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清照

作者&投稿:战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李清照~

李清照词不同时期的情感与心境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的著名女词人。她的词不仅能使读者
强烈地感受到真实、自然、感人的意境,而且,其所表现出
的艺术创造力难以被模仿,她的词作魅力也因此而难以超
越。李清照词之所以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是由于词中的情
感和生活都是她的亲身经历和亲身体验,恐怕这就是身为女
性的李清照所得天独厚的一个条件,也是众多男性词人所可
望而不可及的主要原因。她的词作既然与她的生平和生活有
着如此密切的联系和因果关系,那么,追寻她的生活轨迹以
便深刻地理解李词的意境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李清照的生活
历程可以分为泾渭分明的三个阶段,即婚前、婚后及其丈夫
赵明诚病逝后三个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李清照现存的48首
词作,按其内容和格调来分,也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为婚前和新婚期所作;第二部分为婚后第二年至南渡前所
作;第三部分为南渡后所作。不难看出,李清照生活历程的
三个阶段与词作的三个部分在时间上是基本吻合的,所差时
段只有一至二年,可说是相差无几。因此,我们姑且就以词
作内容和格调所示的三个阶段来探讨李清照在各个不同时期
的情感与心境。
一、李清照婚前和新婚期的情感与心境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土,济南章丘人,生于宋神宗元丰
七年(1084年)。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家,苏门“后
四学土”之一,时任北宋后期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出身
名门,亦善文。这样的书香门第之家,无疑会给李清照以较
高的天赋和极好的家庭熏陶,为她的文学创作之路奠定良好
的基础。另外,李清照的家庭气氛也比较宽松开明,因而造
就了她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心灵,奠定了其独立自由的文学创
作风格。
李清照自幼聪慧,少女时代就已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生
涯,并初步崭露了过人的文学才华。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安
定,家庭生活富足,加之个人心情舒畅,因此她的词作内容
和格调都是欢快无忧的,其词境也充满着乐趣。下面这首
《点绛唇》则比较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特点:蹴罢秋千,起来
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
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这是
一幅多么生动有趣的行乐图啊!图中那位天真活泼而又聪慧
的少女,不就是李清照早年的自画像吗?你看她没有忧虑也
没有烦恼,在天真活泼之中又带着几分顽皮羞涩。我们还可
以从李清照另外几首早期词中进一步窥探到作者这一形象,
例如《浣溪沙》中那个“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
腮,眼波才动被人猜”的多情少女;那个在《如梦令》中叫
嚷“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率性女孩;还有那个唱
着“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怨王孙》)的快
乐女孩;那个“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的爽性女孩,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无一不在显露她率真、
率性、爽快而多情的个性!透过她的词,我们还可以得知她
并不是一个一味贪玩、不知娴静的女孩,她也会在“淡荡春
光寒食天”(《浣溪沙》)里,做甜甜的梦;她还会“倚楼无
语理瑶琴”(《浣溪沙》),独自一人默默地暗想心事。但这
种沉默转眼即逝,很快就被新婚的欢愉替代了。然而,正如
人们常说的“花无百日好”,李清照在婚后第二年就遭到了
一系列的家庭变故。首先遭遇不幸的是李清照的父亲李格
非,他在朝廷的“新旧党争”中被罢官并遣返原籍。受此牵
连,李清照也被迫随父还乡,饱尝了恩爱夫妻的离别相思之
苦。一个“愁”字悄悄地来到了李清照的词中。
二、李清照在婚后第二年至南渡前的情感与心境
让我们先来看两首脍炙人口的词: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
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
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
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
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这两首词中,词人一改往昔那活泼俏皮、不知忧虑的
少女形象而成了终日思情悠悠、愁肠绵绵的思妇,你看她出
去划船已不似昔日那样“惊起一滩鸥鹭”,而是“轻解罗
裳,独上兰舟”;她已不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如梦令》),而是要去等待“云中谁寄锦书来”。你再看
她的等待有多么长久,多么辛苦!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种相思之情又是多么难
排?多么难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又
是多么深切?多么惆怅?“薄雾浓云”“愁之昼”,这种相
思又是如何地折磨人啊,它已使我们的女词人“人比黄花
瘦”了。这两首词真是把一个思妇的相思愁情表达得淋漓尽
致了。
在饱尝了两年多的相思苦后,李清照又回到了她日夜思
念的丈夫赵明诚的身边。但是好景不长,厄运又一次降临这
个家庭。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也不幸在朝廷争斗中败下阵
来,并撒手西归。赵明诚三兄弟不仅被罢官,而且遭人诬陷
入狱。这个结局无疑又使词人“柔肠一寸愁缕”( 《点绛
唇》)。愁肠满怀的词人,在屡屡尝试了朝廷争斗的苦果后,
对其已是痛恨不绝:“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 《怨王
孙》)。她也替赵明诚的出仕感到悔悟:“多情自是多沾惹”
(《怨王孙》)。她在“恨萧萧无情风雨” (《多丽·咏白
菊》)的同时,也表明自己的志向:“细看取,屈平陶令韵正相宜。”“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多丽·咏
白菊》)。
仕途受阻的赵明诚,在出狱后即带着李清照回到了青州
故里,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隐居生活。这十年对赵明诚来说是
