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行旅图的作品

作者&投稿:林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溪山行旅图是哪个朝代哪个画家的作品~

《溪山行旅图》是北宋范宽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这件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巨峰壁立,几乎占满了画面,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使全幅作品体势错综,在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队伍,路边一湾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飞瀑,使观者如闻水声、人声、骡马声,也点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题。

“溪山行旅图”是范宽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绘画史中的杰作。这件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巨峰壁立,几乎占满了画面,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使全幅作品体势错综,在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队伍,路边一湾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飞瀑,使观者如闻水声、人声、骡马声,也点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题。

《溪山行旅图》,好就好在静止的画面有一种动感,一幅空间艺术的绘画却有一种时间艺术的感觉。面对这幅一千多年前古人的绘画,体味着画中令人心醉的意境,怎能不令人发出由衷的赞叹。
打开《溪山行旅图》,一座大山矗立眼前,和山水一起映入人们眼帘的,还有不少收藏者的题款,而这些题款,就成了揭开名画流传千年的唯一线索。这枚“御书之宝”方玺的印文和印色,具有明显的宋代特点。可见,这幅名画曾经被收藏于北宋的皇宫。随着金兵南下,北宋灭亡,皇宫里的大量珍宝绘画开始流散于民间,其中也包括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第二枚御用方印,这枚 “御书之宝”的印鉴,是乾隆皇帝专门用于收藏的印鉴。
高达两米多的巨作《溪山行旅图》轴,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堂堂大山迎面压来,迫人眼目。如徐悲鸿所谓:“而一山头,几占全幅面积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山头杂树丛生,充满顽强的生命力。细密的点子皴,更是把大山刻画得坚实与传神。一条飞瀑从山间一泻而下,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中前景山脚处。巨石纵横,庙宇隐现,溪流湍急。近景大石突兀,一队旅人正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进。整个画面充满着幽深、静谧和伟大的气象。
《溪山行旅图》轴中那“峰峦浑厚、势壮雄强、远望不离座外”的突兀构图.“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表现方式,枯老、劲硬的墨线勾勒和均匀、浑厚的雨点皴,都是范宽山水画充满质感、量感的雄武之风的具体体现。我认为,对范宽的山水画风格最恰当的概括就是:雄武的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在《宣和画谱》中对范宽有这样一段论述,说他“卜居于终南、太华岩隈林麓之间,而览其云烟惨淡、风月阴霁难状之景,默与神遇,一寄于笔端之间,则千岩万壑,恍然如行山阴道中,虽盛暑中,凛凛然使人急欲挟扩也”。因为他领悟到“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干其师诸物者,未若师诸心”。“物”指的就是大自然。范宽的山水画从“师人”到“师法自然”,进而到达了“师心”的艺术境界。
另一方面,终南山、华山都临近长安,同属关中名山,其山峦体势宏大壮美,这无疑会对范宽的山水画境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岩隈林麓”、“干岩万壑”之间,北方雄伟奇逸的山水正是范宽山水画的表现对象,这也是使他的山水画具有雄武的风格的一个重要原因。
宋元两代,大师级的画家都以范宽的绘画为典范。南宋初期的李唐,稍后的一些的马远、夏圭元代的倪云林、王蒙,都对范宽的画风大加赞赏。几乎所有著名的画家,说到范宽山水画神异的表现力时,都一致认为“范宽之画,远望不离座外”,范宽的画,远远看去,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认为范宽“画山,皆写秦陇峻拔之势。大图阔幅,山势逼人,真古今绝笔也”。 巍峨的山峰,葱茏的林木,突兀的巨石,描绘出雄伟的自然景色;山路间行商的小小驮队又显出了人世间生活的脉搏,自然与人世的生命活动处于和谐之中。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范宽(活动于十世纪),陜西华原(今耀县)人,经常来往京师与洛阳一带。个性宽厚,举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长山水画,初学五代山东画家李成,后来觉悟说:“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于是隐居华山,留心观察山林间,烟云变灭,风雨晴晦,各种变化难状之景,当时人盛赞他:“善与山传神”。此图是传世唯一的名迹。
巍峨的高山顶立,矗立在画面正中,占有三分之一的画面,顶天立地,壁立千仞,予人以鲜明的印象。山头灌木丛生,结成密林,状若覃菌,两侧有扈从似的高山簇拥着。树林中有楼观微露,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在静谧的山野中仿佛使人听到水声和驴踢声。细如弦丝的瀑布一泻千尺,溪声在山谷间回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锯齿般的岩石皴纹,刻画出山石浑厚苍劲之感。画幅右角树阴有“范宽”二字款。
米芾对范宽 的绘画风格曾作过这样的描述:“范宽山水丛丛如恒岱,远山多正面,折落有势。山顶好作密林,水际作突兀大石,溪山深虚,水若有声。物象之幽雅,品固在李成上,本朝自无人出其右。晚年用墨太多,势虽雄伟,然深暗如暮夜晦暝,土石不分。”我们把这段话用来与本图勘校,就会感到很是妥贴。所以历来鉴藏家和美术史家们均坚信此图为范宽真迹。近年对画幅树下草业间“范宽”二字款 的发现更证实了这点。
此画单从构图方面说,应属于平易之境,但它却产生了非凡的力量。究其原因一是造型的峻巍,其次是笔墨的酣畅厚重。此图经清内府收藏,《石渠实笈初编》著录.
范宽以雄健、冷峻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廓和石纹的脉络,浓厚的墨色描绘出秦陇山川峻拔雄阔、壮丽浩莽的气概。这幅竖长的大幅作品,不仅层次丰富,墨色凝重、浑厚,而且极富美感,整个画面气势逼人,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扑面而来的悬崖峭壁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这就是高山仰望,人在其中抬头仰看,山就在头上。在如此雄伟壮阔的大自然面前,人显得如此渺小。 山底下,是一条小路,一队商旅缓缓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给人一种动态的音乐感觉。马队铃声渐渐进入了画面,山涧还有那潺潺溪水应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就是诗情画意!诗意在一动一静中慢慢显示出来,仿佛听得见马队的声音从山麓那边慢慢传来,然后从眼前走过。





