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 国学拾遗 的简介

作者&投稿:岛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林语堂《国学拾遗》讲的是什么?如题 谢谢了~

古人,想要使得美德显明天下,首先要治理好他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家庭的人,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想要提高自己道德修养的人,首先要使自己的心正;想使自己的心正,首先自己要诚实;要想做个诚实的人,首先要获得真正的知识;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就是穷究事物的原理。

麻烦采纳,谢谢!

其实有一些是生僻的,有些是小节,不值得花大力气,有一些太难找,这其实只是查看记性好坏,有否看过,不算真正学国学,当然赏玩一下是可以的。至于学国学,还是一点点看,比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不用看那些文学史,那要等你了解之后看的,可当复习。国学许多是文言,所以一定要增长文言知识。我推荐一些书吧,《文心》,这是夏丏尊和叶圣陶用故事给青少年介绍一些文学知识的,经史子集适当看看,选代表性的。《古文观止》,我想不是因为选的都是好的,而是全面这本来就是给初选者看的,这类蒙学书也可看看,比如幼学琼林这类的,书店很多。近代的也有许多可看。其实可以从耳熟能详的书籍看起,许多书都是从这些书延伸的。学国学不一定要中国人的,西方的一些可供印证,比如修辞,有些是他们简洁;日本人不可小看,有些东西很好,可当看故事。最后一步步来,希望你不要成为万精油,可对感兴趣的钻深。

  《国学拾遗》作者林语堂,福建龙溪(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1955年创办的《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76年在香港逝世,一生著述颇丰。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的确了得,儒释道谈得头头是道,外国作家也是如数家珍。文中讲述古人想要使得美德显明天下,首先要治理好他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家庭的人,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想要提高自己道德修养的人,首先要使自己的心正;想使自己的心正,首先自己要诚实;要想做个诚实的人,首先要获得真正的知识;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就是穷究事物的原理。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本书以通俗、生动的语言,以小品文的形式,为你讲述包括儒家、道家和佛家这三方面的国学知识。
  《国学拾遗》包括儒家:仁者爱人、道家:大道无形和佛家:无生无灭三部分。“仁”,或真人性,在道德感的形式上,是以人的内心和外在的宇宙的道德相和谐为基础。当这个“真义”实现时,便“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儒家的哲学基础。道家哲学和儒家哲学的涵义,一个代表消极的人生观,一个代表积极的人生观,那么,我相信这两种哲学不仅是中国人有之,而也是人类天性所固有的东西。我们大家都是生就一半道家主义,一半儒家主义。道家与儒家,不过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一种属于活动的、有为的、相信的一面;一种是属于静观的、怀疑的、惊异的,使生活笼罩着一种如梦性质的一面。这样是很好的。佛教教导人生是一个生死轮回的圆圈,我们现在为我们前生所做的接受惩罚,我们将来我们现在所做的接受惩罚。这个圆圈是痛苦的和一个永不休止、应接不暇的幻影。人要逃脱这个圆圈才能获得拯救。
  从皇帝到老百姓,最根本的就是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是这个基础破坏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不可能的。没有一棵这样的树,其树干又细又小,而其顶部的树枝长得繁茂。这就是事物之本的含义。不过在书的结尾有点宣传宗教的味道。

  (改了,看下吧,老兄)

1、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学习。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妇子师范大学教务处和英文系主任。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荐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2、内容简介:古人,想要使得美德显明天下,首先要治理好他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家庭的人,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想要提高自己道德修养的人,首先要使自己的心正;想使自己的心正,首先自己要诚实;要想做个诚实的人,首先要获得真正的知识;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就是穷究事物的原理。

