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后期的历史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分裂

作者&投稿:繁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唐朝后期分裂成了几个国家~

.安史之乱的原因。课文从天宝末年的政治状况和军事部署这两个方面,阐述发生安史之乱的原因。

(1)唐玄宗后期的腐朽统治。首先概述了唐玄宗后期穷奢极欲,怠于政事,宠爱杨贵妃,任用奸佞,导致政治一片黑暗。

文中小字叙述,揭露了佞臣杨国忠专揽朝政、收取贿赂、媚上欺下、陷害忠良的事例,概括了君昏臣奸、政治腐朽的状况。此内容可建议学生阅读。

课文中文献资料,是《资治通鉴》作者对权相李林甫四点奸恶的总结,教师可对学生略作解释。

(2)军事举措失当。文中分两个层次进行了说明。一是边镇兵力急剧增长,节度使权力过大,完全打破了唐朝初年以关中制四方的军事格局。二是指出唐朝中央所辖军队无战斗力,军备废弛,进一步说明了军事上内轻外重的局面。

2.安史之乱的经过:可分四个层次讲述。

(1) 安史之乱的起止时间,对755年~763年,应让学生记忆。可适当补充安禄山如何取宠于唐玄宗,献媚于杨贵妃,因而受到信任;指出他屯兵聚粮、走马换将的事实,说明他早有叛乱之心。

(2)利用挂图《安史之乱形势图》,讲述叛军攻占的主要城市:范阳—洛阳—长安。

(3)叛军烧杀抢掠,内部矛盾重重,父子相残。

(4)讲述唐玄宗逃亡成都,略述马嵬驿杀死杨国忠,唐玄宗被迫赐死杨贵妃的经过;主要讲述太子李亨即位为唐肃宗,任用郭子仪、李光弼,借助回纥兵平定叛乱的情况。

3.安史之乱的影响。这一内容为讲述重点,应让学生理解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可从四个方面具体讲述安史之乱的影响。

(1)安史之乱严重地破坏了北方经济。可引杜甫的《无家别》,总结出安史之乱造成了田园荒芜,家破人亡,十室九空的惨状,进一步强调安史之乱的危害。

(2)中央集权大大削弱,诸多的藩镇拥兵自立。

(3)边疆少数民族政权趁机进扰,周边不宁。

(4)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江南经济的发展。这是北方战乱带来的客观后果,促使南方经济逐步超过北方。讲完此目后,最好能安排学生对以上四点进行小结、归纳。

三、藩镇割据

这是安史之乱造成的最大危害之一,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的。

(1)藩镇林立。安抚叛将,奖赏功臣,增设了大批节度使。教师可利用挂图《藩镇割据形势图》,进一步讲述。

(2)藩镇的特点。课文从政治、经济、地方官吏任免及节度使职务传子或传部将等几个方面,说明藩镇名为唐朝藩镇,实为地方割据势力的本质。

(3)藩镇割据的危害。启发学生根据以上两点总结出:持续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造成连年混战。它不但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而且给广大劳动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

四、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

1.宦官专权。从回忆东汉宦官的概念入手,概述唐朝宦官专权的过程及危害。

启发学生回忆东汉后期宦官专权的情景,然后指出始于唐玄宗天宝后期的宦官专权,其危害甚于东汉。唐玄宗开元后期,唐初宦官不登三品的旧制被打破。宦官高力士已是官高位显,之后的李辅国权倾朝野。他卖官鬻爵,结党营私,聚敛财富,鱼肉乡里。后来的宦官,一个胜似一个。唐后期八个皇帝由宦官拥立,两个皇帝被宦官害死。宦官把持了国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是一股最黑暗的势力,使唐朝的统治遭到严重的削弱。课文小字部分,可让学生阅读。如时间允许,可对高力士、李辅国的专权事例略加补充。

2.朋党之争。只需给学生指出,它是唐朝后期中央政权中出现的延续四十多年的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倾轧,是指代表士族利益的李德裕和以进士门第出身的牛僧孺为代表的两大统治集团的相互斗争。

最后,可概括指出: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都是唐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它大大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促使唐朝走向衰落,直至灭亡。

五、唐末农民战争

它从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唐末农民起义的经过、特点及其失败,唐末农民大起义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述。

