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背后的故事

作者&投稿:贡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背后的故事~

神舟5号
资料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这一刻,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3年零329天,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仅11年零25天。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中国的神舟号飞船在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后,就成功地把人送上了太空。
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我们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为和平利用空间作出的重大贡献。”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说。

宇航员
执行任务宇航员
费俊龙,指挥长
聂海胜,操作手
这是两位太空人第一次进行太空任务飞行。聂海胜10月13日在太空庆祝他的41岁农历
生日。

后备宇航员
第一梯队:刘伯明、景海鹏
第二梯队:翟志刚、吴杰

各分系统负责人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
飞船应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逸东
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总设计师:张柏楠
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总设计师:刘竹生
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张育林,总设计师:陆晋荣
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董德义,总设计师:于志坚
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总设计师:侯鹰

2003年10月15日凌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进入两小时的倒计时,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已进入飞船待命。“神舟五号,我是零号,你听我的声音怎么样?”零号指挥员洪亮清晰的声音传遍了各个调度岗位,可是飞船内航天员的声音却时断时续,并传出“咔咔咔”的噪音。

载人首飞,中华民族千年头一回,航天员的一举一动都令世人瞩目,过程中稍有闪失,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指挥发射各大系统的老总坐不住了,焦急地询问:“怎么回事?”发射场指挥长一个电话打到测控站,责令测控站尽快解决问题。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前,细心的光测室副主任陈辅锋发现,飞船发射窗口形成的太阳夹角将对两台光测设备的跟踪和成像造成不利影响。

这令他寝食不安,半夜一骨碌爬起来,对设备跟踪过程中的太阳夹角变化进行了精密的计算,并在一周内连续组织50多次跟踪、成像实验。事后,他及时撰写了《跟踪成像分析报告》,并制定了减小太阳夹角对任务影响的有效措施。

为消除隐患,技术人员采用“隔离法”与测试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编制了多种测试程序,经过两个多月的逐步排查,终于发现两类型微机服务器上的以太网卡型号与服务器性能不匹配,由厂家提供的有关应用软件设计上有缺陷。

测控站的技术人员立即更换了高性能网卡,修改了实时应用软件的有关参数,将原先的“智能转发”方式改为“存储转发”,又重新制作网络线缆接头,彻底解决了数据“丢包”问题。

扩展资料: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神舟”的身世故事



2003年10月15日凌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进入两小时的倒计时,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已进入飞船待命。“神舟五号,我是零号,你听我的声音怎么样?”零号指挥员洪亮清晰的声音传遍了各个调度岗位,可是飞船内航天员的声音却时断时续,并传出“咔咔咔”的噪音。

载人首飞,中华民族千年头一回,航天员的一举一动都令世人瞩目,过程中稍有闪失,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指挥发射各大系统的老总坐不住了,焦急地询问:“怎么回事?”发射场指挥长一个电话打到测控站,责令测控站尽快解决问题。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前,细心的光测室副主任陈辅锋发现,飞船发射窗口形成的太阳夹角将对两台光测设备的跟踪和成像造成不利影响。

这令他寝食不安,半夜一骨碌爬起来,对设备跟踪过程中的太阳夹角变化进行了精密的计算,并在一周内连续组织50多次跟踪、成像实验。事后,他及时撰写了《跟踪成像分析报告》,并制定了减小太阳夹角对任务影响的有效措施。

为消除隐患,技术人员采用“隔离法”与测试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编制了多种测试程序,经过两个多月的逐步排查,终于发现两类型微机服务器上的以太网卡型号与服务器性能不匹配,由厂家提供的有关应用软件设计上有缺陷。

测控站的技术人员立即更换了高性能网卡,修改了实时应用软件的有关参数,将原先的“智能转发”方式改为“存储转发”,又重新制作网络线缆接头,彻底解决了数据“丢包”问题。

