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之五脏六腑(二)

作者&投稿:濯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心主血脉,主藏神;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肝主疏泄,主藏血;脾主运化,主统血,可藏意与智;肾藏精,主纳气,肾主水。五脏各司其职,却又互相影响。下面先介绍中医对五脏各自功能的定义。
心位于胸腔中,心包膜保护在外。心为君主之官,心主血脉,为人体血液运行的动力;主藏神,统摄人的精神、思维等;主汗液;开窍于舌,与小肠相表里。
(一)心主血脉
心脏的搏动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脉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的搏动是否有力,脉道通利与否,血液的功能是否健全,均直接影响着血液的运行。心脏功能的强弱能够影响血液流动的盛衰,心气血充足,脉道通利,则面色红润、脉象和缓有力;心气血不足,脉道不充,则可出现脉搏细弱,面色无华。
(二)心主藏神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在中医学中,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人的眼神、表情、语言、动作等反映于外,又称为“神气”;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主神志,主神明,即是指狭义的神。
《黄帝内经》曰,心者神之舍,血者神之气也。心的气血充足,则神识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反之,则常见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心神不宁等症。
(三)心主汗液
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由汗孔排出的液体,故中医有血汗同源之说,因心主血液,即汗是血液中分离出来的,故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因此,汗多不仅伤津液,心的气血也随之耗损,常见心慌心悸等症,严重的可见大汗亡阳的症候。
(四)心开窍于舌
心开窍于舌,指舌为心的外候,心的气血与舌相同。舌主味觉及表达语言,其功能正常要依靠心主血脉和神志的生理功能。心有病变,均可以由舌上反映出来。如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如心火上炎,则舌质红赤;如心经有热或痰迷心窍,则出现舌卷、语言不清等症;如心气虚,心血瘀滞,则舌体出现青紫或紫斑。
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下而偏左。肝为将军之官,肝藏血,调节周身血量;主疏泄,舒展畅达气血;主筋,开窍于目,与胆相表里。
(一)肝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称。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生化于脾而藏受于肝。《黄帝内经.素问》曰“肝……其充在筋,以生气血。”及《温病条辨》:“肝主血,肝以血为自养,血足则柔,血虚则强。”可见,肝不仅可以藏血,还参与血液的生成,并可根据不同的生理情况,改变其血量。
肝藏血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血液亏虚。肝血不足,则分布到全身各处的血液不能满足生理活动的需要,可出现血虚失养的病理变化。如自失血养,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筋失所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以及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等。二是血液妄行。肝不藏血可发生出血倾向的病理变化,如吐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
(二)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主疏泄是保证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肝主疏泄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1)调畅气机。2)调节精神情志。3)促进消化吸收。4)维持气血运行。5)调节水液代谢。
(三)肝主筋
如肝血充盛,筋得其养,肢体活动正常;若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手足震颤,肢体麻木,伸屈不利;若热邪伤津,津血耗损,血不营筋,可见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等“肝风”病状。肝血虚、筋弱无力“爪为筋之余”,爪甲多薄而软,变形脆裂。
(四)肝开窍于目
五脏六腑的精气、血脉运达皆注于目,目与肝脏有内在联系。所以肝功能正常与否,常常表现在目的病变上。如肝阴不足,两目干涩;肝血不足,夜盲、视物不明;肝经风热、目赤肿痛;五脏六腑的精气、血脉运达皆注于目,目与肝脏有内在联系。所以肝功能正常与否,常常表现在目的病变上。如肝阴不足,两目干涩;肝血不足,夜盲、视物不明;肝经风热、目赤肿痛。
脾位于中焦,在横膈之下。脾为仓廪之官,脾主统血,主运化、升清,即运化水谷精微,并上输给肺,以营养全身;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与胃相表里。
(一)脾主运化
脾主运化的功能包括两方面,即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
(1)运化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的生理功能,即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并上输于肺,灌注于心,经脾经和血脉到达全身,营养五脏六腑。脾的功能强健,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充足的养料,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据此,前人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亦有脾为五脏之母一说。若脾的运化失职,就会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不振、倦怠消瘦和气血生化不足等病理变化。
(2)运化水液。即脾具有促进水液代谢作用,对体内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在肺、肾、三焦、膀胱的配合下,共同维持人体水液正常的代谢。若运化水湿失常,可导致水湿潴留的各种病变。聚湿生痰;溢于肌肤则为水肿;流注肠道而成泄泻。
脾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病理上常常互相影响。
(二)脾主升清
“升清”,即是指脾能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肺,以营养全身。所谓“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所谓“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之升清,是和胃之降浊相对而言,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升胃降形成了升清降浊的一对矛盾,它们之间对立又通一,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
另外,脏腑之间的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重要因素。故脾气升发,又能使机体内脏不致下垂。若脾气不升,则水谷不能运化,会导致人头晕、神疲乏力、泄泻等,严重者还可导致脱肛,内脏下垂等。
(三)脾主统血
脾主统血,是说脾不但有生血的功能,也有统摄血液,使血液不致溢于脉外的作用。因为血的来源靠水谷精微物质,如果脾的功能旺盛,营养充足,不但血液生化有源,而且能统摄血液。脾统血的主要机理,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
如果脾统血功能不足,从而导致血溢脉外,产生种种出血症状,如月经量多、尿血、崩漏、肌肉皮下出血等,属气不摄血。
(四)脾主肌肉、四肢
脾为后天之本,正常运化可保证营养充足,经脉畅通,肌肉丰满;反之,则会影响肌肉。同时,肌肉的丰满健壮与否影响着四肢的功能活动。


五脏分别是哪五脏?六腑是哪六个?
有了五脏六腑,就要有运化,我们人体是由气血运化的。气,遍布人的体内,地球也是被气包裹。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如果这口气没了,人也就没了。我们中医对气是极为重视的。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滞和血瘀往往是互为因果。

耳聋与中医脏腑的关系
医理论认为,人有五脏六腑。五脏即肾、心、肝、脾、肺;六腑即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六腑与之配合,并通过经络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联络四肢百骸、皮毛筋骨、肌肉血脉、五官九窍等,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机体。耳为五官之一,耳壳露于头侧,耳窍内通于脑,它的...