1.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1)唐朝后期严重的土地兼并。讲课中,应将当时土地兼并及官府横征暴敛的情况稍加补充:唐末,大批耕地集中在大地主手中,全国半数以上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沦为逃户。统治者又巧立名目,对农民“竭泽而渔”。人们吃盐、喝茶、住房都要交税,甚至庄稼尚未成熟,先要交“青苗钱”。

(2)战祸连年。一百多年来,藩镇之间以及藩镇和政府间为争权夺利的征战,从未停止过。

(3)灾荒年月,依旧催交租税,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此处可补充一例:873年,潼关以东直到海滨的广大地区遇到大旱,小麦只有半数收成,秋粮几乎颗粒无收。入冬,许多人被迫吃树皮,很多人因此饿死。灾情如此严重,官府照样催逼赋税。农民拆房砍树,典妻卖子,连应付税官的吃喝还不够。“天下百姓,哀号于道路,逃窜于山泽,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在今山东曹县)天下反”的童谣,在黄河下游流传,预示着农民起义风暴的来临。

2.唐末农民大起义。从起义经过、流动作战的特点、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四个方面展开了讲述。

(1)王仙芝起义于河南、山东,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

(2)黄巢称“冲天大将军”,进行流动作战,于长安建大齐政权。

讲起义经过,要充分利用挂图《黄巢起义进军路线示意图》,进行直观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将此图制成有动感的多媒体投影片,利用计算机边放边讲,展示出黄巢起义军由北向南、由南而北,横扫大半个中国的作战路线,突出其流动作战的特点。

(3)唐末农民起义的失败。启发学生思考流动作战有何危害?通过学生回答,得出农民军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的结论。然后教师让学生看书中“王府君墓志铭”图,指出黄巢在长安建立大齐后,农民军没有乘胜追击,使唐朝统治者得到喘息的机会,组织力量卷土重来。起义军被迫撤出长安。884年,黄巢在山东兵败自杀。

(4)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意义。要给学生讲清三点:战争的规模、特点;战争的主要作用;农民战争水平的提高。

①历时十年,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流动作战是它的突出特点。

②它瓦解了唐朝的统治(让学生注意是瓦解而不是推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

③唐末农民起义的反封建斗争水平,比以前的农民起义有所提高。它首次提出了平均的思想,反映了广大农民均田、均产的革命要求。

小结:上述四方面内容的内在联系。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和兵力内轻外重,酿成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到衰。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统治更加腐朽:具体表现在唐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地方上出现藩镇林立、各据一方的局面。唐朝后期从中央到地方,一百余年腐败的政治以及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终于引发了唐末农民大起义。在唐末农民战争的沉重打击下,唐朝政权瓦解了。

唐朝灭亡后之所以会出现国家分裂的状态,是因为在唐朝末年的时候,由于各地势力过于强大,谁都不服谁,外加上外部的压力也比较大;所以对于唐朝灭亡之后,国家并没有一个能统一起来的人物,因此也就会分裂了。在唐朝末年的时候,由于安史之乱,唐朝的综合国力集体下降,地方势力不断扩张。就形成了各地诸侯蜂拥而上而又谁都不服谁的一种状态。因此也就导致国家分裂而没有人管得了了。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由盛转衰,也使得唐朝各地的诸侯势力。慢慢做大。使得唐朝的节度使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区的主要领导。唐朝四种主要的节度使,在这时期不断做大做强,以至于后来即使中央对他们发话,他们也丝毫不听,直到唐朝被朱温所灭,他们也丝毫没有想援助唐朝的想法。后来出现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国家,也就是一种唐朝灭亡后被分裂的一种状态。

之所以会出现唐朝灭亡后,国家会出现那样一种大规模的分裂状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在这一时期没有出现一个能够统一国家的大英雄。几乎在每个王朝灭亡之后,都会出现一些比较厉害的角色,他们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能够再度地将国家糅合在一起,由中央集权进一步的统治这个国家。但是当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时期的时候,并没有哪一个人能够站出来说自己有能力去打败其他的诸侯,而成为一个新的诸侯势力。另外,在同样的这一时期内,比较出名的像北边的契丹以及吐蕃,还有一些其他的小国家都纷纷地阻止唐朝进一步揉合成一个大的国家,他们怕唐朝在糅合起来会对自己产生威胁,因此也在阻碍着唐朝灭亡后国家进一步统一。
综上所述,唐朝灭亡后之所以会分裂成各种各样的国家,原因就在于这一时期各种节度使的力量过于强大,并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统一,再加上外部势力的不断干预,使得唐朝无法有能力来阻止自己进一步的这种分裂状态。