神州飞船的发射时间和航天员

1、神州五号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09时整。航天员:杨利伟。

2、神州六号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09时整。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3、神州七号发射时间:2008年09月25日21时10分。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4、神州八号发射时间:2011年11月01日05时58分。没有航天员。

5、神州九号发射时间:2012年06月16日18时37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女)。

6、神州十号发射时间:2013年06月11日17时38分。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

7、神州十一号发射时间:2016年10月17日07时36分31秒409毫秒。航天员:景海鹏、陈冬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二号至四号无人飞船,获得了相关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基础。在神舟一号至四号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神舟五号飞船开展研制工作 。

研制目标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主要是考核工程载人环境,获取航天员空间生活环境和安全的有关数据,考核工程各系统工作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系统间的协调性。

飞船乘坐一名航天员,飞行约一天,在绕地球飞行的第14圈返回。航天员可以按照预先规定的程序和地面指令手动补发船箭分离、帆板展开等重要指令。飞船具有自主应急返回和人工控制返回以及第2天、第3天返回的能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神舟五号



宇航员的选拔:成为航天员并不意味着荣华富贵,在执行任务之前,这个词语大多数情况下都意味着每天都要进行几乎达到了人体极限的魔鬼式训练。

他们要在8G的过载下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杨利伟说,在操作的时候我们手里都会拿着一个报警器,当你一旦承受不了了,随时按下这个报警器,实验马上就会终止。但是自从1998年航天员大队成立以来,二十多年过去了,没有一个航天员把这个报警器按下过。

当时,火箭和飞船总重量达到了487吨,当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炙热的火焰和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的时间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成了蒸汽,与巨大的推力相对的,杨利伟感受到压力逐步增加,由于此前接受了魔鬼式的训练,这种压力还在杨利伟的承受范围之内。

最终还是取得成功了。那一天将永远铭刻在人类的历史上,是跨世纪的举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神舟五号



