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之瓠告诉我们的道理

作者&投稿:薛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瓠之种的内容概括及启示~

古文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寓意
  惠子用的“大瓠之种”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用的“不龟手之药”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
启示
  这篇寓言说明,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对待事物,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完美地利用它.


1、道理:

对待事物价值大小的问题,要达到因物尽用,用物之大用;最大限度地发掘事物的价值和作用,关键在用心,只有用心才能够发现事物的特点,才能够发现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才能够发现事物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2、原文: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3、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不够坚固,无法拿起来。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

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

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扩展资料:

“道”一词是道家思想的精华。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残生伤性的。

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间,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

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

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



《逍遥游》中“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的寓言,都是在告诉我们看似无用的东西也许是最有用的。往往如果我换个角度看待问题,也许事情会出现另一种转机。所以,在生活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以一颗平常心,得意坦然,失意昂然,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往往是你命运的转机的时候。

《人间世》篇“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也是这个道理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 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 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 之曰:‘我世世为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 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澼絖,则所用之 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 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 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 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 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 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 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 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惠子对庄子说:“国王赐给我大葫芦种子。我种在后 院内,结了个大葫芦。匠人加工成容器,容量五大斗,大 极了。用来盛水盛浆吧,担心容器底部薄了不坚固,承 受不起自体的重量,容易破碎。纵剖成瓢吧,仍嫌太大 了,因为舀水舀酒舀汤都用不着那么大呀。能说这大葫 芦不够大吗?不能。可是大而无用,空空然在自大。不 中用的东西,我干脆一锤子打破,摔了。”

  大葫芦者,太糊涂也。庄子心头明白,一点也不生 气。他说:“你老先生只会用小器,不会用大器,一贯如 此。我也讲个故事;宋国有一家人。世世代代蹲在河边 漂濯丝绵,成了专业。同时根据神传秘方,调制一种护 肤的特效药,自产自用。寒冬漂濯丝绵,手搽了药,不 皴不裂,不生冻疮。外地有客来拜访这家人,出百金的 高价、买制药的秘方。于是全家聚会讨论,都说:“我们 世世代代漂濯丝绵、辛苦一年才挣几金。现在卖技术,一 天赚百金。卖吧。”来客买得秘方以后,远游吴国,晋见 国王,取得信任。后来越国侵犯吴国,吴王派他带领军 队参加冬季水上战役,他的士兵都搽了护肤的特效药,手 脚不生冻疮,大败越国军队。吴王酬谢他,赐土地,封 侯爵。你看,同样的使手不皴裂,一个大用,惕土封侯, 一个小用,一辈子免不了漂濯丝绵。你有大葫芦,容量 五十斗,真算是大器,为什么不镂空内瓤,做成大腰舟, 去漂游江湖,倒去担忧大而无用?这样看来,你老先生 的思路仍旧扭曲如蓬草,是这样吗?”

  庄子听不进惠子的暗讽,倒劝惠子离开朝延,漂游 江湖。惠子只得放弃暗讽,干脆明批,对庄子说:“我的 领地上有一棵大树,别人说是樗,也就是臭椿。树身长 满太疙瘩,木匠弹不下墨线。旁柯高枝全是弯的扭的,圆 不中规,直不中矩。长在大路边多年了,木匠走过,熟 视无睹。你先生所讲的都是空话,就像那棵臭椿,大而 无用。难怪啊,众人都不理睬你。

  臭椿气味难闻,这是骂人的话。庄子笑笑,来个小 小报复。他说:“你先生该见过臭鼬吧,也就是放臭屁的 黄鼠狼。黄鼠狼俯伏在暗处,恭候鼠辈出来游玩,出来 一只,便扑上去,东西跳跟,上下追赶,只顾捕捉者鼠, 不顾自身危险。结局却是老鼠脱逃,自己反而触动机关, 落人捕网,死得悲惨。再说那传闻的牦牛吧,庞然大物, 好像天际的云。说大也够大的了,奈何是个大笨蛋,不 会捕鼠,不像黄鼠狼,聪明又敏捷。现在先生你有大树 嫌弃它不中用,为什么不移植到非现实的国度,那辽阔 而寂静的土地上去呢?在它的绿荫下,在它的巨柯旁,你 漫游,你清玩,深入无为之境,你闲躺,你安睡,获得 逍遥之乐。你将同它一样,不会挨刀短命,不会受害遭 灾,不会被人认为有用处。你若这样做了,就能活得自 由自在,不会再有人生的艰难痛苦了。

翻译来自古诗文网

对待事物价值大小的问题,要达到因物尽用,用物之大用;最大限度地发掘事物的价值和作用,关键在用心,只有用心才能够发现事物的特点,才能够发现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才能够发现事物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五石之瓠这个故事讲了什么道理?
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

五石之瓠要不要背
五石之瓠需要背诵。根据查询相关信息,五石之瓠是高中常考内容,需要背诵全文。五石之瓠主要讲的是对待事物的价值大小的问题,要达到因物尽用,用物之大用,最大限度地发掘事物的价值和作用,关键在用心,只有用心才能够发现事物的特点,才能够发现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才能够发现事物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五石之瓠核心概念
五石之瓠的核心概念在于如何对待事物的价值大小的问题,要达到因物尽用,用物之大用。这需要发掘事物的价值和作用,关键在于用心,只有用心才能够发现事物的特点,才能够发现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才能够发现事物的真正价值之所在。此外,《五石之瓠》也表达了一种哲学观念,即看似无用的东西也许是最有用...