不知你所说的唐朝后期是指从哪个时候开始算,我这里就从安史之乱开始介绍吧。

从玄宗李隆基被退位开始到末代哀帝李chu(木字旁一个兄字,字库里打不出这个字,读“处”)“禅位”给朱温时共有14位皇帝先后登基。他们简单情况如下:

1、 肃宗李亨(711-762);在位7年
介绍:乱世天子,组织平叛、收复两京(长安、洛阳)和处理先在成都后来迎归德太上皇玄宗的关系是其在位的主要2件事情。

2、 代宗李豫(726-779);在位17年
介绍:名不符实的“中材之主”,早年平定安史之乱是为其最得意的事,晚年缺失了开拓进取的锐气,内政不修,边患频繁,口诵佛经成为他消灾赐福的力量源泉。

3、 德宗李适(742-805);在位26年
介绍:一生矛盾的天子,从即位初的信任宰相到晚年猜忌大臣、拒谏饰非、刚愎自用;从武力削藩转变为对藩镇的姑息;从对宦官的严厉整治(“疏斥”)转变为对宦官的委以重任;从即位初的节俭转变为大肆聚敛、喜欢财物。

4、 顺宗李诵(761-806);在位不足200天
介绍:26年的皇太子,不足200天的天子,还做了几个月的太上皇,就算如此,在这短暂的皇帝生涯中还重用“二王八司马”进行弊政改革。

5、 宪宗李纯(778-820);在位15年
介绍:中兴之主,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同德,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唐朝的中兴气象。晚年好佛事,韩愈还因反对而遭贬成为评价其一生的诟病。

6、 穆宗李恒(795-824)在位4年
介绍:历史评价为“昏主”,纵情享乐,游乐无度是其一生的表现。元和中兴的大好局面毁于其手。

7、 敬宗李湛(809-826)在位3年
介绍:历史评价为“不君”,游乐无度较之其父穆宗有过之而无不及。死于宦官之手。

8、 文宗李昂(809-840)在位14年
介绍:历史评价为“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一生勤勉听政、生活节俭、喜欢读书,致力于对宦官的打击,但终于自身缺乏治国之才加上长年天灾,使其无力挽回大唐颓势。

9、 武宗李炎(814-846)在位6年
介绍:灭佛是其在位的重要事件。喜游乐,但不像敬宗一样无度而耽误国家大事。读书不如文宗,但能知人善任,并敢于向宰相当面认错。但其一生兴道灭佛,最终死于丹药。

10、宣宗李忱(读“尘”)(810-859)在位13年
介绍:历史评价为“小太宗”,其执政史称“大中之政”,在其执政期间访求治国之道、重视选拔刺史、严格要求宗亲、抑制宦官势力,并能用权威控制及驾驭大臣。但由于唐帝国积重难返和宣宗本人喜服“金丹”最终毒法身亡,致使其无力挽回大唐江山的倾覆。

11、懿宗李漼(读“璀”)(833-873)在位15年
介绍:骄奢淫逸、不思进取、宠信宦官、迎奉佛骨成为其执政15年的最大写照。彻底熄灭了宣宗期间重新点燃起来的一点希望之光。

12、僖宗李儇(读“宣”)(862-888)在位15年
介绍:喜游乐,即位不久的王仙芝、黄巢的起义吹响了大唐王朝灭亡的号角。

13、昭宗李晔(867-904)在位17年
介绍:即位之初试图重振朝纲、压制强藩,但藩镇势力的强大与内廷宦官的盘根错节,最终使得昭宗死于朱温刀下。

14、哀帝李chu(892-908)在位5年
介绍:此时大唐已经名存实亡。哀帝12岁登基时实权已完全掌握在朱温手中,是历史强加给他的一个可悲可哀的地位。

至于唐朝为何会分裂的原因很多,首推为唐玄宗时“府兵制”到“募兵制”的转变,使得唐朝的军力边防强于中央(具体内容可以查看百科了解)。为以后藩镇割据埋下了种子。
其次唐后期的许多皇帝是由宦官拥立的,宦官对唐后期的影响力非常大,有许多皇帝就直接被宦官干掉。
其他的如“党争”、“皇帝昏聩”、“奸臣当道”、“农民起义”等等,由于历朝历代灭亡都有这些因素,这里就不做为主要原因。

