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李悝在魏国采取的变法措施

作者&投稿:岛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的试卷~

高二历史选修一(1-4)章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 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宪法"及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的是( )
A.梭伦 B.克里斯特尼 C.阿菲埃尔特 D.伯里克利
2 .在梭伦改革以前,雅典公民分为( )
A. 奴隶主和奴隶 B. 贵族和平民 C.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 D.农民和手工业者
.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
3梭伦改革中体现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的是( )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设民众法庭 C.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 D.按财产划分公民的等级
4.典国家制定的民主制"宪法",其本质是( )
A.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 B.奴隶主阶级对自由民的专政
C.共和制的管理形式 D.雅典公民阶级的自我管理形式
5.商鞅变法中法令的主要内容,商鞅的思想明显属于( )
A.儒家学说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学说
6.变法在社会经济方面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 )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耕战 C.重农抑商 D.建立县制
7.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国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商鞅变法和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 )
A.改革都获得成功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改革的过程一帆风顺 D.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9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10 建立后,首先集中军权,这主要是着眼于:( )
A、加强军事力量 B、抵抗辽的进攻
C、保卫皇室需要 D、防止军事割据
11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分析与认识,正确的有:( )
①它是辽宋关系史上的由战到和的转折点 ②它是牺牲人民利益换取和平的产物 ③就其客观影响来看是有历史进步性的 ④它标志着北宋政治统治开始走向衰落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12 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相同点是( )
A.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 B.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C.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D.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13王安石变法中,既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又使国家收入增加的措施是 ( )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募役法 D.市易法
14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15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
16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加强军事力量 B、解决财政困难
C、铲除割据基础 D、打击土地兼并
17伦改革时期创立的新机构是 ①战神议事会 ②执政官 ③公民法庭 ④四百议议事会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18动梭伦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上下层贵族之间矛盾激化 B.上层贵族对王权专制构成了威胁
C.上层贵族与下层平民的日益尖锐 D.奴隶反抗奴隶主贵族的斗争此伏彼起
19为解决人多地少就业不足的难题,梭伦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
A.颁布“解负令” B.鼓励发展工商业
C.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D.禁止农作物出口
20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B. 提高新兴地主的地位
C.推进土地私有化 D. 实现富国强兵
21图是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表现了商鞅变法后秦人形成的
A.法制意识 B.重农精神
C.娱乐意识 D.尚武精神
22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 B.封建经济发展迅速
C.统一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23南朝谢灵运写道:“北境自染逆,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矣”,反映了
A.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B.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
C.柔然侵扰北魏 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24.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
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 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
25北魏孝文帝比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措施是
A.均田制 B.三长制
C.俸禄制 D.改穿汉服
26魏孝文帝亲自主持的第一件大事是
A.颁布均田令 B.制定俸禄制度
C.改穿汉服 D.迁都洛阳
27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 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28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
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 B.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
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 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
29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评价正确的有
①防止了武将夺权和地方割据 ②导致了官僚机构膨胀 ③降低了政府办事效率 ④造成了中央财政困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0.王安石变法的第一要务是
A.精简政府机构B.增加财政收入
C.增强军队战斗力D.改革科举弊端
31.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 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32.王安石变法的突出效果是
A.政府财政大大增加B.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C.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D.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3.王安石对科举考试改革的核心是
A.科举考试重视实际B.选拔人才不拘一格
C.选拔人才一视同仁D.大力发展军事教育
34.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35.战国时期最早进行改革的是
A.齐国 B.赵国C.魏国 D.韩国
36.主持制定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的是
A.管仲 B.李悝C.吴起 D.西门豹
37商鞅变法前,秦国落后的表现不包括
A.农业落后 B.文化落后C.社会风习落后 D.未曾称过霸
38.大力支持商鞅变法的是
A.秦穆公 B.秦孝公C.秦惠文王 D.秦昭王
39“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A.变法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B.变法顺应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潮流
C.变法迎合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必然趋势
D.变法有利于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40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C.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在诗中这样写道:
在 时 间 的 裁 判 席 面 前,
那 奥 林 匹 司 诸 神的 伟 大 母 亲——
黑 色 的 土 地,将 是 最 好 的 证 人,
因 为 正 是 我,拔 掉 了 众 多 的 债 权 标,
以 前 他 备 受 奴 役,而 如 今 已 重 获 自 由。
材料二 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荣升。
-—伯里克利《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有何积极意义?(8分)
(2)伯里克利所言“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的依据是什么?(6分)
(3)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和伯里克利各起了怎样的作用?
(6分)