五脏各主什么?
心为五脏之一,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卫护。其形圆而下尖,如未开的莲花。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互属络于心与小肠,相为表里。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与自然界夏气相通应。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

人体所有器官五脏六腑位置图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脏和...

中医五脏的生理功能口诀,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中医五脏的生理功能口诀:五行口诀断五脏之病 五脏的生理功能是什么?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神。由于心的主血脉和主神功能起着主宰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称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手少阴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互属络于心与...

黄帝内经-第十一篇-五脏别论篇
黄帝说: 哦,我懂了。我还有个问题,为什么把脉看病老是把手腕这个地方呢。岐伯说:胃是水谷之海,为六腑的源泉,饮食入口,留在胃中,经过足太阴脾的运化传输,而能充养五脏之气。脾胃太阴经,主要负责输布津液,寸口是太阴肺经经过的地方,也是太阴经脉,能和百脉连通,所以五脏六腑的水谷精微,都...

中医脏腑理论 [中医脏腑五行理论]
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便是阴阳五行学说,我在此整理了中医脏腑五行理论,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中医脏腑五行理论简介 肺先行,万物由呼吸为首,脾为五脏之母(统血),肾为一身之根(原气、导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于丹田,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心包:无形,气之所出;三焦:无形,...

为什么中医中是"五脏六腑",而不是"六脏"?(请按中医思想回答)
在中医理论中,三焦也是划分躯体部位的一个概念,即膈以上部位为上焦,包括心、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为中焦,主要包括脾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脏,按其部位来说,应划为中焦,但中医学认为,肝肾同源,生理病理关系密切,故将肝肾同划为下焦。由于上焦、中焦、下焦包括不同脏腑,...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五脏互藏五味理论
五味 (五味)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提出了五脏互藏五味理论,以期解决中药理论中的归经问题及深入地研究古医方,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为了解读该理论,需要先...

中医基础理论:六腑——三焦
(2)中焦:《灵枢·营卫生会》认为中焦是指整个胃,现一般认为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其所属脏腑,从解剖部位看,包括脾、胃、肝、胆等脏腑,但亦有医家将肝归属于下焦。中焦的生理特点,《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中焦如沤”。(3)下焦:《灵枢·营卫生会》说:“下焦者,别回肠,...

滕州市13575761481: 中医的五脏六腑分别包括哪些?
雪琦左卡: 五脏六腑在中医理论中主要是针对身体的五脏六腑的总称,五脏具体指心、肝、脾、肺、肾的总称,而六腑具体指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它分别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作用和功效、功能,比如身体的肝脏它具有调节人体的气机通畅,调节人体的情志,促进脾胃的消化.心脏主宰在人体的血脉运行,主神明.脾主要调整身体的脾胃精气的输布和吸收营养,散布精气.肺主气,司呼吸,对于身体的呼吸节律调整.肾主要通过藏精气,调整身体的血液和水液运行的情况,所以也称水液主一身的精气.

滕州市13575761481: 五脏指什么?六腑指什么? -
雪琦左卡: 五脏六腑到底是什么呢?中医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五脏主要是贮藏精气,六腑壬要是消化食物,吸取其精华,排除其糟粕.1.心与小肠: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

滕州市13575761481: 五脏六腑的意思 -
雪琦左卡: 中医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五脏主要是贮藏精气,六腑壬要是消化食物,吸取其精华,排除其糟粕.

滕州市13575761481: 简述五脏六腑的名称及生理特点 -
雪琦左卡: 五脏:心、肝、脾、肺、肾. 1、五脏之心 心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肺之下,圆而下尖,形如莲蕊,外有心包卫护.心与小肠、脉、面、舌等构成心系统.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

滕州市13575761481: 中医的五脏六腑是指人体的哪些部位? -
雪琦左卡: 我们到医院看中医时,经常听医生说到“肾虚”、“脾虚”等,有的人就担心是不是肾出了毛病,是不是脾有了问题,不少人甚至买了药去补、去治疗.其实中医所说的肾、脾等五脏六腑和我们所想的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中医的五脏六腑理论主...

滕州市13575761481: 五脏六腑包括什么? -
雪琦左卡: 五脏六腑,是人体各内脏的总称.心、肝、脾、肺、肾,叫五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叫六腑.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器血量的功能.脾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运输全身的功能.肺“管呼吸,主气”,肾有“藏精”、“生髓”、“主骨”的功能.小肠主要功能是接受食物后分别清浊.胆分泌胆汁,有助于消化食物.胃受纳食物,再经脾将营养输出,以供养全身.大肠的功能是传导糟粕之物,通过肛门排出体外.膀胱主要是贮藏和排泄尿液.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脏器主体,而是按脏腑部位和功能分为三个部位:心、肺为上焦,脾、胃为中焦,肝、肾、大小肠、膀胱为下焦.

滕州市13575761481: 五脏六腑具体指什么
雪琦左卡: 心、肺、脾、肝、肾称为五脏,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谢谢

滕州市13575761481: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雪琦左卡: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滕州市13575761481: 人体的五脏六腑,指的是哪五脏哪六腑呢
雪琦左卡: 你好 五脏:心、肺、脾、肝、肾; 六腑: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多多咨询种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