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 其人与其诗

作者&投稿:犁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鲍照的诗歌特点~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但主要是诗歌。鲍照的诗多为乐府诗。《拟行路难》18首是其代表作。其中有些诗抒发了他在南北分裂、世族当权、篡乱不已的黑暗时代有志难伸,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如第 4 首;有些诗表现了他在门阀制度压抑下耿直、孤傲和倔强的性格,反映了他与黑暗现实的尖锐对立,如第6 首;有些诗直接反映了人民在战乱中的痛苦生活,如第12首、第13首。除此之外,鲍照的《代东武吟》、《代苦热行》、《代出自荆北门行》等还反映了军旅生活的艰辛,抒发了他的报国壮志。这类诗对唐代的边塞诗颇有影响。鲍照的诗多为五言和七言。其中七言诗变句句押韵为隔句押韵,奠定了后世七言古诗的基本形式。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今江苏涟水附近)。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生平遭遇及文学创作与二人有很大不同。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谢秣陵令表》)。二十多岁时,他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王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尽管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诗品》语),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以至被推举为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鲍照的人生道路,是向着士族门阀制度抗争的,同时又是郁郁不得志和悲剧性的。以前左思也曾用诗歌抒写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但他终于“高步追许由”,走向了归隐。鲍照却不然。他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在他向刘义庆献诗时,有人因他身份低卑而加劝阻,他勃然道:“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沈没而无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南史》本传)在《飞蛾赋》里,他又写道:“本轻死以邀得,虽糜烂其何伤?岂学山南之文豹,避云雾而云藏!”老庄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他只是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这是窥见鲍照的作品何以形成其独特风格的门径。
鲍照的诗歌明显分成五言古体和乐府体二大类。五言古体大抵是纪述行旅及赠答酬唱之作,产生于某种特定的经历。乐府体的情况与此不同。有些是按乐府题意写作,有些是生活经历中的感触,无论哪一种,都牵涉到有关人生和社会方面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鲍照诗歌的特出成就在乐府体,这些诗用辞警醒,色泽浓郁,节奏奔放,显示出感情的冲动、激荡与紧张,极少有松弛平缓之笔,造成前所未有的、富于刺激性的总观。梁代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将当代文体,分为三种,其中之一是:“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魄。亦犹五色之有红、紫,八音之有郑、卫。斯鲍照之遗烈也。”这主要指鲍照的乐府诗而言,尽管语带贬意,概括还是较为准确。
在鲍照的乐府诗中,可以看到对享乐生活毫无掩饰的歌唱,如《代堂上歌行》写道:
四坐且莫喧,听我堂上歌。昔仕京洛时,高门临长河。
出入重宫里,结友曹与何。车马相驰逐,宾朋好容华。
阳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轻步逐芳风,言笑弄丹葩。
晖晖朱颜酡,纷纷织女梭。满堂皆美人,目成对湘娥。
虽谢侍君闲,明妆带绮罗。筝笛更弹吹,高唱相追和。
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多。欲知情厚薄,更听此声过。
这诗当是追忆仕于京城时交结贵族的生活经历,对那种奢华场景,流露出艳慕之情。其主要的意旨,乃是说当好春光、好年华,男女感通,须尽情欢乐。
生于贫贱而不安于贫贱,羡慕富贵而又鄙视富贵者,造成鲍照某些乐府诗内涵的复杂性。如《代结客少年场行》:
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雠。
追兵一旦至,负剑远行游。去乡三十载,复得还旧丘。
升高临四关,表里望皇州。九衢平若水,双阙似云浮。
扶宫罗将相,夹道列王侯。日中市朝满,车马若川流。
击钟陈鼎食,方驾自相求。今我独何为,坎壈怀百忧!
这诗写游侠题材,重点却放在侠士久游归来后的惆怅。“升高临四关”以下,是用俯视的描绘,语带讥讽,意气雄壮,结末却是自伤不遇。将其题旨加以引伸,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社会有一定的规范,权力有一定的构成方式,越出于社会规范之外的雄迈不羁之士,难以为社会的权力结构所容纳。另一首《代放歌行》,写“旷士”对于官场的钻营奔竞的轻蔑,但结束“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回”二句,同样隐藏着伤感的情绪。
