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故乡>中的对比有哪些?

作者&投稿:苏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故乡 鲁迅 其中有哪些对比?拜托各位大神~

一、对比我对故乡之情与非情的感受,阐明鲁迅表达的是什么——爱国 二、母亲和杨二嫂溢于言表的情绪之对比 三、大小闰土之对比,我与闰土情谊之对比 四、对闰土和杨二嫂外表形象的对比 五、对比闰土的偶像和我的偶像 就看见这么多,你看看行不

有的人
——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1]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2]

鲁迅的小说《故乡》用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主题。对比就是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作比较、对照,以收到表达思想、说明问题的目的。
一、环境描写的景情对比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这里,通过眼前萧条破败的故乡和想象中美丽的故乡进行对比,这不仅是景的对比,而且是情的对比。记忆中的故乡是一幅美丽奇特,令人向往“神异的图画”,给西瓜地里小英雄的形象以有力的衬托,寄予了“我”对少年闰土的无比热爱之情,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的新生活的深切向往;而现实中萧索荒村的景象只不过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的一个缩影,作者皆景抒发了对现实的故乡无限失望与由此产生的无比悲凉之情。
二、人物肖像描写的对比
少年闰土是“紫色的圆脸”“红活圆实”的手,“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中年闰土脸色“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种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者”,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年轻、姿色美丽,被人称作“豆腐西施”,并以此招徕生意,二十年后,“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显示她的尖酸与自私,“张着两脚”,像一只“细脚伶仃的圆规”,是对杨二嫂的整体外貌进行描绘。
闰土与杨二嫂肖像的变化是二十年岁月的流逝?不,是他(她)们生活贫困的写照,是冷酷的社会现实在他(她)们身上打下的无情印记。
三、人物性格的对比
少年闰土同“我”“不到半日”“便熟识了”,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教“我”雪天捕鸟,告诉“我”夏天捡贝壳,潮汛看跳鱼,邀“我”月夜管瓜地,刺猹……离别时“躲在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别后还以心爱的礼物相送。他活泼刚健、有智有勇、无忧无虑,懂得许多生产知识和生活知识,简直是一个神奇的小英雄;二十年后,见面便是“恭敬”,“分明”地叫“我”一声“老爷”,接着叫水生“给老爷磕头”,这一声“老爷”将少年时的纯真友情完全被封建的等级观念所代替。“一副香炉和烛台”则反映出闰土的麻木迟钝,他把改变现实的希望寄托在对神灵的祈求、祷告上。闰土的这些变化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对农民欺压造成的。
二十年前的杨二嫂“终日坐着”,显示出她的文静、安分守己;二十年后,她出场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发出尖利的怪声,语言刻薄,开口便向“我”讨。讨东西不成,便开始造谣,见到什物器皿,明抢暗夺,还要诬赖别人,“慢慢向外走”则是在寻找可偷之物。……杨二嫂的变化让人惊讶、惋惜,通过她的今非昔比,从小市民阶层日趋困窘的这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的日益萧条贫困以及人们心灵的畸变。
闰土和杨二嫂都是被压迫、被欺凌、被损害者。然而二十余年不同的生活塑造了两个不同的性格。一个成了“木偶人”,另一个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一个朴质、淳厚,另一个尖刻、泼悍;一个粗笨迟钝,另一个尖嘴利舌;一个老实本分,靠自己劳动所得,另一个自私自利,“顺手牵羊”,还要怪罪于人;一个“辛苦麻木而生活”,一个“辛苦恣睢而生活”;一个将自己摆脱苦难命运的希望寄托在木制的偶像上,另一个则靠自己的放纵、占小便利、欺负别人而企图成为生活的强者。这些的变化都是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压迫、剥削和欺凌以及形形色色的旧的传统观念造成了二者“灵与肉”的不同畸形。
四、两代人关系的对比
闰土和“我”的关系与水生和宏儿的关系的对比。少年时代的“我”和闰土涉世不深,不懂得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对生活有着神奇的向往。长大后,无情的生活在我们之间隔上一堵“看不见的高墙”。而今水生和宏儿的关系不正是我们儿时关系的写照吗。如果说,“我”与闰土的关系变化是一出历史的悲剧,那么水生和宏儿的关系充满了希望。
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是造成中国农村日益破产,农民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表现了作者对不幸者不同程度的同情,并对新的生活寄托了很大的希望,突出了主题。

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 回忆中的故乡——优美动人; 现实中的故乡——荒凉冷落
杨二嫂过去和现在的对比: 过去美丽善良 现在尖酸刻薄,小市民
闰土过去和现在的对比: 过去天真活泼 现在麻木不仁


迅的组词有哪
迅的组词 :迅速、迅急、迅疾、迅捷、迅即、严迅、猋迅、迅足、迅翮、迅商、迅澓

迅的笔顺
一、迅的笔画顺序:横斜钩、横、竖、点、横折折撇、捺。二、迅的笔顺图解:三、迅的读音:xùn 四、迅的基本字义:1、用作形容词,意思是:快速的。2、用作副词,意思是:快速的。

迅的形近字是什么
迅的形近字是讯。解释:1. 迅与讯的字形相似。它们在字形上的主要差异在于部首的不同。迅的部首是走之旁,而讯的部首是言字旁。尽管如此,由于它们在字形上的相似性,常常被误认为是形近字。2. 迅字在汉语中通常用于表示速度快、迅速等含义,如“迅速”、“迅猛”。而讯字则多用于表示消息、...

