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

作者&投稿:富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有哪些~

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是:
1、生理的成熟与变化:人一生中有两个生理快速成长的时期,一个是婴儿刚出生的最初两年,另一个是进入青春期的两到三年。
2、心理与生理成熟的差距:虽然大学生在生理的发展上已经相当于成人,但是心理上的发展往往不如生理上那么快速。
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心理变化。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变化都可以叫做发展。例如,由于疲劳和疾病等原因而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就不能称为发展。

扩展资料:
从本质上来说,心理发展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与改善的过程,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
②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
③反映认知机能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
④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在个体的一生中,整个身体所有的系统、组织、器官的结构和机能,有一个生长、成熟、衰退的变化过程。个体生理上的成长,沿着由头至尾、由躯干至四肢的方向进行。个体的形态与身体各部分比例的改变有力地表明了这一点。 
身体是人的物质实体,脑是心理的器官。所以,生理上的、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的成长变化,对于心理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儿童脑的成长很快,脑量增长十分迅速。
个体出生时,其脑量只及成人的四分之一,九个月时为成人的二分之一,到两周岁就已达到成人的四分之三,而到七岁时则已是成人脑量的十分之九了。个体生理成长为其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随着儿童的身体特别是脑的成长,他们的学习、记忆、思维的能力就日益增进,其兴趣、态度等亦在不断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发展

根据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诸因素和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一般把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以四年制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即心理适应阶段、全面发展阶段、职业定向阶段。

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发展过程
大学生恋爱心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其过程大致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稳定期三个阶段:

1:萌芽期 一般为大学一年级。
经过高考千军万马的角逐,挤过升学独木桥,进入大学殿堂的青年一下子从如牛负重的升学压力下解脱出来,个个如醉如痴,得意洋洋,思想上暂时出现了"空档"。同时,他们远离父老乡亲,面对着全心的生活环境,全新的人际关系,心里的孤独感油然而生,从而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帮助,与人建立友谊。于是,互相间找老乡,找朋友,你来我往,慢慢地,男生女生接触就频繁起来了。尤其是在这时,高年级的大哥哥们关心起一年级的小妹妹们来了。有的确属关心,有的则别有一番用意。很多高年级学生看中了某位低年级的女生,便倍加关心,无微不至,进而使对方成了恋人,坠入情网。这是大学一年级学生恋爱队伍中的主体部分。此外,还有为数较少的一部分是在上大学之前就"名花有主,佳人在旁"了,他们双双升入大学,无论是在一地一校与否,这种恋情大多能够巩固和发展。

2:发展时期 一般为大学二、三年级。
经过一年左右的大学生活,他们已完全去掉了中学时代的"尾巴"。知识、能力、体魄、风度、服饰、语言等都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地大学生化了,初入大学时被大哥哥大姐姐们列入爱情"另册"的学子,现在有资格拿到恋爱的入场卷了。经过一年左右的大学生活,他们已对同学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与同学之间建立了友谊。而友谊是一种表现为情感依赖的人际关系,它使人发现自我,善解别人,从中体验到深深的情感依恋。异性之间的友谊容易上升为性爱的依恋,友情可以成为爱情的基石。这样,二、三年级的大学生谈恋爱成迅速发展之势。据调查统计,二、三年级大学生恋爱人数占整个大学生谈恋爱人数的60~70%。其类型大致有如下几种:
同乡恋爱。"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那些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大学生难免会有寂寞孤独的感觉。正在他们彷徨无助的时候,老乡向他们伸出了温暖的手。加上近年兴起的"同乡会"、"校友会"给通向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表现自己、了解别人的机会,亲切的关怀、熟悉的乡音,可心的话语,相同的风格,容易引起他们感情的共鸣,进而发展为恋情。据某高校某院系前年组织的一次对学生恋爱情况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恋爱双方有近50%是同乡。
团队恋爱。大学生活较高中生活丰富得多。各种各样的活动频繁,大家都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各项活动中去。各种各样的活动一方面为男女学生的交往提供了条件,一方面使他们个性、才华有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趣味一致、脾性相投的异性,在逐步的深入交往中有的自自然然地转向了恋爱。据大学生自己表示,通过该种方式而恋爱者为数不少。
干部恋爱。担任校、院(系)、班级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往往见识较多,兴趣较广,性格活泼开朗,德才条件俱佳,容易引起异性学生的注目,成为大家追逐的目标。又由于工作的缘故,他们接触面比较广,工作关系也容易转为恋爱关系。学生干部恋爱,一种是学生干部与学生干部谈,一种是学生干部与一般同学谈。因有工作关系的面纱维护,学生干部恋爱显得比较隐蔽和含蓄。