五石之瓠翻译是什么?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文章赏析 庄子的《五石之瓠》借助寓言,表达旨意的写作手法带我们领略了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思辨性。第一部分,其实是庄子借惠子的口,说出了“大而无用”的道理。其实是在说庄子自己,庄子的言行,缥缈无踪...

五石之瓠原文及翻译
惠子与庄子的一段对话揭示了对事物价值判断的差异。惠子以五石之瓠为例,指出其虽然庞大但无实际用途,而庄子则以不龟手之药为例,说明同样的事物因不同使用方式,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命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关键在于如何巧妙地运用资源,而非其大小本身。例如,五石之瓠若能转变用途,成为腰舟,便能...

五石之瓠一句原文一句翻译
五石之瓠一句原文一句翻译如下:五石之瓠是战国时期庄子的一则寓言故事,其原文为:“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以木罂牼贮之,以五石瓠系之,吏坐中门口,曰:‘索以为皃!’予之夫越之渔者,也。”在这则寓言中,庄子通过讽刺郑国的政治人物,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和哲学的看法。这个故事中的主要...

五石之瓠理解性默写十句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奋和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成就更大的事业。这位年轻人从村里来到城里,想要发家致富。这个故事展示了,只要我们能够用智慧去利用机会,就可以获得成功。2、五石之瓠还告诉我们,需要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并努力探索新的可能性。这位年轻人发现五石之瓠后,没有忽视它,而是把它当作一...

老子四章和五石之瓠有什么异同
相同的地方:和光同尘。不同的地方:《老子》四章认为归为规律出现在一切主宰之前;《五石之瓠》认为要主动探寻规律。《老子》四章的原文及主要讲的内容是: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道啊,像是...

五石之瓠两个故事是什么
五石之瓠由两个故事组成:一个是惠子讲的大葫芦的故事,一个是庄子讲的"不龟手之药"的故事。大葫芦的故事为:大葫芦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但是用它来盛水,却装不了水;用它做瓢,又无处可容,最后惠子认为它无用就把它击破了。不龟手之药的故事:宋国有擅长做不让手龟裂的这种药的,他们世世...

五石之瓠翻译
《五石之瓠》的翻译: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到成熟,结成的葫芦很大,有五石的容积。用来盛水和饮料,它的坚硬程度却禁不起举。剖开来作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不是它不够大,而是因为它没有用处,所以我把它打破了。”庄子说:“你实在是不善于利用大...

和顺县17163569140: 大瓠之种的内容概括及启示 -
乐正孟百虑:[答案] 古文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

和顺县17163569140: 读《庄子心得》有感 -
乐正孟百虑: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 关于庄子的传说也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一些神话色彩,因为他的神秘,我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16530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和顺县17163569140: 庄子说“涸辙之鲋”故事的原因和用意 -
乐正孟百虑: “涸辙之鲋”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或物.这个故事实际也告诉我们,当有人求助时,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所能去为他解决困难,决不能“因善小而不为”,只是许下空头支票.有时是人命关天的事,错过时机,懊悔终生. 庄子用这个故事是讽刺监河侯这类人,在别人困难时说一些大话,却不能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和顺县17163569140: 大瓠之种表现了庄子和惠子怎样的形象 -
乐正孟百虑:[答案] 反映了庄子的放旷豁达,无欲无求,随顺自然,也必能得到真正解脱自在的不懠不求真人状态;反之惠施则是斤斤计较,锱铢必愁,有太多欲望要求和外界与内心的束缚.这在后边的鹓鶵腐鼠和濠梁之辩等故事中也同样有所反映和体现.

和顺县17163569140: 涸辙之鲋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乐正孟百虑:[答案] 涸辙之鲋讲庄周的故事庄周即庄子,他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于是就向富有的监河侯去借.作者用十分简练的文笔,描绘出监河侯这个吝啬鬼的形象,揭示出了一个道理: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绝不能只...

和顺县17163569140: 庄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啊 -
乐正孟百虑: 因为他没有从量变到质变的概念 也没有极限的相关知识 1/2的n次方的极限是0 就是说万世之后 这棰终究会被取完的 而庄子只看到了量变 没有注意到质变 所以是“形而上”的

和顺县17163569140: 成语“凅辙之鲋”出自“庄子借粮"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别人有困难时,应当( ) -
乐正孟百虑: 施以援手涸辙之鲋发音hé zhé zhī fù释义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出处《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示例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近义词 嗷嗷待哺反义词绝处逢生

和顺县17163569140: 我国古代的哲学家庄子提出了“一日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物质无限可分的哲理,请你结合物质的微观结构,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
乐正孟百虑: 每次取一半.那么总有剩下的.就算到了纳米级,把物质分的比夸克还小,也总是:1/2,1/4,1/8一直延续下去,但是永远不会完.

和顺县17163569140: 《庄周梦蝶》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庄周梦蝶》是怎样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
乐正孟百虑:[答案] 出处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大意: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