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史上的奇迹,怎么样的撤退能比德军的闪电战还快?

作者&投稿:征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940年5月15日上午7点半,刚上任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正在海军总部大楼里睡觉,突然一个电话打了过来,来电显示法国总理雷诺。

被惊醒的丘吉尔立即就听到了更“惊醒”的消息。

电话一头的雷诺清晰地用英语说到:“We are crushed”(我们被干碎了)。

丘吉尔傻了眼不敢相信,但是电话一头的雷诺重复了几遍这句话。

于是沉默了大半天丘吉尔才勉强地问道:“想必不可能输得这么快吧?”

对,输得就是这么快。

英国远征军被围

1940年5月10日,德国发动了向法国战争,分为A B集团军,博克指挥的B集团军突击荷兰、比利时直冲法国北线的佛兰德斯地区。

伦斯德率领的A集团军绕过马其诺防线从阿登山区突击。

然后5天之内,法国精心设计的防线崩溃了。

这里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法国不是被视为全世界最强大的陆军之一吗?怎么会这么快被击穿。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其实从一战过后,法国针对德国是一直保持着警惕的态度的,东北的马其诺防线就是专门为日尔曼人设立的。

而德国进攻法国要不就是攻打马其诺防线,要不就是越过比利时从北部攻打佛兰斯德。

当然还有马其诺防线北部的阿登森林。按理说法国人不应该被这么快给突破了的。

但正是这片难以行军的山区成了德国人快速撕开防线的突破口。

当然法国人也知道阿登山区是马其诺防线的缺口,甚至他们也设计了一场埋伏。

如果德国人从这进攻,就要叫德国人有来无回。

但滑稽的是德国人偏偏就来去自如了。他们还是低估了德国人的作战速度,还是没有足够重视这个缺口。

5月10日,希特勒开战。

古德里安带着最新的坦克群战术向阿登山区进发。

这时法军总司令甘末林还在嘲笑德国人,并准备扎紧口袋包围阿登山区的德军。

但古德里安出了阿登山区后却根本不做调整,在甘末林正准备包围时,古德里安快速利用工兵架桥,和空军和炮兵的轰炸形成配合。

因此装甲坦克部队快得离谱,一路高歌猛进,成功突破了马其诺防线,与B集团军形成合围之势。

法国人懵了,怎么会这样,包围怎么就变成了被包围。

才仅仅9天过后,在5月19日上午六点,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戈特就已经对战局完全失望了。

博克的B集团军在比利时不断地向佛兰德斯地区推进,而伦斯德的A集团军推进速度快得让人瞠目结舌。

而反观盟军内部,法国第一军团溃不成军,节节败退;

比利时的骑兵团就跟不存在似的,有甚者竟直接放弃了作战,在咖啡厅里喝咖啡;

而英国人的皇家卫队就属于是不知道干什么了,混乱的信息把他们弄得团团转。

但是起码在这一天,戈特基本确定了未来的作战意图,也就是为后来创造奇迹的先决条件——跑。

实际上产生跑路想法的高官可不止戈特一个人,从巴黎回来的丘吉尔虽然表面上说着要与法军死守佛兰斯德地区,而新上任的法军总司令魏刚也是这么实打实的实践着死守佛兰斯德的口号的,但奈何英国人还是比较狗,更在乎本土的安全。

19日,英国陆军总部召开了会议,会议决定把撤退作为备选方案,征集船只随时准备接回被围困的英国远征军。

然后22日,才3天过去,战局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德国人已经西进到了沿海地区,对加来和布洛涅开始炮击,英国远征军被包夹成了板上钉钉的事了。

此时的撤退地点只剩下了敦克尔克,而英国内部也不再把撤退当作后选方案了,海军总部正式把撤退计划命名为发电机计划。

发电机计划筹备

拉姆齐,一个个性鲜明,有着卓越的组织才能的海军将领,曾担任过海军司令的参谋长,也担任过巡航舰舰长。

但因为个性太过鲜明,认为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于是主动辞职过。

后来因为二战爆发,再次入伍。

而这次被指派成为发电机计划的总指挥将成为他的试金石,究竟是骡子还是马,是英雄还是狗熊,就看拉姆齐能不能办好这件事了。

首先,对于拉姆齐而,凑齐船只是整个救援行动中最重要的一环。

但征用船只不是一个简单的活,从“发电机”计划开始的前几天,关于撤退英国远征军的消息是并不允许向公众透露的,以免被德国间谍直接获取到情报,过早地暴露盟军的军事意图。