失意的十年,而对李清照来说却是因祸得福的十年,它给李
清照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我们不妨重温一下李清照
在《金石录后序》中回忆他们屏居乡里十年的幸福片
断:⋯⋯每获一书,即同共校勘、整集签题;得书、画、
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
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
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
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
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
不屈。⋯⋯
十年的幸福时光转眼即逝。正当李清照沉浸在“泽畔东
篱”式的世外桃源之中,“甘心老是乡”的时候,赵明诚却
不甘寂寞地重返仕途了。这无异于打翻了一个五味瓶,霎那
间,酸甜苦辣千般味,一起涌上了词人的心头:“甚霎儿
晴,霎儿雨,霎儿风”,(《行香子》)。一首《凤凰台上忆
吹箫》委婉地表达了她此刻的心情:香冷金猊,被翻红浪,
起来慵梳头。任宝奁尘满, 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
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
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
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添,一段新
愁。(《凤凰台上忆吹箫》
在这首词中,词人明白地告诉我们:她又“新来瘦”
了,为什么会瘦?“非干病酒,不是悲愁”。在这里词人排
除了她自身的原因,而我们也有理由排除生活方面的原因,
因为词人曾表白过“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回想起仕
途艰险,此去是福还是祸?不得而知。李清照心中自然会忐
忑不安,因此她唱起了“千万遍阳关”,希望能挽留赵明
诚。然而赵明诚却义无返顾地走了,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在词
人心中,又增添“一段新愁”。在另一首《念奴娇》中,词
人也表达了同样的愁怨:“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这
两首词是否在向我们昭示,这对恩爱的夫妻之间出现了不和
谐的音符?
综上所述,李清照在这个时期的情感和心境波动较大。
除了屏居青州的那十年令她备感幸福而难以忘怀外,其余大多
数时间则沉浸在愁情之中。此期只有一首词颇具欢快格调,那
便是词人夫妻经历了久别之后又重新相聚时所写的《小重
山》。可见李清照在这个时期是愁多于乐,悲多于喜的。
三、李清照在南渡后的情感与心境
公元1127年,李清照44岁时发生了“靖康之变”,北宋
灭亡。兵荒马乱之中,赵明诚与李清照先后南渡,而青州老
家和大量未能带走的书籍文物,则在“青州兵变”中化为灰
烬。面对侵略者的豺狼行径,李清照义愤填膺,她以其过人
的才气和锐气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抗战愿望,却招来了那些投
降派的诽谤和打击。李清照是多么失望又是多么愤慨啊!一
首颇具阳刚之气的豪放之词《渔家傲·记梦》倾诉了词人的
这一情感: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
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
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记梦》)
词中的“有惊人句”,表明了女词人的自信自负,然而
一个“漫”字,又把自信自负的情怀陡然引向了对摧折人才
的现实社会的指控。的确,在李清照所处的那个时代,女子即便满腹经纶、语出“惊人”,那又有什么用呢?既不能报
国也不能卫家,就连“甘心老是乡”的生活也由不得己。词
人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在梦中呼唤“九万里风鹏”加大威
力,以便将她乘坐的“蓬舟”吹往那憧憬已久的仙山。
面对这国破家沦的处境,李清照的心情也格外沉重:过
去曾“偏重三五”( 《永遇乐·元宵》) 和热衷于寻找“雪
里”“寒梅”的李清照,此刻却丧失了如此兴致,只觉得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 “永夜愤慨
欢意少”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她白天念着“故乡何
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夜晚“空梦长安,认取
长安道”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及至梦醒,一种“梦
远不成归” (《诉衷情》)的惆怅又攫取了她的心,直教她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捐北人不惯起
来听”(《添字采桑子》)。秋日里,她“仲宣怀远更凄凉”
(《鹧鸪天》);到了冬天,她又“爱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
衣清泪”(《清平乐》)。
词人的满腹愁情,使得一向受到亲睐的桂花也受到了斥
责:“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摊破浣溪沙》)。如此
度过了愤懑不乐的两年,接踵而来的遭遇是赵明诚不幸病
逝,这无疑给李清照“又催下千行泪”(《孤雁儿》)。她只
能夜夜悲吟《南歌子》了:“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
聊问夜何其?”纵观李清照这个时期的词作,一曲《声声
慢》将词人忧患余生、孤独无依的凄凉晚景表现得淋漓尽
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
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这首词以非常沉郁、凄婉的笔调抒写了词人在一个秋日
里,从清晨到黄昏一整天孤独寂寞,凄楚悲哀的心境,这实
际也是作者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首词曲折然而又典型地
概括了词人南渡以后漂零的生活、凄苦的处境和充满悲哀的
内心世界。词中所表现的“愁”情,显然是个人不幸与国家
沦亡交织在一起而进发出的国愁家恨。这种“国愁家恨”与
词人南渡前那种“离愁别恨”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包含着一
定的时代色彩和社会内容,因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李清
照南渡后正是在这种愁苦和悲愤中度过余生。
总之,李清照不仅有女性的细腻柔丽,还具有一般女性
所寡有的贞刚气质,故“易安体”不同于一般婉约词的地
方,是温婉中有遒逸之气,旖旎中透出刚健、洒脱、俊爽。
即便是一些感时伤怀的低徊沉吟,追念往事的凄苦之词,其
中也流动一种爽逸之气,与一般流行的香软的词风异趣而别
树一帜的。无脂粉气,无闺阁气,就是有丈夫气,就这一点
而言,易安体的风格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婉约”两字所
能概括的。

