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与秦始皇有什么关系

作者&投稿:夷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秦始皇与韩非有什么关系 秦始皇如何用武力得到了韩非~

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嬴政)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呼!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向他学习),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
战国时代,秦国群臣重视法家学说,已经相习成风。嬴政本人竟然说出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这样的话,足见仰慕之深。既然如此,韩非入秦,他就应该加以重用。但是李斯一进谗言(认为韩非是韩国贵族,终为韩不为秦,久留不用,必为后患,不如借故诛之),他就同意把韩非下狱问罪。他后来后悔了,遣人前去赦之,但韩非已被李斯毒死,他也不加追究,不了了之。足见他这个人毫无主见,别人怎么说,他就怎么听。
李斯和韩非都曾师事荀卿,算是同学。韩非口吃,不善言辞而善著书,李斯自愧不如。李斯如果真正忠于秦国,对于韩非之来,应该表示欢迎,为秦国庆幸得人。作为老同学,还应该极力推荐,使才能超过自己的韩非得居上位。即或做不到这一点,也应该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为秦国出力。可是李斯根本不顾秦国的大局,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视韩非为眼中钉,趁韩非下狱之际,立即派人送去毒药,逼令自尽。被秦始皇如此看重的韩非无辜被害,绝非小事一桩。不过在三年之前,李斯还在上《谏逐客书》,反对逐客,主张要从各国大量引进人才,此时言犹在耳,他自己却不仅逐客,而且在杀客了,且所杀之客,正是嬴政十分欣赏的特殊人才,李斯胆量之大,行为之卑劣,也就可想而知。
李斯必杀韩非,自有其不可告人的原因。他弃楚就秦猎取富贵,是他一生的既定方针,他为此已经奋斗了十多年,与预定的目标已经逐渐接近,如果因为韩非之来受到冲击,岂不可惜!再说,他自己只是个半瓶醋,对于治国的学问,远不如韩非的功底深厚。杀了韩非,他就可以放手剽窃其学说据为己有。幸而韩非的一些著作早已问世,早已流传;否则,也许我们今天见到的书就不叫《韩非子》而叫《李斯子》了。

秦始皇想统一中国,必须使秦国强大,法家的实用理念是治国必然选择。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秦始皇顺应了形势,摒弃了其他空谈的思想。
法家是先秦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激进派利益的学派。他们都是一批主张“变法”的政治改革家和思想家。他们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极力辅佐一些国君进行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并从某些方面为维护地主阶级统治提供了理论、原则和方法。法家学派在政治上、理论上,一般说来都是主张变法革新,要求加强君权,提倡以“法治”代替“礼治”,积极发展封建经济,鼓励“耕战”,力求做到“富国强兵”,以达到加强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目的。在文化教育领域里,法家也提出了许多有别于其他学派的教育理论和政策。其中杰出的思想代表人物是商鞅和韩非。

秦始皇未统一中国时,最需要的就是富国强兵稳定,只有法家的政治家在方面最合适,秦始皇的祖辈也是通过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变法,才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一霸,秦始皇也顺应潮流,继承先人意志,采用法家另一个著名人物李斯,来处理内政,使政治清明,国富民强,为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基础。
所以说秦国选择了法家,法家顺应了历史,秦始皇创造了统一的中国。
满意请采纳

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门师兄。

韩非子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

扩展资料:

韩非师从荀卿,但思想的观念却与荀卿大不相同,他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却“喜刑名法术之学”,“归本于黄老”,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

韩非子是韩国的贵族。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等一系列的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

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发出“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叹。可谓推崇备至,仰慕已极。秦王嬴政不知这两篇文章是谁所写,于是便问李斯,李斯告诉他是韩非的著作。

秦始皇为了见到韩非,便马上下令攻打韩国。韩王安原本不重用韩非,但此时形势紧迫,于是便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政见到韩非,非常高兴,然而却未被信任和重用。