那么征用民众船只就必须得低调地进行,但同时又必须得聚拢大量船只。

第二天,5月23日,运气比较好的拉姆齐从荷兰人手里成功地捡到了40艘机动式驳船,这些驳船重量介于200吨到500吨之间。

但是想要在英国本土找到大量合适的救援船只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因为这些船只实在是太过分散。

为此拉姆齐的幕僚们不得不拼了命的四处打电话,地毯式地搜索可用的船只,三天三夜,不眠不休。

最后这种讯息在英国航运业界四处传播。

人们只知道对岸的部队出了大危机,却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

但出于爱国的情怀,英国境内不少的渡轮、开底驳船、疏浚船、游艇、近海商船和斯固特驳船在多佛开始汇聚。

与此同时,对于英国人来说,有一个好消息从欧洲大陆传了过来。

德军竟出乎意料地停止了在佛兰德斯地区对英法联军的进攻,而这都源于希特勒5月24日的一张休止令。

很多人都很难想像为什么希特勒会放弃乘胜追击的机会,明明在古德里安的坦克群战术中“吐司兵”和“米虫兵”已经算得上是毫无还手之力了,而且这个时候距离敦刻尔克也就只有20来公里,一鼓作气就可以团歼了英法联军。

但是希特勒的考虑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一是他害怕坦克集团军突进速度太快,后勤跟不上,然后出问题。

二是考虑到佛兰德斯地区泥泞不堪,对于坦克作战十分不便。

三是希特勒不想让陆军这些贵族老爷占完了军功,尤其,希特勒祖上可不是贵族。

四是他想留足了装甲军来围攻巴黎,来报“一战”一箭之仇。

总之对于希特勒而言,他认为英国人和法国人不行了,于是他就让想要分功的空军司令戈林用他的空军去压迫歼灭英法联军。

但是从现在看来,戈林做得并不是很出色,于是希特勒在无形中悄悄地给自己埋了个雷。

但对于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来说,德国暂停攻势让他缓了一口气,他终于能正常地呼吸来部署撤退的事宜了。

首先基于运河防线,戈特把兵力集中在紧邻运河东面的几座城镇与村庄,以便相互照应来弥补兵力短缺的难题,尽可能拖延德军的坦克部队。

然后通知除防守以外的部队赶紧奔赴敦刻尔克。

除此之外,戈特还要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要让派人回到英国提醒伦敦的老爷们,让他们清楚得认识到,此时英国远征军的危机境况是十分危险的,一定一定不能舍不得装备来救这些大头兵。

事实果真如戈特心中所料,伦敦的老爷们确实没有足够的重视起来。

在他们的预算中,海军竟只打算派几艘驱逐舰参与救援。

但还好戈特派了人,他在伦敦召开得军事会议中郑重地传达了戈特的意思。

“任何能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船只都必须,必须调遣……任何船只!即便划艇也不例外!”

发电机计划开始

5月26日下午,德国后勤部队抵达了佛兰德斯,在陆军将领地轮番建议下,希特勒撤销了休止令,德国陆军恢复进攻姿态。

戈特的运河防线开始承受起德军的高压,阻击德军的每一次渡河活动。

这一次他们目标明确,但付出的伤亡代价也极其高昂。

过后,26日下午6点57分,救援工作准备就绪。

海军总部向拉姆齐的“发电机组”下令“发电机行动开始”,一百二十九艘渡轮、近海商船、斯固特和小型船只有序向敦刻尔克前进。

而在佛兰德斯的撤退走廊里,英国大兵们的撤退秩序可谓是不秩序了,撤退的场面千奇百怪。

而德军为了给吓唬盟军,也可谓是充分地利用了广告心理学的恐惧诉求,成千上万的传单从天空飘落。

传单做得也挺吓人的,画了一张地图,地图上标明了盟军的位置,提醒着英法大兵,你们已经被团团围住,插翅难逃了。

然后劝诫道“赶紧投降,投降从宽”。

但逃跑的英国大兵看了这些传单却士气大振,因为跑了那么久终于搞到地图了,可算是知道往哪里跑了。

所以说在英国人跑路的过程中,德国空军也算是歪打正着的居功至伟了。

于是在德国空军的神助攻下,混乱的“米虫”们涌向了敦刻尔克的海滩。

有多混乱呢?各种你想不到的混乱。

比如

“东萨里军团第一营的弟兄骑着借来的脚踏车混在撤退的人群中;

