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是如何防火的?为何1200栋古建筑上为何没有一根草?

作者&投稿:妫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咱们首都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已经成为了人人都津津乐道的世界级网红博物馆了,在这里面有着众多珍贵的文物,各种各样精彩的展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回顾巴西国家博物馆的大火以及前段时间巴黎圣母院的大火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对于拥有1200栋木质结构的古建筑故宫来说,防火无疑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
今天故宫博物院建了五个中控室,里面有65面大屏幕,连接3300个高清晰摄像头。我们还加大高压消防栓的合理布局,提升防雷设施,研发新型消防装备。单霁翔透露,消防队员要演习。而且机器人也要演习:一旦发生火情会迅速冲入火场,把明火先灭掉。
只有这样强大的消防力量,才能确保万一发生火情时可以及时扑救。单霁翔说,预防性保护更为重要,我们进行了为时三年的环境大清理、大整治,室内10项内容,室外12项内容。
首先是散落在各个房间的文物,比如器物座、象牙等,经过一番努力,55000件散落在各个房间的文物被妥善收藏。许多屋子炕上堆着的褥子、毯子熏蒸除菌后,进入了织绣库房。
室外清理更复杂。两个星期全员参加的大扫除过后,树枝、杂物等火灾隐患被排除。故宫屋顶上的杂草是个很叫人头痛的问题,它会导致瓦拱松动,雨水灌进去的话可能令梁架糟朽。
所以必须得把瓦揭开,把草根拿出来,把古建筑修好,把缝抹严不叫草籽再进去,这样一干干了两年,我们终于可以对社会宣布,故宫博物院1200栋古建筑上没有一根草。单霁翔说。
故宫的去商业化是一个重要环节,单霁翔说,过去观众参观基本都走中轴线,结果被认为有商机,太和门里也是商店,乾清门也是商店,商业氛围太浓,我们把它拆了。今天大家再站在隆宗门广场看四周,没有任何商业设施影响壮美的古建筑。
按一般参观顺序来说,走到御花园时行程接近尾声,以前这附近卖汉堡、烤肠等,人们买来后就站着吃。单霁翔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一到中午,整个御花园就是个大食堂,还怎么体会古典园林的意境?
我们把这些食品移到两侧,建立观众服务中心,叫观众有尊严地休息。单霁翔说,清理中花费力气最大的是拆除几十年来在故宫积累下的135栋临时建筑,包括最危险的59栋彩钢房。一番整治,南大库成了家具馆,南三所露出了本来面貌。
拔草也好,做平1750个井盖也罢,看起来都是小事,但如果不坚持,就很难实现最终的质变。单霁翔希望通过不懈努力,使人们再到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是绿地、蓝天、红墙、黄瓦的美景。
在提升环境的同时,是把古建筑修好,才能实现开放区域的扩大。单霁翔回忆,郑欣淼院长刚上任时,就启动了故宫整体维修保护工程,下决心要用18年的时间把故宫1200多古建筑全部都修好。
建福宫花园曾被一把大火烧掉。后来经国家批准,今天把它修复了。曾被有关部门借走办展览的大高玄殿,故宫收回来后也对其进行修缮。单霁翔幽默地开始打广告,今天它即将修好,欢迎大家参观。
参观的舒适度提升、开放区域扩大,观众不断增加。2015年,由石渠宝笈特展的举办,还出现故宫跑的文化现象。以至于当时有位老先生跟单霁翔抱怨:故宫怎么搞的?办个展览怎么像运动会一样?
我赶快承认错误,说我们好好办运动会。于是,故宫方面连夜做了20个牌子、1000个胸牌,发给排队的观众,按顺序进场。单霁翔笑着说,后来我听说全世界的博物馆举办展览,有入场式的只有故宫博物院。
但观众实在太多,一直排到了晚上。晚上八点,单霁翔去看望观众,发现大家渴了,赶紧让工作人员烧好茶水递上去;到了夜里十二点,观众喊饿,他又带着工作人员给观众送上了方便面。等最后一位观众走出展馆,天都快亮了。
从这件事中,单霁翔发现,不能再把99%的文物藏在库房里,人民群众有强烈的文化需求,我们必须开放更多区域,举办更多展览。慢慢地,故宫从过去只开放30%的区域,到现在已经开放到80%,很多过去非开放区域观众止步的地方,今天变成了展区展馆。
当我们的文物得不到保护时是没有尊严的。只有它们得到修复,面对观众时才会光彩照人。单霁翔说,2014年,全院下定决心要叫紫禁城在建成600年之时,收藏180多万件文物都必须神采奕奕,这是这些年我们奋斗的最重要的工作。
在所有故宫人的努力下,端门成为数字博物馆,畅音阁被修好了,重新演出中国传统戏曲……接地气的故宫获得观众的喜爱,变成名副其实的网红。
单霁翔慢慢摸索到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路:长期以来我们把文物保护视为部门的、行业的、系统的工作。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保护文物的权利和责任,只有把文物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交给亿万民众共同守护,文物才能真正获得安全。
过去我们开放30%区域的时候,会有250名员工拉网式的清场。今天开放80%的区域,会有700多名员工拉网式清场。每一个角落都要细心检查完毕。强大的安全防范新系统全部启动,整个夜间就会安全。单霁翔说。
早前,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火爆一时,许多人惦记着到故宫修文物。单霁翔透露,今年招88名新员工,4万多人报名,我们开放了故宫文物医院,让大家看看我们200名文物医生在做什么。
他希望,不断扩大开放的故宫博物院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片文化的绿洲。而一个好的博物馆,不是建一个高大的馆舍再开放,而是要做到深挖自身文化资源等,成为一个人们走进以后不愿意回去,回去以后还要再来的博物馆。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故宫累计接待观众达到1亿人次。2019年起,故宫将试行分时段售票。2018年9月3日,故宫养心殿正式进入古建筑研究性保护修缮工作的实施阶段。
2019年3月4日,故宫公布了2019年下半年展览计划。