42.战国时期,魏文侯变法开启了大变法运动的序幕。回答下列问题:
(1) 简述李悝在魏国采取的变法措施。
(2)战国大变法运动比春秋改革更加彻底,主要体现在哪一措施上?导致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战国大变法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4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熙宁五年三月丙午)宋神宗诏曰:“天下商膺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即减价出售)失业。至于行辅稗贩,亦为取利,致多穷窘。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材料二 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愿买入者,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牙人与客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相度立一限或两限,逆纳价钱,若半年纳,即出息一分,一年纳,即出息二分。”
材料三 (熙宁五年初,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则少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而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商旅以通,移民以遂,国用以足矣。”
——以上三则材料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的什么社会现象?
(2)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措施有什么结果?







高二历史规范答题答案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A D C B C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D B B B C C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B C B D A A D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D A C C B D A B B
二、非选择题
41、梭伦改革中“解负令”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鼓励发展工商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这就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对国家政权机构的民主化改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克里斯梯尼改革与伯利克里改革正是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沿着梭伦的方向推进改革,才使得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42、(1)提出“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提出“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制定《法经》,创建“武卒”。
(2)改变世卿世禄制。到战国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化程度的加深,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
(3)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使新兴地主阶层的地位得以强化,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43、(1)北宋中期大商人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哄抬物价以牟取暴利,兼并中小商贩,阻碍商品交换。(2)设市易务。一方面平抑物价,另一方面政府收购客商不能出售的货物,然后客商从官府赊取货物出售,向政府交纳一定息钱。(3)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人囤积居奇现象,控制了市场物价,有利于商品交换和商品经济发展,也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但是由于保守派反对,最后这些措施被废除

  秦国有商鞅变法而战国初期的强国魏国也有李悝变法。季充—李兑—李克—里克:这一行都是他的名字。里克是以音传讹,季充李兑是以形传讹。就连“李克”这个原型,也兴许是被不愿意写复杂字的老百姓们简化而来(当然,以当时的教育水平这事不可能是老百姓干的)。

  他的真名叫李悝。悝这个字,有三个读音。你可以念亏,也可以念克,唯独不能读半边。李悝先生这时候在魏国,魏国的君主是魏文侯。魏文侯时期的魏国是魏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李悝功不可没。李悝此时的同僚还有许多,卜子夏、段干木、田子方、魏成、翟璜、田文、任座、吴起、乐羊子、西门豹。相比起李悝来,我们也许更熟悉最后三个人名。但是谈起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李悝肯定排在这几位之前。因为他不光是杀杀老婆、吃吃儿子、淹死几个巫婆,而是制定了《法经》。

  继续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关于《法经》我们几乎也是一无所知。首先,《法经》已经失传;其次,《法经》到底是许多法律史教科书上说的“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还仅仅是李悝的一部私家著作,没有定论;第三,究竟历史上有没有存在过《法经》,我们也不知道。据现在人的总结李悝变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选贤任能,赏罚严明。李悝主张,要改变旧的“世卿世禄”制度,重要官职要选任有才能的人充当,优厚俸禄要奖给有功劳的人。还主张赏罚严明。这样改革的结果,大大削弱了魏国的“世卿世禄”制度,以后的封君在封国食邑内没有治民之权,只衣食租税;官吏制度有所改善,政治情况较好。

  2.尽地力。“尽地力”是一种“重农政策”。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他计算说:一百平方里之内,有土地九万顷,除了山泽人居占三分之一之外,可开田地六万顷,“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这就是说,百里之地,每年的产量,由于勤与不勤,或增产一百八十万石,或减产一百八十万石。此数字关系重大,因此必须鼓励农民生产。