一名来自农村的皇家苏塞克斯兵团第五营的士兵赶着一辆大马车;

一位没戴帽子的准将在贝尔格的马路上踽踽独行;

炮手罗伯李在敦刻尔克近郊,看到一个家伙脚踩熘冰鞋、手拿一把雨伞,从他身边呼啸而过;

还有一个小伙子提着鹦鹉鸟笼赶路。

最常见的还是那些双脚起了大水泡没办法行走,被两名战友抬着走完最后五里路的。”

面对这种情况,法国海岸军事总司令、海军上将阿布里亚尔有点懵。

因为他还没有清楚了解到英军撤退的意图,所以当他想吐槽英国作战军纪不齐整时,他那里知道人家根本就不想打仗了,接他们回家的船已经接近敦刻尔克了。

但是对于英国人来说敦刻尔克海岸的组织工作还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要如何有序组织士兵登船?

要如何清理港口船只拥堵的情况?

要如何应对德国空军的轰炸?

所以为了救援更多的士兵,英国人自然不放心将组织工作交给法国人。

因此计划开始第二天27日5点35分,英国海军资深军官坦纳特带着他的岸勤大队坐着“猎狼犬”号驱逐舰顶着德军斯图卡的炮击,奇迹般地驶入了敦刻尔克。

坦纳特抵达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怎么在德军飞机群的密集轰炸下组织沙滩上的士兵登船回英国?

靠英国皇家飞行大队吗?

——难

英国空军的老头子对于他们的“喷火”式战斗机珍惜的很,一次就派几架,关键还是隔着海峡飞,油量根本不够。

到了法国本土盘旋个40分钟左右,就飞回去了,有时候和德国的斯图卡打个招呼都难。

那么靠海滩上的防空高射炮总没问题吧?

——有问题,大问题,没有防空高射炮。

——陆军怎么会没有防空高射炮?

如果你亲临其境看这段 历史 ,看到坦纳特这么发问时,作为旁观者你会看到防空指挥官马汀少将得意满满地并十分利落地敬礼回答道

“报告长官,奉您之命,现已摧毁了所有防空高射炮,德军休想从我们这得到任何武器。”

可千万别笑死,马汀少将确实是奉命行事,只不过他脑子不够用,曲解了上级下达的命令。

但有一说一,飞机就在你头顶炸你,你却把防空高射炮给毁了,这不是白痴吗。

要不然,躺在沙滩上的大头兵们也不会急得把手榴弹扔到空中去炸德国飞机。

所以德国斯图卡的轰炸,你也是耐他没法了。

但幸运的是,还好因为受温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撤退期间大多是阴雨天气,德军的飞机不好起飞,只能在晴天行动。

(敦刻尔克撤退期间,德国飞机只在5月27日、5月29日和6月1日起飞过。)

但仅仅是27日德军飞机一天的轰炸量就完全打乱了拉姆齐的排期。

在计划之初确定好的“Z路线”没有水雷,距离也短,但这条路线上的空中却尽是德军的飞机。

27日上午10点之前没有一艘船能成功渡过海峡抵达敦刻尔克。

于是无奈之下只能选择“Y路线”,从东北方航行,避开德军的水雷和炮弹,但这距离可比“Z路线”长了两倍多,要多花3个多小时,船根本不够。

所以在27日一天英军只撤离了七千六百六十九人,而且多半是在“发电机行动”正式开始前救走的,同时这一天也损失了数艘大型救援船只。

此时拉齐姆迫切地需要更多船只,更多空中火力支援。

发电机行动渐入佳境

28日一整个凌晨,拉姆齐不断向伦敦发电,急促伦敦赶紧寻找可用船只。

而在敦刻尔克,坦纳特用他海军资深军官的身份成功的稳定了混乱的兵群,并开始有效组织起登船行动。

想要靠港口和码头来快速登船是不可能的了,现在这些地方早已在德军飞机的轰炸下化作了火海。

但是坦纳特发现德国人忽视了敦刻尔克两侧延伸过来的防波堤,并且在这个凌晨,“海峡女王号”成功地在防波堤旁停靠,船只卷起的浪潮并没有把这脆弱的木板堤岸给冲毁。

现在除了从海滩上靠划艇登船外,又增加了一种更快捷的登船方式。

可是到目前为止,没有足够的船只依旧是个大问题。

而且除此之外,在敦刻尔克周边的防线,戈特遇到了大麻烦。

也是28日凌晨,在4点钟,比利时国王利波奥德三世向希特勒俯首投降了。

因此比利时军队也就没有理由继续为盟军作战了,所以这就让伊普尔到海岸之间突然冒出了一道长达二十英里的缺口,从这里,敌军的装甲部队可以一拥而入,提前结束掉英国人的撤退。

