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世界》(茨威格写的)简介,以及最精彩的部分和评析。要有所选片段,谢谢。

作者&投稿:於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昨日的世界》告诉期盼和平的人什么(结合书本,谈谈)~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的作者斯蒂芬—茨威格(Srer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扰太人家庭。主要作品有《三大师传》《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心灵的焦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入的回忆》等。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20世纪20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和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本书中,作者以饱满真挚的感情、平实顺畅的文字叙述了他所认识的特定时期的各种人物,他亲身经历的社会政治事件,他对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的感受,记录了当时欧洲从一战前夜到二战欧洲危局的社会现实,批露了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同时穿插了作者各种细腻的心迹。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以其精致细腻的心理小说闻名于世,同时又以优美浑厚的传记作品享誉世界。他先后创作了十八部传记,这些作品涉及到人类思想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他笔下的人物既有饱含悲悯之情的文学大师,又有品格卑劣、上下其手的阴险政客,也有以良心反抗暴力的精神斗士,以血肉之躯探索世界未知领域的探险家等。这些传记题材广泛、文笔清丽,折射理性又饱含激情,寄托了作家深切温暖的人性关怀和对欧洲人文精神的现代沉思。
  读者总是习惯于在作品中寻找作家的心迹和意图。作为20世纪三大传记家之一的茨威格,是否也会在他众多的传记作品中或隐或显地留下些许自我的印记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传记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透过作品可以深度把握作家的自我。以法国最著名的传记家莫洛亚为例,他认为“传记是一种表现的手段,传记家以此来迎合他自己本性中的秘密需要”。莫洛亚曾这样评价自己的传记写作:“写《雪莱传》是为了表达自己青年时代的一种哲学理念和浪漫主义的感情,写《狄斯莱里传》则是为了表达一种民主的保守主义的政治教义。”以此类推,若是选一部最能体现茨威格传记风格的作品,则非《昨日的世界》莫属,因为这部自传体现了茨威格心中最强烈的本能愿望:保持自由。
  自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需求。于茨威格而言,“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财富”。在失去奥地利公民身份和禁止用自己的母语写作和出版后,茨威格怀着无比压抑和痛楚的心情创作了《昨日的世界》。在这部自传中,茨威格以真诚质朴的情感,深邃流畅的文笔记录了他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所认识的作家和艺术家,他置身其中的社会政治事件,他对那个独断专行的政局的失望,同时流露出各种细腻曲折的心路历程。值得注意的是,这部作品的创作时间是在作家辞世的前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部遗世之作对他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茨威格曾说:“在我的传记文学中,我不写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物,而只写那些保持着崇高精神的人物。”通读全文,我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他对昨日美好的太平世界的留恋和缅怀,同时也可以觉察到他对现今专制狂热的非理性世界的痛心和失望,以及对未来自由、和平的理性世界的憧憬和向往。
  在《昨日的世界》的开篇,茨威格首先把他热爱自由的天性归功于他父亲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甘于淡泊的性格。出于同他父亲一样的那种内在自豪感,茨威格拒绝任何形式上的荣誉,他没接受过一枚勋章,一个头衔,或担任过某个协会的会长等。茨威格曾说他之所以在内心还感觉到自由,并把它看成唯一可靠的财产,就是得益于这种性格。父亲的言传身教,自由的家庭环境启发诱导了茨威格自由天性的自然生长,家乡维也纳深厚的人文艺术气息也同时滋养着这位优秀的维也纳之子。然而,学校死板僵化的旧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让从小酷爱自由的茨威格深恶痛绝。于是,我们看到了他因为自由而做出的最初反抗:为了争取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茨威格决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寻找精神的滋养,他和他的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用他们自己的方法,学习吸收外界自由进步的科学知识,从而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这种对自由的热切渴望一直延续到茨威格后来的大学生涯。按茨威格的话说,他去柏林读大学,寻求的不是讲座也不是教授,而是一种更彻底的自由。大学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柏林锐意改革创新的社会氛围,大大满足了他一心向往的自由生活和知识诉求。因此,当茨威格博士毕业后,他坚定而明确地将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锁定在文学创作上,这样他就同时保持了个人外在生活和内心生活两个方面的独立和自由。
  在接下来的几章里,茨威格主要讲述了他人生中的一段黄金岁月。出于对自由的无限渴望和文学创作的需要,他开始了历时十年的漫游旅行生活。从1904年到1914年,他几乎游遍了大半个欧洲,“渐渐成为一个欧洲人”。他遍访欧洲各国文艺界的知识名流,与维尔哈伦、罗丹、罗曼·罗兰以及里尔克等名人密切往来,开拓和丰富了自己的眼界和学识,他们各人的品格修养和艺术气质给茨威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们身上,他看到了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知识分子不仅仅需要高深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品格,要肩负起“人类良心”的责任,以追求人类的自由和公正为己任。
  因此,当战争的脚步离茨威格愈来愈近时,他意识到世界正在大倒退,行动自由被限制,自由权利在减少,人性自由将要面临空前的威胁和挑战。本着知识分子的道义良心和作家的使命--人类一切人性的维护者和保卫者,也出于对战争和政治的敏感,茨威格积极著文反战,反对狂热的专制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希望借助文学作品的力量让人们认清战争的非正义性,回归人类的理性和良善。但是那个年代正沉醉于鲜血和暴烈的残杀,单凭作家和反战主义者的弱势力量根本无法抗衡激进狂热的战争分子,茨威格只能无奈地看着欧洲文明在战火中沦为断壁残垣。社会道德日趋沦丧,精神家园逐渐毁灭,自由和人性之光的遥不可及,把茨威格最后一点点的生存意志消磨殆尽,最后,他不得已以自杀决绝的方式来维护和捍卫人身自由和内心自由的不可侵犯。

