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的中国发展情况

作者&投稿:辉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战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辛亥革命前,帝国主义列强对华投资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促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结束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共和国。
2、经济: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当时中国的经济侵略,推翻帝制则鼓舞了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思潮。无产阶级队伍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条件。
3、思想: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搞尊孔复古专制独裁,此举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五四运动创造了条件;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战中,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扩展资料
战争背景

三对矛盾
19世纪末20年代初,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但基本矛盾有三对,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
法德矛盾十分尖锐。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了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个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极大扩充军备。
俄奥矛盾
俄奥矛盾的表现是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多年来,俄罗斯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区进行扩展,地处中欧的政合国奥匈帝国也在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怕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脱离奥匈帝国的统治而独立。
英德矛盾
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上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既不愿意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过于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三国同盟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罗斯和法国的三国同盟,1879年,在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签署了“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后来,由于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俾斯麦趁机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
1882年,德、奥、意三国签署了“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

俄法同盟
为了对付“三国同盟”,1892年,法国和俄罗斯达成了军事协议,它规定一旦法国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意大利的进攻,俄罗斯将以全部军事力量进攻德国,一旦俄罗斯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奥匈帝国的进攻,法国应以全部的军事力量来进攻德国。

俄法同盟形成后,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它也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随着英德矛盾发展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调整同法国、俄罗斯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签署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建立,这样,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济: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是创伤,遍地都是废墟,很多人还在吃不上饭,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但是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中国两党还是决定要将这些日本人送回他们国家。
这么多人口不论是从人力还是物力上都是非常了巨大的付出,后来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光是遣送这部分人就用了三年多的时间。
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在中国的这部分日本人的衣食住行也全都是中国提供的,据当时资料记载,光是在沈阳的这部分日本人在粮食和燃料方面就花了一个多亿,中国为了保障集中营里日本人的温饱问题,还为其一次性买了粮食和燃煤共七百吨,共计最少也是五千万。
集中营里的日本人享受着日此好的待遇,而很多中国人却还在挨饿。
当然,除了粮食和燃煤之外,衣服和药物等生活必需品的花费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不仅如此,中国还应日本的要求给日本的侨民和战俘拨款,还有一批高达四百万的管理费。
这三年内给日本的花费总共有十个多亿,要知道当年中国的经济水平并不高,一个人一年的收入还没有一百人民币,所以这个经济负担实在是太重了,十个亿,那是多少个中国人多少年的收入啊。
如果按照二战结束签订的协议,这部分钱实际上应该是日本方面出的,中国只是先垫上而已,可以抗战结束的中国马上就进入了解放战争,连日本战后的赔款都放弃了,哪还顾得上这部分钱。
科技:
当时中国科技落后,时中国的飞机产量仅仅是日本的零头。由于没有制空权,中国军队被日军压着打,动不动炸弹就从空中丢下来了。
炮兵阵地经常打不了几发就得赶紧转移,如果转移慢了很快就会被日本空军炸掉。当时中国军队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下坚持战斗,可以想象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
此外,日本已经开始研发原子弹、喷气式战斗机等先进装备,而中国则一穷二白,连螺丝都要进口,可以想象当时两国的差距有多大。但就是在这种差距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军民凭借大无畏的精神,前仆后继,和日寇进行搏杀,最终用了八年的时间在盟军的帮助下打败了日本。
实事求是的说,中国能够取得抗战的胜利,真的不容易。抗战的胜利是中国军民用生命和献血换来的,中国的大国地位是不屈不挠的中国军民打出来的。中国无愧于世界五大国的地位。


扩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
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战

一战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欧战无暇东顾,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欧战结束后,此局面继续维持了不长的时间,就被第一次国共内战和日本入侵打碎了。

基本不错.特别是20到30年,是黄金发展的十年.让美国人的29年经济危机毁了.中国的棉纱卖不动了.战争因此爆发了


抗战结束后全面内战爆发的情况
抗战结束后全面内战爆发原因:1、与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关。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根本变化。美国极力扶蒋反共;另一方面,美国在华势力扩张当需一定时间。战后和平民主成为世界发展潮流,各国人民的斗争也对中国产生了一定影响。2、由当时国内形势决定的。国民党反动派战后力量膨胀,其内战和独裁的方针已定,但...