3.稳定期 一般为大学生四年级。
进入四年级后,大学生变得更加成熟老练了,看问题也更加现实了。他们的精力多花在毕业实习、论文或设计、未来的分配等问题上,加之他们害怕出现新的"牛郎织女",所以对爱情的思考趋于冷静理智,恋爱呈现较稳定的态势。这期间,新确立的恋爱对象一部分为条件成熟者,一部分为毕业分配找靠山者,其数量约占大学生恋爱总数的10~20%。

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基本特点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文化层次最高的一部分,较之其他同龄人以及历史上的大学生,他们的恋爱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可概括为"三性"和"三化"。
"三性"为:
1.性爱心理的普遍性 大学生年龄多数在18岁至23岁之间,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虽然身高、体重、内分泌等尚在不断变化中,但要求接近异性、拥有意中人却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一时期容易产生情窦初开的恋爱心理,因此,高年级学生有谈恋爱的,低年级学生也有谈恋爱的。
2.性爱需求的特殊性 大学生的恋爱,一般只谈爱慕之情,交流对学习,对人生的看法,很少或者根本不讨论结婚、建立家庭、举办婚礼、生儿育女等具体问题。这是由大学生的经济地位决定的。在上学期间,他们的工作岗位尚未确定,经济上还没有独立能力,要依靠国家、父母或者其他亲人的资助,才能维持学业和生计,而恋爱是选择配偶的过程,恋爱--婚姻--家庭是个整体。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或是农村青年谈恋爱,在明确了恋人关系之后,过不多久就会开始商量确定结婚日期、筹办婚礼等具体事项,双方的矛盾往往是在这些实质性的问题上暴露出来。而大学生谈恋爱一般不接触这些实质性的问题,带有浪漫色彩。这样,他们的恋爱基础不够坚实,一旦遇到实际问题,比如毕业分配不在一地等,便会产生动摇甚至"挂筒分手"。
3.性爱确立的自主性 在大学里,男女大学生的平等权利与平等价值观特别突出,反映在恋爱问题上,一般都是自己做主,个性特点强,并不信奉什么统一的模式。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明确恋人关系前一般要征求成人或同事的意见,甚至第一次见面就在家里进行,明确恋人关系后,双方家长来往密切,成人指导贯穿在各个环节。大学生则不同,自己看准了就追求,甚至确定了关系连家长也不知道。

"三化"为:
1.普及化 当前,在大学生里,有人形容有一股"恋爱热",也有人说是一股"恋爱风",这都不为过。调查情况表明,大学生中已谈恋爱的人数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高年级学生高达50~60%,而赞成谈恋爱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95%。

2.低龄化 大学生谈恋爱历来有之,但过去多是高年纪学生,是所谓"学业、爱情双丰收"的时期,而现在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学业未成,却恋爱先行,他们有的刚进大学校门就走进了恋爱圈。据不完全统计,五年之前一年纪学生恋爱人数只有5%,而现在已达15%左右。

3.公开化 过去,大学生谈恋爱很讲究东方民族的含蓄和深沉,恋爱处于"地下活动"状态,常常鲜为人知,而现在大学生谈恋爱,不仅不怕别人知道,而且有故意让人知道的心态。时下,只要你步入大学校园,便能目睹成双成对的青年情侣在公开场合卿卿我我,旁若无人。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钟庆杰
吴金秋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从深层级和发展取向上看,它正在面临着一个教育模式构建的课题。这种模式的构建是适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充分认识这种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觉参与和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能具体点吗?你是打算写论文啊还是要准备小课题来着?要是只是打算分享一下心路历程的话我觉得你不至于需要悬赏啊!

