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划分,怎么分?

作者&投稿:潭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年四季怎么分 ?每个季节各是哪几个月?~

四季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春季,为3,4,5月;夏季,为6,7,8月;秋季,为9,10,11月;冬季,为12,1,2月。
四季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它影响或者决定地球环境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节律,尤其是生物适应最为明显。

扩展资料
四季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面(黄道面)之间有一个夹角(23°26′),因此,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到地球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从南纬23°26′(南回归线)到北纬23°26′(北回归线)。
太阳直射时,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高,气温高,为夏季;反之,太阳斜射时,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低,为冬季。当太阳直射到北半球时,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反之,当太阳直射到南半球时,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太阳直射到南、北回归线时,分别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和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到赤道时,分别为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1日前后)。
参考资料
四季-百度百科

地球上不仅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气候也是不同的。

对四季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4.农历划分法 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春节。


上述几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国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例如,按照上述划分方法,3月份已属春季,这时的长江以南地区的确是桃红柳绿,春意正浓;而黑龙江的北部却是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毫无春意;海南岛的人们则已穿单衣过夏天了。为使四季划分能与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节奏相吻合,气象部门采取了候温划分四季法。


5.候温划分法


这种划分法是以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从10℃升到22℃是春季,从22℃降到10℃是秋季。

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4.农历划分法 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春节。

由于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不同,季节划分有多种方法。
一、是天文法。以春分(3月20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2日)和冬至(12月21日)分别作为北半球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开始。
二、是节气法。24节气中的“立春”(2月4日)定为春季的开始,“立夏”(5月5日)定为夏季的开始,“立秋”(8月7日)定为秋季的开始,“立冬”(11月7日)定为冬季的开始。
三、是农历法。以农历正月至三月为春季,四月至六月为夏季,七月至九月为秋季,十月至十二月为冬季。
四、是阳历法。以阳历3月至5月为春季,6月至8月为夏季,9月至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
五、是物候法。物候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可采用当地某种植物在何时展叶或开花作为季节始末的指标植物。如在广州,以马尾松花芽膨大为春季的开始,以苦楝开花始期为夏季的开始,以野菊花开花始期为秋季的开始。
六、是气温法。以候(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上升至10摄氏度为春季的开始,稳定上升至22摄氏度为夏季的开始;以候平均气温稳定下降至22摄氏度为秋季的开始,稳定下降至10摄氏度为冬季的开始。

(三)闹春

燕子 呢喃着屋顶

蜂鸟忙碌在桐花丛中

小蚂蚁在土楼里嵌了一条缝

把梦的童话 捎给风铃

根据温度划分,春,夏,秋,冬

12月1月二月是冬季,以此类推


二十四节气分类如何划分,划分的依据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是太阳在黄经上的位置。黄经是指从春分点开始,沿着黄道向东计算的角度。春分点是黄道和赤道相交的点,也就是春分节气的开始。太阳每经过15度,就会出现一个节气。这种划分方式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与自然环境的变化相吻合,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地球公转一周中,春分点、秋分点、夏至点...

二十四节气中怎样划分节和气
4、春分: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5、清明:此时气候清爽温暖,万物“吐故纳新”,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清明...

二十四节气怎么划分的
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小暑、大暑、处暑...

24节气是如何划分的?
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一一相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在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

一天中的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划分的?
月与月的交替节点,也叫做“节”,总共十二个: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等。这个“节”,就好像竹子的那个节儿,一个道理。两个竹节儿之间是贯通的,是通气儿的,所以在二十四节气里,节与节之间的那一段叫做“气”。以两分的中间那个点进行了命名...

中国24节气是怎么划分的?
古人对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到了各方面的因素和自然现象的变化。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其中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

如何划分小节?
1、按句子分,找句号。2、看所讲意思,同一意思必当同一小节。3、按自然段分,讲同一事的自然段为一小节。小节一般用于诗歌划分层次,段落多用于文章,是文章中最基本的单位。段是由句子或句群组成的,在文章中用于体现作者的思路发展或全篇文章的层次。语文小节和自然段的区别:1、定义不同。自然段就是...