“神五”发射成功背后的故事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的一飞冲天,使这个原本平常的一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让人铭记的日子。
“神箭托神舟,神舟载神龙,神龙游太空……”,2004年10月27日,航天战略研究专家、总参谋部高级工程师孙锦云,以《航天圆梦》为题,给我校师生作了一场精彩报告,讲述了“神五”成功发射背后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出发”两个字,李继耐练了几小时
精美的幻灯片再现了航天城的美丽,弱水河畔,长满被称为“英雄树”的胡杨树。航天英雄就是在这片“英雄林”出征的。2003年10月15日5时28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广场,一身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走去。他坚定地说:“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李继耐只说了两个字:“出发!”孙锦云说,就为这两个字,李继耐练了几个小时。因为这两个字必须在杨利伟请示的话音落地后,马上干脆、果断地喊出,做到适时、适度。
杨利伟是“天生航天员”?
据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作为预备宇航员,一开始是排在第三位的。发射前夜,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两位宇航员太兴奋没睡好觉,体力下降;加加林因为觉得没有希望了,蒙头大睡,状态反而很好,从而成为首飞宇航员。
但杨利伟并不像人们传说的那样也排在第三位,他当时就是首飞宇航员的第一位。杨利伟是10月14日,也就是发射的前一天晚上才得知自己被确定为首飞航天员的消息的。当晚8时他就睡着了,一直睡到被医生叫醒。吃过东西,把工作程序看了一遍,5时20分出发,6时他就进入了长征2号F火箭体内,等待3个小时后的发射。整个过程中,杨利伟一直非常从容。杨利伟去年被评为十大杰出新闻人物之首,媒体对他的评价是“以从容感动中国”。
很多人都说杨利伟是天生的航天员:他身高1米66,体重66公斤,心跳每分钟76下,体温36.6度,就连按姓氏笔画为序,他在航天员中也是排在第6位。孙锦云说:“虽然我们都不迷信,但是当时却真诚地希望这些巧合的6能给他的出征带来好运。”
掏不起十亿元“船票”的英雄父亲
孙锦云在报告中还讲到了“航天英雄”杨利伟的父母。她说,当我称赞杨利伟的父母是“英雄的父母亲”时,杨利伟的父亲杨德元说:“他是我的儿子,更是祖国和人民的儿子。因为打死我也拿不出10亿元人民币来,让他到天上去逛。这可是最贵的船票啊!”
孙锦云感慨地说:“要是我的儿子到了太空,我肯定紧张得不行。可是杨利伟的父母却显得那样镇定。从杨利伟的父母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定力,这种定力,在杨利伟身上也能明显地感受到。这种定力是一个能干大事的人所具备的素质。”
幕后英雄“语录”
“一个人成就不了一个事业,但一个人可以毁了一个事业。”这是参加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来的工作人员语录中的一条。
谈到中国航天人,孙锦云不禁有些激动。为了“神五”的顺利升天,他们在幕后付出了多少艰苦的努力,做出了多么巨大的贡献啊!他们深知要实现中国几千年的“飞天梦”,必须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他们同时也深知每一个细微的疏忽都可能使几代人的事业毁于一旦。
——零故障,无缺陷,都放心。
——不存侥幸心理,不准丝毫疏忽与麻痹。
——宇航员在我心中,宇航员的生命在我手中……
为航天英雄骄傲的同时,幕后英雄的“语录”也让人无法不为之感动。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航天领域又一次零的突破。当大家为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举国欢庆时,我们特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制导导航和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陈祖贵研究员做客北京工业大学,讲述一下“神州五号”背后的故事。
这次大型科技讲座是由北京市科协研究部主办,北京工业大学科协协办,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承办的,定于2003年10月28日(下周二)晚6:00在知新园报告厅举行。
陈祖贵,男,1938年6月1日生于四川(现重庆市)江津县,中国共产党员。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2所研究员,921工程载人飞船制导导航和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1962年大学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66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导师童世磺教授。我国著名的航天控制专家,为国家发射成功了11颗卫星,发射并成功回收了五艘“神舟号”载人宇宙飞船。其中7颗卫星的姿态和轨道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是由陈祖贵及其战友们负责设计的,他任方案组组长。