中国古代建筑是怎样防火的?消防措施一点不比现代少
其实在古代,人们对于防火的意识可能比现代人好要强,我们应该也在影视剧当中看过,每晚打更的人都会一边敲着锣一边说: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目的就是让百姓在睡觉之前检查火源,以免发生火灾,现代已经没人会这样提醒你了。在一些更加珍贵的建筑物上,那做的防范措施就更多了,下面就为大家一一介绍。其实...

中国古代的房子大多都是木头的,如何防火的?
第二种是隔离间,这样的隔离间是专门用来隔离的,它的主要构成材料是砖石,完全没有木材的添加,里面也没有装什么东西,这样一来,火势就被阻拦了,你说这火怎么烧的动石头,这两个隔离方式也是重要防火的措施。第二种就是在宫殿房子边上放两个铜器,里面装满水,这样的铜器也是在宫殿的各个角落,...

在古代宫廷摆设中有“门海”之称的是什么?
在古代宫廷的精巧设计中,有一种特殊的消防设施被称为“门海”。这个名字来源于其独特的功能,即在门前设置如同小型湖泊的装置,用以防火。这种装置通常由铜质材料铸成,其内部常年注满水,时刻准备应对可能的火灾威胁。因其在保障安全方面的积极作用,也得名“吉祥缸”。在故宫等大型皇家建筑群中,它们...

故宫是怎样去防火的,前院长有怎样的方法呢?
众所周知,北京故宫,既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而且,还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位列世界五大宫之首!如此一处重要的世界遗产,如何防火,的确是一个大难题!要知道,最近几年,世界上一些比较著名的博物馆或老建筑,都未能幸免于“火”,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巴黎圣母...

古代容易发生火灾,为何火灾频频发生?
在古时候发生火灾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历史当中记载,关于皇宫当中出现火灾就有几千起之多,因为在古代大部分建筑还是以木材为主,并且人们照明的方式也是以明火蜡烛为主,所以发生火灾的几率当然也会更大一些,在古代有着打更人这样的一种职业。打更人不但是提醒大家一种时间的概念,更是为了预防火灾的...

古代人们如何防火
唐朝皮日休在《人林屋洞诗》中曾说“腰下配金兽,手中持火铃”。诗句中的“火铃”就与木铎一样,只不过是铜质报更喊火烛的器具。我国古建筑以木质为主,防火显得尤为重要。历朝历代除了立法外,各家各户还备有防火工具。普通人家常备有一口大缸,用于盛放生活用水和防火使用。有钱人家就不同了。...