这几天睡觉前翻看国学泰斗林语堂先生写的《国学拾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感觉到林先生学识的精深,对儒道佛三家精辟的见解也使我深深叹服。
林语堂 (1895-1976)福建龙溪(现福建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国学泰斗,文学家,语言学家。
林先生是有盛名的,在大学时读过他的《瞬息京华》。这是一部描写了清朝灭亡后,民国时期是北平几个典型的大户人家的生活,非常逼真的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画卷。虽因琐事未全部看完,看了三分之二,但已经能感受到他细腻的人物描写,生动的语言特色,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动人的情感故事。在这部书中,林语堂先生倾注了大量的情感和精力,写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
回过头来,我们再说说林语堂的这部《国学拾遗》,虽刚开始读,很多篇章还未细细品味和慢慢咀嚼,但我确实已喜欢上了这本书,清新素雅的封面,古朴轻质的纸张,浓郁悠远的哲理文字,深邃广博的的国学气息,深深折服了凡辈的我。
国学,在我看来,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与当代的文化进行通融,取精剔糟,来发扬中华璀璨文化,从而达到感悟和理解生命,为人生指点明路。
这本书虽好,但,本人以为,还是在一些方面有所欠缺,比如,在书中摘录《论语》《孟子》或其他书中大段古文时,应该多为一般的读者考虑,对句子进行注释,免于像吾辈古文差的看时很吃力。
个人认为,中国古代文化,如浩瀚的大海,穷尽一生的精力去畅游,想从此岸游到彼岸,却也只能在里面游很短的一程,溅起一朵小浪花而已。而国学泰斗为何成为泰斗,是因为他溅起的浪花比别人大。
“仁”,或真人性,在道德感的形式上,是以人的内心和外在的宇宙的道德相和谐为基础。当这个“真义”实现时,便“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儒家的哲学基础。
道家哲学和儒家哲学的涵义,一个代表消极的人生观,一个代表积极的人生观,那么,我相信这两种哲学不仅是中国人有之,而也是人类天性所固有的东西。
道家与儒家,不过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一种属于活动的、有为的、相信的一面;一种是属于静观的、怀疑的、惊异的,使生活笼罩着一种如梦性质的一面。这样是很好的。

[精彩书摘 ]
孔子那个人
如果现在来写儒家的哲学,这是在我之前已有数千位中国学者写过的课题,我只能写出我自己对它的悟解及我自己对它的评价和阐释。我没有接受什么,也没有认为什么是当然;我喜欢剥去孔子及儒家某些他们早已被曲解的意见和信仰。我的天性近乎道家,多过因信仰而造就的儒家。那些新儒家已透过佛教徒的眼来看孔子的教训,为什么我不可以透过道家的眼来看孔子的教训?儒家和道家被视为中国思想的对立的两极:孔子是一个实证主义者,而老子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孔子最关切的是人,而老子最关切的是宇宙的神秘和性质;孔子视宇宙为人之一部分,而老子则认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但在近距离来看,问题仍不是这样干脆及简单。我以为孔子对上帝及上帝意旨的关心及他对于宇宙的灵性性质的看法,已被儒家通常的实证主义所蒙蔽。因为道家有意深入,而儒家则一切都在表面上,至少是假作如此。道家的思想家较能欣赏孔子及其教义的某些方面,且帮助他避免只注意显著的德行及生活的实际问题。我想考察孔子对于死、上帝、上帝的意旨,及人的灵性等较大问题的态度。

孔子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私生子。他的父亲是鲁国三大名将之一,下面这个故事,可见其勋业之一斑。有一次他带鲁国的兵去攻一座城。当他的一半军队已进入敌人的城门,而另一半仍在外面的时候,敌人突然把城门放下。孔子的父亲,看出敌人有诈,一手将城门举起,让他的军队全部退出。

孔子的父亲六十岁以后才娶了一个少女,就是孔子的母亲,她是三个姊妹中最小的。儒家的清教徒曾想尽最好的方法来解释历史的记载,以说明孔子并不是私生子,但我认为不必这样做。非婚生的子女常是很聪明的,这是自然的。“一切孩子都是自然的”,如一个法国贵妇所说,但我以为私生孩子比其他的孩子更为自然。意思是,这个孩子常是服从男女互相吸引的自然律热烈的罗曼史的结果。别的记录似乎也支持这个说法,大陆史家司马迁记载孔子父亲死时,孔子尚幼,他的母亲不愿意告诉他父亲坟墓的所在(他的母亲想瞒着他)。等到孔予的母亲死后而孔子已长成时,他才从一个乡下老太婆的口中知道父亲是谁及他坟墓的所在,使他可以把父母合葬在一处。孔子被描写为九尺六寸高,古代的尺是长一指距,或八英寸,那么用现在的尺来量是高六尺四寸。无论如何,他的绰号叫做“长人”。