在鲍照的乐府诗中,更多的是倾泻内心的不平之愤。而且他常常把自身的体验引伸为对整个社会的认识,代表贫寒之士对贵族垄断权力、独享荣华的现状提出强烈的抗争,并在诗中反映普通民众的不幸遭遇。这使得鲍照的诗歌具有南朝其他诗人很少具有的较为广阔的社会面。如《代贫贱苦愁行》,从各方面描述了贫贱者的艰难困窘、孤独无助,最后甚至说:“以此尽百年,不如还窀穸”——这样度过一生,还不如早归黄泉!他的《代东武吟》,以拟古的形式,写汉代一个士兵少壮从军,老暮归来,虽九死一生,立下战绩,却不得封赏,晚景凄凉困苦。这实际也是以现实社会的不平为背景的。《拟古》按诗体分应属五言古诗,但其风格是乐府体的,其第六首甚至托古讽今,直接揭露了沉重的赋税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岁暮井赋迄,程课相追寻。田租送函谷,兽藁输上林。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笞击官有罚,呵辱吏见侵。”这在南朝诗中是极为少见的。
以上所举,都是五言乐府(《拟古》是特例),此外,鲍照还作有以《拟行路难》十八首为代表的七言乐府。其内容与五言乐府相类,尤多感愤不平之辞,艺术上更有独创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二诗均写贫士失遇的苦闷,但充满抗争的精神,感情充沛而强烈。诗中的形象显示动势,而句式长短不齐,富于变化。感情、形象、音节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雄恣、奔放的风格。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鲍照在七言诗发展中的地位。在鲍照以前,只有整齐的七言诗。虽然这种诗体到了曹丕的《燕歌行》已经相当成熟,但一则作者寥落(自建安到刘宋,现存较为重要的作品唯有晋代舞曲歌辞《白纻舞歌》),一则其形式仍是每句押韵,节奏单一,不够流转变化。它的进一步发展,要等到梁代。以七言句为主而杂以其他各种句式的乐府歌行,则是鲍照的新创。所以,鲍照既是第一个有意识致力于七言诗创作的诗人,又是杂言式七言歌行的开创者。他所开创的这一诗型,音节错综变化,大体隔句用韵,雄恣奔放,尤其适宜表达激荡不平的感情。所以唐代李白等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诗人,尤其喜好使用它进行创作。
鲍照还是南朝最早有意识地写作边塞题材的诗人。这些诗不一定反映当时实际发生的战争,从其创作意识来说,主要是通过战争、边塞风光、军旅生活等激动人心的内容,追求高度紧张、富于刺激、雄壮有力的诗情。这是鲍照的性格和审美趣味的反映。以后梁、陈的诗人普遍重视边塞题材的独特的审美价值,无疑与鲍照的影响有关。他的边塞诗虽然为数不是很多,但涉及的方面颇为广泛。如《代出自蓟北门行》,着重写将士为国捐躯的壮烈情怀。“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四句,写沙场景象,雄峻有力,渲染出悲壮的情调。而后以“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收结,就丝毫不显得空洞了。《代苦热行》则着重写战争的艰苦,“汤泉发云潭,焦烟起石圻”,“丹蛇逾百尺,玄蜂盈十围”等诗句以奇峭、夸张的笔法写南方景物,有惊心动魄之感。此外,《拟行路难》之十三、十四写远离故土的将士对家乡、妻子的怀念,《代东武行》写军中的不平等,都有生动感人的效果。后世边塞之作千变万化,大要不离以上几种的基本范围。
鲍照的乐府诗主要是利用汉魏旧题而加以改造,此外也有一部分模拟南方民歌的作品,如《吴歌》三首、《采菱歌》七首。以前也有诗人从诗歌体制、语言风格上模仿南方民歌,但明确标出吴声、西曲的歌名,这还是最早的。从中可以看出南方民歌对文人创作的影响正在进一步深化。并且,鲍照受南方民歌的影响,不仅反映在这十余篇诗作中。他的其他乐府诗,虽是拟汉魏旧题,但语言华艳而浅近,多少也吸取了南方民歌的特点。
在诗歌史上,鲍照的乐府诗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安时曹植、王粲等人的乐府诗,已开始有雅化的倾向,但总体上还不离闾里歌谣之质。后来陆机、潘岳、谢灵运、颜延之等著名诗人,都是向典雅深密的方向发展,乐府诗渐渐已经失去了生气。到了鲍照才有了一个新的转折。他把汉魏乐府的质朴刚健与南方民歌的艳丽浅俗结合起来,再加以文人创作的辞采,在语言风格上显示出新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他在诗中贯注了强烈的激情,无论写景写人,都带有鲜明的主观感情色彩,使乐府诗重新勃发出昂藏飞动的神气。此后梁代诗人追求雅俗结合,可以说是鲍照诗歌艺术一个方面的延续。而他的另一方面,即富于力度、充满激情、自我形象鲜明的特点,则影响了唐代李白、杜甫等大诗人。胡应麟《诗薮》称其“上挽曹、刘之逸步,下开李、杜之先鞭”,毫不为过。
鲍照非乐府类的五言古诗,总体上与以谢灵运为代表的主流风格相近,文辞较为典雅,雕琢颇深。其中有大量纪述行旅的作品,写景成分很多,虽非专门描摹山水,实际也可以说是山水诗的一个分支。不过在鲍照的笔下,已经没有什么谈玄说理的东西了。论状物的工巧深切,他不如谢灵运,但气势往往更显得雄健。这主要是因为,鲍照较喜欢选择动态的景物,并且常加以夸张,以构造诗中的意象,带有更明显的主观色彩。如《还都道中》:“急流腾飞沫,回风起江濆。”
《上当阳还都道中》:“腾沙郁黄雾,翻浪扬白鸥。”即使是静景,他往往也写得具有动感,如《行京口至竹里》:“高柯危且辣,锋石横复仄。”《还都至三山望石头城》:“攒楼贯白日。”
《岐阳守风》:“广岸屯宿阴,悬崖栖归月。”这些地方都很明显地表现了诗人易激动、不平衡的心理。这种写景手法,即使说并非始于鲍照,至少也是在他的诗里,才形成鲜明的特点。它对后代诗人(如李白),同样是影响很大的。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一说上党(今属山西),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的侍郎,在刘□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
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鲍照的集子有南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所编10卷。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为最流行。鲍照集的注释,始于清末的钱振伦,他的注本没有来得及刊行。近人黄节在钱注基础上作了补注,称《鲍参军诗注》,今人钱仲联作《鲍参军集注》,附有《鲍照年表》。