以上是一些简单的介绍与分析,希望对你有用。

唐代后期,大体上说,在安史之乱以后,一方面,从政治重心上说,地方的藩镇割据极大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力,这种形势愈演愈烈,直至唐亡,最终演化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内部,宦官干政和朝臣党争相互交织,使中央政权无力重整江山,在地方和中央双重重症的打击下,曾经辉煌的大唐王朝一步一步走向了衰亡。

唐朝初期,节度使是有名无权的,但是到了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成了极强的割据力量,也就是藩镇。地方强大了中央必然被消弱。中央力量的消弱致使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地方对中央也会阴奉阳违。由于丧失了地方力量的支持,君主就只有宠信身边的人,而身边的人就是太监和外戚。太监和外戚为了自身的利益争权夺利,致使了地方和中央更大的矛盾,最后愈演愈烈。是唐朝由藩镇割据走向了彻底的败亡。后来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唐朝后期,中央的财政主要依靠搜刮东南各道,当地农民遭受的苦难特别深重。于是,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终于爆发了裘甫领导的浙东农民起义。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夏,裘甫被围困于剡县城内,寡不敌众,起义失败。
咸通十四年(873)懿宗去世,太子李俨即位,是为僖宗,改名儇。僖宗终日打猎游嬉,朝政日非。黄河中游天灾严重,广大农民卖妻鬻子,无以为生。农民反抗遍于各地,大起义爆发的条件终于成熟。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黄巢亦于同年以数千人起义,众推黄巢为"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黄巢自号"义军都统"。广明元年十二月十三(881年1月16日),黄巢在含元殿即位,国号"大齐",改元"金统"。义军在中和三年(883)春大败于梁田陂(今陕西华县西南)。黄巢最后与亲故数十人退至狼虎谷(今山东莱芜西南),壮烈牺牲。历时九年余的农民战争至此结束。这次大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唐政权,并且首次提出了"平均"财富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主经济,在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唐王朝在黄巢起义的沉重打击下分崩离析,名存实亡。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又新兴起一批节度使,其中黄河流域势力最大的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汴宋节度使朱全忠(朱温降唐后被赐名全忠)和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三人。僖宗还京后,唐王朝能够控制的不过河西、山南、剑南、岭南诸道数十州。李茂贞与朱全忠各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后来双方发生战争,唐昭宗被宦官和李茂贞劫持至凤翔。朱全忠在军事上占优势,遂兵围凤翔。李茂贞不能支,终于让步讲和。天复三年(903)朱全忠拥昭宗还京,利用自己的军事实力,尽诛内侍省宦官数百人,出使在外的宦官亦下令就地诛杀,持续一百多年的宦官势力至此被彻底翦除了。次年,朱全忠奉表逼唐昭宗迁都洛阳。后来,朱全忠使人杀昭宗,另立李柷为太子。李柷不久即位,是为哀帝。天佑二年(905)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接着又把崔枢等被贬的朝官三十余人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这次事件史称"白马驿之祸"。政治上的阻力已全部扫除,朱全忠遂于天佑四年逼唐哀帝禅位于己,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不久,改名晃),改元开平,都于开封。唐朝灭亡。

总共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1.唐玄宗后期的政治腐败以及开元年间开始的军事举措失当,酿成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2.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是唐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斗争,大大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导致一度称雄世界的唐王朝走向灭亡。

3.唐末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特别是士族势力)。这次农民战争所体现的“平均”思想及流动作战的特点,在古代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上朝代末期都会出现哪些社会现象
一、官民对立,社会动荡;一旦国家出现这种现象很普片,这个王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从秦朝到清朝王朝灭亡前都是从官民对立开始的。一旦社会出现动荡,就会出现一系列事件。增加对社会的控制。这样就要增加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又要发工资。又要征税。总之越忙越乱。直到忙到灭亡还没有想明白啥回事。二、思...

谁能告诉我朝鲜的历史演变?
它是朝鲜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存在了五百余年。朝鲜在19世纪末不得不开放国门。1896年,朝鲜宣布独立,改国号为大韩帝国。在1910年日本侵吞朝鲜,李氏王朝灭亡。 朝鲜王朝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王朝之一。有人称朝鲜王朝为‘李氏朝鲜‘或 ‘李朝‘, 因为创立者为全州李氏。 不过李氏朝鲜是日本殖民时创造出来羞辱朝鲜王朝的用语。

东汉后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东汉后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而又混乱的时期。随着王莽的新朝倒台,东汉王朝重新复辟并继续统治,然而政权的衰落和内外问题的累积导致了局势的日益恶化。经过几代皇帝的统治,东汉政府的权力逐渐被宦官和外戚所把持。宦官集团通过强权手段干预国家政务,纵容腐败现象的蔓延,导致吏治混乱,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苦...