 一部《昨日的世界》,涵盖了茨威格一生都在追求的那种保留了人的自然天性,富有自由感的生存方式。在他看来,自由理念和人性关怀不仅是西方文明的思想内核,同时也是知识分子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当自由的权利受到限制,当人性的尊严受到践踏,当希望的光芒还未穿透黑夜,生命的意义也就黯然失色。茨威格选择及时不失尊严地结束自己的宝贵生命,虽令人扼腕叹息,但也在情理之中。他的身影渐去,但他的作品以及他对独立人格和社会良知的思考和探求,似一道永恒的光亮照耀和引导着每一位志在追寻心灵自由的知识分子。

有关资料

一、作者介绍(黄文华)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出身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魏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从事外国文学(主要是诗歌)的翻译工作。战争爆发后,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米亚》(1917),在瑞士与罗曼·罗兰等人一起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19年后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头写作。1928年应邀赴苏联,与高尔基结识。1938年流亡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1941年到达巴西。1942年2月23日与妻子一起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佩特罗波利斯自杀。

茨威格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早期诗集《银弦》(1901)和《往日的花环》(1906)深受法国印象主义和霍夫曼斯塔尔、里尔克等人的影响。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师》(1920),为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传;《罗曼·罗兰》(1921);《同精灵的斗争》(1925),为德国作家荷尔德林、克莱斯和尼采作传;《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1928),为托尔斯泰、斯汤达和卡萨诺瓦作传;《约瑟夫·福煦》(1929);《精神疗法》(1931),为催眠术发明者梅斯默尔、“基督科学”的创始人玛丽·贝克艾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作传;《玛丽亚·斯图亚特》(1935)和《鹿特丹人埃拉斯穆斯的成败》(1935)。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

他的主要中短篇小说集有《最初的经历》(1911)、《马来狂人》(1922)、《恐惧》(1925)、《感觉的混乱》(1927)、《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1927)、《象棋的故事》(1941)。惟一的长篇小说《焦躁的心》(1938),描写一个瘫痪少女的恋爱和自杀悲剧。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大多描写孤独的人的奇特遭遇。他笔下的人物常被某种神秘的命运和不可名状的力量所捉弄,最终毁于某种热情。《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和《一个不相识的女人的来信》,运用细腻的心理分析手法,刻画中产阶级妇女的思想感情。茨威格的戏剧作品有诗剧《耶雷米亚》(1917)、悲剧《伏勒波尼》(1927)和歌剧《沉默的女人》(1935)等。

茨威格去世后,他的遗作《昨日的世界》(1942)和《巴尔扎克》(1946)先后出版。前者为长篇回忆录,记录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奥地利和欧洲的生活风貌,后者是历时十余年而未完成的传记作品。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版)

二、关于斯科特临死前的书信(茨威格)

