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 孟子 许行章 的论辩特色

作者&投稿:钟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的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以驳论为主的议论文,文章主要驳斥农家“贤者与民并耕”的主张,论证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还驳斥了农家“市贾不贰,国中无伪”的观点,指出“市贾不贰”会带来人情作伪和扰乱国家的恶果。此外,文中还斥责陈相的背叛师道为不义之行为。所以,在理解本文时,要注意对以下重点内容进行把握。

1.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

(1)运用演绎论证法,驳斥“君民并耕”的片面观点。作者采取步步追逼、请君人豰的演绎论证方法。首先借陈相之口摆出农家学派的观点并不直接反驳,而是从打听许行的日常生活人手,设下一个大圈套,以一连串的问话,诱使陈相钻进圈套中:许行用粟交换陶器,用粟交换工具,与百工交易。陈相只得承认许行除了自耕自食外,并不能自陶自冶,一人尽百工之职。然后作者再抽紧圈套,用反法从陈相口中引出“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的结论。至此,“贤者与民并耕”的片面观点不攻自破,从而自然而然地演绎出圣人治理天下同样不可耕且为的正面结论。

(2)运用归纳法,证明“劳心者治人”的观点时。作者采用了大肆铺陈、最后反诘的归纳方法。首先花大量笔墨铺陈尧、舜、禹、益、后稷等圣人治国安民的大量事实,宣扬了他们治国安邦的伟大业绩,从三个方面论证圣人因“劳心”而无法与民并耕:一是圣人为平天下而忧,不得耕;二是圣人为教育人民而忧,无暇耕;三是圣人为寻求人才而忧,不能用心于耕。大量的事实先造成一种不容争辩的气势,然后用反诘句(如:“虽欲耕,得乎?”“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岂无所用其心哉?”)点拨,作者所持的“劳心者治人”的正面论点就不言自明了。

(3)运用对比论证方法,驳斥陈相兄弟背叛师道之不义。作者分别列举陈相兄弟“师死遂倍之”的不义之举与子贡、曾子等人怀念孔子的感人行为,两者一对比,陈相兄弟背师叛道之不义就更加鲜明突出了。

(4)采用演绎方法,驳斥农家“市贾不贰、国中无伪”的片面观点。孟子采用与农家相同的事实,却推导出与之相反的结论,与农家针锋相对,从而更加理直气壮,有力地反驳了农家“市贾不贰、国中无伪”的片面观点。

2.修辞手法

(1)文章多次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或使论点层次清晰,或使论证的论据充分,其作用是大大增强了文章的雄辩气势。如:“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放勋日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等等。

(2)文章大量运用了反法的手法,先列举大量论据进行充分论证,而后用简练的反这句收结。通常可以收到两方面的效果:一是不直接说出正面结论,令对方思而得之,更有启发诱导力量;二是反法语气更有逼人气势,使人难以招架。如:“虽欲耕,得乎?”“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岂无所用其心哉?”