《清风明月佳人》描写了宋代女词人(韩再芬饰)李清照充满传奇的一生和她一生的爱情纠葛,李清照一生创作诗词约80篇。
有“人比黄花瘦”的婉约,亦有“生当做人杰”的豪迈,相比著作等身的大量男性诗人、词人,李清照以区区几十篇却著称于世,流芳于今,不能不说是千百年来女界的一个传奇。

扩展资料
剧情简介
电视剧《清风明月佳人》是李清照的个人传记片,讲述了李清照传奇的一生和她的情感生活。赵挺之之子赵明诚在字画店内与恶少童虎争斗,被李清照巧救于危难之中,得到《赵氏神妙贴》,开始了李清照和赵明诚之间的这段爱恨纠葛的故事。
虽然李清照和赵明诚两人相惜,但奈何父辈都是朝廷命官,政见不合必然让这对鸳鸯命途多舛。李清照还有一个千年以来的创举,她是历史记载的第一个休夫的女子。李清照冲破世俗牢笼,把再婚丈夫张汝舟休掉,轰动一时。
但她的休夫事件却成为女权的代表事件之一,也算是男女平等的一个先例。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清风明月佳人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另一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欧鹭

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的。又如《一剪梅》下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她的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语言明白、节奏急促,情调凄婉。另一首有名的《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下片写到: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全词流露出最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后来宋末词人刘晨翁读此词,不禁「为之唳下」。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玉楼春 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 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蝶恋花 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瑞鹧鸪 双银杏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念奴娇 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长寿乐

南昌生日,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

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行香子 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歹带〕人娇 后亭梅开有感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庆清朝慢

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客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歹带〕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

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多丽 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阜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宋代才媛李清照

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她出生于贵族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曾任官礼部侍郎,提点京东刑狱,是位身上带点风雅气息的官员。据宋史本传说,李格非工于词章,文字活泼,叙述传情生动清洵,生平祈慕陶渊明,带点出世之人的倾向。可惜他的作品失传,我们已无缘见到。清照的母亲,是王拱辰的孙女,王拱辰是状元,据说也很渊博,因此,李清照所承籍家学可说是十分渊博。

她的丈夫赵明诚(德甫),对考古学极下功夫,以“金石录”一书名满天下。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曾作宰相,山东诸城人。他和清照同年,他们是二十岁结婚的。当时的赵明诚还是太学生,虽然是宰相之子,但略无纨裤气习,他们的闺房之乐在于学问方面的共同研究。明诚编著的“金石录”,便是由两人集先秦及汉唐彝器石刻等加以考诠而完成的,全书共三十卷,大约花去他们夫妇很长的时间。李清照替这部写了一篇后记,主要是叙述编书的情形,同时也间接叙述了他们夫妇的生活。内容大略是说:他们夫妇每夜工作以点完一支蜡烛为度,有时整理书籍,加以题签,有时相互批评前代的书画彝鼎,并不时还在工作中加入某种竞赛。譬如,某一件事出在某书某页甚至某行,如果谁说错了,必须要煮茶献奉,这种赌赛有时会把茶杯倾翻于怀中,大笑而更衣。从这别具风趣的闺中乐事,应该不难看出他们夫妇都是极聪明的人,而且学识相仿。

