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作者&投稿:凤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是什么意思?~

意思:孔子说:“父母的生日,不能不知道,一方面该高兴,另一方面该害怕。”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里仁篇》
原文选段: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释义:
孔子说:“若是一个人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孔子说:“父母的生日,不能不知道,一方面该高兴,另一方面该害怕。”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扩展资料
这一章之所以说害怕是因为父母过一年生日就意味着少了一年活头,为人子女想到这一层应该感到害怕。孔子认为父母之言行也可能有不当之处,也会有过失。子女决非一味听从,而是婉言规劝,如果父母不从,待父母心平气和,再相机劝谏。
本篇中,孔子把义、利作为一对伦理范畴,规定原则与功利的关系,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义”重在群体利益,“利”重在个体利益。孔子并不完全排斥个体利益,相反承认私利为人之所欲。
从求仁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人主观上肯不肯“用力”,而不是力足与不足的问题,因为,无论什么人从根本上来说都有为仁的能力。这里已蕴涵着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孔子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这一思想是可取的。

意思是: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编写的《里仁篇》第21章,是《论语》的第四篇。
节选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孔子说:“若是一个人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孔子说:“父母的生日,不能不知道,一方面该高兴,另一方面该害怕。”

扩展资料
《里仁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其一,孝在礼度。孝悌观是孔学的支柱之一,但孔学孝道是礼度之孝,并非愚孝。侍奉父母,事商父母,为何需要“几谏”?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讲清道理,沟通感情,展示敬爱,所谓“敬而不违,劳而不怨”。只有加深理解,求得同情,才可能融洽代沟,几谏而成。
其二,孝有智慧。孝顺父母,既非只是供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非一味顺从,悖逆道义何以顺;而是尊重敬爱,理解包容。只有心诚情切,才可能做到和颜悦色。显而易见,孝道的核心是敬。
其三,孝的重点。孝顺父母,做到诚心敬重,悦色包容,父母就能沟通和理解。父母理解了,即便儿行千里母不担忧,做儿女的也必须挂记父母之年。
大凡儿女能行千里,父母不再年轻,在家庭天伦之乐为重要生活内容的宗亲社会则更需要心灵和情感的慰藉,更何况“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农耕社会,养老送终仍是儿女之义。所以,夫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其四,改道之基。改变以真懂父爱、真知父道为原则和底线。父爱凝重深远,行多于言,“观行”“观志”而后“改”。
《论语》专门谈孝道的语录有十来条,还有以孝悌论治道的十来条。
从孝道来说,解决好孝与顺、孝与养、孝与逆、孝与劝的关系,核心是孝与敬,即由衷敬爱,诚挚关心。孝以敬重为先,以情感为上,以关爱为怀,以理解为终。这便是孔夫子提示给我们的孝道。
宗法家国社会,以农耕文化为根基,血亲家庭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经济上是抚养赡养的最终依托,政治上是俱荣俱损的坚强纽带,伦理上是生活乐趣的重要源泉。
这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稳固的坚实基础,即便大同社会,这家常天伦之乐或许依旧是中华民族的特有情怀,因为已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承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里仁篇

出自:《论语》第二十一章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孔子说:“父母的生日,不可不记住,父母的年龄,不可忘记。一方面因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
另:大学者朱熹曰:“知,犹记忆也。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而于爱日之诚,自有不能已者。”
言下之意很明白,就是及时行孝,珍惜现在和父母一起的日子,常思养育之恩,常怀感激之德。

意思大概这样: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不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他们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因为他们年迈而担忧。
你长大了父母却老了,要懂得孝敬,并且长寿是值得我们高兴的,但是也要知道他们老了很多事情和身体都不行了为此而忧虑

意思大概这样: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不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他们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因为他们年迈而担忧。
你长大了父母却老了,要懂得孝敬,并且长寿是值得我们高兴的,但是也要知道他们老了很多事情和身体都不行了为此而忧虑