但是也可以说幸运的是,比利时军队在之前的战斗中本身就发挥不佳,这条防线早就一步步的露出了缝隙,因此负责这条防线的英国指挥官布鲁克打算在他们身后兜个底。

所以早在前一天,第二军团蒙哥马里的第三师再接到指令后,1万3千人在德国人眼皮子底下,从包围圈南部悄悄地急行军40公里抵达伊普尔,暂时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

海峡的另一边,伦敦从拉姆齐的电报中,从敦刻尔克的特使口中,已经清楚地了解到了敦刻尔克的危急情况,他们不敢在轻视拉姆齐提出的任何请求。

要船是吧?我给。要飞机是吧?我给。还要什么?我都给。

就这样,你好好干。

于是28日上午,更多的船只从多佛出发。光一个上午,11艘驱逐舰就全部装满。

况且今天是阴雨天,德军飞机无法起飞,防波堤也派上了大用场,它以每小时搭载540人的速度为救援更多士兵提供了可能。(海滩每小时搭载50人)

5月28日一天共撤离了撤离了17804人,是27日的两倍。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好消息为救援更多士兵提供了希望。

“X路线”上的水雷已经清除完毕,航线从87公里缩短至了55公里。

另外,法国设法淹没了海岸以南的低洼田地,现在德军的精锐坦克难已继续前进了。

5月29日黎明,天候变得更糟。

持续下着毛毛雨,云幕高度只有三百英尺。

这对于英国人来说是个好天气,德军的飞机起码现在不会在自己头顶盘旋。

但是一过中午,天气转晴,憋了一天半的德国空军开始发泄式的轰炸敦刻尔克,而且他们早有预谋,一次性出动了四百多架军机。

这时暴露在德国空军眼皮子底下的防波提成了重点,于是停靠在防波提的军舰赶忙开拔,但依旧抵不过德国人的炮弹,被击中船尾、甲板、涡轮机。这轮轰炸直接让英国人损失了3艘载运量大的汽船,防波提也受到了不小的损耗。

但幸运的是船只都开出了防波堤,没有在附近沉没,起码不会造成岸口的交通问题。

当然除了防波提的附近遭受到了轰炸之外,正在海峡中航行的船只也是德军的攻击对象。

而他们就只能看命了,有些船只靠着蛇皮走位,能够惊现地躲过斯图卡的炮弹;

有些,好不容易靠着走位坚持了很久,结果最后还是被一发炮弹给解决了。

命好的人能被另一艘船成功救起回到英国。

命不好的,接连被救,结果接连被炸。

这场空袭一直持续到天黑才结束,而敦刻尔克变得一片狼籍。

更打击人的是,伦敦的一些小气鬼们又开始权衡起了利弊。

他们不太愿意将最新的驱逐舰交给拉姆齐使用,以免被德国空军给炸没了,于是他们收回了拉姆齐手中的最新的八艘驱逐舰,这就让救援速度也打了个折扣。

但是拉齐姆的发电机组还是必须得赶紧想其他办法来更有效地救援海滩上的士兵,他们只能力所能及。

5月30日,阴雨天,没有德国飞机。

在清晨4点钟,海军总部派遣了一位名叫韦克沃克的军官抵达了敦刻尔克。

他的任务和坦特纳不同,他主要负责海上的运输舰的救援秩序,确保每艘船能在最快的速度抵达最需要船只的登船地点。

但是经受了昨天的轰炸过后,运输舰明显不足。

海滩上黑压压的人群、蜿蜒入海的长龙、腰部以下全泡在水中的士兵……这些人都只能无止境地等待。

但是到了晚上,情况立马发生了转机。

30日一整个白天,消息正在满天飞。

乘船回到了本土的英国士兵对英国民众描述了海峡对岸英国士兵们被困的危急情况。

于是像

“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兄弟在海峡对岸陷入了困境,我们要想办法救他们”的号召开始传播。