周朝后期的历史阶段叫做什么
周朝(约前11世纪—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另一说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问题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一直无法确认。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

中国古代历史是怎样发展的呢?
4. 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着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这一时期也是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形成了华夏族,后称为汉族。5.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标志着秦汉时代,至公元三世纪初,国家大一统政治得以展开。6.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冲突与融合,形成了第三次民族大融合,为隋唐...

中国各朝历史特点
南北朝:又是大分裂,连年战争。隋:短暂的统一。唐:第二次繁荣大国,文化、经济迅速发展。五代:又是分裂的短命小王朝。宋:基本统一,虽然与辽、金时有战争,经济还是发展较快的。元:空前的大国,第一次为少数民族统一全国。明:航海业开始发展。清:第二次为少数民族统一全国,封建帝制走向衰败...

中国历史各朝代是如何发展的
周朝:西周:约前1029-771年 镐京 陕西西安 周武王姬发 东周:前770-256年 洛邑 河南洛阳 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476年 战国:前475-221年 秦朝:前221-207年 咸阳 陕西咸阳 始皇帝嬴政 汉朝:西汉:前206-公元8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新朝:9-23年 王莽 东汉:25-220年 洛阳 河南...

中国历史朝代排序是如何排列的
“历史时代”的定义是从产生文字之后算起,之前的时期称之为“史前时代”。中国历史中有传说“伏羲创造八卦”,黄帝时期的“仓颉发明文字”等等,但都无证可考。近代考古发现了3350多年前(公元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

关于历史朝代的变迁
然后进入南北朝时期,后进入隋朝,隋朝地第二个皇帝,隋文帝杨广荒淫无道,有李渊携子李世民,推翻了隋朝建立了唐朝,说道唐朝是历史上最繁盛的朝代之一了,人才无数,当时的唐太宗李世民,推翻隋朝时有武有程咬金,秦琼,罗城等等,文有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等,贞观之治时除了这些人外,还有魏征,尉迟敬德...

历史各朝代顺序是怎样的?我忘了,请帮忙
中国朝代历史表: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

永年县17815706262: 请教高人:唐朝前,中,后是怎样分期的 -
伊矩奥沙: 史学家通常以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作为分界线,把唐代社会历史分为前后两大时期.然而,一方面,唐诗的发展与唐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盛衰相平衡;另一方面,唐诗作为展现唐代诗人心灵奥秘和唐代文化精神的...

永年县17815706262: 唐朝中后期为什么会出现蕃镇割据的局面 -
伊矩奥沙: 因为唐朝中期左右因为周边民族的强大使得唐朝朝廷有些忙不过来所以大肆节度使这一职业并给予他们极大的权力安史之乱后周边情况更加的危险所以设立了更多的节度使导致后期藩镇割据

永年县17815706262: 唐朝后期,为什么会像汉朝一样出现军阀(藩镇)割据局面? -
伊矩奥沙: 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纪初,全国...

永年县17815706262: 唐朝后期社会状况请从军事,统治者,抵抗外族入侵的能力,宦官干政
伊矩奥沙: 1、军事:唐中期以后唐玄宗穷兵黩武,用募兵制逐步代替了原来的府兵制.这样一... 唐后期,全国有四五十个藩镇,各藩镇节度使都拥有军队,少则数千,多至10万人. ...

永年县17815706262: 唐朝后期进入哪个朝代 -
伊矩奥沙: 唐朝后期进入“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说为:北宋灭亡北汉时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为公元907年到979年.另一说为,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

永年县17815706262: 唐朝之后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
伊矩奥沙: 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永年县17815706262: 唐朝之后是什么朝代 -
伊矩奥沙: 五代十国 然后是宋朝

永年县17815706262: 唐后期的政治乱局是怎样造成的?
伊矩奥沙: 安史之乱后,唐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更加复杂激烈起来.唐朝初年,宦官人数不是很多,只管宫廷内部的事务,不参与国家大事.到唐玄宗时,宠信宦官高力士,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