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1课

作者&投稿:畅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课课件~

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唐代)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唐代)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江南好》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222222222222222

【设计理念】

本课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多读感悟。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带领学生读背吟诵,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怀。

【教学目标】

⒈会认“螺、谙”等2个生字,会写“亭、庭”等5个生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3.理解诗意,能想象三首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

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或课件);“独坐敬亭”、“洞庭胜景”、“江南春色”等三幅写意画(或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课件演播,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假期我们游览了不少地方吧?

⒈课件呈现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师问:这是哪里?你能用一些古诗句来说一说这些景象吗?(学生说《望庐山瀑布》,《绝句》等。)

⒉再以课件形式呈现“江南春色”“洞庭胜景”“独坐敬亭”等三幅写意画。

师:这些地方漂亮吗?知道这是哪些地方吗?(如果不知道,教师点明这分别是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

师:现在我们就去领略这些美丽的风光吧!翻书读1课《古诗词三首》。(师板书课题“1.古诗词三首”)

[设计意图]课件演播风景图画,看图说诗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课呈现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等写意画,可以帮助学生读诗词时有一个总体印象,为学生理解诗词起到定向发动的作用。

二、借助注释,自读明义

师:我们今天先学习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⒈简介作者及敬亭山。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亭,读tíng ,我们学过的“停”去掉“亻”即是这个字。这个字常见于亭子的名称上,如爱晚亭、醉翁亭等。

敬亭山,在今天的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

⒉教师范读古诗,生试读正音,再流利朗读。

3.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句意思。

4.交流:

(1)学了古诗,你明白了哪些内容?

(2)你还有哪些内容不明白?提出来讨论。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熟练自读,再通过注释,初步读懂诗句的意思。

三、介绍背景,探究其义

1.教师介绍李白作诗背景。(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2.再读古诗,自问互问。师:通过介绍,大家再读古诗,看有什么新的体会或疑问。

3.全班再读,教师追问。

(1)“独”坐是“谁”独坐?

(2)读诗,仔细体会,诗人独坐敬亭山,看到些什么?诗人听到些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3)本来,还有众多鸟相伴;本来,还有一朵孤云为伍,但是现在它们都离我而去,作者想了些什么呢?这两句话与题目的哪个字呼应呢?

(4)“相看”是相互看。明明只有诗人一个人在敬亭山,谁和他相互看呢,这里你读懂了些什么?生试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你觉得应该把哪些词语重读才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只有)

(若学生已经问过上述某些问题,此环节的问题就可以删减。若学生未能深入,教师需要再追问)

〔设计意图〕教师介绍诗人作诗背景,让学生能透过诗句的字里行间体会诗人内心的感情;教师“追问”的目的,既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义诗境诗情,又是检测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诵读尝试,背诵默写

1.通过探究,我们明白了诗意诗境,你头脑中有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呢?(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景,什么样的情?)能不能试着读一读,用你的声音的快慢、轻重来塑造这些画面?

2.试读后,用铅笔在重读的字词下划“Δ”,在长音后划“/”,再读给同桌听。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学生擦掉自己用铅笔标注的错误记号,再用钢笔把正确的重音、长音标示出来)。学生作标记后再诵读。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设计意图〕对古诗的朗读节奏、重音的处理,不宜由教师直接下结论,先由学生自己尝试后,教师再给予必要的点拨引导,形成彼此认同的意见后诵读效果会更好。

第二课时

一、简介洞庭,引入课题

1.齐背《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写景也写情;看《望洞庭》,又写了什么景什么情呢?揭示课题并板书《望洞庭》。

2.介绍洞庭湖。

〔设计意图〕由上一首古诗引入,除有复习作用外,主要体现前后两首古诗之间的联系。

二、初读正音,多读明义

1.学生初读古诗。“螺”,常见有田螺、海螺等;“庭”“潭”“螺”都是形声字,“庭”的中的“廴”,要注意“横折折撇”和“平捺”的笔势。

2.再读古诗,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句。

“和”,和谐。水天一色,和谐漂亮。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像“螺”的形状,因为“君山”上树木葱茏,故称“青螺”。

3.互读古诗,相互交流。同桌互说对诗句的理解,不明白的互相问询。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自读,再通过注释读懂诗句,然后互相交流,初步明白诗句意思。

三、再读古诗,启发想象,释疑解难,深化理解

师:读古诗要会悟,而悟来源于多读多问多想象。

1.读古诗,想象画面:你头脑中有哪些美丽的图画?边读古诗,边想象,再说说头脑中的画面。

2.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分组讨论交流。

(1)望洞庭能改为“看洞庭”吗?

