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几个叫安石的宰相,有识者畅所欲言。

作者&投稿:检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题,求大家畅所欲言~

你问的是世界的历史时期还是中国的历史时期?
世界的当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将整个世界都卷入到战火之中!
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个人观点有2个: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长时间的战乱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在那个时候光是参与人数上百万的战争就爆发了几场,在哪个历史时期里,实在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不是同时期任何国家地区可比的!
2.五胡乱华时期:这个时期是身为一个汉人,无论如何的都不应该也不可以忘记的时期,当时的胡人以汉为食,行军的时候一般都携带大量的汉女,平时用以淫虐,战时则做为军粮杀而食之!天下汉人十去其四,如果不是出了个冉闵,出个杀胡令,号令天下汉人一起抵御胡人,称胡人皆可杀,也许天下汉人早就灭绝了!

礼贤纳谏

魏征劝谏说:“自古以来,上书言辞不激切,就不能打动君主的心。古人说,狂妄的人说的话,圣明的人有所采择,希望陛下您考虑决定。”李世民说:“我如果处罚了这个人,哪个人还敢再说话呢?”就赏了他二十匹绢布。
有一天,魏征又上奏说:“陛下您近一时期不喜欢坦率的话了,虽然勉强包含宽容,可不似以前那样豁达大度了。”于是,皇上对皇甫德参再加赏赐,并提升他为监察御史。

安州都督吴王李恪多次出外打猎,给一些居民带来了不少损害。侍御史柳范上奏揭发这件事,李恪因而被免官,削减了他三百户的租税收入,李世民说:“吴王的长史权万纪辅佐我的儿子,不能纠正我儿子的行为,应当处死他。”柳范说:“房玄龄辅佐陛下您,尚且不能阻止陛下出去打猎,怎么能单单处罚权万纪呢?”皇上大怒,袖子一甩,入了后宫。过了很久,皇上单独召见柳范,对他说:“你为什么当着人面指责我呢?”柳范回答说:“陛下仁厚英明,小臣我不敢不竭尽愚直。”李世民听了,很高兴。

房玄龄、高士廉在路上遇见少府少监窦德素,问他:“宫里最近有什么修建工程?”窦德素把这事上报给李世民,李世民很生气,责备房玄龄等人说:“你们只管理政府的事务,宫中的小小修建跟你们的职务无关。”房玄龄低头认错。魏征却走上来说:“我不明白陛下为什么责备房玄龄,房玄龄又要认什么错!房玄龄等人总理国政,是陛下的臂膀和耳目,对宫廷内外的事情都应该有所了解。如果您建的工程是对的,他们就应该协助陛下来完成;如果不对,就应该请求陛下停止。他们向主管人员询问,理当如此。所以我不明白陛下为什么认为他们有罪而责备他们,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认罪!”皇上听了,十分惭愧。

唐太宗李世民纳谏的例子还很多。例如,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中书舍人李百药上奏说:“以前虽然释放过宫女,但宫中无用的宫女仍然很多。宫里阴气太重,也会招致天灾。”于是,唐太宗下令释放宫女,一次就放出三千多人。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下令改造洛阳乾元殿,给事中张玄素上书反对,说他可能连隋炀帝都不如。唐太宗问他说:“你说我连隋炀帝都不如,那比起夏桀、商纣来怎样呢?”张玄素说:“如果不停这项工程,将来的命运同夏桀、商纣一样可悲。”唐太宗接受了他的建议,下令停止工程,并说:“这是我考虑不周。”

唐太宗就是这样善于纳谏,关于他纳谏的事例,史书上记载很多,可以说数不胜数。对待进谏之臣的态度,更是令人钦佩。魏征可以说是一个敢于强谏的诤臣,多次弄得他下不了台,但唐太宗对他却一直十分尊敬。魏征病重时,他送医送药,并和太子一起到他家里去探望,魏征死后,他思念不已,对左右的大臣说了如下的话: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这段话成为千古名言。

唐太宗提倡宫廷“民主生活”的态度直接促成了“贞观之治”。据史书记载,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天下大治,判死刑者仅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至五岭,都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门的人不必带粮食,可以从道路上随便取食东西。《贞观政要》上记得更具体,说是商旅之人宿于野外,不必担心盗贼来抢;监狱里常常没有人;牛马遍布山野。当然,这也许有很大的夸张成分,但贞观年间确实比以往为好,这总是事实。

李世民就是促成这种盛世出现的一个人。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开国皇帝都独具特点,如刘邦善于用人,能够容忍;刘秀善玩“柔道”,能宽以待人;而唐太宗李世民则是从谏如流,仅此一点,就足以避免许多错误,就足以实施许多利国利民的策略,就足以促使社会安定和繁荣。一场“玄武门之变”的“阴谋”,造就出这么一个万世英主来!