孔子童年为季氏牧牛羊,所以他严格地说是一个牧童,曾经学习做过许多粗鄙的事。但由于自修,他仍成为当时第一流的学者。五十岁的时候,他被任为鲁国的中都宰,升迁为鲁司寇,后来且摄行相事。在这里他有机会将他社会和政治的学说付诸实施,但因把握实权的鲁国贵族们对他失望而被罢免,正如柏拉图被西那库斯的暴君戴奥尼夏罢免一样。后来他辞职,离开他的祖国到外国(城邦)周游,共历十四年之久。像柏拉图一样,他想再度从政,但失败了,因为在他心中有他的革命理想,且相信只要他有机会,他知道怎样使它实现。这个失败的时期,同时也是孔子成就最高的时期。他常陷入困难中,被人嘲笑拒绝,数次被逮捕及拦劫,但他却始终保持温良恭俭谦让的态度,有一位伟大的儒者曾指这一点为他性格中最感人的一面。因为在这个时期,他显示出他的真正力量。没有一个国君愿意认真接待他或授给他权柄,门徒们都灰心失望,但孔子仍乐天安命。当他被逮捕或拘留时,他习惯于唱诗或朗诵而且自弹一种乐器来伴奏。他继续研究历史。经过了多年的浪游之后,最后回到他的祖国,当时他的几个门徒都已在政府做事。因此他以一个“大老”——官吏老师的身份回乡,在他七十二岁那年去世。就在他生命中最后的四五年里,他着手做最伟大的工作,专心编辑古代的作品,写下他一生对历史的研究。这些书留传下来,就是儒家的五经。

新儒学的清教徒们总是曾试图把孔子描绘成一个拘执小节,具有尊严的圣人。他们把他弄成一个缺乏人味完美的圣人。事实上孔子是他那时候的撒母耳·约翰生博士,最怕受人尊敬。根据《论语》的记载,他曾做过几件使那些正统批评家骇异的事。那些正统家惊呼:“一个圣人,一定不会做这样的事,这些经文显然是后人窜入的。大哉孔子!”我只要提及一个记载在《论语》的事例。孔子对那些佞人及伪善者的反感就像耶稣对法利赛人一样。一天有一位这类的学者来见孔子。孔子吩咐仆人告诉那位来访者他不在,然后为想表示他对这个叫做孺悲的人深恶痛绝,做了一件很无礼的事。当那个来访者仍停在门口的时候,他拿起他的弦乐器来唱歌,“使之闻之”。孔子曾一再地说:“乡愿,德之贼也。”“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愿乎。”有一次他描写当时从政者为“斗筲之人”,又有一次他真的拿起一根杖去打一个他非常不喜欢的人的胫,且叫他做“贼”。这是孔子礼貌的标准。

这个人是像一块石头一样坚强,生而有不竭的精力,能忍受工作上极大的紧张,他说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善感而且多情。《孔子家渤记载说:“孔子适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贡脱骖以赠之。子贡曰:‘于所识之丧,不能有所赠,赠于旧馆,不已多乎。'孔子曰:‘吾向入哭之,遇一哀而出涕,吾恶夫涕,而无以将之。小子行焉。'”可见他对心腹弟子的友善而温柔。他写了一本书《春秋》,是当时统治者们的可怕的标准尺。他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春秋》在统治阶级的圈子里面引起了很大的激动,因为他对篡位者做了严厉的裁判。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当一个人和他的时代不能协调时,孔子显示出一种坚强不屈及对自己可笑处境保持幽默感的混合性格。当他们周游列国时,孔子和弟子们被某一小城的官吏拘留,甚至绝粮数天,他们因此实际上陷于饥饿,经过了数天之后,他的许多跟随者都饿得不能起来,但孔子仍继续奏弦乐自娱。

子路愤怒地闯进来对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

孔子回答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知道弟子们的心中有愤愤不平之感,于是把子路召入问他:“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乎?奚为至于此?”