(2)“和”是和谐的意思。你头脑中,怎样的“湖光秋月”画面才“两相和”呢?

(3)古代“镜”是由铜磨平而成的。“镜未磨”是一种什么景象?(“有微波”,湖不是绝对的平,有粼粼波纹的景象)。这与“潭面无风”有矛盾吗?

(4)“翠”是什么颜色?山“翠”易懂,水“翠”是怎么回事呢?

(5)“白银盘”指什么?这里的湖水“白”,与前面的水“翠”有矛盾吗?

(6)文中几处用了比喻手法?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似乎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3.全班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提出几个疑问,抓住几处看似矛盾的地方,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体会诗的意境。

四、诵读古诗,画出意境

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诵读古诗,想象画面,画出意境。

各组合作画一幅简笔画,一幅图配一句诗,看哪组画得更符合诗意。

〔设计意图〕画图是进一步体会诗意诗境的一种手段,因此画得漂不漂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体现诗意。画配诗,形式有趣,而且悄悄地实现了默写古诗的目标。

第三课时

一、简介词牌知识,引入本首词的学习

师:前两首都是诗,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什么是词牌?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

师:现在我们打开书读一读这首词(板书课题“忆江南”)。

〔设计意图〕第一、二学段涉及的古代诗文以诗为主,因此,要给学生点明“忆江南”不是诗名,而是词牌名。《忆江南》不是诗,而是词。

二、自读正音,初知大意,反复练读,背诵古词

1.自读正音:注意“曾”是多音字,这里读céng,是“曾经”的意思。谙,ān,熟悉。“能不忆江南”是反问句,要注意读出反问语气。

2.反复练读,背诵古词。

自主练读,试背古词,然后同桌互考。

3.说说词的大意。

〔设计意图〕白居易的词《忆江南》通俗易懂,对词句的理解并不难。这首词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历来是被人推重的千古佳句,被后人广泛传诵,因此,背诵是很重要的任务。

三、借助前两首诗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诵读古词,探究其义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

2.互相提问,释疑解困。

3.教师提问,讨论解答。

(1)江南好,好在哪里呢?朗读相关词句来回答。

(2)“风景旧曾谙”,既然作者对江南再熟悉不过了,为啥只说江南的“江花”“江水”的景象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最典型景物来表现江南春色的写法。)

(3)“红胜火”,你想到了什么?

“绿如蓝”又写出了什么景致?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 “红”“绿”色彩鲜明,对比强烈,体会诗人对江南风景由衷喜爱之情。)

(教师提疑要以学定教,如学生已经提出并解决了某些问题,这些问题就不必再提出)

〔设计意图〕教师提问,主要是检验学生思考体会的程度,同时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四、以问引读,深化情感

师引问:你现在知道“能不忆江南”的原因吗?

师引:能不忆江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用词来回答)

师引(语气变化,情感加深):能不忆江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仍用词来回答,语气要有变化。)

师再引(语气变化,情感进一步加深):能不忆江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还用词来回答,学生情感要有进一步的变化)

〔设计意图〕教师引读语气的一次次加强,目的是要唤起学生对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一次比一次强烈的情感体会。

五、综合比较(异同),总结全课

1.师:学完了这三首古诗词,你能将三首诗词连着背一遍吗?

2.比较异同。(老师板书)

同: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3.再读古诗词三首。师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综合比较异同,便于学生综合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及表现手法,可以加深对诗词的进一步理解。

【板书设计】

1.古诗词三首

同:作者朝代同

景物地点同

诗词内容同

异:体裁形式不同

诗人情感不同

表现手法不同

〔设计意图〕板书三首古诗词的异同,既检验了学生对三首古诗词的理解程度,又是对三首诗词内容情感以及表现手法的总结梳理,是对诗词理解的提升。

【特别建议】

古诗词教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不要讲得太多,甚至包办代替,不要在学生还没有理解的情况下,大量地抒发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这样做,可能填塞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我们教学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鼓励学生通过注释来理解,借助插图来理解,通过交流来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多读多背,熟练背诵来感悟理解。

教师不要失去引导之责。虽然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引导的责任。四年级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有很大差异,很多小朋友认为知道了每个字或词的意思,就是懂了古诗词了。对此,我们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如三首古诗词教学均有“教师提问”的环节,这就是一种引导。这个“教师提问”,除了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外,主要是引向学生对古诗词有更深的理解,而不是默认学生仅仅停留在孤立字词的理解上,停留在呆板的表面意思上。

——此文收入《名师同步示范教学设计丛书》

第一课吗?是《古诗词三首》顺便提一下,是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想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胡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an 读一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够意思把,第二课可能是桂林山水哦!

