一个代表人物而已,仅此而已.

泊头市19877082478: 战国中期齐楚韩魏联盟打得过秦国吗 -
韦泄三协: 战国中期用不着齐楚韩魏联盟,战国中期(公元前341马陵之战--公元前284年五国伐齐),齐楚联盟就可以打的秦国叫爸爸,公元前323年桑丘之战,齐秦单挑,秦国大败,秦惠文王自称西蕃之臣谢于齐威王,公元前313年,齐楚联军攻秦曲沃,秦国被迫连横韩魏以对抗齐楚联盟,同时期的丹阳以及蓝田之战楚国大败,但是秦国是惨胜,秦楚单挑也就六四开,加个齐国秦国明显就不行了 公元前298年,齐国孟尝君,匡章带领齐,韩,魏三国联军攻入秦国函谷关,秦昭王被迫割地求和

泊头市19877082478: 战国时期秦都咸阳打过仗吗 -
韦泄三协: 东方六国联合打秦国,最好的一次是打到了一个什么关口,只差一步,也就是说只要攻破这个关口就到咸阳城下了,但还是功亏一篑了 楼上说的什么啊,你再强,能打的过六国联合啊?无知!!!连横合纵不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泊头市19877082478: 战国时期假如魏国称霸的策略 -
韦泄三协: 楼主要知道的是,秦国因为是地处西方,所以采取的是远交近攻,就魏国而言,恰恰是需要近交远攻的.楼主是否还记得战国初年的 三晋 赵魏韩三国在瓜分晋国的基础上建立了战略同盟,等于又是一个强大的晋国的出现,东打齐,西打秦,南...

泊头市19877082478: 战国末期六国为什么打不过秦国? -
韦泄三协: 1秦国的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奠定了统一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 2秦国通过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和革新,统一了国内的认识,消灭了异己,集所有大权与秦始皇一身. 3秦国通过合纵连横在外交上取得绝对优势,远交近攻的策略使的秦国能集结优势兵力发动侵略战争. 4其余诸侯国对秦国态度不一,始终未能形成统一认识,此为内乱;各诸侯国之间也经常发生争执与战争,此为外忧.各诸侯国外忧内乱焉能不败. 5秦国统一度量衡使得秦国内部与被征服地区很快能协调一致,为下次侵略做好准备.其余各国却依然混乱不堪. 6秦始皇统一天下,是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封建集权制替代农奴制的胜利.

泊头市19877082478: 过秦论中的六国攻秦 -
韦泄三协: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 孙膑(?—前316年) 乐毅差不多和燕昭王同一时期,燕昭襄王(?—前279年) 赵奢,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前324—前299年)到赵惠文王(公元前299~前266年)时期,享年约60余岁.廉颇,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前298—前266)、赵孝成王(前266—前245)、赵悼襄王(前245—前236年)时期,很长寿,肯定超过80岁.五次合纵攻秦之战可以参见http://xk.cn.yahoo.com/articles/071126/1/5uji.html 吴起、赵奢、廉颇和秦国有过战斗,但是孙、乐两人没有,并且他们都没参加过合纵.

泊头市19877082478: 战国时期,各国还展开了外交斗争.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用什么战术对抗秦国? -
韦泄三协: 六国合纵,联合抗衡秦国,秦连横,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六国.

泊头市19877082478: 六国合纵斗秦国,但为啥不攻自破? -
韦泄三协: 苏洵在《六国论》中,根据秦并吞六国而统一天下的历史事实,从六国相继破灭的角度,有理有据地论述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并分别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和“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方面进行论证.如果从苏洵针对北宋存在的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