在这个周日的晚上,各式各样的小船,像海钓船,拖泥船,帆船,游艇之类的,密密麻麻的一片向敦刻尔克出发。

它们基本上负责接驳,把部队接到或拖到停在外海的大型船舰上。

同样在拉姆齐的激烈地争论下,海军又让现代化驱逐舰返回了法国,继续救援。而同时在海滩上一支工兵队被临时组建了起来,在岸勤大队给这些工兵做出率先登船的承诺后,他们干得极其卖力。

他们把军车一辆辆排着,往海里延伸,在一家木材厂寻找材料搭建平台,将搁浅船只的甲板做成木头步道。

于是“宪兵码头”做成了,也因为做的太好了,命令他们的长官反悔了,把他们留在了海滩继续干活。

(工兵头头:真服了这个老六)

30日一整天,因为严明的纪律、军车码头,以及最重要的、激增的小型船只,使得在这灰蒙蒙的一天里总共撤离了53823人。

(海滩上撤离人数比昨日翻了两倍,多达29512人,防堤波撤离了24311人。)

5月31日,依旧阴雨天,只有少量德国飞机轰炸过。

英国皇家空军也开始出现在了法国的领空。

而在敦刻尔克外围防线,德军在逐步突破运河防线。

但稍微幸运的是,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早在29日时已经退出了包围英法联军的战斗,因为希特勒正在准备围攻巴黎的计划,所以周边防线的压力也相应的减少了些。

因此在前线的英国部队也在逐步地,有批次地从前线撤下。

当然在这种情况,总得有人留下来赴死。

作为全军的统帅戈特,他就不想走,但是丘吉尔一听到这个消息,澡洗到一半都不想洗了。

戈特必须得走,死在法国的战场不值得,要是被德国人俘虏,那更伤带嘤帝国的面子。

所以为了面子问题,戈特还是不得不走,虽然路途有点惊险刺激,但还好还是回到了伦敦。

31日相较于前几日没有发生太大的问题。

统计如下:盟军共撤离68014人。预计6月1日后撤离完所有英军。

那法国人撤走了多少人呢?当天10842人,之前更少,保守估计目前总计不到3万。

(法国:真服了你个狗带英,打架你叫我,跑路的时候就不鸟我了。)

手挽手,肩并肩

英国人倒也不是完完全全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还是有人动脑子的,要真是完全不顾法国人的利益,那不就是要彻彻底底地将法国推向对立面。

所以丘吉尔在31日亲自飞往巴黎,在最高军事会议中用他的破法语对法国将领说道

“不,共享,手挽手,肩并肩(法语)。”

并主动让剩余的英军来做后卫部队,减少法军的伤亡。

一开始,英军将领不同意,这将意味着更多英军的伤亡。

但过后,他们也预想到法军如若投降,那更就不妙了。

6月1日,救援法军成了救援行动的新重点,但这一天却是万里晴空的天气。

德国人的飞机再一次黑压压地压向海滩。这一次英国空军终于和德国空军碰面了,短暂的交手,英国空军场面占优,但德军的巡航时间长于英国空军,飞越了海峡的喷火战机油量不够,不得不返航。因此在多数情况下,敦刻尔克是一直处在德国战机的阴影下的。

6月1日一个白天,救援船只损失惨重,战争的阴影深深地刻在了救援行动中,士兵和平民的心里,不少人表示再也不想回到敦刻尔克。

但是白天过后,等德军飞机撤走了,救援还是得继续。

救援人员们顶着恐惧继续在海峡之间航行。

于是在敌军持续轰炸、士兵濒临崩溃的情况下,竟然达到了,有六万四千四百二十九人被救。

其中法军三万五千零一十三人,英军二万九千四百一十六人。

最后的努力

6月1日过后,撤离进入了最后的尾声,只要努一把力,这项救援活动就将彻底完结。

他们将计划延长至6月2日和6月3日的晚间,计划24小时内至少撤走七万八千人。

而这也取决于周边防线抵不抵挡地住德军的进攻。

6月2日晚上的救援行动开始后,在十点,英国远征军就基本撤离完毕了。

接下来将是撤离的难点,如何在语言隔阂中组织法国人登船?