因他胸怀博大,为人宽厚,所以别人一直叫他范宽。他也一直把这个用来署名


溪山行旅图采用的构图方式
整个画面大体上分为等比的前景、中景、远景,且比例大致为1:3:9,这便造成了一种画面的节奏感,同时进一步表现出了山峰的雄浑、庄严、肃穆之感。《溪山行旅图》是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的代表作品,这幅作品虽历经千年,却依然是山水画史上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被后人奉为经典。

这幅<关山行旅图>的作者是( )
有《春山积翠图》、《风雨归舟图》、《三顾茅庐图》、《达摩至慧能六代像》、《南屏雅集图》、《归田祝寿图》、《葵石峡蝶图》、《三鹭图》等传世。子戴泉、女戴氏、婿王世祥等皆善画,能传其法。参考资料:http:\/\/www.cangdian.com\/InfoCenter\/HuiHuaDetail.asp?ID=HH01-1-0228 ...

解读范宽《溪山行旅图》里的宇宙密码
在《溪山行旅图》中,每个山势、龙脉都隐藏着不同的神界故事,需要观者用心去解读。无论是佛界、道境,还是奇门洞天,都在画中以独特的形态展现,每个细节都寓含着艺术家的智慧和情感。而欣赏国画,不仅在于技巧,更在于领悟其背后的精神内涵和宇宙奥秘。艺术的道路无止境,范宽的创作历程和作品,为...

溪山行旅图轴是下列哪个画家的作品
范宽。《溪山行旅图轴》是北宋画家范宽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巨幅立轴山水画。这幅画作以正面的主峰为主题,山峰高耸,占据了画面的主要位置。范宽是北宋前期最有声望和影响的山水画家之一,画作风格独特,构图巧妙,深受后人赞誉。

为什么说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是一幅古代山水画的典范
近景但见几块巨石。在近中景之间,枝叶扶疏的老树之下,商旅赶着负运货物的驴队正在缓步而前。目注此景,似乎可以听到近处的蹄声得得,稍远的泉水淙淙,欣赏者的思路由山水而及于人事。在这富裕感染力的作品中,画家把“山从人面起”般的令人惊愕的崇高感与商旅缓行山间的牧歌式的情调巧妙地结合起来,...

《溪山行旅图》描绘了什么内容?
《溪山行旅图》是范宽山水画的代表作,也是古代全景构图的水墨山水画中的杰出作品。这一巨幅立轴山水构图,以几乎23的篇幅画出一座巍峨高耸的远山。虽处于远处却如劈面而来。峰顶密密丛林,黑压压连成一片,崖石皴纹历历清晰,近迫眉睫,中近景只占1/3。中景是起伏的丘陵山冈,茂密丛林,似隐似现的楼...

《溪山行旅图》的作者是()
范宽。范宽是北宋初年的山水画家,范宽的作品注重写生,以刻画自然为能事。最著名的作品《溪山行旅图》是一幅雄壮的巨幅山水画,展现了山川的壮丽景色。这幅画以山水为主题,表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和壮丽,同时也展现了范宽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之情。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里边的溪山原型是哪里
正确。 范宽,宋初陕西耀县人p。又s名中6立,字中2正。初学荆、关和李成,又x曾入t居终南山f、太a华山y深林之x中1,使之u心6神与k大t自然相融,所以6其作品既有雄伟气7势又y能感人i心1魄。 《溪山w行旅图》是范宽传世的唯一c真迹,右下y角树丛中4有范宽的名款。该画是高远章式。上...