韩非曾上书劝秦始皇先伐赵缓伐韩,由此遭到李斯和姚贾的谗害,他们诋毁地说韩非子是韩国的间谍,秦王赢政认可了他们的说法,下令将韩非入狱审讯。

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韩非想向秦始皇自陈心迹,却又不能进见。秦王嬴政在韩非入狱之后后悔了,便下令赦免韩非,然而为时已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韩非子





文采斐然的韩非为秦王嬴政所赏识而倍受重用。由于李斯提出灭六国一统天下的通天大计,而首要目标就是韩国,但作为韩国公子的韩非与李斯政见相左(韩非主张存韩灭赵),妨碍秦国统一大计,于是李斯就向秦王上疏辩驳。

韩非与李斯之政见相左。韩非欲存韩,李斯欲灭韩。因为韩非子和李斯曾经是同窗,李斯深知韩非辩才了得,担心嬴政被韩非计谋所蒙蔽,故上疏嬴政,陈述其中利害。他说:“韩非前来,未必不是认为他能够让韩留存,是重韩之利益而来。他的辩论辞藻,掩饰诈谋,是想从秦国取利,窥伺着让陛下做出对韩有利的事。”

秦王认为李斯言之有理,便抓捕韩非。廷尉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服毒自杀。韩非想上书始皇帝,被拒绝。后来始皇帝后悔了,派人赦免他,但是韩非已经死了。

拓展资料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学。

韩非子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

韩非深爱自己的祖国,但他并不被韩王所重视,而秦王却为了得到韩非而攻打韩国。韩非入秦后陈书秦王弱秦保韩之策,终不能为秦王所用。韩非因弹劾上卿姚贾,而致姚贾报复,遂入狱,后李斯入狱毒之。韩非人虽死,但是其法家思想却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奉《韩非子》为秦国治国经要,帮助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韩非



  韩非子乃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依法治国,君王为尊。
  而秦始皇正好需要这种思想来管理天下。

  韩国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弱小的国家,韩非身为韩国公子,目睹韩国日趋衰弱,曾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安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但韩王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这使他非常悲愤和失望。他从“观往者得失之变”之中探索变弱为强的道路,写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治思想,抒发了忧愤孤直而不容于时的愤懑。
  后来这些著作流传到秦国,秦王政读了《孤愤》、《五蠹》之后,大加赞赏,发出“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叹。可谓推崇备至,仰慕已极。秦王政不知这两篇文章是谁所写,于是便问李斯,李斯告诉他是韩非的著作。秦始皇为了见到韩非,便马上下令攻打韩国。韩王安原本不重用韩非,但此时形势紧迫,于是便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政见到韩非,非常高兴,然而却未被信任和重用。韩非曾上书劝秦始皇先伐赵缓伐韩,由此遭到李斯和姚贾的谗害,他们诋毁地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遣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政认可了他们的说法,下令将韩非入狱审讯。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韩非想向秦始皇自陈心迹,却又不能进见。秦王政在韩非入狱之后后悔了,便下令人赦免韩非,然而为时已晚。(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秦始皇很是欣赏韩非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馀万言。

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

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这个令秦始皇与之相见死而无憾的的著述人就是韩非
但而后的灭六国中,首当其冲就是韩国,韩非赴秦游说,李斯便劝告始皇帝此人不可放,于是杀之。值得一提的是李斯和韩非同是荀子的学生,李斯不如韩非。秦始皇虽在李斯提议下使他杀了韩非,但是其实他在以后的施政中可见,接受了许多韩非的学说。

没什么直接关系。

韩非子原本的身份是韩国的王族,他和李斯师从荀子,但是主张的却是法家思想。韩非子向韩王谏言却得不到采纳,但是他的著作被秦王嬴政看到了,想见他。李斯自知不如韩非子,怕失宠,于是进谗言陷害他。韩非子因此被杀。

秦王统一之后,治理国家的很多措施都是韩非子法家思想的应用和发展。


...但非子主畜,孝王使复续嬴氏祀,不应该改回嬴氏?
众所周知嬴是上古之姓,不是氏。周孝王声称仿效舜赐伯益而赐非子,并称之为“复续”,那就还是姓,仍然不能姓氏混用以“嬴政”这种王莽时期才出现的名字来称呼秦始皇。再说一下“复续嬴氏祀”。“复续”的是恶来系未能得到的祭祀权,而不是嬴姓已经存在的祭祀权。非子的祖上恶来本来有继承嬴姓...