那些书信写得非常感人。死亡在即,信中却没有丝毫悲哀绝望的情意,仿佛信中也渗透着那没有生命的天空下清澈的空气。那些信是写给他认识的人的,也是说给全人类听的;那些信是写给那个时代的,但说的话却是千古永垂的。

他给自己的妻子写信。他提醒她要照看好他的最宝贵的遗产——儿子,他关照她最主要的是不要让儿子懒散。他在完成世界历史上最崇高的业绩之一的最后竟作了这样的自白:“你是知道的,我不得不强迫自己有所追求——因为我总是喜欢懒散。”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他仍然为自己的这次决定感到光荣而不是感到遗憾。“关于这次远征的一切,我能告诉你什么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

他怀着最诚挚的友情给那几个同他自己一起罹难的伙伴们的妻子和母亲写信,为他们的英勇精神作证。尽管他自己即将死去,他却以坚强的、超人的感情——因为他觉得这样死去是值得纪念的,这样的时刻是伟大的——去安慰那几个伙伴的遗属。

他给他的朋友写信。他谈到自己时非常谦逊,但谈到整个民族时却充满无比的自豪,他说,在这样的时刻,他为自己是这个民族的儿子——一个称得上儿子的人而感到欢欣鼓舞。他写道:“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者。但是我们的结局将证明,我们民族还没有丧失那种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他在临死时还对朋友作了友好的表白,这是他在一生中由于男性的倔强而没有说出口的话。他在给他的最好的朋友的信中写道:“在我一生中,我还从未遇到过一个像您这样令我钦佩和爱戴的人,可是我却从未向您表示过,您的友谊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因为您有许多可以给我,而我却没有什么可以给您。”

他最后的也是最精彩的一封信是写给他的祖国的。他认为有必要说明,在这场争取英国荣誉的搏斗中他虽然失败了,但却无个人的过错。他一一列举了使他遭到失败的种种意外事件,同时用那种死者特有的无比悲怆的声音,恳切地呼吁所有的英国人不要抛弃他的遗属。他最后想到的仍然不是他的命运。他写的最后一句话讲的不是关于自己的死,而是关于活着的他人:“看在上帝面上,务请照顾我们的家人!”以下便是几页空白的信纸。

(摘自《夺取南极的斗争》,舒善昌译)

三、天上有星光(赵延)

斯蒂芬·茨威格因小说而名扬四海,我却热爱他写的传记。我们的心灵正日复一日地被沙尘包裹起来,变得坚硬结实,变得世俗功利,反省自心的空闲与心境是越来越少了。我怀着崇敬的目光看着茨威格,看他如何把人心最本原的东西捧出来托到高处,令它璀璨放光。原来人竟可以坚强如斯、无畏如斯、慷慨如斯、高贵如斯。中国的南禅有“明心见性,直指人心”之说,茨威格的传记也可称是直指人心了,当然,南禅是讲求不立文字的。

一向以来,我们的记忆中便只容得下成功者,有人说,历史便是为他们而写的,纵然偶尔有几个特例,如项羽、李自成,也是因为他们曾经威风八面风光无限过。中国有句古语叫“成者为王败者寇”,说的就是我们这种劣根性。其实在今天,莫说是失败者,就算在某方面名噪一时,百年后就湮没无闻,从人们的脑海中退缩到某类专业书籍中去了,这并非危言耸听。其实这也怪不得大家,这个社会是现实的,我们必须直面生活,脑袋里要装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能记住成功者已实属不易,哪有空暇去关心失败者?我便是如此,虽然我也知道,那些失败者也是应该有他们的位置的,然而奈何,这世间本就是不公平的。可毕竟,还是有人和我们不一样的,比如茨威格。