论说善设机巧,擒纵自如;论述层次分明,逻辑严谨;文章理足气盛,雄辩犀利,并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曾受学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成为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为了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他曾游说诸侯,历经邹、齐、鲁、宋、膝、梁(魏)等国,但都未被重用。晚年著书立说,教授弟子,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将其学说整理成《孟子》七篇。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孟子》这部书。
  在先秦诸子中,《孟子》和《庄子》最富文学性。“对齐宣王问章”和“许行章”又是《孟子》的代表篇章。
  “对齐宣王问章”记述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讨论争辩的是“王道”和“霸道”的问题,齐宣王主张实行“霸道”,孟子则竭力宣扬“王道”。“许行章”记述了孟子和农家学派陈相的谈话,实际讨论的是社会分工问题,陈相引许行的观点,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孟子则主张劳心者不劳力,劳力者不必劳心。
  与齐宣王的辩论中,齐宣王本意要听孟子关于“霸道”的看法,所以,开头即问:“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但孟子立意要谈“王道”,于是回答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紧接着用“无以,则王乎!”引出了自己的论题。这就使本来想谈“霸道”的齐宣王,不由地问“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而步入了孟子设置的机关。此后,孟子又一路主动,颇富情趣而又极畅达详尽地表达了自己关于“王道”的政治主张。
  这种论辩中的主动性,在“许行章”中也有表现。当农家陈相见孟子,转述了许行的“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损害)民以自养也”的话以后,孟子问:“许子是种粟来吃吗?”答:“是。”问:“许子是织布来穿吗?”答:“不,许子只穿粗布麻衣。”问:“许子戴帽子吗?”答:“戴。”问:“戴什么帽子?”答:“生绢做成的。”问:“自己织的吗?”答:“不,用粟换来的。”问:“许子为什么不自织?”答:“因为妨碍种田。”问:“许子用锅甑做饭,用铁器耕田吗?”答:“是。”问:“自己做的吗?”答:“不,用粟换来的。”经过如此因势利导的问答,孟子就进一步说:“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这是说,许子用粮食来换耕器和釜甑,不是损害陶工铁匠,陶工铁匠用釜甑和耕器来换粮食,难道就是损害农夫吗?这是何等痛快淋漓!逼出了陈相“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的答语。
  有人评“许行章”的这种写法,叫作“善设机巧,使人入彀”。其实,它和“对齐宣王问章”的写法共同之处都在于,时时掌握论辩中的主动权。即是说,由于孟子思考敏锐,对问题有总体认识,善于掌握问题的矛盾变化,能够从容驾驭论辩过程,驰骋自如。
  《孟子》散文从容、自信的特点,与孟子的禀性有密切关系。春秋战国时代,学术比较自由,人的个性的强烈的自我表现,是一种共通的、普遍的特征。在先秦诸子中,孟子的个性似乎表现得更为强烈。比如,强调保持人的尊严,他自己就有尊严的人格。他说:“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即使是游说人主,也绝不阿谀逢迎,即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这种凛然不可犯的傲骨和藐视权贵的勇气,渗透进文章之中,也就表现为气势充沛、高瞻远瞩、从容不迫、烛幽洞微的风格。
  孟子这两篇文章,都结构完整,并富于腾挪变化。
  “对齐宣王问章”的内容可分四部分。首先说宣王的“以羊易牛”的“不忍”之心,正是实行仁政、王道的基础。宣王高兴地说出“于我心有戚戚焉”时,第一部分内容结束了。有这样的基础,却未能实行“仁政”,那原因何在呢?于是,在第二部分集中解答了宣王之所以“恩及禽兽、功不至百姓”,是对“仁政”的不为而非不能。第三部分,转到论述求霸必定失败,而实行仁政、保民而王,则必能成功。宣王孜孜以求的是实行“霸道”,因此,不讲清“霸道”的难成、“王道”的易致,要宣传、劝说宣王实行“仁政”,是根本不可能的。此段,孟子有的放矢,痛下针砭,致使宣王说出了“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我志,明以教我”的话。霸业难于期,王道易于成,那么,究竟如何实行“王道”呢?这自然是第四部分也即最后一部分的内容了,有养、有教,有“恒产”、又有“恒心”,这就是实行仁政的根本措施。

  请看,文章讨论的是极严肃的政治问题,但却谈论得极轻松自在。文章论述的是“王道”、“霸道”的大道理,但却又并非一开始即长篇大论。作为议论文,写得平稳、严谨,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但有的文章更胜一筹。它们看似信笔驰骋,实则不离规矩;在好似不经意、不用力中,款款道出了事理的真谛。开阖自如,笔走龙蛇,在先秦,唯独《孟子》和《庄子》能够做到这一点。
  《孟子》将议论文章写得有感情、有情趣。例如“对齐宣王问章”,不仅写出了对话时双方的感情色彩,甚至还从对话中,表现出了对话人的内心活动。对于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孟子非常清楚,偏偏要明知故问:“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齐宣王自然也明知道孟子要他回答的是什么,却又偏偏“笑而不言”,于是就引出了孟子“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的问难。当逼迫宣王不得不说出“否。吾不为是也”的话后,孟子再一语破的,指出宣王的“大欲”是“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并严正指出:“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这样连“潜台词”都表达了的对话,真可谓妙趣横生。
  通过语言变化,表现生动的情趣,可以“许行章”为例。为了驳斥许行的“与民并耕而食”说,一连用了三段文字。这三段文字都是通过讲尧舜的功德,宣扬儒家的主张。第一段,说舜举益烧山泽赶野兽,开荒种地;禹治水,八年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用“虽欲耕,得乎?”作结加以反驳。第二段,说后稷教民种五谷,契掌管教育,使民知礼守礼。最后用“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作结加以驳斥。第三段,说“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在引孔子赞颂尧、舜的话后,又归纳为“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这三段文字,作用相同,写法也基本相同,而反诘之语,却不断出新,这就自然使文章富于情趣了。
  最后要说明的是,孟子的散文已体现出某些进行自觉的艺术创造的趋向。在这方面它似乎不同于早期语录体的《论语》。这因为《孟子》七篇有孟子自己的劳动和心血;还因为《孟子》七篇中的不少篇体现出了孟子写作时的总体构思;同时,他自己宣布过的“善辩”、“知言”等某些属于写作方面的见解,确实在文章中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哲学内容的《孟子》实际上已经是我国古典散文从章到篇的划时代的作品。它的论辩艺术以及其它方面的成就,对我国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番禺区19840781185: 分析下 孟子 许行章 的论辩特色 -
鄢霍一干: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曾受学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成为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为了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他曾游说诸侯,历经邹、齐、鲁、宋、膝、梁(魏)等国,但都...