事实证明很难,法国人似乎有上千种方法来拖慢登船速度。

他们想要带走全部的装备、私人物品,甚至他们的爱犬。

许多人脖子上挂着轮胎内胎——想凑合着当救生圈使用——但这笨重的添加物更加拖累了进度。

他们无不尝试着挤上他们碰到的第一艘船,而不是分散开来善加利用整条防波堤。

他们坚持维持部队完整,似乎从没想过到了英国可以重新整编,他们忘记了当下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在天亮前离开。

所以英国人只能把法国人硬塞进运输舰,到了时间就开走。

6月3日,最后一夜,法国的军舰也加入到了救援行动中。

此时敦刻尔克周边的防线只剩下了几座堡垒。

于是趁着夜色,法军赶紧后撤,与时间赛跑。

而此时法国后来组织的大量救援船只和剩下的英国军舰已经在敦刻尔克等待着了。

这一夜是最后一搏,救援工作比前一夜更顺利,在黎明破晓之前,救援船队准时离开,剩下了空荡荡的海滩和绝望的三、四万法国士兵。

6月14日凌晨。当德军占领敦刻尔克时,英军已经走光了,为了拍摄几张英国战俘的照片,他们硬是从法国战俘里找了大半天才找到二、三十名英国大兵。

虽然这场撤退进行的极为狼狈,也产生了各种矛盾,但这场撤退实打实的保存了反攻的力量,成功的救回了224686名英军,123095名法军。

而后在6月4日的晚上,丘吉尔在英国议会下议院为敦刻尔克撤退做报告时,他用激昂的结语震动了整个议会

“我们会在海滩奋战,我们会在登陆场奋战,我们会在田野和街头巷尾奋战。”




汉光武帝刘秀如何独力赢得昆阳之战?
在昆阳之战中,毫无胜算的刘秀以自己的二三万之众击败了王莽的五十万大军,这是军事史上的奇迹。刘秀也借昆战一举扭转局势,一战成名,为后来平定天下、振兴汉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历史书上说少胜于多是真的吗?在古代战争史上,有很多如何以少胜多的例子。在中国的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不...

历史上以少胜多比例最夸张的战斗是哪一场?
而这位将领也是抓住此时的好时机,当机立断立刻发起了进攻。敌人在看到清军的进攻以后,说实话也是内心害怕,并没有去看清楚有多少人就开始落荒而逃。随着敌人的出逃,也造就了这位将领率领20多人对阵敌军2000多人的战争奇迹。

世界七大奇迹中,为什么金字塔是唯一尚存的建筑?
金字塔很独特,首先它的建筑材料是石头,而且是巨大无比的石块,将金字塔列为奇迹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是建筑史上的奇迹,以当时的条件来说,如何将巨大无比的石块运过去并且堆积在一起,最后成为如此宏伟的建筑至今来说仍然是个谜。但也正因为材料的特殊,巨大的石块风化几千年也很难风化完全,所以...

红星照耀中国好词好句赏析
赏析: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这些革命先驱虽出身平凡,却有一股刻在骨子里的救国救民意识。身为领导人,却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不摆架子,他们那颗爱国爱民之心,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只为当时中国四万万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一幅幅画卷展开,不带过重的色彩,却让革命先烈们有血有肉的站在...

红星照耀中国第十一章好句赏析?
赏析:红军远征的困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饿得不行就啃树皮,煮皮鞋,嚼石子……脚上惨不忍睹的 血泡和老茧,路上倒下的红军越来越多。可是,红军战士却以乐观、坚定的态度精神面对,他们相 互扶持,互相帮助,至死不愿拖累战友,正是这样,长征才得继续和成功!4、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

冀中人民创造的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改为...
这斗争个方式,难道没有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吗?如: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前一个句子语气就强烈多了。除此之外,一些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 怎么 这么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语气词如:呢 吗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

活着的传奇,我军史上的特等功获得者有谁呢?
—胡修道胡修道同样是上甘岭战役中的特等功获得者,在1952年的11月战役中,胡修道和排长以及另一名战士负责坚守597.9高地的3号阵地,激战中,排长不幸牺牲了,另外一名战士去执行其他任务,只能靠胡修道一个人坚守,在此期间,胡修道打退敌人的40多次的进攻,歼敌280余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红星照耀中国的摘抄加赏析
6.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7.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赞美红军长征精神的句子文章。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中国的四大战役有那些?
中国四大战役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1、辽沈战役: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2、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

决定唐朝国运一战:李世民创造奇迹,打出大唐两百多年江山吗?
618年5月,李渊在长安即皇帝位,建立唐朝。李渊虽然做了皇帝,但他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当时唐朝只控制着陕西、山西一带,其他地区都被群雄们占据,鹿死谁手,尚未可知。622年,秦王李世民率军出战,创造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从而奠定唐朝二百多年的江山,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话说隋朝末年,群雄并起...