这篇传记名为《夺取南极的斗争》。今天,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当年他们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而进行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比斯科特队早了近五个星期到达极点,并顺利班师,斯科特等五人却永眠在茫茫冰雪之中。茨威格并未为胜利者阿蒙森作传,而把目光投向了斯科特。这篇文章与其他11篇分别记述拿破仑、列宁、托尔斯泰、歌德、韩德尔等人的传记共同收录在一本集子里,这本集子叫《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书页一张张翻过去,斯科特的形象渐渐在眼前丰满起来,这位英国皇家海军的上校与成千上万的英国人一样,冷峻、刚毅、不苟言笑,正如茨威格所说,没有任何特殊的迹象能暗示出他是一位英雄。他没有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没有周公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亦没有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然而和这些名垂青史的人一样的是,他有一个梦想。人人都曾有自己的梦想,只不过大多数人在通晓了所谓的“世故”之后,在估算了自己的能力(而非潜力)之后,乖乖地退缩了,于是我们的一生就化作一朵浮云几缕青烟,不知散向哪儿去了,看一看天空吧,群星闪耀。智者说,英雄与凡夫的区别,只在于“要”和“想要”之间,斯科特要、并且一定要征服南极,他要第一个站在地球最南端的脊梁上宣讲这无上的光荣,这将不仅是他自己,并且是他的祖国乃至全人类的骄傲。他义无反顾地行动起来了,他开始组织一支探险队,然而资金缺乏,但这难不倒他,他献出了自己的财产,还借了债,因为他自信有成功的把握。他年轻的妻子替他生了一个儿子,可是他毫不犹豫,像赫克托耳似的离开了自己的安德洛玛刻,不久朋友和伙伴们也找到了,世间再也没有什么能动摇他的意志,他向着心目中的圣地进发了。

……

1月18日,斯科特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还是有不寻常的东西的,那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里面有一封信留给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却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我们该怎样称呼这一行为呢?典型的英国绅士风度?把这轻佻地与给女士拉车门之类的行为等同起来吗?亦或有饱经世故之士会把这称为愚蠢。不是吗?只要他把阿蒙森的痕迹抹去,再动些手脚,那么谁先踏足极点这个问题就将变成一宗悬疑了,为达目的需不择手段,更何况这是一生的梦想。无论如何我们被那高尚的心灵深深感动了,这就是人性之光。也许斯科特明白,自己所付出的艰辛代价,阿蒙森也同样付出了,那面飘扬的挪威国旗背后,也凝聚了阿蒙森和他的伙伴们数年的心血、一生的梦想,这是他们应得的荣耀,贬低他们,同样也贬低了自己。

……

看看斯科特在给妻子的绝笔书中都写了些什么吧:“你是知道的,我不得不强迫自己有所追求——因为我总是喜欢懒散。”看哪,这就是完成了世界历史上最崇高业绩之一的人的最后自白,言语谦卑得如同我们平时轻易所说出的。然后他写道:“关于这次远征的一切,我能告诉你什么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

11月12日,英雄们的尸体被找到了,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他们的底片和电影胶卷被带了回来,事迹传遍世界,看来徒劳的事竟再次结出果实。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四、美科学家为英南极探险家正名

新华网2001年9月14日电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层管理署的一位科学家日前推出一本新书。这本新书提出的观点是,近90年前英国人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进行的南极探险活动之所以失败,罪魁祸首并不是斯科特决策的失误,而是变幻无常的寒冷天气。

以前的评论总是说,是斯科特的决策失误导致他和他的4位队友用雪橇拉着设备,在南极探险的路上跋涉了1 450公里之后,最终走上黄泉路。但是在本月新书《最寒冷的三月》中,作者苏珊·所罗门说,1911~1912年的冬天,长达几周最低温度为-37°C的天气要比往常的天气寒冷得多,正是这严寒的天气打乱了斯科特经过周密研究的探险计划。

身为大气研究化学家的所罗门分析了寒冷天气对斯科特一行人的设备所产生的影响,并检查了她从世界各地找到的书籍和日记对当时的天气状况的记载。所罗门本人1999年因发现南极洲上空臭氧层减少的原因而获得美国“全国科学奖章”。她在首次前往南极洲进行臭氧层研究之前,就开始阅读斯科特和他的队友写下的日记。

所罗门把这些信息与南极洲自动气象站过去17年内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其中一些数据收集的地点距斯科特的探险路线仅几公里。自动气象站显示的数据表明,这些年里,只有1988年的气温下降到了和斯科特前往南极探险时一样低的温度,而且持续的时间一样长。所罗门对斯科特一行采取的正确决策和失误之处进行了客观分析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这并不是在为他(斯科特)贴金”。

所罗门说,斯科特一行在研究了规模较小的探险活动和历史记录的基础上,估计到了南极洲的天气会十分糟糕。

他们因此计划在雪橇上使用帆来增速,以便能够“一路飞奔回家”。所罗门称,这个计划很不错。在斯科特南极之行的几周前,由罗阿尔·阿蒙森率领的挪威探险队已登上南极大陆,他们用的是狗拉雪橇;而斯科特一行使用的是马拉和人拉的雪橇,结果马在严寒中陷入了泥沼。斯科特一行人在抵达南极后,才意识到他们为此行要付出的代价。