子路愠而对曰:“君子无所困。意者夫子未仁与?人之弗吾信也;意者夫子未智与?人之弗吾行也。且由也昔者闻之夫子: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积德怀义,行之久矣,奚居之穷也?”

子曰:“由,未之识也。吾语汝。汝以仁者为必信也,则伯夷叔齐不饿死首阳;汝以智者为必用也,则王子比干不见剖心;汝以忠者为必报也,则关龙逢不见刑;汝以谏者为必听也,则伍子胥不见杀。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是以晋重耳之有霸心生于曹卫,越王勾践之有霸心生于会稽。故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庸知其终始乎?”

子路出,召子贡。告如子路。

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贬焉?,,

子曰:“赐,良农能稼不必能穑,良弓能巧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不必其能容。今不修其道,而求其容。赐,尔志不广矣,思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问亦如之。

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后见君子。”

孔子欣然叹日:“有是哉,颜氏之子!吾亦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孔子似乎很难和女人处得来,他休了他的妻。他有一次说过一句贬抑女人的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在其他方面,孔子并不是一个容易服侍的人。他太太发现他有许多奇怪的癖性:他要右袖比左袖短一点以便于工作,他坚持睡衣必须长过他的身体的一半。他对食物吹毛求疵,使他的太太感到困难。《论语·乡党》对孔子的习惯有详细的描写,据说孔子不吃这样又不吃那样。我想每一餐一定都使孔太太大伤脑筋。素菜可能不够多,肉可能切得不够正。这些事情如果她有时间,她倒可以注意。但他坚持要饮家酿的酒,吃家制的干肉。有一天当她家里的肉脯已经用完,她不得不急于在外面买,却发现他拒绝吃现成的肉脯时,她已经打了一半主意要离开这位“伟大”、难以侍候,且好吵闹的学者。等到她再发现她的丈夫因为她忘记把姜放在桌上而拒绝进食的时候,更加深了她离开的决心。但当有一天她发现这位好人因为肉切得不够方正而拒绝食用,她只有走开让他去找每次切肉都能切得四四方方的女人来服侍他。他是一个对食物多么挑剔的人(一种不只是欣赏美食的挑剔,而同时坚持它要弄得适当地送上来)。

刚巧,孔子和他的儿子孙子,都曾出妻。由于孔子的独子和孙子都面临一个高技术的问题——人对出母应守丧多久,从而使我们间接知道孔子孙子的儿子也曾面临过相同的问题。曾子——谈孝道的大哲学家,孔子孙子子思的老师,也曾为他的妻子梨没蒸熟得罪了婆婆而把她休了。无论如何,在孔子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过的是单身汉的生活。

孔子信天和天命。他说自己五十岁的时候已知天命,且说:“君子居易以待命。”上帝或天,如孔子所了解,是严格独一的神,但在民间信仰中,则有许多神祗。有一次有人问他:“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而孔子回答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孔子有一次病得很厉害,有人建议他“祷尔于上下神祗。”孔子回答说:“丘之祷久矣。”他很注意祭祖,他说“祭如在”。大家都知道孔子不大注意死后的生活,至少他教训中的主调是如此。另一方面,《论语》一再记载他对死者同在的敬畏和虔诚的感觉。同时也记载他所最“慎”的事情是“祭及斋”。换句话说,孔子假定上帝是高高在上的,用神秘微妙的方法来领导人事的进行,他对《易经》的兴趣显示他深信命运。他一生的历史研究注意古代宗教祭祀的方式。我们必须假定宗教祭祀这个主题曾对他有很大的魔力。例如他说:“知其(稀礼)说者,之于天下也,如其示诸斯(掌)乎。”