大一好奇》大二迷茫》大三充实》大四失落》毕业严重爱到打击!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钟庆杰 吴金秋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从深层级和发展取向上看,它正在面临着一个教育模式构建的课题。这种模式的构建是适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充分认识这种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觉参与和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需要新的思路�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教育转型,招生数量的增长率在逐年提高,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使高等教育面临不少新的问题和困难,高等教育的这种超常规发展对正处于发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一是课堂教学薄弱,二是课外教育指导局限,三是学生自助缺乏的现状。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发挥其在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1.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这是现代学科教学理论写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把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中心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学科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某些心理素质的内容,如思维、记忆、想象能力的心理训练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以及科研动手的能力等;通过运用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采用强化与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中,教师要较系统地阐述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介绍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传播心理自我调适和消除心理困扰的方法;通过个案分析,使学生对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与主要表现有所了解,以乐观向上、平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人生。�

2.强化课外教育指导的基本环节�

课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多种媒体的广泛宣传,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通过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心理沙龙,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以及自我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尽管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不能用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去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要走出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的误区,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指导,有赖于教育的三级网络--校级心理健康机构、院系级心理健康组织、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小组的完善。校级心理健康机构应由专职的教育工作者进行管理,组织协调校、院系学科教师、德育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等人力资源,通过对学生的辅导及心理训练活动,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指导。院系心理健康组织,应由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班主任、政治辅导员组成,在学校心理健康机构的领导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必要的服务。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小组,应由志愿为同学服务且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组成,在与同学朝夕相处的学习生活中,给予那些心理需要关怀的学生以经常性的帮助,并能将有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情况及时地向所在院系统学校的心理保健机构与组织反映,避免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3.倡导主体自我教育�

事实上,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被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树立其主体意识,并体现其主体参与,其教育目的才得以实现。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积极倡导主体自我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课外教育指导中,辅导员老师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个人成长小组”等多种社团活动,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促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消除负性情绪的心理困惑,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1.确立多元参与的思想观念�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事,也是整个学校的事。因此,高校领导要从全局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学科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发展心理能力的心理训练,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指导学生,防止形式化倾向。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正在各高等学校深入进行,高等教育既面临着扩大招生的问题,也面临着在原有基础和水平上提高教育质量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层健康教育工作还没有引起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而只是停留在有咨询机构、无专业人员,有教育方案、无具体措施上。那么,当我们意识到新世纪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之时,首要的是确立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

2.建设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教育的这支队伍的素质,尽管高等学校开展此项教育和咨询工作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这项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客观形势,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科学知识、技能的训练,对现代心理咨询技术懂得很少,在教育和咨询的实践中,很难保证取得好的效果。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专、兼、聘职教师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长短期培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接受掌握新观念、新方法与技巧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并以案例分析会等形式,组织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健康轨道。�

3.推进课题的理论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中探索思路、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外,还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以界定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的需要,从而使不同心理健康需求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发展的能力。还要发扬合作精神,不断扩大不同区域间、不同校际间的学术交流,在互助互补中,基本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解决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实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个体素质和这支队伍整体水平的进一步专业化,推进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着系统化、科学化、整体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资料:http://www.edu.cn/20030924/3091740.shtml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在六七岁至十二三岁之间,属于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一,童年期的学习 (一)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学校学习) (二)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教师的素质、敬业精神、对学生的爱心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如何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例如,感知在童年期、少年期就得到充分的发展,而思维却要到青年期才得到充分发展。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在同一心理过程中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亦各不相同。例如,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很强,有的很大程度上还处在经验型思维阶段。去看看:个性心理有什么特征...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稳定性和可变性 人的心理发展一般是比较稳定的,即心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系统性,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都不会越过某个发展阶段或者任意改变其发展顺序。也就是说在—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顺序、每一阶段的心理变化过程和速度基本都是稳定的、相似的。心理发展的可变性是指...

什么是心理发展?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答: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生心理的发展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 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

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
3、个性的发展。在自我意识方面,幼儿期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更多地受情境因素的支配,变化较大,因此,还不能形成真正稳定的个性。进入小学后,特别是通过低年级阶段的学习适应性锻炼,他们逐步把握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形成集体意识,学生的自我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在这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小学高年级学...