在返程中,斯科特和他的两名队友在距大本营只有275公里的地方倒下了,而另外两名队友也在此前“先行一步”了。

然而,《纽约时报》登载的有关所罗门研究结果的文章引发了读者的来信,该报后来发表了其中几封。信中指出,阿蒙森和他的队友面临的是同样寒冷的天气,他们成功的原因只不过是准备更加充分,因而成为登上南极大陆的第一人。

五、最后的跋涉——斯科特海军上校日记片断

1月27日,星期六

上午我们是在暴风雪肆虐的雪沟里穿行。该死的雪拱起一道道的波浪,看上去就像一片起伏汹涌的大海。威尔逊和我穿着滑雪板在前边开路,其余的人步行。寻找路径是一件艰巨异常的工作……我们的睡袋湿了,尽管湿得不算太快,但的的确确是在越来越湿。我们渐渐感到越来越饿,如果再吃些东西,尤其是午饭再多吃一点,那将会很有好处。要想尽快赶到下一个补给站,我们就得再稍微走快一些。下一个补给站离我们不到60英里,我们还有整整一星期的粮食。但是不到补给站,就别指望真正地饱餐一顿。要走很长的路,然而,这段路程又无比艰辛……

2月1日,星期四

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艰苦跋涉。用4小时45分走完了8英里。晚上8点我们还在走。我们只在12月29日才草草吃过一次午饭,当时离开补给站才一星期。按一天三顿计算,我们手里还有8天的粮食,到达下一站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埃文斯的手指头现在情况很糟,掉了两个指甲。是冻伤……

2月17日,星期六

今天情形很坏。埃文斯睡足一觉以后显得好些了。他像往常一样说自己一切正常。他还是走在原来的位置上,但半小时后他弄掉了滑雪板,不得不离开雪橇。路面情况极为恶劣。后来我们停了大约1小时,埃文斯跟了上来,但走得很慢。半个小时后他的鞋又丢了,我们站在纪念碑岩半腰眺望埃文斯,后来又扎下帐篷吃午饭。饭后埃文斯还是没露面,我们四处张望,看见他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这下我们警觉起来,四个人一齐往回滑去。我第一个来到这个可怜的人身边,被他的样子惊呆了。他跪在雪地上,衣装不整,手套没了,手上结满了冰凌。他眼里射出疯狂的目光。我问他出了什么事,他慢慢地说他也不知道,只说他觉得自己一定是昏过去了。我们扶他站了起来,走了两三步他又倒了下去。他完全被冻僵了。威尔逊、鲍尔斯和我回去拖雪橇,奥茨留在原地照顾他。我们回来的时候,埃文斯失去了知觉。我们把他抬进帐篷后,他依旧不省人事。午夜12点30分,他平静地死去了。

2月22日,星期三

不用说,我们命定要经历归途中最严峻的时刻了。今天出发以后不久,东南风变得异常猛烈,风狂扫着地面。我们马上失去了本来就模糊难辨的路标。午饭时根本没见到期望中的圆锥形石头路标。……但这些倒霉事并没让我们心灰意懒,这的确应该记录下来。晚上,我们喝了一顿马肉做的浓汤,美味可口,真叫人气力倍增、精神振奋……