他的性格中还有美学的一面,他对音乐的挚爱显示出他性情的敏感。他差不多每天都唱歌,而当他喜欢别人所唱的一首歌时,他“必请反之而后和之”。孔子说他自己小时在邻邦齐国听到一篇伟大的作品,“三月不知肉味”。这可能有点夸张,但它确能指出他对音乐的爱好。他曾形容音乐为教育的金顶,这正足以显出他是那一类的哲学家,他常常显及对于人心世道不可见的影响力。


云南省19147253564: 急求 国学拾遗 的简介 -
微冯硫酸: 这几天睡觉前翻看国学泰斗林语堂先生写的《国学拾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感觉到林先生学识的精深,对儒道佛三家精辟的见解也使我深深叹服.林语堂 (1895-1976)福建龙溪(现福建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

云南省19147253564: 求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白居易的简介 每个简介要在200字以内啊~~ -
微冯硫酸: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

云南省19147253564: 急求国学小故事!!! -
微冯硫酸: 陈 蕃 扫 屋 陈蕃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但陈蕃小时候,却十分懒散,经常不扫屋子,东西乱放.有一天,父亲的一位朋友前来拜访,看到他家屋子十分凌乱,而陈蕃却不管不顾,就说:“孩子,为什么不把屋子收拾干净来招待宾客?”陈蕃反...

云南省19147253564: 关于国学的资料!!!急急急 -
微冯硫酸: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并涵盖各历史时期文化精髓的学术.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国立学校,自 “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云南省19147253564: 急求汪藻的简介 -
微冯硫酸: 汪藻(1079~1154) 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德兴(今属江西)人.崇宁二年(1103)进士.北宋时官至太常少卿、起居舍人.南宋时,官至显谟阁大学士、左大中大夫,封新安郡侯.汪藻早年曾向徐俯学诗,中年以后又拜韩驹为师...

云南省19147253564: 120字以上的国学类文言文,急需 -
微冯硫酸: 《身有至宝》:西城贾胡有持宝来售,名曰璼者,其色正赤如朱樱,长寸者,直逾数十万.龙门子问曰:“可乐饥乎?”曰:“否.”“可已疾乎?”曰:“否.”“能逐厉乎?”曰:“否.”“能使人孝弟乎?”曰:“否.”曰:“既无用如是,而价逾数十万何也?”曰:“以其险远,而获之艰深也.”龙门子大笑而去,谓弟子郑渊曰:“古人有云:黄金虽重宝,生服之则死,粉之入目则眯.宝之不涉于吾身者尚矣.吾身有至宝焉,其值不特数十万而已也.水不能濡,风日不能飘炙;用之则天下宁,不用则身独安,乃不知夙夜求之,而唯此为务,不亦舍至近而务至远耶!”——选自《子凝道记•先王枢》

云南省19147253564: 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的内容简介 -
微冯硫酸: 本书为“大师经典·读书计划”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从国学、西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诗歌、名人传记、谋略、修身处世、心理励志、科普、管理、经济、投资、电影、美术、音乐16个领域中各选取了几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着重介绍...

云南省19147253564: 求杜甫介绍
微冯硫酸: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的答案...

云南省19147253564: 求一篇关于国学经典的文章,文采不限600字左右,(需原创) -
微冯硫酸: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小时,总是觉得国学就是没用的,古人写的话,我们还需要背,每次老师教给我们时,我总是会让思想开一会小差,现在呢,长大了,我现在体会到了,国学那种独特的美,它就如茶,只要细细地品味,...

云南省19147253564: 急求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
微冯硫酸: 诗词是古代诗人们杰作.诗词虽是几句言语,但蕴含着巨大的哲理.诗词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只不过是几句难以理解的话,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诗词则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 就好比浩瀚的沙漠中的一朵艳丽的鲜花,湛蓝的天空中那个耀眼的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