迅字怎么组词
迅字组词:迅速 迅捷 迅疾 迅即 迅急 迅风 迅猛 迅驶 奋迅 迅檝 猋迅 震迅 迅雷 云迅 轻迅 迅飇 飘迅 疾风迅雷 迅电流光 迅雷风烈 迅风暴雨 迅速流逝 迅雷甚雨 迅雷不及 迅速:速度高,非常快。迅捷:迅速敏捷。迅疾:迅速;疾速;快速。迅即:立即;迅速。迅急:急速;迅疾。迅风:疾风。

迅的组词有哪些
迅速、迅急、迅疾、迅即、迅捷、趫迅、严迅、迅足、迅澓、猋迅、迅翮、迅逸、迅商、云迅、迅湍、迅指、振迅、轻迅、迅飇、迅迈、

迅速的迅的组词
迅速的迅的组词如下:1、迅速:[ xùn sù ];(形)速度非常快:~出击。[反]迟缓。2、迅足:[ xùn zú ];犹捷足。指骏马。3、疾风迅雷:[ jí fēng xùn léi ];形容事情的发生和发展,象暴风急雷那样猛烈而迅速。4、迅烈:[ xùn liè ];犹迅猛。5、迅奋:[ xùn fèn ];...

迅的笔顺怎么写
一、迅的笔画顺序:横斜钩、横、竖、点、横折折撇、捺。二、迅的笔顺图解:三、迅的读音:xùn 四、迅的基本字义:1、用作形容词,意思是:快速的。2、用作副词,意思是:快速的。

迅的组词
“迅?”的词语:迅速 迅疾 迅即 迅捷 迅猛 迅雷 迅羽 迅翼 迅急 迅逸 迅雨 迅景 迅步 迅迈 迅霆 迅快 迅风 迅焱 迅飙 迅敏 迅众 迅动 迅电 迅足 迅征 迅商 迅翮 迅笔 迅行 迅跑 迅濑 迅驾 迅骛 迅驶 迅湍 迅忽 迅流 迅节 迅駃 迅波 迅奋 迅晷 迅趋 迅往 迅悍 迅烈...

迅的笔画
迅的笔画顺序为:横折弯钩,横,竖,点,横折折撇,捺。总共有6笔。迅是一个会意字,代表着迅速、快的意思。从字形上看,左边的部分是一个人跟在走,右边的部分是一只鸟的样子,合起来可以理解为一个人迅速地跟着鸟的步伐前进,表达了迅速、快的意思。在古代,迅字多用于形容马跑得快,后来也...

迅的组词是什么啊
迅的组词如下:迅速、迅急、迅疾、迅即、迅捷、趫迅、严迅、迅足、迅澓、猋迅、迅翮、迅逸。迅组词及解释:1、迅疾:迅速详细解释犹迅速。汉刘向九叹惜贤挑揄扬汰,汤迅疾兮。南史王僧辩传双龙挟舰,行甚迅疾。2、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

婺城区17333431971: 鲁迅的文章《故乡》主人公是谁?全文使用了哪些对比手法的地方 -
桂裕格列: 《故乡》一文的主人公是“我”.全文进行的、对比的有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20年前的杨二嫂,“我”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表明封建制度和思想对人们的毒害和摧残,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的悲凉景象.

婺城区17333431971: 故乡一文中,闰土和杨二嫂20年前和与20年后的差别 -
桂裕格列: 外貌上的变化:有小毡帽银项圈,变为破毡帽,嘴唇干裂,(就是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句子)思想性格上的变化:少年闰土活泼可爱,是我儿时伙伴.变为中年闰土麻木不仁,为生活所迫,为封建剥削,为封建礼教(等级制度)毒...

婺城区17333431971: 列举实例说明对比手法在故乡中的人物描写中的作用,急啊!列举实例说
桂裕格列: 鲁迅的小说《故乡》用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主题.对比就是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作比较、对照,以收到表达思想、说明问题的目的. 一、...

婺城区17333431971: 缩写鲁迅《故乡》200~300字的 -
桂裕格列:[答案] 小说中鲁迅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另一方面,集中体...

婺城区17333431971: 鲁迅故乡中对闰土的语言描写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所 -
桂裕格列: 拿少年闰土对“我”的亲切语言与中年闰土对“我”的恭敬态度作对比,突出强调了中年闰土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变得愚昧麻木(表达了作者对于闰土这样的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出现在文中“我”与闰土对话的两处...

婺城区17333431971: 关于鲁迅的《故乡》 -
桂裕格列:写法是对比啊..对比儿时故乡和三十年后故乡,对比儿时闰土和中年闰土,对比年轻时杨二嫂和老年杨二嫂,对比中年闰土和老年杨二嫂.背景即辛亥革命之后,一九二一年一月.

婺城区17333431971: 故乡 (鲁迅) 故乡的前后变化【简单概括】 -
桂裕格列:[答案] 在鲁迅的记忆中,故乡是美丽的;但他回道故乡时感道的室故乡悲凉、落寞的凄惨景象 在那个时代大背景下,农民的生活越来越苦,农村已经无可避免的走向了没落 (一)回忆中的“故乡” “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

婺城区17333431971: 鲁迅 写的故乡主要用什么方法刻画的人物 -
桂裕格列: 小说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对比手法,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20年前的杨二嫂和现在的杨二嫂,我与闰土的关系都发生了巨变.

婺城区17333431971: 鲁迅《故乡》中杨二嫂20年的差异有那些 -
桂裕格列: 二十年前: 闰土:活泼可爱,机灵能干 杨二嫂:安静温和,美丽 二十年后: 闰土:麻木,畏缩 杨二嫂:庸俗,自私,刻薄

婺城区17333431971: 《故乡》中年闰土的形象,与少年闰土的区别 -
桂裕格列: 少年闰土: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动作: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