他的诗有、:采桑 代挽歌 代东门行 代放歌行
代陈思王京洛篇 代门有车马客行 代棹歌行 代白头吟
代东武吟 代别鹤操 代出自蓟北门行 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
代悲哉行 代陈思王白马篇 代升天行 松柏篇
代苦热行 代朗月行 代堂上歌行 扶风歌
代少年时至衰老行 代阳春登荆山行 代结客少年场行 代贫贱苦愁行
代边居行 代邽街行 箫史曲 王昭君
采菱歌七首 幽兰五首 中兴歌十首 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代白纻曲二首 代鸣雁行 拟行路难十八首 梅花落
代淮南二首 代雉朝飞 代北风凉行 代春日行
代夜坐吟 代空城雀 侍宴覆舟山诗二首 从拜陵登京岘诗
蒜山被始兴王命作诗 登庐山诗二首 从登香炉峯诗 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
登翻车岘诗 登黄鹤矶诗 登云阳九里埭诗 自砺山东望震泽诗
三日游南苑诗 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 答客诗 和王丞诗
日落望江赠荀丞诗 秋日示休上人诗 答休上人菊诗 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
与伍侍郎别诗 送别王宣城诗 送从弟道秀别诗 赠傅都曹别诗
和傅大农与僚故别诗 送盛侍郎饯候亭诗 与荀中书别诗 从过旧宫诗
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 还都道中诗三首 上浔阳还都道中作诗 还都至三山望石头城诗
还都口号诗 行京口至竹里诗 发后渚诗 阳岐守风诗
发长松遇雪诗 咏史诗 蜀四贤咏 拟古诗八首
绍古辞七首 学古诗 古辞 拟青青陵上柏诗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 拟阮公夜中不能寐诗 学陶彭泽体诗 数名诗
建除诗 白云诗 临川王服竟还田里诗 行药至城东桥诗
园中秋散诗 观圃人艺植诗 过铜山掘黄精诗 卖玉器者诗
怀远人 梦归乡诗 春羁诗 岁暮悲诗
在江陵叹年伤老诗 夜听妓诗二首 月城西门廨中诗 喜雨诗
苦雨诗 咏白雪诗 三日诗 咏秋诗
秋夕诗 秋夜诗二首 和王护军秋夕诗 冬至诗
冬日诗 望水诗 望孤石诗 山行见孤桐诗
咏双燕诗二首 酒后诗 讲易诗 可爱诗
夜听声诗 在荆州与张使君李居士联句 与谢尚书庄三联句 月下登楼连句
字谜三首 赠顾墨曹诗 拟古诗 芜城赋
舞鹤赋 诗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一说上党(今属山西),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的侍郎,在刘□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