周武王分封时并无秦国,那么秦国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现在西申侯又和大骆通婚,西戎方才得以归顺,周室才能稳定地统治西戎,暗指成与非子乃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西申侯作为成的外祖父,当然要优先保护与自己有血缘关系这一支。周孝王于是另外册封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为诸侯国的附庸,延续羸姓的祭祀,号曰秦嬴,非子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秦人...

除了秦始皇之外 ,谁是秦国最有作为的秦王,谁是能力最强的秦王_百度知 ...
秦非子虽然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并且还有周王室的认可,但是非子没有封号,所以他不是诸侯,也不是卿大夫,他只是天子一时高兴封了块地而已,他只是开创了秦族,然后非子就带领族人开始在秦地上生存,繁衍后代,秦非子就是秦族的第一任族长。五代人之后,秦地的族长是秦襄公,秦襄公因为在申侯联合犬戎攻打...

秦国和赵国是同宗吗?是不是都是嬴姓赵氏?
以上这两个例子都没问题。秦第一任国君非子与秦始皇都曾以赵为氏。但是,秦王族并非以赵为氏。这就涉及到先秦姓氏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国君不称氏而称国,公子不称氏而称国,公孙不称氏而称国。什么意思呢?非子在当国君前,可以有自己的氏,他是以赵为氏。秦始皇在没有身份以前,也可以叫赵政...

秦的来源:秦始皇造秦字之说
众大臣称赞嬴政才智过人,便立国号为秦,嬴政则自称秦始皇。之后,不存而由秦代替了。■地名之说季胜的五世孙是造父,恶来的五世孙叫大骆,大骆的儿子叫非子。按辈分,非子该叫造父叔叔。他们看造父发达了,就到赵城来登门认亲,改姓了赵。改姓赵,意味着摆脱奴隶身份,踏入贵族门槛,可与贵族通婚,这一点意义...

日本被称作“东瀛”与秦始皇后代的嬴姓有关吗
与秦始皇后代的无关,但与秦始皇的先祖有关 商朝被灭时,纣王手中无兵,他的兵被嬴姓族长飞廉带去打东夷。商灭后,武庚与飞廉造反,史称“三监之乱”。叛乱失败后,飞廉被杀,其嬴姓的族人分成二部,一部从秦皇岛逃到日本称作“东瀛”,东边海里的嬴姓,一部被抓,送到西边抵御西戎。送到西戎的...

做到极致,必然会带来意外收获,为何连养马都能建国?
同样,其他行业也是这样。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养马养得好,最终被封了地,成为一国之君。他就是嬴非子,秦穆公、秦始皇的祖先。这件事要追溯到周孝王的时候,嬴非子的父亲擅长养马,那时候他的封地在西北边陲。他养马养出了水平,被周天子赏识。也难怪,别人养的马远远不及他养的...

嬴姓秦氏嬴姓赵氏是什么意思姓嬴的是秦始皇后代吗
秦国灭亡后,部分王室遗族和宗族遗佬为缅怀祖先伟业,将自己原先的赵氏改为秦氏,这就是嬴姓秦氏的起源。作为非子的后裔和秦国的国君,秦始皇的本名叫赵政。他死后,后代在宫廷内斗和项羽屠秦时被残杀殆尽,没有直系后裔传承下来。所以今天姓秦的人不可能是他的后代。现代的嬴姓跟秦国关系也不大。因为...