番禺区19840781185: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中是如何体现“孟子善辩”这一特点的?请简要说说这篇文章的论辩艺术! -
鄢霍一干:[答案] 你好像重复了吧!尤其是后面那一问!孟子与农家的争辩:《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以驳论为主的议论文,文章主要驳斥农家“贤者与民并耕”的主张,论证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还驳斥了农家“市贾不贰,国中无伪”的观...

番禺区19840781185: 《孟子 许行 》中的辩论技巧 -
鄢霍一干: 《许行》一章孟子与信奉农家学说的陈相关于社会分工问题曾有过一番辩论.反驳了对方“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主张.在辩论中,孟子惯于长驱直入,穷追不舍.首先问明许行一切生活资料的来源,以见社会分工的必要;再进而论治天下之不可耕且为,列举尧、舜、禹、稷所以不暇躬耕之故;然后斥责陈相背师说而学许行之道为用夷变夏,“下乔木而入于幽谷”.声色俱厉,气盛言宜.层层进逼,直到论敌彻底缴械,充分表现出了他刚建的谈锋和如虹的气势.

番禺区19840781185: 〈孟子〉的论辩技巧有何特色?请举例说明 -
鄢霍一干: 《孟子》二章中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开篇运用对比讲述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样的对比更加形象,让读者容易接受.后文又用“多助之”和“寡助之至”做对比,突出了本文的主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开始运用6个事例,说明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告诫我们应该有忧患意识,又举出在优越的环境中不思进取、沉迷享乐的事例,告诫人们沉迷于安乐中就会自取灭亡的道理.最后总结出了本文的内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的语言很具有说服性,举出的事例也容能从分的表达出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论点充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番禺区19840781185: 关于孟子.. -
鄢霍一干: “仁义”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主张用“王道”、“仁政”统一天下,反对暴虐统治,反对杀人盈野的兼并战争.民本思想是孟子的主要政治思想.“性善论”是仁政学说的理论根据.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理论为后代剥削者提供了...

番禺区19840781185: 《孟子》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
鄢霍一干: 《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注意文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特色鲜明. 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其写作特点: (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入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役喻...

番禺区19840781185: 《孟子》的论辩文有哪些特征 -
鄢霍一干: (一)孟子的论辩逻辑 孟子论辩之所以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严密的逻辑性是其重要成因之一.谭家健认为孟子虽然不像墨子那样有比较完整的形式逻辑理论,但是“却能普遍而熟练地使用着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其文章都有着严格...

番禺区19840781185: 试以《齐桓晋文之事》说明孟子论辩文字的特点 -
鄢霍一干: 一、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当时政治上诸侯纷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各诸侯国国君都野心勃勃,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他们崇尚的是“霸道”.而孟子宣扬的是王道仁政学说...

番禺区19840781185: 孟子的语言风格 -
鄢霍一干: 一、雄辩色彩 1.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彀中来,使对方心悦诚服. 2.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机彀,便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例《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二、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典型事例,如《齐桓晋文之事章》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实.比喻,如为了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章》寓言故事,著名的如 “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上》)、 “揠苗助长” (《公孙丑上》)等.

番禺区19840781185: 论述《鱼我所欲也》的论辩艺术 -
鄢霍一干: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之大家,被称为“孔子之后第一人”.他生活的战国中期,诸侯争雄,众说蜂起,儒家思想处于信仰危机阶段,当时的形势正像孟子所说的那样:“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