李清照是多才多艺的,她能词,能诗,能文,能作画,她的一幅“琵琶行图”,一直到明朝还留存着。不管走得多远,关键时刻还得回来,清照所处的年代,正好处于江南大变的乱世,北宋皇朝已濒临末日,北方的金人不断南侵,这就是历上有名的靖康之难。但是越是乱世越需要女性,因此也总是在乱世,李清照的词一次次对整个中国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与当时迷恋名妓李师师的道君皇帝相比较,显然起了提纲挈领式的点化作用。他们夫妇两人开始与灾难周旋,试图让灾难洗刷掉只有走运时才会追慕的虚浮层面,去寻求生命的底蕴。

这次流亡,让他们由山东入苏南,渡江到金陵,但对赵明诚的健康是有着损害的,他到南京的次年,就病倒了。清照守着他,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心情的低沉可想而知。他们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么多绝望的酸辛,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反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它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明诚死后,清照陷入悲苦的困境中。二十九年的夫妻,感情弥笃。追忆从前,她抱憾终天的是过去值得回忆与悼惜的往事,是和明诚一起度过的二十九年的日子,最令她伤心的是在流亡途中痛失了知心丈夫。

她晚年的生活非常凄苦,可以说是居无定所,但大致以金华为多。她的祖父、丈夫及家翁等皆是名人,她自己,也负一时重誉。但她的暮年仍是孤独的,南渡臣,到绍兴之后已逐渐安定下来,大家在山明水丽的临安享乐。乍一看,置身异乡所接触的全是陌生的东西,原先的自我一定会越来越脆弱,甚至会被异乡同化掉。其实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异己的一切会从反面、侧面诱发出有关自己的思考,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李清照开始行吟双溪,不与当时的权贵同调。而且,还受着这批人的污蔑。在这种环境中,她不噤感叹地吟出“南来尚怯吴江冷,北去应悲易水寒。”令人感慨深沉。

李清照是被南渡的权贵们遗忘的,甚至她的卒年,在史书中亦无可考,据一般推断,她大约活了六十岁。一个伟大的作家,他之获致成功,必须具有三个优越的条件:第一、要有丰富的情感;第二、要有超奇的理想;第三、要有独特的创造力。因为没有丰富的情感,无异丧失文学的生命;没有超奇的理想,不易达到空灵博大的境界;没有创造的能力,只是模仿前人,绝不能树立特有的作风。在北宋词人中,情感、理想、创造力,三者俱备,而能独往独来而自成一体系的,只有苏轼和秦观;其次应该数到的,那只有李清照了。

  生平:

  李清照(1084~约1155)
  中国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金兵入据中原,清照举家南逃。后明诚病故,战乱中书籍文物大部分散失,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遇极其悲苦。据传清照曾改嫁,后世学者对此颇有争议。其晚年生活情况缺乏资料记载,仅知她曾作《打马图经》及自序,还曾携米芾墨迹访米友仁求题跋。

  清照的传作风格及艺术特色:
  李清照工诗,能文,更擅长词。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二首,活泼清新,语意隽秀
  南渡后的词也与前期风格迥异,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如[菩萨蛮]、[蝶恋花]以及慢词[永遇乐]等,寄托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将亡国之痛与个人孤苦凄惨的生活晚景融为一体,悲伤愁绪渲染极致,可以说这是时代的苦难与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代表作
  《夏日绝句》:"
  《声声慢》:
  "《醉花阴
  渔家傲
  一剪梅

  千古名句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1084~约1155)

中国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今仅存四印斋本《漱玉词》1卷,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本,黄墨谷有《重辑李清照集》,齐鲁书社版

▪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忆秦娥·临高阁 ▪ 多丽·小楼寒
▪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声声慢·寻寻觅觅 ▪ 念奴娇·萧条庭院 ▪ 清平乐·年年雪里
▪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 点绛唇·寂寞深闺 ▪ 点绛唇·蹴罢秋千
▪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 临江仙·梅 ▪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 瑞鹧鸪·双银杏
▪ 长寿乐·南昌生日 ▪ 行香子·天与秋光 ▪ 行香子·草际鸣蛩
▪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 满庭芳·小阁藏春 ▪ 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
▪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 减字木兰花·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
▪ 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 ▪ 添字丑奴儿·芭蕉 ▪ 殢人娇·後亭梅花开有感
▪ 庆清朝·慢禁幄低张