“阴谋”与“阳谋”,正像太极图里的阴鱼和阳鱼一样,并无绝对的界限,而是互相包融,可以互相转化的。看来,如果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能造福于人民,就是堂而皇之的“阳谋”,也会变成实实在在的阴谋;如果能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而定计设谋,即便是在暗地里进行的“阴谋”,也能变成光明正大的阳谋,正所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东晋,谢安石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东晋名士、宰相,汉族,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大名士谢尚从弟,少以清谈知名,初次做官仅月余便辞职,之后隐居在会稽郡山阴县东山的别墅里(今绍兴)期间常与王羲之、孙绰等游山玩水并且承担着教育谢家子弟的重任,四十余岁谢氏家族朝中人物尽数逝去,乃东山再起,后官至宰相,成功挫败桓温篡位,并且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面对前秦的侵略在淝水之战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致使前秦一蹶不振,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战后功名太盛被皇帝猜忌,往广陵避祸,后病死。
  2、北宋,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江右民系。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新党领袖。宋神宗执政之时,王安石任宰相,曾发动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变法改革,王安石变法之时,宋朝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问世。人人皆知的《元日》也出于他手。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有《临川集》。

古代有1个叫安石的宰相,宋朝的王安石。

北宋的王安石

王安石、谢安石


王安石生平简历是什么?
1、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王安石既是一位大政治家,又是一位大文学家。列宁曾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他工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亦工,成就更在散文之上。其词风格独特,洗净五代铅华,开启豪放派的先声。有辑本《临川先生歌...

两次探访一代名相王安石后裔聚落江西金溪县月塘村,究竟为何?
1021)出生于临江军清江县;后者王安石归葬月塘存疑待考,至今考古界尚未发现王安石归葬月塘墓址所在具体位置,仅是王氏族谱一面之词,而王安石墓葬地史料记录有南宋《景定建康志》载:“墓地在半山园(后改半山寺)后”和元代《金陵新志·卷十二》载:“王舒王墓,名安石,在半山寺后”。

江左风流是什么意思
先说江左 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看这个词的话是指东晋、宋、齐、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 然后说谢安 谢安不仅是东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博学多才,风度优雅,为东晋 名士之冠,其不仅有卓越的军政才能,而且风流儒雅,多才多艺,世称“大才叠叠谢安”,这对于一个地位...

有关于王安石
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

王安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安石是一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不论是诗歌还是散文均有较高深造诣,他的散文大多为述说文,为变法服务。他的诗歌以罢相为界风格截然不同,前期的诗多为针对时弊的说理型,罢相后王安石流连山水,这表现在了他的诗歌中多为山水诗。作为一个政治家,历史上对他褒贬不一,封建时...

北宋宰相吕惠卿简介:是王安石变法中的第二号人物
王安石力荐韩绛为相以代其位并以吕惠卿为参知政事辅佐韩绛,吕惠卿害怕安石离任后,新法必定动摇,于是遍发书信给各监司、郡守,让他们上书陈述利害向皇帝施压,然后从容地请求皇帝下诏,表明始终不因官吏违法而废除新法。因此,王安石新法得到更坚决地推行。初掌大权熙宁七年(1074年)五月,为在皇帝身边施加影响力,...

王安石与熙宁变法(一)
因此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除王安石之外,赵煦想做点事,没有其他选择。 于是到了熙宁二年,财政情况依旧没有好转,赵煦决定启用王安石,事前去询问当时的宰执们的意见。曾公亮一如既往的挺王安石,“力荐之”。 但是参知政事唐介,则说王安石不可大任。 赵煦问:“卿谓安石文学不可任邪,经术不可任邪,吏事不可任...

王安石的简介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qiú)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人?
《宋史·论》曰: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朝阳区15335064186: 但使东山谢安石 -
展往血旨: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但用,只要.东晋名相谢安字安石.据史载,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师南侵东晋,号称百万,声势浩大,宰相谢安临危受命,被任为招讨大都督,胸有成竹,调度有方,自己却下棋自若,而竟破苻坚于...

朝阳区15335064186: 24 请介绍一下东晋宰相谢安? -
展往血旨: 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祖谢缵,曹魏时任过长安典农中郎将(据罗振玉《芒洛家墓遗文四编·补遗》所收“谢府君神道”);祖父谢衡,是西晋有名的儒学家,“博物多闻”,“以儒素显”,任过博士祭酒、...

朝阳区15335064186: 【历史】谢安,字什么? -
展往血旨: 谢安,字安石.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著名政治家、宰相,名士谢尚的从弟. 少以清谈知名,最初被司徒征辟,除任佐著作郎,都以病辞去,隐居于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孙绰...

朝阳区15335064186: 谢安是什么时期的人? -
展往血旨: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东晋名士、宰相,汉族,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朝阳区15335064186: 中国古代有个人,看到世界无可救药就隐居起来,当改朝换代后重新出山?
展往血旨: 也许是谢安或刘基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东晋名士、宰相,汉族,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大名士谢尚的从弟.少以清谈知名,初次做官仅...

朝阳区15335064186: 前秦苻坚攻打东晋时 东晋的丞相是谁 -
展往血旨: 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著名政治家.淝水之战时谢安任开府仪同三司,相当于丞相一职.

朝阳区15335064186: 《登飞来峰》侧重抒写( ),《题西林壁》侧重谈论( ).快!!!!!!!!!!! -
展往血旨: 千寻塔 庐山

朝阳区15335064186: 登飞来峰和题西林壁的诗意,快!!!?? -
展往血旨: 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