两种心理,一种是,因为天增岁月,父母增寿,身体康健,精神健旺,做子女的怎能不高兴呢;但同时又凭添一丝忧虑,因为父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的终点就越近,儿女与父母相处行孝的时间也就越短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详解:“孝”是一种当下的,直接呈现的情感,而这一章,是对此一个最平实的描述。“知”,从“口”,旁边是“矢”,意思是“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即“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像箭一样快”。“父母之年”,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不可不脱口而出。请问,你能否立刻不加思索就能说出自己父母的年龄?这一点,绝大多数的人都办不到。

什么事情才能脱口而出?当然是常被挂念的,与自己的身心、情感一体的。我们的身体,来自父母,被父母所养育,自然与父母是身心、情感一体的。如果连“父母之年”都不能脱口而出,那如何能称为“孝”?这里的“年”,除了指出年龄,还有和父母相关的一些日期,例如他们的生日,还有我们的出生日等等。有人可能奇怪,我们的出生日如何与父母相关?其实,我们的出生日,对于父母,特别是母亲来说是苦日,在古代,这一点更明显,因为生育条件不好而死去的母亲,在当时并不罕见,就是平安,生育中所受之苦,也是人生之大苦之一。

而这种当下的情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是“悲欣交集”的。其实,人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如此,“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悲欣交集”。人,非纯苦非纯乐,苦乐皆有,才有所谓的人。如果按六道轮回的观点,鬼道、地狱等纯苦,天道纯乐,都不适宜修行悟道。而只有人道是苦乐皆有,“悲欣交集”,所以才说人身难得。得此难得之人身,而不行正道,就如盲龟偶遇一孔木而弃之,怎能不万劫于苦海沉浮?如果连“孝”这最基本的情感都没有,又何以为人?何以行之正道?孔子、论语虽非彻底之论,但从这最基本处着手,却是最平实可行的。

白话直译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生日等,不能不常常挂念以至能脱口而出。这种当下的情感,一方面带着欢喜,一方面带着忧惧,悲欣交集。




北碚区13067599518: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是什么意思 -
茹保阿仑:[答案] 那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 父母的年龄, 做子女的不能不知道. 一是因为双亲的年高体健而高兴, 再一个是因为双亲岁数大而担心. 其实这句话来自《论语》 意思是教育我们 我们要有两种心理: 一种是 因为天增岁月 父母增寿,身体康健,精神健...

北碚区13067599518: 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 什么 意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论语》 -
茹保阿仑:[答案] 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 一是为父母的长寿而欢喜高兴,一是为父母衰老(临近死亡)而恐惧忧愁

北碚区13067599518: 怎样理解这句话?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怎样理解“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不是翻译,是体现了什么... -
茹保阿仑:[答案] 喜,以知父母之年,俱,同是为知父母之年.不要从一方面去思考问题!要积极的去思考

北碚区13067599518: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一喜一则以惧的译文是什么? -
茹保阿仑: 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北碚区13067599518: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里喜得是什么,忧的是什么 -
茹保阿仑:[答案] 喜的是父母增寿,忧的是父母增寿的同时离死去越来越近!

北碚区13067599518: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需要它的翻译以及赏析,越多越好!关键字翻译也需要哦! -
茹保阿仑:[答案] 就是说父母的生日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应该高兴,一方面应该害怕.就是指父母过生日当然该高兴,但也离死不远了,强调后者

北碚区13067599518: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茹保阿仑:[答案] 父母的年纪不能够不知道,一方面在他们生日之时,便于庆贺,另一方面在他们年迈之时,要照顾安排好他们的以后.纯属个人理解,不知道是否是正解.

北碚区13067599518: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解释 要完整 解释字义:则 喜 惧 -
茹保阿仑:[答案] 这是高中书上的一篇文言文.现在我没有必要去网上找到解释告诉你,因为那样很假,而且你理解起来也比较生硬. 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他们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因为他们年迈而担忧. 则、表目的 喜、高兴 惧、担忧

北碚区13067599518: 文言文翻译:“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茹保阿仑:[答案] 就是说父母的生日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应该高兴,一方面应该担忧 就是指父母过生日当然该高兴,但也离死不远了,强调后者

北碚区13067599518: 父母年长,一则高兴,一则担忧……这句话的原来古文出自哪里啊?好像是 高兴是因为高寿,担忧是因为父母离去近了 -
茹保阿仑:[答案] 出在《论语》.原文是: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