1949年--1966年中国处于怎样的现状?
处于初步工业化建设的时期,五年计划实施。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除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回顾五年计划\/规划的历史,不仅能描绘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大体脉络,也能从中...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
这一时期最突出的事件是拥有世界人口1\/4的大国——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的枷锁,取得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改变了东方和世界的形势,大大鼓舞和促进了亚洲和世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除中国外,还有...

论述1914-1921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1914-192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几年,中国工业获得了近代最为显著的增长,资产阶级在中国大地上热火朝天地发展民族经济,企业利润极为丰厚,被誉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环境。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被卷入战争漩涡,生产能力...

我很想知道中国每个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和发展情况。
使用上很不统一。一般而言,就欧美目前来说,是把它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作为“近代”的开始。所以世界历史是把最早的资 产阶级革命爆发(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近代”历史开端的标志。但中国情况不同。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像欧美国家那样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我们把1840年作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发端...

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政治方面:付出庞大的赔款,并丧失多项国家主权。华北大乱之际,东南各省督抚自行宣布中立,从此清中央政府权威低落,汉族权臣抬头,从客观角度上来说,八国联军事件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辛丑条约》的签订,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还损害了国家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重庆谈判后对中国的政治走向有什么影响吗?
“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各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 重庆谈判的举行和双十协定的签订,表明国民党方面承认了中共的地位,承认了各党派的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设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被全国人民所了解,从而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 重庆谈判作为战后中国的重大政治...”...

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控制中国,成为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这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是一个严重的障碍。四、“三座大山”的重压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从192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前的十年间,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牢牢地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1937年日本...

二战结束,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没有获得战败国日本的战争赔款?
甚至将战争赔偿款交付给台湾区域的国民党政府,为了更好的牵制中国的发展,美方召开了旧金山会议,重新商讨日本的战后赔偿,并没有邀请中方代表参加会议,直接签署有关中方协议,并且进行概念偷换,改换成以劳动力进行赔付,这样就导致我们会受到各种各样推脱的理由牵制发展,最终未能获得日本的战争赔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资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由私人投资的近代工业。著名企业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2、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时期 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

怀宁县13930588888: 为什么一战后不久中国会出现积货如山 -
都萱万苏: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材料二一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帐,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 材料三近代中国老百姓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有许多是从外国进口...

怀宁县13930588888: 材料三反映出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如何有何表现 -
都萱万苏: 阅读下面三段反映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的材料: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材料二一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帐,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

怀宁县13930588888: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黄金时期”.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很快结束.这说明... -
都萱万苏:[选项] A. 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客观环境 B. 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本身具有较大缺陷 D.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

怀宁县13930588888: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三个阶段的特点1从洋务运动到清末 2一战期间 3一战后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分别是什么 -
都萱万苏:[答案] 阶段 原因 阶段特点 特点 从洋务运动到清末 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产生、甲午战争后出现“实业救国”浪潮初步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发展是比较缓慢,从行业...

怀宁县13930588888: ...1911年 - 1919年中国面粉业发展情况比较表时间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资本(万元)日产(万袋)1911年40600多4.31919年120450018.8材料三:一战... -
都萱万苏:[答案] (1)据材料一《新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统计表》可知,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这说明我国民族工业产生于洋务运动的探索. (2)据材料二《一战期间面粉出口增长表》可知,1914-1918年一战期间...

怀宁县13930588888: 民族工业 为什么说是短暂的春天 -
都萱万苏: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暂时减少了对华的资本输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着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于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房六百多家,新增资产达一亿三千多万元其中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张謇的南通大生集团在1921年期间获利一千六百多万两.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史上是空前的.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迅速增加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中国民族工业无力抵抗,大批倒闭.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已经走下坡路了.

怀宁县13930588888: 材料一反映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个时期 -
都萱万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 材料二:1911—1919年中国面粉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材料三:一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帐,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 请回答...

怀宁县13930588888: 一战期间中国很多发展迅速的民族企业在一战结束后却迅速衰落了,这主要说明了( ) A.民族工业投 -
都萱万苏: D试题分析: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的侵略,在这一环境中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战后,欧洲列强重新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工业发展缓慢下来.这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是否顺利与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