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作者为什么独爱莲花

作者&投稿:巢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爱莲说》中为何作者独爱莲花而不爱牡丹和菊花~

  1、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衬托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2、《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盛爱 一作:甚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注释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4、作者简介
  周敦颐,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开山鼻祖。

因为“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用来自喻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
总之就是说作者自己像莲花一样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总的来说应该有两个理由。
首先,从外相来说,莲花花色粉泽,红而不艳,浓淡相宜,令人赏之悦目。
其次,给予它的外相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流露出一种自然而恬淡的感觉。并且,莲花作为古代诗人赞美的对象在诗词歌赋中频繁出现。如“接天莲叶无穷碧,一日荷花别样红。”(白居易)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由此莲花就成为了表现高洁,正直的高尚情操的意象。
总之,首先是因为莲花的自然美让人悦目,进而让人感受到它的内涵。作者爱莲花,也是出于对一种高洁正直的情操的追求。

莲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同样,“出淤泥而染,濯清莲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已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已的一份志节。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师、家长也常常以此古训来教育我们,但我却对此提出了质疑。

近朱者真的赤,近墨者真的黑吗?这或许只代表了一种人,那就是自控能力特别差的人。如果一个人真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我真为他感到悲哀,因为他做人太失败了,没有头脑,没有立场,很容易就受到他人的影响。 内因和外因的不同。从哲学是说,是内因决定外因
不过在现实中,有些人是经不住诱惑的,所以才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 每个人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都不同,究竟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还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要看自己的是非观了

因为莲花是一种中间是空的却直直的立在水中的植物。作者是认为自己像莲花一样意志坚定,做官清廉,从不贪污受贿。
希望对你有帮助。

因为作者认为莲象征着高洁的节操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用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说明自己的品格高洁。
其实就是周敦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说明自己的同莲一般的品格。


爱兰说文言文翻译
然后作者撇开一笔说,让那班人爱其所爱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令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这几句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什么?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他用巧妙的对比,把三种花的特点描绘得生动而形象。像隐士一般优雅的菊花,傲霜独立,让人敬佩。有着富贵气质的牡丹,在唐代不仅是皇家的最爱,也是贵族人家的新宠。而高风亮节的莲花,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初中语文爱莲说教案【三篇】
可爱者陶渊明独爱世人甚爱予独爱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 2.背诵展示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遍,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还要重视经典名篇的背诵积累。让学生在一定...

爱莲说读后感
可是就是这种作用如此之的莲,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菊,在百花零落后的九月吐幽芳;牡丹,十分浓艳娇媚,可周敦颐却独爱莲花,因他既不愿意隐密,也不贪图富贵,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君子的操守,因为“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一文作者借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这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

爱莲说作者为什么不单纯的写莲花
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

《爱兰说》原文内容是什么?
然后作者撇开一笔说,让那班人爱其所爱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令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这几句隐喻作者本身具有“...

周敦頣独爱莲花说品格高洁 下联
孩子,你是讲的周敦颐的《爱莲说》吧。多识字,多查词典,多背诵诗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的散文欣赏
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 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

独爱荷的作文
但是,我仍固执地认为莲才是完美。 我爱着的荷花,她们就那样静静地立在那儿,一袭或白或粉或黄的外衣,就这样,站着,笑着,傲对骄阳…… 独爱荷的作文 篇2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每当读到爱莲说,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外婆家池塘里那片荷。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春天,小荷如同一个...

...第一段以( )和( )为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花,
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像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文章第一段以菊花和牡丹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花,并描绘莲花的形象,赞美莲花的品格。第二段与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相比较,点明莲花“君子”的比喻意义,表明作者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洁身自好的生活...

磁县13623813714: 《爱莲说》“晋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而作者为啥独爱莲呢? -
移皆冠心:[答案]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 ,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

磁县13623813714: 《爱莲说》中为何作者独爱莲花而不爱牡丹和菊花 -
移皆冠心: 1、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衬托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

磁县13623813714: 作者说:“水陆草木之花 为什么作者独独之喜爱莲花 -
移皆冠心:[答案] 作者后文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因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花中君子者也”.所以作者独爱莲花.《爱莲说》其实是周敦颐的一部托物言志的散文.他借助莲花的种种美好品质来表达自己...

磁县13623813714: 为什么周敦颐独爱莲花? -
移皆冠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视而不可亵玩焉. 如此传神而饱含爱意的描写,不由得让读者随着作者的笔触对那一株生长在水中的植物神往起来. 稍微有点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作者为了正面...

磁县13623813714: 《爱莲说》中作者为什么“独爱莲” -
移皆冠心: 因为“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用来自喻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总之就是说作者自己像莲花一样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磁县13623813714: 《爱莲说》作者为什么喜爱莲花 -
移皆冠心: 周敦颐喜欢莲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就喜欢莲花的高洁与洁身自好,同时自拟为莲花,表现作者自身清高的精神.

磁县13623813714: 爱莲说的作者为什么喜欢莲花 -
移皆冠心: 因为陶渊明面对战乱选择的是隐逸起来,是逃避.而周敦颐选择的是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坚贞得面对.作者喜欢莲的不逃避,勇于面对的精神.

磁县13623813714: 在爱莲说中,为什么作者要先写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然后再写自己唯独爱莲花? -
移皆冠心:[答案] 衬托,用陶渊明爱菊表明陶孤傲清高的隐士风格,世人爱牡丹表明世人爱慕富贵荣华的世俗眼光,突出作者更加爱慕莲花出乌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玉洁冰清 祝你假期愉快!记得好评哦··

磁县13623813714: 《爱莲说》中作者爱莲的原因是什么 -
移皆冠心: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磁县13623813714: 《爱莲说》中的作者为什么爱莲?用原文来回答 -
移皆冠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