音节怎么划分啊,有哪几种啊?
1、如果单词中间有两个辅音相邻,则从中间分开,如basket的音节为bas和ket;2、如果单词中间只有一个辅音,则把该辅音划到后一个音节里,如open的音节为o和pen;3、以-le结尾的单词其音节划分到前面的一个辅音,如fumble的音节为fum何ble;4、复合词的音节以每个组合单词为界,前后缀都算作一个音节...

语文一般是怎样划分节的?
一般都是第一段为第一小节,最后一段为第三小节,中间部分为第二小节。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也可以说,语文是运用语言规律与特定语言...

语文课文分小节怎么分
一、时间顺序法 有的课文按时间转移的先后顺序安排。显而易见,表示时间性的词可以用来作为分段的依据。如《十万里长街送总理》就可按“灵车到来前→灵车通过时→灵车开过后”的时间顺序分为三段。再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也可按“天还未亮→中午的时候→黄昏的时候”的时间顺序分段 二、地点或空间顺序...

代县17549685286: 如何区分季节 -
胥珍丽珠: 春季是由寒转暖的季节,也是自然界阳气初发,由弱转强以及阴寒之气由盛转衰乃至消失的季节.此时阴阳之争甚为剧烈,气候之变,乍寒乍暖,时晴时雨.夏三月,起于农历立夏,止于立秋,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

代县17549685286: 季节怎么分的? -
胥珍丽珠: 对四季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法: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

代县17549685286: 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怎么划分? -
胥珍丽珠: 在气象学上,划分四季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节气法. 天文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开始.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这都是以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为标准的. 还有一种是把3 月至5月划为春季,6...

代县17549685286: 季节是怎么划分的?一月是春天吗? -
胥珍丽珠: 从天文的意义上划分:1-3是春季 4-6是夏季 7-9是秋季 10-12是冬季. 但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相符合,现在北温带的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一般把 3-5月划分为春季,6-8为夏季,9-11为秋季,12-2为冬季.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代县17549685286: 季度与季节怎么划分 -
胥珍丽珠: 季度是每三个月为一个季度,1,2,3,为第一季度,以此类推.季节是按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分的,春分就是春天的开始,以此类推,不过每一年的春夏秋冬都不是固定的,但大概是那几个月.

代县17549685286: 春夏秋冬是怎么划分的? -
胥珍丽珠: 把1年平均分为四等分来划分四个季节,虽然简单好记,但是地球上各地农作物的生长与季节的来临早晚,显然是不可能那样的整齐与同时期出现的.而且地球的表面还不均匀地分布着海洋、陆地、山脉、沙漠,所以用上面所述的各类说法来划...

代县17549685286: 天文四季和地理四季怎么划分,详细解答. -
胥珍丽珠: 四季划分四季是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第一种分类法: 我国传...

代县17549685286: 季节是怎么划分的 例如几月到几月是春天 -
胥珍丽珠: 一年中春夏秋冬是四季轮回周而复始你知道四季是怎么划分的吗?原来,季节的划分有多种:天文季节、气候季节、物候季节等.物候季节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

代县17549685286: 四季是怎么分? -
胥珍丽珠: 1),四季是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2),第一种分类法: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经为315°,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这是一种传统的,常见的方法. (3),第二种分类法:天文学分类法(即西方分类法)四季划分更强调

代县17549685286: 一年四季是怎么按月份分的.比如春季是几月到几月,另外的三个季节又分别是从几月到几月? -
胥珍丽珠:[答案] 天文学上是以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2日前后)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中国古籍上多用立春(2月4日前后)、立夏(5月6日前后)、立秋(8月8日前后)与立冬(11月8日前后)作为四季的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