  3.制定《法经》。李悝制定一部法律,叫做《法经》,共分六篇,为《盗》、《贼》、《网》、《捕》、《杂》、《具》六律。《晋书·刑法志》曰:李悝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故著《网》、《捕》二篇,其轻狡、越域、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以为《杂律》一篇;……”《具律》是根据情况,决定从轻或从重处罚的总论性的律文。这部法律主要是为保护剥削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但对魏国来说,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李悝的身世史无记载,他在魏国主持变法是被魏文侯任命为相的时期。在此之前,他曾做过魏国的上地郡守。上地郡为魏文侯设置,辖地为今陕西洛河以东、黄梁河以北,东北到子长、延安一带。上地郡西与秦为邻,是魏国的边防要地,常与秦国发生军事冲突。为使上地郡军民提高射箭技术,他下令以射箭来决断诉讼案的曲直,“中之者胜,不中者负”。令下后,人们都争相练习射技,日夜不停。后与秦国人作战,由于魏军射技精良,因而大败秦军①。射技高低与是非的曲直是不能等同的,李悝用以决曲直的诉案,可能是一些久拖不决或无关紧要的一般讼案。在战国时与强秦接境的地区,军事是压倒一切的任务,李悝用此法来鼓励人们习军事技术,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不能不是一个创造。大概因他在上地郡的政绩不错,魏文侯才任用他为相,支持他的改革。
  李悝在魏文侯时,任相 10 年,主持变法,是战国法家的始祖。《汉书?艺文志》有《李子》32 篇,列为“法家”之首。班固自注说“名悝,相魏文侯,富国强兵。”李悝的改革措施由于著作的不存,已不可全知,见于他书记载的只有关于经济和刑法两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是:
  1.尽地力之教
  李悝向魏文侯提出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以巩固地主阶级政权。他指出,在一百里见方的范围内,有土地 9 万顷,除山林川泽村落所占三分之一外,还有耕地 6 万顷。如果农民“治田勤谨”,则每亩可多收 3斗粟(小米),如不“勤谨”就会每亩减产粟 3 斗。增收和减收都是 18O万石②。因此他提出“治田勤谨”的三项具体措施:
  一是“必杂五种,以备灾害”③。就是说要同时播种粟、黍(黄米)、麦、大豆、麻五种作物,以防止某种作物因不敌天旱水涝的天灾而至全无收成的危险。多种作物也可间种、套种,还可充分利用地力。
  二是勤奋耕作。他要求农民要“力耕数耘,收获如寇盗之至”①,耕地要深,除草要勤,收割要抢农时。
  三是住宅旁种桑树、瓜果、蔬菜,以补充不足。李悝要求农民“还(环)庐树桑,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场。”②即充分利用空闲地,以扩大副业收入。
  ① 《韩非子?内储说上》。
  ② 《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
  ③ 《太平御览》卷八二一引《史记》,《通典?食货二》。
  ① 《太平御览》卷八二一引《史记》,《通典?食货二》。
  李悝“尽地力之教”的三项措施,是适合魏国具体情况的。魏国的领土内,人口较稠密,地少人多,只有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利用空闲地,才能增加收入。封建社会的政权基础是农民,农民富裕了,国家政权才能巩固,国家的租税才有保障。
  2.平籴法
  是李悝平抑粮价的一项措施,目的是使城里人和乡里农民都不受损害。他认为粮价若太贱则伤农,太贵则伤民(城市居民)。因太贵太贱,都不利于统治,于是他实施“平籴法”。其做法是:把好年成分为上中下三等,坏年成也分为上中下三等。丰收年按年成的丰收情况,国家收购多余的粮食。歉收年则按歉收的程度,国家拿出收购的粮食平价卖出。上等歉收年卖上等丰收年收购的粮食,中等歉收年卖出中等丰收年收购的粮食,下等歉收年卖下等丰收年收购的粮食。这样“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只有“民不散”,政权才能巩固,这就是“平籴法”的目的。
  李悝的“平籴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行之魏国,国以富强。”③
  3.制定《法经》
  李悝在法律方面“撰次诸国法”,编成一部《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封建地主阶级法典。
  《法经》的内容有六篇,即《盗法》、《贼法》、《网(囚)法》、《捕法》、《杂法》、《具法》。李悝的《法经》以《盗法》、《贼法》为首,是他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是指窃取财货,“贼”是指对人身的侵犯,也包括犯上作乱。有财货怕被人窃取,当然是地主阶级为多。侵犯人身,甚至犯上作乱,是对社会秩序的扰乱。这都是统治阶级所大防的。由此两篇法律可以看出,李悝的《法经》是为地主阶级的利益,以巩固封建统治秩序为出发点的。
  《网法》即囚法,是为了囚捕盗贼而设的,即“盗贼需刻捕,故著《网》、《捕》二篇。”据《唐律疏议》说,《囚法》讲的“断狱”,即审断罪案的法律,《捕法》是有关“捕亡”,即追捕逃亡的法律。
  《杂法》据《晋书?刑法志》记载,是包括对“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等七种违法行为的惩罚。“轻狡”是指对轻狂狡诈行为的处罚,“越城”是对不从城门进入而翻越城墙出入城。《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载,梁车为邺令,其姐前去看他,至邺天晚城门闭,“因逾郭而入,车遂别其足。”梁车姐“逾郭”即翻郭城墙而入,她的弟弟以为犯禁而被刑。“博戏”即是聚众赌博。假即豭,指公猪。“借假”指男子寄宿于女子家,或称为“妻有外夫”。“不廉”指贪财受贿。“淫侈”指荒淫奢侈的行为。“逾制”指器用超过了规定的封建等级制度。这些规定,是为维护封建秩序而设立的。
  《具法》是“以其律具为加减”,即是根据犯罪情节和年龄情况,对判罪定刑加重或减轻的规定。
  ② 《太平御览》卷八二一引《史记》,《通典?食货二?水利田》。
  李悝的《法经》是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秩序,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后来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以及汉代的法律,都受到它的极大影响,它为历代封建法典所宗。
  李悝在魏文侯时任相主持全国大政 10 年,他的著作有 32 篇,其变法措施当不止以上三项,惜书已亡佚,无由得知其详。他在魏国的改革,当是全面的,魏国在战国前期成为最强的国家,这与他在魏文侯支持下,所实施的变法改革是分不开的