作为飞船制导、导航和控制系统的主任设计师,他负责技术攻关和设计工作,成功地解决了有关飞船返回控制技术的难题,飞船返回控制落点精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飞船返回控制技术的国家。出色地完成了“神舟五号”的控制任务,将飞船安全准确地控制到预定的落区,为我中华飞天圆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多次立功受奖: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和三等功1次。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96年获航天奖,99年获“神舟一号”突出贡献奖,2002年获全国国防工业系统模范称号,2002年3月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并应邀和江主席共进晚餐,2003年1月获部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安然着陆的时刻,解放军总参谋部某气象中心接到指挥部打来的电话:“现场所有天气实况与气象预报完全吻合,感谢你们为飞船发射和回收提供了一个‘金窗口’……”
今天,回忆起“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回收过程中那些有惊无险的经历,气象人员们仍然激动不已。
发射场:冷雨突降
万事俱备,巍峨的火箭高耸戈壁滩。
然而,就在飞船发射前夜,常年干旱无雨的戈壁地区电闪雷鸣、狂风大作,用来测风速的充气飞艇刚刚升上天空,就被大风刮得无影无踪。降雨和大风,都是火箭发射的死敌。
一场为气象而专门召开的紧急会议正在进行。会上,指挥部领导对气象水文保障专家组组长、总参某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潘剑翔说:“老潘啊,现在箭在弦上,能不能发射,什么时候发射,就听你们气象指挥了。”
潘剑翔肩上的担子如有千钧。前些日子里,这位全国有名的军事气象专家辗转发射场、着陆场、北京和各个气象台站,早已掌握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关键时刻,偏偏出现了异常气象情况,确实让人感到棘手。
潘剑翔和专家组成员们再一次把所有的气象资料摆上桌面,逐一进行分析。卫星云图显示:一个高空低涡正位于发射场以北的中纬度地区,其涡后冷空气不断侵入发射场区,且速度难以预测。
能不能按时发射?气象保障组内部意见也不统一。有人认为,为了稳妥起见,应该推迟火箭的燃料加注时间。潘剑翔没有说话,推迟固然稳妥,但这就意味着飞船发射将无限期推迟,着陆时间和场地也要重新选择。目前的情况,还不至于做这样最坏的打算,只要能对涡后冷空气的移动方位和速度做出正确判断,按时发射完全可能。
自信,来自过硬的业务素质。看完气象水文分析研究报告和天气水文预报,潘剑翔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尽管当前气象条件恶劣,但在未来的某两个时段内,酒泉地区将出现良好天候,如果在这一时段完成火箭燃料加注,火箭就可以按时发射。
不出所料,10月15日9时整,飞船如期升空。
海上测控区:浪高难测
10月14日10时,飞船发射已进入倒计时。
北京,总参某部气象局。局长刘建发双眉紧锁——海上发回的消息表明,根据实地观测,测控海区浪高可能会超过6米,远远高于气象中心预报的3米。
这次飞船发射,共有10条测控船只活动在大洋之中,负责接收飞船发送回来的信息。真要是6米高的大浪,不但飞船发射要推迟,全部计划被打乱,测控船只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刘建发给气象中心下了一道死命令:“事关重大,13时前,你们必须为指挥部拿出科学、精确的水文预报来!”
不同时期的卫星云图迅速调用,各地的资料情报通过远程系统实现异地资源共享,远在发射场和着陆场的技术骨干坐在电脑终端前联网会商。
数值预报系统运行正常。卫星云图清晰。各地汇集的情报资料准确。在大型计算机的辅助下,再次会商与前次预报结果完全一样:飞船发射期间,测控海区浪高基本小于3米,可以满足测控船对飞船进行实时测控的要求。
12时45分,最后的预报结果送到了刘建发面前。13时整,中心《重要气象水文情况》向指挥部建议:“……根据我中心分析,15日气象水文条件符合测控要求……建议飞船按计划发射……”
事实证明,千里之外观风测浪的预报结果完全正确。
着陆场:急风间隙
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天空划出一道橘红色的光芒后,安全回到地面。
就在几个小时前,人们还心急如焚。着陆场风速持续走高,按这样的风速,难以想象飞船会出现什么样的意外。
15日22时34分,着陆场风速13.2米/秒,瞬间风速17米/秒,远远高于飞船回收的最高极限风速。16日零时40分,着陆场风速13米/秒,风向不定,仍然高于最高极限风速。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指挥部的同志不安地走动起来,纷纷向气象人员询问情况。
气象中心却稳如泰山。尽管当时风速持续偏高,他们仍冷静地向指挥部提交了气象报告:16日5—7时着陆场风速会明显减小,符合飞船回收标准,可以按计划回收。
时针指向2时整,大风还没有减弱的趋势。这个地区气候条件复杂,再加上对近地面的浅层风预报是气象领域的一个全新课题,难度很大。有关气象部门曾对这一地区前一段时间的浅层风做过预报,准确率只有30%。难道中心的预报真的出了问题?
奇迹出现了。16日凌晨4时,刚才还呼啸而过的寒风像个玩累了的孩子,开始沉沉地睡去。
凌晨5时,气象探测车的显示屏上跳动着一连串让人喜悦的数字,风速“按计划”乖乖地降至标准范围之内。
7时许,飞船着陆半个小时之后,草原上的寒风重新凛冽起来,达到12米/秒。联合指挥所里,人们拉着气象人员的手说:你们真是神机妙算、呼风唤雨!