青春期中小学生的心理变化有什么特点
2、情绪的发展:表现为明显的两极性(如强烈与温和、外露与含蓄、稳定与冲动、自尊与自卑),主要有青春期焦虑症、强迫症、睡眠障碍等。四、性心理及特点 1、心理发展过程为疏远期(表现为疏远、回避、焦虑、排斥、攻击)——接近期(表现为在异性面前展示自己:男生体现在知识、体力、阳刚之气;女生...

学生的一般学习心理活动过程是怎样的
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耍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我们知道: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

中学生的各阶段心理特征
中学生各阶段的心理特征是 1、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2、反抗性与依赖性产生的心理矛盾主要表现为逆反心理,中学生有了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对父母采取...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四、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 青少年在情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丰富的心理特点,并非孤立存在,它们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各种矛盾。现将这一时期产生的几个主要矛盾做一简单的分析: 1、闭锁性和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青少年自尊心强,思想情感、个人秘密不愿轻易他人吐露,如果长辈不能正确对待,...

7-12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7-12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都是不一样的,也正是因为有区别所以家长们应该了解这些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启迪孩子,7-12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7-12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1 7—12岁是整个儿童期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该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儿童身高和体重处于比较迅速的发展...

岚县13745616566: 简述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发展阶段 -
蛮邢呋塞: 大一,踌躇满志 大二,混吃等死 大山,满里忙外 大四,标准社会人

岚县13745616566: 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
蛮邢呋塞: 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是:1. 生理的成熟与变化人一生中有两个生理快速成长的时期,一个是婴儿刚出生的最初两年,另一个是进入青春期的两到三年.而大学阶段的身体发展已越过青春期,拥有成熟的生殖能力,外表看来已是十足的“男人...

岚县13745616566: 大学生性心理发展阶段有哪些?
蛮邢呋塞: 人从出生到成年,性心理的发展经历6个阶段:自慰期(0-1岁)、控制 期(1-3岁)、性蕾期(3-5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2-24岁)和成 人生殖期(24岁以上...

岚县13745616566: 心理学学生未来个人发展 -
蛮邢呋塞: 在我们国家,心理学属于新兴职业,且未来大有可为,但是正是因为新兴,所以,不如国外心理学专业的规范,与已形成良好的职业氛围. 如果过后想从事心理学相关专业作为职业,学历上的更进一步成为必然,且心理学本专业考研的确相对简单. 你已经是大一的学生,接触了一部分心理学范畴的知识,自问一下,是否喜欢,是否适合自己.自己是否有意向从事这一职业.做出这个决定也建议考虑一下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考虑将来会在哪个城市发展,以及这个城市的心理学职业发展的情况. 这些只是建议.更多的需要你在大二一年的学习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完善自己的规划.这个问题不急于一时.希望你再给自己一点时间,好好的想清楚.

岚县13745616566: 大学生心理发展价段 -
蛮邢呋塞: 大一:兴奋期.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什么活动都想参加,想尝试.而且由于初次离家,有一种摆脱了父母的自由感,花销方面由于不会打理,常常会花超.大二:适应期.对学校生活慢慢熟悉,感觉到学习的压力,变的比较忙碌,各种社团活...

岚县13745616566: 大学生心理现状是怎样的?
蛮邢呋塞: 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

岚县13745616566: 大学生适应发展的时期包括
蛮邢呋塞: 1、适应准备阶段:新生步入大学,从高考的喜悦或痛苦中解脱、冷静下来,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方式,打破了原有的心理平衡,使他们整个身心处于...

岚县13745616566: 大学生心理成长过程 -
蛮邢呋塞: 通过对心理素质概念的详尽分析,提出了心理素质是个体人格的力量和强度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心,理素质与心理品质、心理素质与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心理素质在大学生成长和成才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

岚县13745616566: 如何判断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 -
蛮邢呋塞: 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的普遍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与社会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

岚县13745616566: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是? -
蛮邢呋塞: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大学阶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种发展经历着一个明显的典型的分裂-统一的过程.矛盾1、自我意识的分裂 自我意识的分裂,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此时,儿童时期那种笼统的、较稳定的“我”被打破了,出现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