实行‘尽地力之教’ 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平籴法(收成好的年份由官府出钱进一定数量的余粮,收成不好的年份由官府平价出售一定的粮食),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制定《法经》,加强法制,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

1选贤任能,赏罚分明 2尽地力,废沟洫 3重法治,制《法经》


李悝变法
军事改革:实行“武卒”制度,鼓励士兵训练并设立军功爵位制度,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3. 影响意义:李悝变法极大地提高了魏国的国力,使其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之一。变法对于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封建制度的形成以及后续各国变法的发生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4. 历史地位:李悝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

如何评价李悝变法?产生了哪些影响?
由此,中国文明进入更广泛、更深刻的阶段。评价 李悝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变法,其内容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其成功也有深刻的原因。李悝变法不仅揭开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序幕,而且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个体小农经济制,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李悝在经济领域做了哪些改革?
我们再来说说平籴法。管氏之轻重,李悝之平籴,弘羊均输,寿昌常平,亦有从徕。——《汉书·食货志下》根据上述记载,我们可以得知每种政策的实施,都是有缘故的,李悝在魏国实施“平籴法”也不例外,那么李悝为何要实施平籴法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要知道...

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李悝,一生有哪些成就?
一、李悝是什么人 李悝,生于公元前455年,卒于公元前395年,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学家。李悝担任魏国的国相期间,敢于打破陈腐而不合时宜的“祖宗规矩”,大力推行依法治国,并主张废除旧贵族世袭特权,采取得力措施推动经济,促进农业发展,使得魏国成为战国强国之一。二、李悝...

战国的李悝对魏国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提出了怎样的改革?
在军事方面,李悝任用吴起改革军制,精选武士,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卒”,使得“秦兵不敢东向”。李悝的变法卓有成效,有效地打击了魏国旧制度,使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大,成为战国初期的一个强盛的国家。变法同时开启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各国纷纷变法强国,最终汇成了一股时代...

李悝曾在哪个国家变法?
他是在魏国进行变法的,那个时候魏国的国君是魏文侯,魏文侯于公元前424年到387年在位,所以李悝在孔子之后,孟子之前。他的一系列制度都是建立在西周那种封建制度瓦解、全民开始生产的背景下产生的。他可以说最早提出了计划经济。在原来封建制度下,周采取了井田制度和封建宗法制度,但是原来人口少,这种...

简述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和立法活动。
【答案】: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利用已经在各诸候国掌握的政权进行变法运动,以此来巩固政权。(1) 各国的变法。首先,魏国任用李悝为相,推行新政。李悝的新政主要有:“尽地力之教”;“善平籴”;鼓励垦荒、废井田,发展土地私有制定《法经》以维护新政权所建立的统治秩序。其次,楚国任用吴起实行变法...