一课是古诗词3首
一是《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二是《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三是《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苏教版还是人教版

暴突泉


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1)“哺育”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用“哺育”?“络绎不绝”是什么意思?课文是怎样使用“络绎不绝”的? (2)学生相互交流,评选句子。 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词语。 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3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要认识的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认识一个新部首立刀旁会写本课的8个字,...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第一课文言文两则全部答案
一:【1】孰(shú)为汝(rǔ)多知乎 【2】为是其智(zhì)弗若与 二:12223 三:【学弈】【1】通过:全国 善:擅长 弈:下棋 诲:教导 思援:引、拉 俱:一起 【2】课文记述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一年级下册语文《小鱼的梦》教案及原文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鱼的梦》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15个字,通过观察学会写“玩、星”二字。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拓展说话训练。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的教学反思1 《小猴子下山》是...

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1. 2. 3. 4. 课答案(苏教版)
第一课 海燕 第一单元 积累与运用 1 .高尔基 春天的旋律 暴风雨的预言者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2 .散 文 诗 歌 3 .shýn yín cuàn qiâfþi háo lûâwün yán hǒu 4 .A 5 .(1 )压 冲 (2 )碰 箭 (3 )抱 甩 摔 6 ....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燕子》第一自然段描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
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

要三年级语文第一课《我们的学校》原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怎么背? 背书要有好的记忆力才能事半功倍。好的记忆力都是练出来的,比较有效地训练方法有三个: 1、速读法(又叫全脑速读记忆):速读法是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训练的,实际上,两者是同时进行也是相互相成的,别以为阅读速度快了记忆就差了,因为这里靠的不是左脑意识的逻辑记忆,而是右脑...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树和喜鹊》教学反思1 《树和喜鹊》是一篇简单易懂的课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文章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上课伊始,我以学生最感兴趣的谜语入手,让他们具有学习本课的欲望,同时和他们一起谈谈喜...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湘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核心,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引领,立足我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坚持面向全体,打好基础,围绕“真实、有效”的教研主题,以研促教,立足课堂,努力实现“扎实、高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学...

《看电视》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看电视》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4 【教学目标】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出“爸”、“全”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欢读诗歌。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全家有看电视的情景)、生字卡片。 2、学生准备:留心观察家人都喜...

永福县19162489863: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的主要内容 -
铎寿协良:[答案] 人教版:第一课是《古诗三首》.分别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刘禹锡的《望洞庭》,白居易的词《忆江南》解析:《独坐敬亭山》: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悠悠地越飘...

永福县19162489863: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观潮》第一自然段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意思 -
铎寿协良:[答案] 江汹涌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

永福县19162489863: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内容 -
铎寿协良:[答案] 一、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永福县19162489863: 四年级语文第一课下册内容是指什么 -
铎寿协良:[答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课为【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三首古诗

永福县19162489863: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课文是什么 -
铎寿协良: 不是课文,是古诗三首,第一首是:《独坐敬亭山》,第二首是:《望洞庭》,第一个词名牌是:《忆江南》.

永福县19162489863: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独坐敬亭山的意思 -
铎寿协良:[答案] 鸟儿们高飞远去,天上飘浮的浮云悠闲地向远处飘去.我看着高大的敬亭山,敬亭山也注视着我,我们谁都不会觉得满足.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才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

永福县19162489863: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到21课所有课文 -
铎寿协良: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独坐敬庭山、望洞庭、忆江南) 第二课:桂林山水第二课:桂林山水 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四课:七月的天山 第五课:中彩那天 第六课:万年牢 第七课:尊严 第八课:将心比心 第九课:自然之道 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第十一课:蝙蝠和雷达 第十二课: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人类的老师) 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 第十四课:小英雄雨来 第十五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唤声 第十六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第十七课:触摸春天 第十八课:永生的眼睛 第十九课:生命 生命 第二十课:花的勇气 第二十一课:乡下人家

永福县19162489863: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里有哪些好词好句 -
铎寿协良: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好词好句:千山万水 、多姿多彩、 奔流不息 、连绵不断 江山如画 、大好河山 、 山山水水 、敬亭山 湖光 、 秋月 、 潭面 、 青螺好句就是包含以上好词的句子.

永福县19162489863: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课刘禹锡望洞庭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
铎寿协良:[答案] 望洞庭是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在秋天的夜晚写的一首诗. 水光月色相融在一起,分不清哪是水光哪是月色,湖面开阔廖远,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夜晚湖面非常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远望湖中君山翠绿...

永福县19162489863: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课句意思意思 -
铎寿协良: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分别是《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意思如下: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