神州五号发射有何意义
神州五号发射的意义:1、神州五号发射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是我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有一个伟大壮举,它表明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民族探索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3、这对增强国威、增强军威...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意义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意义是:我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是我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有一个伟大壮举,它表明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民族探索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

查找有关神舟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资料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
10月16日凌晨6点,杨利伟坐返回舱在内蒙古的草原上着陆,他神采奕奕地走出来的时候,们都不约而同拿着照相机,拍下这难忘的瞬间。在这成功的背后,科技人员用他们的心血和智慧换来了“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要知道,我国是全世界第三个载人航天活动成功的国家,虽然仅仅只是排名第三,但生为炎黄子孙...

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的历史
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的历史如下: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以来,我国神舟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相继发射成功,通过实验四次无人飞行任务,为后续载人飞行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乘载一名航天员成功发射,环绕地球飞行14圈后安全...

"神舟五号" 飞船发射成功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当今世界,能够登天的,一个是俄罗斯,一个是美国,我们是第三个。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世界最有分量的国家之一。这对增强国威、增强军威、振兴中华都意义重大。这一大快人心的消息,将激励我们振兴中华。我们国家的方针是科技兴国,军队倡导科技强军。没有强大的国防实力,没有科技的发展,就不能有效地...

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是我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有一个伟大壮举,它表明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民族探索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追问: 还有呢 ? 回答: 作用 首先 是社会影响力 中国在国际问题上说话会更有力量 还有 军事力量 会有...

《千年梦圆在今朝》 中〝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有什么重要意义
《千年梦圆在今朝》中“神州五号”发射成功的重要意义: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迈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象征着伟大中华民族复兴进程跃上一个新的起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是中国进入太空新时代的里程碑。中国由此跻身于世界上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三个国家之列,显示出中国日益强大的...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作文92字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

嫦娥五号这项工程背后有哪些让人感动的瞬间?
他们在短短的十几年就完成了这几项操作。嫦娥五号工程的后面其实是科学家辛勤的付出。在嫦娥项目的背后,其实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中国的科学家进并没有气馁,他们坚持不懈的要把每一个数据整理好,而且嫦娥飞船上的每一个螺丝钉,他们都十分严格的进行把控,就凭借的这样伟大的工匠精神,我们就...

神州5号和神州6号的资料!!!1111
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

麻阳苗族自治县15731773033: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的料
潮官奥贝: 神舟5号 资料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这一刻,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3...

麻阳苗族自治县15731773033: “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
潮官奥贝: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是我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有一个伟大壮举,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它表明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民族探索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麻阳苗族自治县15731773033: 神舟五号航天技术科学家努力的小故事 -
潮官奥贝: 翟志刚,汉族,黑龙江省龙江县人.曾入选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及神舟六号航天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浓眉大眼、英俊帅气的翟志刚,在当空军飞行员时就曾成为《中国空军》杂志的封面“模特”.然而,从神五到神六,“人气”...

麻阳苗族自治县15731773033: 神舟五号发射的目的是什么? -
潮官奥贝: 总共发射了七次: 神舟七号的顺利升空,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而今天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前六次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所累积的宝贵经验,下面来了解一下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九年来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神...

麻阳苗族自治县15731773033: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潮官奥贝: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只载人飞船“神舟5号”发射成功.10月16日,“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安全返回.“神舟5号”绕地球14圈,历时21个小时.这次发射成功是人类探索太空史上的一次重大成就,表明我国航天技术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载人飞船是航天科学领域中的顶尖技术,要求火箭和飞船的可靠性很高.我国“神舟5号”的飞行可靠性和宇航安全性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这对将来航天事业的发展,为将来建立我国自己的空间站和空间实验室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也证明我国的科技力量越来越强大,对经济、军事、工业、农业等都会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麻阳苗族自治县15731773033: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什么 -
潮官奥贝: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

麻阳苗族自治县15731773033: 我国“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发射升空,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个飞入太空的宇航员.飞船在太 -
潮官奥贝: 飞船向后喷射燃气,被喷射出的燃气对飞船有一个向前的力,使飞船变轨、确定姿态,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展开太阳能电池板的目的是:太阳能电池板经日光照射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宇宙飞船使用. 故答案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宇宙飞船使用.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