李悝详细资料大全
司马迁说:“魏用李悝尽地力,为强君。”班固称李悝“富国强兵”。这些记载都表明,文侯时魏能走上富强之路,李悝曾作出很大贡献。李悝是魏国丞相。 司马迁画像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时便对其他各国震动很大,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为奴隶制...

据材料,概括魏国李悝改革的主要特点?
李悝在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变革的设计者“是谁?
春秋战国时期“变革的设计者“有李悝、吴起、齐威王、申不害、公仲、燕王哙、商鞅。 1、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李悝是战国前期著名的法家人物,在魏文侯时期任相国,在列国中率先进行变法.变法的内容主要有:①废除传统的世卿世禄制,选贤任能.“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根据功劳和才能选拔任用官吏,用任...

石楼县17264982686: 魏国李悝推行的改革政策有哪些? -
宗宁脾肾: 魏国在魏文侯即位后,先后任用李悝、翟璜、乐羊、西门豹、卜子复和段木干等一批封建政治家、思想家进行社会改革.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公元前406年李悝所进行的改革. 李悝主要经济政策有:“废沟洫”、“尽地力”、“善平籴”.这3...

石楼县17264982686: 魏文候变法的内容有哪些? -
宗宁脾肾: 魏国李悝变法 魏国在战国初年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445年~前396年),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其一、废除奴隶主官爵世袭制,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使地主阶级的代表得以牢固地掌握政权 其二、推...

石楼县17264982686: 李悝变法的内容,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哪个更早
宗宁脾肾: 李悝变法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并且是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和法学家.魏国与其它诸侯国相比,国土面积都很微小.当时,各个诸侯国都在为扩充自己的国土面积而做...

石楼县17264982686: 魏文侯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战国大变法的主要内容? -
宗宁脾肾: 魏国在战国初年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445年~前396年),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其一、废除奴隶主官爵世袭制,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使地主阶级的代表得以牢固地掌握政权 其二、推行“尽地力之...

石楼县17264982686: 材料一:魏国首开变法之风.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实行变法.李悝注重改革内政,选贤任能,鼓励农业生产,发展小农经济.魏国很快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盛... -
宗宁脾肾:[答案] (1)据材料“魏国首开变法之风.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实行变法.李悝注重改革内政,选贤任能,鼓励农业生产,发展小农经济.魏国很快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盛的国家.在楚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实行变法.吴起重点打击旧贵...

石楼县17264982686: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与变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如 齐 邹忌改革 -
宗宁脾肾:[答案] 春秋时期重要的改革: 公元前685年,齐国管仲改革,管仲辅佐齐桓公,采取措施: 1.政治上,国野分治,士农工商分业定居. 2.军事上,建立军政合一的军事体制. 3.经济上,实行“相地而衰征”,盐铁官营等措施. 结果使齐国达到富国强兵的...

石楼县17264982686: 李悝变法为什么各国变法的先声?
宗宁脾肾: 战国初期,各个国家纷纷掀起变法运动.魏国国君魏文侯任用李悝为宰相,实行变法.李悝也是这一时期第一个进行变法的人.据说,他是孔子弟子卜子夏的学生.李悝在...

石楼县17264982686: 战国的李悝在主持魏国变法中提出的“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请详细说明,先全句翻译,再讲解一下“为”“道”“食”... -
宗宁脾肾:[答案] “治理国家的原则就是,给付出劳动的人以衣食,封赏有功劳的人,任用有能力的人,并且要赏就要实行、要罚就要得当.” 为:治理 道:方法,原则 食:给.吃的 劳:劳动 禄:给...禄(封赏) PS:“食”“禄”这里都是给动用法 能:能力,才能 行...

石楼县17264982686: 战国时期,首开变法之风的是?(历史.七年级上册) -
宗宁脾肾: 李悝变法:这是战国时期最早的一次变法.公元前400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开始变法.李悝是我国历史上法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变法主要内容有三点:⑴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在用人上要选贤举能.同时按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把禄位赏赐给有功于国家的人.⑵主张“尽地力”实行“善平籴”.鼓励农民勤劳耕作发展农业生产,同时由国家出面设“常平仓”以平抑粮价,以免农民损失太重.⑶制定《法经》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安定政治局面.李悝变法以后,魏国的国力日益强盛,成了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