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鲍照的集子有南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所编10卷。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为最流行。鲍照集的注释,始于清末的钱振伦,他的注本没有来得及刊行。近人黄节在钱注基础上作了补注,称《鲍参军诗注》,今人钱仲联作《鲍参军集注》,附有《鲍照年表》。

俊逸鲍参军!——李白


宁陵县13433261875: 【历史】鲍防、鲍照什么关系 -
除态紫丹: 鲍照(约415年~470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

宁陵县13433261875: 鲍照的诗歌介绍 -
除态紫丹: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但主要是诗歌.鲍照的诗多为乐府诗.《拟行路难》18首是其代表作.其中有些诗抒发了他在南北分裂、世族当权、篡乱不已的黑暗时代有志难伸,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如第 4 首;有些诗表现了他在门阀制度压抑下耿直、孤傲和倔强的性格,反映了他与黑暗现实的尖锐对立,如第6 首;有些诗直接反映了人民在战乱中的痛苦生活缉础光飞叱读癸嫂含讥,如第12首、第13首.除此之外,鲍照的《代东武吟》、《代苦热行》、《代出自荆北门行》等还反映了军旅生活的艰辛,抒发了他的报国壮志.这类诗对唐代的边塞诗颇有影响.鲍照的诗多为五言和七言.其中七言诗变句句押韵为隔句押韵,奠定了后世七言古诗的基本形式.

宁陵县1343326187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鲍照的资料 -
除态紫丹: 鲍照(约415年~470年)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北部),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久居建康(今南京).家贫,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

宁陵县13433261875: 鲍照诗作风格劲健、富有文采,他对诗体的发展有哪些重要的贡献? -
除态紫丹: 最卓越的贡献: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具体贡献:鲍照创作以诗为主,今存204首.《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宁陵县13433261875: 鲍照最为传诵的词赋是什么,拟行路难是一首什么诗? -
除态紫丹: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 《拟行路难》和《梅花落》都是杂言诗,在五言、七言句中,有时还夹杂着九言句.

宁陵县13433261875: 谁能告诉我有关鲍照的有关资料? -
除态紫丹: 鲍照(405-466) 南朝文学家.字明远.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北部).久居建康(今南京).元嘉十六年(439),以诗谒见临川王刘义庆,任为临川国侍郎,宋孝武帝时官中书舍人、秣陵令等职.孝武帝大明五年(461)为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后转刑狱参军,故世称鲍参军.

宁陵县13433261875: 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
除态紫丹: 鲍照的诗主要学习张协和张华,善于摹写形状.宋颜延之问己与谢灵运优劣于鲍照,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胡应麟《诗薮》称其“上挽曹、刘之逸步,下开李、杜之先鞭”著有《鲍参军集》.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元嘉三大家”.鲍照有个妹妹叫鲍令晖,是著名女诗人.

宁陵县13433261875: 鲍照的史书记载 -
除态紫丹: 鲍照 ,字明远,东海人.文辞瞻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元嘉中,河济俱清,当时以为 美瑞.照为河清颂,其序甚工.鲍照始尝谒刘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鲍照勃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沈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慧,使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于是奏诗,刘义庆奇之.赐帛二十匹,寻擢为国侍郎,甚见知赏,迁秣陵县令.宋文帝以为中书舍人.上好为文章,自谓人莫能及,鲍照悟其旨,为文章多鄙言累句.咸谓照才尽,实不然也.临海王刘子顼为荆州刺史,鲍照为前军参军,掌书记之任.刘子顼败亡,鲍照为乱兵所杀.

宁陵县13433261875: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发展过程 -
除态紫丹:[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日益摆脱经学的影响,而获得独立的发展,开始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小说... 南朝诗歌在谢灵运手上山水诗大放光芒,其后谢眺的山水诗写得清新圆熟,世称“大小谢”.诗人鲍照出身寒微,则擅长用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