诗 ▪ 醉花阴 ▪ 皇帝阁春帖子 ▪ 夏日绝句
▪ 上枢密韩胄诗 ▪ 钓台

文 ▪ 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 ▪ 浯溪中兴碑诗 ▪ 词论
▪ 打马图序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赵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作品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声声慢(寻寻觅觅)
点绛唇(寂寞深闺)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
忆秦娥(临高阁)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孤雁儿(小阁藏春)
满庭芳(小阁藏春)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
长寿乐(南昌生日) 行香子(天与秋光)
念奴娇·春情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临江仙·梅
多丽·咏白菊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行香子·七夕 点绛唇(蹴罢秋千)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永遇乐(落日熔金)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求李清照的诗词及赏析
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的前六年时间,两人共同居住在汴京,后来近十年时间又一起屏居山东青州,一直到李清照34岁左右,赵明诚起复再次出来做官,两人才有了分手离别的时候,这首词应该作于这一段时间。 婚后,李清照与赵明诚志趣相投,相互爱慕,多年的婚姻生活使他们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夫妻感情。丈夫外出做官,分离是无可奈何的事...

《渔家傲》李清照翻译及赏析古诗文是什么?
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 ,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就作于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

李清照简介
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寓居金华时。久经飘零,独在异乡,尽管春日双溪风光绮丽,但在她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触景生情,越发地感到愁苦。在李清照的这一类词中,虽然没有正面描写民族灾难的场景,也没有直接呼唤英雄主义的精神,但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了她的个人遭遇,在她心灵深处铭刻下抹...

含于字的诗句
停车坐爱风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处相思,两处于愁 李清照《一剪梅》试于闲愁都几许。一川烟云,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别于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 自在飞花轻于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芭蕉不于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问君能...

渔家傲李清照原文及翻译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宋代〕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

李清照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赵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国家民族极屈辱的一页。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几年后,赵明诚转赴湖州上任。青州遭掠,李清照离乡背井,携文物与丈夫相聚。赵明诚却遭人诬陷,死在异乡……李清照为澄丈夫冤案,雇舟携物,追赶朝廷,行至婺州,古董尽数被骗…… 国...

李清照的生平
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她出生于贵族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曾任官礼部侍郎,提点京东刑狱,是位身上带点风雅气息的官员。据宋史本传说,李格非工于词章,文字活泼,叙述传情生动清洵,生平祈慕陶渊明,带点出世之人的倾向。可惜他的作品失传,我们已无缘见到。清照的母亲,是王拱辰的孙女,王拱辰是状元,据说也很渊博,因此,...

李清照的简介是什么
家世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

李清照的《鱼家傲》全诗内容和注释是什么?
一、内容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代: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

李清照的故事
赵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国家民族极屈辱的一页。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几年后,赵明诚转赴湖州上任。青州遭掠,李清照离乡背井,携文物与丈夫相聚。赵明诚却遭人诬陷,死在异乡……李清照为澄丈夫冤案,雇舟携物,追赶朝廷,行至婺州,古董尽数被骗…… 国...

夏县18749514324: 关于李清照的介绍 -
霍卸复方: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 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 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 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 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 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 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 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夏县18749514324: 关于李清照的资料 -
霍卸复方: 李清照的简介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朝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以后.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

夏县18749514324: 有关《李清照》的所有资料. -
霍卸复方: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汉族,济南章丘人.有《易安居士文集》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夏日绝句》、《醉花阴》等. 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

夏县18749514324: 关于李清照 -
霍卸复方: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等.后期多慨...

夏县18749514324: 关于李清照的全部资料?
霍卸复方: 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历城(今济南市)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自幼博通诗书.她的词风格清新,语言明白如话,在艺术上独有成就,曾被称为“易安体”,被目为婉约派正宗,对词的看法相当保守.其词前期...

夏县18749514324: 有关宋代李清照的资料 -
霍卸复方: 李清照 (1084-1155)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是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

夏县18749514324: 关于女诗人李清照 -
霍卸复方: 李清照 (1084~约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词人,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岁.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

夏县18749514324: 李清照其人?求李清照的生平简介
霍卸复方: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

夏县18749514324: 李清照是什么朝代的人,关于她的史实?
霍卸复方: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出生于1084年.她是济南府人,今山东省会,也是我们伟大教师孔子的出生地.她父亲,李格非是一位著名学者,有《洛阳名园记》传世.她父亲出...

夏县18749514324: 求李清照生平的故事简介,不要超过100字.还有她的资料介绍,简介 -
霍卸复方: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公...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