西峰区18990845350: 敦刻尔克奇迹是怎样发生的?
郑罡福卡: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许多被我们忽视和误解的地方,其中敦刻尔克大撤退就是一个.这次大撤退一向被描绘为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起死回生的关键时刻,但谁又能想...

西峰区18990845350: 敦刻尔克大撤退败而不败的原因是什么?
郑罡福卡: 敦刻尔克奇迹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在撤退的几天中,敦克尔地区的天气大 多是阴天,这样的天气不适合轰炸,使得德 国空军只进行了两天半的大规模轰炸.敦克尔的沙滩很松软,使得德国飞机投 下的炸弹威力尽失,这些炸弹大部分陷人了 海滩,杀伤力大大减低了.后卫部队英勇地抗击着德军的进攻,尽 全力掩护主力撤退;英国空军飞行员积极为 部队提供掩护,敦刻尔克海滩上空从始到终 都有英军的飞机,这些英国空军给了德军沉 重的打击;撤退部队的官兵,在等待上船和 登船的时间里,保持了严格的组织纪律,井 然有序,没有争抢的混乱场面,这种英国式 的绅士风度使得整个撤退过程都很顺利.

西峰区18990845350: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怎么回事?
郑罡福卡: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敦刻尔克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城市跃而闻名于世,主要因为这里发生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撤退.1940年5月27日至6月4日,近34万英、法联军在...

西峰区18990845350: 亚西比德是位富有而又英俊的贵族,他视战争为谋求个人荣誉的机会,因而怂恿公民大会拒绝和平,在一个错误的时机试图征服西西里以获得新的权力.结... -
郑罡福卡:[选项] A. 公职人员是追求权力的野心家 B. 直接民主易造成决策的失误 C. 对外扩张严重危害需邦发展 D. 民主政治的实质是贵族专政

西峰区18990845350: “敦刻尔克奇迹”是希特勒有意为之吗?
郑罡福卡: 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的小港口敦刻尔克,完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英国将这次撤退称为“敦刻尔克奇迹”.敦刻尔克大撤退能够取...

西峰区18990845350: 敦克尔克大撤退的历史意义和其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如果没有这次
郑罡福卡: 现在来看,对于当时的世界局势,敦克尔克大撤退的意义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半个月内撤退了30多万人确实可以算是奇迹,但并不是扭转乾坤的奇迹.它更大的意义在...

西峰区18990845350: 二战中为什么苏联能打败德国?二战中,苏联比德国强好几倍,为什么德
郑罡福卡: 首先,希特勒是想避免两线作战的,他准备在6-8个星期内征服苏联,再掉头征服英... 况且日本陆军主力深陷中国,如何分兵?南美没有战争,在1939年英国海军把德国袖...

西峰区18990845350: 请问敦克而刻撤退的详细情况.
郑罡福卡: 在德国炮火的猛烈袭击下,上千条各色各样的船向着敦刻尔克方向前进着. 这是一支... 救出了三十三万五千人. 这就是举世震惊的奇迹——敦刻尔克大撤退.

西峰区18990845350: 电影《敦刻尔克》值得一看吗? -
郑罡福卡: 《敦刻尔克》不仅值得一看,还值得二刷、三刷、一刷再刷.“敦刻尔克”对于英国人来说就是个名词了,就像是诺曼底登陆,红军长征一样.而且这不是“敦刻尔克”事件被第一改编,四十万军兵最终撤回三十三万,这次大撤退对与英法而言...

西峰区18990845350: 在二战的西欧战场,为什么美军的伤亡率比德军低? -
郑罡福卡: 客观原因 1、美军装备、补给条件要优于德军.特别是诺曼底登陆以后,德军两线作战买大部分兵力被苏联牵制住了. 2、盟军掌握了制空权,所以德军损失相对较为惨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