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此以往 国将不国这句话的原出处是哪里

作者&投稿:藤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是哪篇文章里的?~

鲁迅的《友邦惊诧论》

国将不国。第一个国是名词,意思为国家;第二个国是动词,意思是成为国家,这个词用来形容国家局势动荡,秩序混乱。“不 ”字是副词,它修饰动词“国”。副词不能直接修饰名词,所以第二个“国”不是名词。 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这句话的原出处是鲁迅的一篇时事短评《友邦惊诧论》,原文如下:

放下书包来请愿,真是已经可怜之至。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横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而且指出结果,说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扩展资料: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各地爱国学生到南京举行请愿活动。

开始,国民党说什么要依靠"国联公理之判决",要学生回去"安心读书";后来竟下令枪杀学生,打死打伤一百多人,并说什么学生行动引起友好国家的人土"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家将不像个国家了",要求各地军政机关对学生严厉镇压。

在这样一个险峻的时刻,鲁迅先生挺身而出,从反动电文中拎出"友邦惊诧"的谬论进行批驳,写下了这篇时事短评。鲁迅用他那支又泼辣、又幽默、又锋利的笔,揭露了极端凶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投敌卖国罪行,揭穿了极端凶恶的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阴谋。



长此以往 国将不国这句话的原出处:
鲁迅的《友邦惊诧论》 :
“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意思是:
长期发展下去,国家就要灭亡了。
原文:
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报上不是说过,东北大学逃散,冯庸大学逃散,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吗?放下书包来请愿,真是已经可怜之至。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横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而且指出结果,说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即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但这些事情,是无论那一个“友邦”也都有的,他们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
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几句电文,说得明白极了:怎样的党国,怎样的“友邦”。“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割,寂然无声,略有“越轨”,便加屠戮;党国是要我们遵从这“友邦人士”的希望,否则,他就要“通电各地军政当局”,“即予紧急处置,不得于事后借口无法劝阻,敷衍塞责”了!
因为“友邦人士”是知道的:日兵“无法劝阻”,学生们怎会“无法劝阻”?每月一千八百万的军费,四百万的政费,作什么用的呀,“军政当局”呀?
写此文后刚一天,就见二十一日《申报》登载南京专电云:
“考试院部员张以宽,盛传前日为学生架去重伤。兹据张自述,当时因车夫误会,为群众引至中大,旋出校回寓,并无受伤之事。至行政院某秘书被拉到中大,亦当时出来,更无失踪之事。”而“教育消息”栏内,又记本埠一小部分学校赴京请愿学生死伤的确数,则云:“中公死二人,伤三十人,复旦伤二人,复旦附中伤十人,东亚失踪一人(系女性),上中失踪一人,伤三人,文生氏死一人,伤五人……”可见学生并未如国府通电所说,将“社会秩序,破坏无余”,而国府则不但依然能够镇压,而且依然能够诬陷,杀戮。“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写于1931年

作者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正式用笔名“鲁迅”。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论文集《坟》,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各地爱国学生先后三次到南京举行请愿活动。开始,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学生采取欺骗手段,说什么要依靠“国联公理之判决”,要学生回去“安心读书”;后来竟下令枪杀学生,打死打伤一百多人,还发出通电给学生加上了种种罪名,并说什么学生行动引起友好国家(指美、英、法等国)的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家将不像个国家了”,要求各地军政机关对学生严厉镇压。在这样一个险峻的时刻,鲁迅先生挺身而出,从反动电文中拎出“友邦惊诧”的谬论进行批驳,写下了这篇时事短评。鲁迅用他那支又泼辣、又幽默、又锋利的笔,揭露了极端凶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投敌卖国罪行,揭穿了极端凶恶的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阴谋,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鲁迅 《友邦惊诧论》
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国将不国,汉语成语,拼音是guó jiāng bù guó,意思是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国家将要不成为国家。比喻国家将亡。[1]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汉川市17341094987: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的全文谁知道这句话出自什么地方? -
帅骅罗西:[答案] 国将不国.第一个国是名词,意思为国家;第二个国是动词,意思为成为国家或像个国家,这个词用来形容国家局势动荡,秩序混乱. 鲁迅 《友邦惊诧论》 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鲁迅 《我之节烈观》:“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

汉川市17341094987: 长此以往 国将不国这句话的原出处是哪里 -
帅骅罗西: 长此以往 国将不国这句话的原出处:鲁迅的《友邦惊诧论》 :“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意思是:长期发展下去,国家就要灭亡了.原文: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

汉川市17341094987: 关于亡国之恨的成语 -
帅骅罗西: 词 目 国将不国 使用频率 常用 发 音 ɡuó jiānɡ bù ɡuó 释 义 国家将不成为国家了,形容局势动荡,面临亡国危险 出 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32回:“国将不国,这才是糊涂到底呢!” 示 例 鲁迅《二心集·“友邦惊诧”论》:“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了.”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分句;含贬义

汉川市17341094987: 国家落后的十个句子 -
帅骅罗西: 落后就要挨打/国之将亡,家将安在?/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汉川市17341094987: “国将不国”两个“国”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
帅骅罗西: 两个“国”都是指的国家,意思是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指国家的局势很坏,有亡国的危险.

汉川市17341094987: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
帅骅罗西: 鲁迅

汉川市17341094987: 结尾是长往的成语 m.t7y8.com -
帅骅罗西: 结尾是长往的成语有3个:1、遁世长往dùn shì cháng wǎng【解释】避世隐居而长期不出.【出处】明·归有光《白庵程翁八十寿序》:“其所见四方贤公卿大夫、名士才人有几;遁世长往、怀道蕴术之士有几?”【结构】偏正式【用法...

汉川市17341094987: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是什么意思 -
帅骅罗西: 长期发展下去,国家就要灭亡了.

汉川市17341094987: 求长此以往什么意思的解?求长此以往什么意思的解释
帅骅罗西: 你好,长此以往的解释是长期这样下去的意思.这句话是出自《鲁迅书信集·二五六·致张廷谦》中的:“倘长此以往;恐怕要日见其荒凉.”

汉川市17341094987: 什么状态叫 国将不国 -
帅骅罗西: 国将不国 【释义】 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指国家的局势很坏,有亡国的危险. 【出处】 庄寿香号称名臣,听说在和议开始时,他主张把台湾赠英……~,这才是糊涂到底了呢!(清·曾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