2月26日,星期日

现在是夜间,冷极了。我们双脚冰凉地出发了,因为白天穿的鞋袜根本没有晾干。我们谨慎地消耗着食粮,但我们的食物还应当再多一点才够用。我巴望着下一个补给站,现在离我们只有50英里。到了那里,我们就能够带足补给,继续前边的路程了。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的作者斯蒂芬—茨威格(Srer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扰太人家庭。主要作品有《三大师传》《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心灵的焦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入的回忆》等。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20世纪20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和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本书中,作者以饱满真挚的感情、平实顺畅的文字叙述了他所认识的特定时期的各种人物,他亲身经历的社会政治事件,他对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的感受,记录了当时欧洲从一战前夜到二战欧洲危局的社会现实,批露了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同时穿插了作者各种细腻的心迹。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以其精致细腻的心理小说闻名于世,同时又以优美浑厚的传记作品享誉世界。他先后创作了十八部传记,这些作品涉及到人类思想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他笔下的人物既有饱含悲悯之情的文学大师,又有品格卑劣、上下其手的阴险政客,也有以良心反抗暴力的精神斗士,以血肉之躯探索世界未知领域的探险家等。这些传记题材广泛、文笔清丽,折射理性又饱含激情,寄托了作家深切温暖的人性关怀和对欧洲人文精神的现代沉思。
  读者总是习惯于在作品中寻找作家的心迹和意图。作为20世纪三大传记家之一的茨威格,是否也会在他众多的传记作品中或隐或显地留下些许自我的印记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传记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透过作品可以深度把握作家的自我。以法国最著名的传记家莫洛亚为例,他认为“传记是一种表现的手段,传记家以此来迎合他自己本性中的秘密需要”。莫洛亚曾这样评价自己的传记写作:“写《雪莱传》是为了表达自己青年时代的一种哲学理念和浪漫主义的感情,写《狄斯莱里传》则是为了表达一种民主的保守主义的政治教义。”以此类推,若是选一部最能体现茨威格传记风格的作品,则非《昨日的世界》莫属,因为这部自传体现了茨威格心中最强烈的本能愿望:保持自由。
  自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需求。于茨威格而言,“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财富”。在失去奥地利公民身份和禁止用自己的母语写作和出版后,茨威格怀着无比压抑和痛楚的心情创作了《昨日的世界》。在这部自传中,茨威格以真诚质朴的情感,深邃流畅的文笔记录了他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所认识的作家和艺术家,他置身其中的社会政治事件,他对那个独断专行的政局的失望,同时流露出各种细腻曲折的心路历程。值得注意的是,这部作品的创作时间是在作家辞世的前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部遗世之作对他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茨威格曾说:“在我的传记文学中,我不写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物,而只写那些保持着崇高精神的人物。”通读全文,我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他对昨日美好的太平世界的留恋和缅怀,同时也可以觉察到他对现今专制狂热的非理性世界的痛心和失望,以及对未来自由、和平的理性世界的憧憬和向往。
  在《昨日的世界》的开篇,茨威格首先把他热爱自由的天性归功于他父亲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甘于淡泊的性格。出于同他父亲一样的那种内在自豪感,茨威格拒绝任何形式上的荣誉,他没接受过一枚勋章,一个头衔,或担任过某个协会的会长等。茨威格曾说他之所以在内心还感觉到自由,并把它看成唯一可靠的财产,就是得益于这种性格。父亲的言传身教,自由的家庭环境启发诱导了茨威格自由天性的自然生长,家乡维也纳深厚的人文艺术气息也同时滋养着这位优秀的维也纳之子。然而,学校死板僵化的旧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让从小酷爱自由的茨威格深恶痛绝。于是,我们看到了他因为自由而做出的最初反抗:为了争取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茨威格决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寻找精神的滋养,他和他的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用他们自己的方法,学习吸收外界自由进步的科学知识,从而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这种对自由的热切渴望一直延续到茨威格后来的大学生涯。按茨威格的话说,他去柏林读大学,寻求的不是讲座也不是教授,而是一种更彻底的自由。大学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柏林锐意改革创新的社会氛围,大大满足了他一心向往的自由生活和知识诉求。因此,当茨威格博士毕业后,他坚定而明确地将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锁定在文学创作上,这样他就同时保持了个人外在生活和内心生活两个方面的独立和自由。
  在接下来的几章里,茨威格主要讲述了他人生中的一段黄金岁月。出于对自由的无限渴望和文学创作的需要,他开始了历时十年的漫游旅行生活。从1904年到1914年,他几乎游遍了大半个欧洲,“渐渐成为一个欧洲人”。他遍访欧洲各国文艺界的知识名流,与维尔哈伦、罗丹、罗曼·罗兰以及里尔克等名人密切往来,开拓和丰富了自己的眼界和学识,他们各人的品格修养和艺术气质给茨威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们身上,他看到了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知识分子不仅仅需要高深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品格,要肩负起“人类良心”的责任,以追求人类的自由和公正为己任。
  因此,当战争的脚步离茨威格愈来愈近时,他意识到世界正在大倒退,行动自由被限制,自由权利在减少,人性自由将要面临空前的威胁和挑战。本着知识分子的道义良心和作家的使命--人类一切人性的维护者和保卫者,也出于对战争和政治的敏感,茨威格积极著文反战,反对狂热的专制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希望借助文学作品的力量让人们认清战争的非正义性,回归人类的理性和良善。但是那个年代正沉醉于鲜血和暴烈的残杀,单凭作家和反战主义者的弱势力量根本无法抗衡激进狂热的战争分子,茨威格只能无奈地看着欧洲文明在战火中沦为断壁残垣。社会道德日趋沦丧,精神家园逐渐毁灭,自由和人性之光的遥不可及,把茨威格最后一点点的生存意志消磨殆尽,最后,他不得已以自杀决绝的方式来维护和捍卫人身自由和内心自由的不可侵犯。