《溪山行旅图》知识背景、 作品表现方法 和 作品中值得关注或记忆的细...
范宽以雄健、冷峻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廓和石纹的脉络,浓厚的墨色描绘出秦陇山川峻拔雄阔、壮丽浩莽的气概。这幅竖长的大幅作品,不仅层次丰富,墨色凝重、浑厚,而且极富美感,整个画面气势逼人,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扑面而来的悬崖峭壁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这就是高山仰望,人在其中抬头仰看,...

溪山行旅图这幅画创作于什么时期?
《溪山行旅图》是北宋范宽创作的一幅绢本墨笔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图主体部分为巍峨高耸的山体,高山仰止,壮气夺人。山顶丛林茂盛,山谷深处一瀑如线,飞流百丈。山峰下巨岩突兀,林木挺直。画面前景溪水奔流,山径上一队运载货物的商旅缘溪行进,为幽静的山林增添了生气。

布拖县18243335263: 溪山行旅图是谁的作品 -
凌芸吡嗪: “溪山行旅图”是范宽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绘画史中的杰作.这件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巨峰壁立,几乎占满了画面,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使全幅作品体势错综,在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队伍,路边一湾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飞瀑,使观者如闻水声、人声、骡马声,也点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题.

布拖县18243335263: 《溪山行旅图》属于什么画 -
凌芸吡嗪:[答案] “溪山行旅图”是范宽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绘画史中的杰作.这件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巨峰壁立,几乎占满了画面,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使全幅作品体势错综,在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

布拖县18243335263: 《溪山行旅图》作者作者 -
凌芸吡嗪:[答案] 范宽生卒年月不详,(据画史记载,他生于五代末,在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年还健在.)本名中正,字中立(又作... 《溪山行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水墨,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画中巨峰巍然耸矗,山涧中瀑布直泻而下,...

布拖县18243335263: 溪山行旅图是哪个朝代的画家,谁的作品 -
凌芸吡嗪: 《溪山行旅图轴》是北宋画家范宽的作品 范宽(950-1032),北宋画家.又名中正,字中立.汉族,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画山水,为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初学李成,后感悟"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造化",遂隐居终南、太华,对景造意,写山真骨,自成一家.其画峰峦浑厚端庄,气势壮阔伟岸,令人有雄奇险峻之感.用笔强健有力,皴多雨点、豆瓣、钉头,山顶好作密林,常于水边置大石巨岩,屋宇笼染黑色.作雪景亦妙.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

布拖县18243335263: 列举一个艺术作品并说出这个艺术作品的意蕴 -
凌芸吡嗪: 北宋范宽的 溪山行旅图 范宽以雄健、冷峻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廓和石纹的脉络,浓厚的墨色描绘出秦陇山川峻拔雄阔、壮丽浩莽的气概.这幅竖长的大幅作品,不仅层次丰富,墨色凝重、浑厚,而且极富美感,整个画面气势逼人,使人犹如身...

布拖县18243335263: 《溪山行旅图》、《踏歌图》、《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年代 -
凌芸吡嗪: 《溪山行旅》为中国北宋画家范宽的作品. 《踏歌图》是南宋画家马远的代表作,貌似山水画,实际却是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风俗画.《溪山行旅》为中国北宋画家范宽的作品.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巨...

布拖县18243335263: 《 溪山行旅图 》 -
凌芸吡嗪: 中国北 宋绘画作 品 . 作 者范宽 . 《 溪山行旅图 》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 ,绢本 ,水墨 ,作者于树傒间题“臣范宽制”4字,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溪山行旅图 》绘巨峰耸立,下不见底,山涧中一线飞瀑直泻而下,山下巨石突兀,溪水...

布拖县18243335263: 《溪山行旅图》的作者和内容(追加50分) -
凌芸吡嗪: 《溪山行旅图》宋代画家范宽作.描绘的是关中景色.重山叠峰,草木蒙茸,山石坚硬,山势雄健,丰厚,虽是正面,却多变化,有空间感;山脚下开阔的路上,毛驴行人,动态准确生动,对关陕一带的地方景色描绘深刻、真实.他长于表现四季景色,行旅和“风月阴霁难状之景”,“皆写秦陇峻拔之势,图大幅宽,山势逼人.”范宽的作品,着重骨法,用墨比较深重,从这件作品中即可看出.

布拖县18243335263: 溪山行旅图属于哪种类型的国画 -
凌芸吡嗪: 《溪山行旅图》是北宋范宽创作的一幅绢本墨笔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图主体部分为巍峨高耸的山体,高山仰止,壮气夺人.山顶丛林茂盛,山谷深处一瀑如线,飞流百丈.山峰下巨岩突兀,林木挺直.画面前景溪水奔流,山径上一队...

布拖县18243335263: 溪山行旅图是写意还是写实?
凌芸吡嗪: 《溪山行旅图》 北宋,范宽 构图: ① 中峰鼎立,中轴巨碑式构图,全景,之字 有中正平衡的效果,相当对衬、居中. ② 主山(远景)占画面2/3,高远,甲字 画幅尺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