今天有个人,问秦始皇是不是姓秦
秦始皇不姓秦。不仅如此,秦国所有君主都不姓秦。说到秦国君主的姓氏,首先不得不科普一下当时的姓氏文化:秦所处的两周时代是中国现代姓氏制度的源头,但与今天有很大不同,大体上说就是“姓氏并存”。也就是人们既有姓也有氏。但是当时的姓并非今天所说的姓,而是上古时代留传下来的“古姓”。古姓...

秦从非子立国到秦统一共有多少年
[2] 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凭着他的本事,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于是把秦谷(今甘肃天水市)一带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3]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接收周朝在关中的领地。[4]秦始皇嬴政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攻灭关东...

尤溪县19591922321: 秦始皇与韩非子交往的故事及其统治措施 -
班任丁细: 韩国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弱小的国家,韩非身为韩国公子(韩桓惠王子),目睹韩国日趋衰弱,曾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安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但韩王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这使他非常悲愤和失望.他从“观往者得失之变”之中探...

尤溪县19591922321: 为什么韩非开始被秦始皇重用而最后又死在秦国的监牢中?
班任丁细: 非简介: 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 是我国战国末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出身韩国贵族,是荀况的学生,曾建议韩国变法,不为韩王采纳,后为秦王政重视,被邀赴秦,不久因李斯等人陷害,被治罪下狱,毒杀于狱中.他批判吸收了春秋以来儒、道、墨各家的思想,特别是总结了前期法家的思想,综合了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的不同倾向,提出了以法为核心,把法、术、势三者合一的法治学说,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术,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韩非主张进化的社会历史观,反对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认为人人有“自为心”(自私自利之心).提出极端功利主义的伦理观.他的著作有《韩非子》55篇

尤溪县19591922321: 韩非子是什么家学说代表人?韩非子是什么家学说代表人物
班任丁细: 韩非子是法家学说代表人物 韩非子即韩非(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0年),卒于秦王嬴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

尤溪县19591922321: 韩非子什么原因被秦始皇给杀掉了50个字 -
班任丁细: 秦王政读了《孤愤》、《五蠹》之后,大加赞赏,发出“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叹.可谓推崇备至,仰慕已极.秦王政不知这两篇文章是谁所写,于是便问李斯,李...

尤溪县19591922321: 韩非子 是怎样的一个人? -
班任丁细: 韩非,韩国人,出身贵族世家,是韩国的公子,约生于公元前280年(周报王三十五年),卒于公元前233年(秦始皇十四年).他口吃,不善于说话,而善于著书. 韩非和李斯同是荀卿的学生,他才学超人,李斯自以为不及他.韩非虽曾师事荀卿,可他没有继承荀卿的儒家的思想,而是"喜刑名法术之学",并"归本于黄.老",继承和发展法家的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集大成者

尤溪县19591922321: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是谁?
班任丁细: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新郑)人,韩王室诸公子 之一,法家的创立者,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国古代一位卓越的思想家. 《史记》记...

尤溪县19591922321: 《韩非子》资料谁知道? -
班任丁细: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

尤溪县19591922321: 受到秦始皇赏识的韩非为什么惨死狱中?
班任丁细: 最流行的说法是韩非死于李斯的谗言.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秦王得到韩非后 很高兴,但还是没有重用他,秦国大臣李斯和姚贾出于对韩非才情的嫉妒,就在秦王面前诋毁韩 非,秦王就像历史上的所有暴君一样,只做正确的事和不正确的事,在韩非问题上,恰恰做了不 正确的事:下令将韩非关进监狱.不久,满腹经纶的韩非在狱中服毒自杀,而送给他毒药的正是 李斯.此外《史记•秦始皇本纪》也记载“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按司马迁 的意思,韩非是死于李斯的嫉妒陷害.

尤溪县19591922321: 韩非子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班任丁细: 他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要根据今天的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