 一部《昨日的世界》,涵盖了茨威格一生都在追求的那种保留了人的自然天性,富有自由感的生存方式。在他看来,自由理念和人性关怀不仅是西方文明的思想内核,同时也是知识分子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当自由的权利受到限制,当人性的尊严受到践踏,当希望的光芒还未穿透黑夜,生命的意义也就黯然失色。茨威格选择及时不失尊严地结束自己的宝贵生命,虽令人扼腕叹息,但也在情理之中。他的身影渐去,但他的作品以及他对独立人格和社会良知的思考和探求,似一道永恒的光亮照耀和引导着每一位志在追寻心灵自由的知识分子。


茨威格为什么自杀
” 茨威格在自杀之前写的自传《昨日的世界 》实际上是一份更详细的绝命书。他在回 顾一生时描写了那个昨日的世界,他自己 就属于这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他作为 作家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触动人们的感 情。而在这现实世界里,他感到无能为力 。于是他回忆起罗曼·罗兰对他说过的话 :“它(艺术)可以给我们,我们...

茨威恪个人简介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茨威格在《柏林日报》(9月19日)上发表《致外国友人》一文,表明自己忠于同他们的友谊,以及来日和他们携手重建欧洲文化的愿望。第一次大战期间,欧洲许多知名作家都未能摆脱狭隘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影响,唯有少数人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反战立场,茨威格便是其中之一。...

友好区18974418241: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大概内容,哪里有电子书? -
印澜和血: 昨日的世界(Die Welt von Gestern)是一部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自传体文学作品.这本书写成于1939年至1941年间,是茨威格临终前被流放的最后几年里完成的.在茨威格离世以后,1942年,该书才得以在斯德哥尔摩面世. 在这部...

友好区18974418241: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描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思考:  战争“是在战前4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 -
印澜和血:[答案] 答案: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div.Section1 {p...

友好区18974418241: <<伟大的悲剧>>作者是谁(加国籍),他有什么成就? -
印澜和血: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伟...

友好区18974418241: 茨威格的简介 -
印澜和血: 茨威格生平及代表作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是奥地利的著名作家,从二十年代起,他“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

友好区18974418241: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的作品评价 -
印澜和血: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教研室副教授舒昌善:(在《昨日的世界》中)茨威格以诗人的感情、小说家的技巧来再现历史,融哲理于抒情.因此,任何尽人皆知的历史事实,在他的笔下便会变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友好区18974418241: 求茨威格几部作品的内容简介! -
印澜和血: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奥地利作家,他善于从心理角度再现人物的性格和生活遭遇,特别擅长刻画女性心理,塑造女性形象.《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其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

友好区18974418241: 茨威格是哪个国家的?高尔基称他为什么?代表作小说集是? -
印澜和血: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 他的作品匠心独具,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社会批判的成分也增加了,尤其是“以罕见的温存和同情”(高尔基语)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 《马来狂人》(1922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1922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922年)、《感情的紊乱》(1927年)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友好区18974418241: 除了《福尔摩斯》系列,还有什么好看的探案小说 -
印澜和血: 《惊天奇案》《百年诅咒》1,刚看完河马的《惊天奇案》~感觉虽没有福尔摩斯那么真实,但还是不错的~~ 内容简介:一名醉酒司机开夜车造成一场车祸,死者恰好在死前刚刚买过巨额保险,是骗保?是凶杀?一位银行行长,市里的十大杰出...

友好区18974418241: 有哪些悲剧被称为伟大的悲剧 -
印澜和血: 茨威格在自杀之前写的自传《昨日的世界》 伟大的悲剧是犹太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著作之一

友好区1897441824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文字分析 -
印澜和血: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的著名作家茨威格创作的,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