故宫建造时融入了哪些高明防火智慧?
首先故宫大家都很熟悉,它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称为紫禁城,它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也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有大大小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余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建造的古建筑之一,那故宫建造时融入哪些高明防火智慧,你是否知道呢?但明清的时候...

古代是如何防火的
这些都是为了能够有效预防火灾,而且效果是非常好的,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能够做到。唐代时期的防火规定在唐代,其实负责防火的组织被称之为“武侯铺”,在城市在农村都会出现,一般布置的消防兵人数会有一些限制,大概是几十个人到几百个人,并没有什么固定的说法。在整个城市的范围内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强大的...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如何做到防火呢?
我国的的古代建筑主要用材都是木料,木质建筑一旦起火蔓延是很快的,所以古人在建筑过程中会对材料做一番处理,可以用砖石做墙面,然后在木材表面涂抹一些不易燃烧的涂料,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发现泥土可以起到防火保护层的作用。这种防火层也叫风火墙或者封火墙,就是让房屋两边的山墙比屋顶高出来一截...

古代消防的工具有哪些?
除了这些,古代还有其他消防装备,如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建立的官府消防队,配置了棚索、斧、锯、旗号、火笼等器材。杭州官府还设有防火铺,配备了水桶、云梯、火钩等救火工具。到了清朝光绪年间,杭州的消防器材已经发展到了使用人力或马达发动的洋车式水龙。综上所述,古代的消防工具虽然简陋,但种类繁多...

邵东县15329045997: 故宫以前是如何防火的 -
诺童了哥: 故宫里的大缸,按质量可分为铜鎏金吉祥缸、“烧古”青铜缸和铁铸大缸.第一类为铜鎏金吉祥缸,是比较贵重的,这种缸明代数量较少,到了清代多起来.在故宫内被俗称为“金銮殿”的太和殿门前,就陈列着这种鎏金大铜缸,每尊高约1.2...

邵东县15329045997: 故宫院里的大缸是干什么用的? -
诺童了哥: 据考证,故宫内的殿宇楼阁均为砖木结构,很容易着火.一旦发生火灾,如果不能及时扑救,火势就会迅速蔓延,把这座价值连城的辉煌建筑顷刻之间化为乌有.为此,紫禁城的建设者们对防火特...

邵东县15329045997: 文章是怎样引路入对紫禁城古建筑的防火智慧的介绍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诺童了哥: 其实我觉得这样写的话,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思路,通过这种思路,让我们了解了一个紫禁城的辉煌历史.

邵东县15329045997: 故宫为什么能存在几百年 -
诺童了哥: 现有的一般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为75~100年,特殊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可达到100年以上,但达到使用寿命后如果继续使用就必须修缮.所有材料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老化,比如古时采用木头为主要受力构件,它的耐火性能不是最好,而且容易腐蚀.所以,在保证结构受力性能良好的情况下,对选用材料采取防腐,防火保护措施,可延长寿命,在最终达到使用寿命之后就定期进行修缮.

邵东县15329045997: 古代皇宫里面为什么那么多大水缸 -
诺童了哥: 因为中国古建筑绝大多数为木质结构,另外为了皇宫的安全也建筑在远离江河湖海的地区,这样一来防火问题就非常重要.大水缸是为了储水灭火的.

邵东县15329045997: 故宫里第一支消防队是谁组建的? -
诺童了哥: 雍正皇帝 故宫的第一支消防队是雍正皇帝组建的,因为雍正皇帝年幼时遭遇火灾,所以当政后专门组建了专业的防范火班.雍正帝登基后,对宫中防火事宜抓得很紧,曾谕令“紫禁城内每年冬令禁饬火烛”,并经常告诫宫内人员“宫中火烛最要...

邵东县15329045997: 故宫铜缸一般放在哪里
诺童了哥: 故宫铜缸-许多去过北京故宫的朋友都知道,故宫里的一些大殿前,庭院中都摆放着一个个大金属缸.这些大缸腹宽口收、容量极大,而且装饰精美,两耳处还加挂着兽面铜环.那么,这些大缸是做什么用的呢?原来这是当时故宫里的一种防火设施.很早以前,人们就想出了在门前放置大缸以及时救火的办法,只要时常将水注满,铜大缸,发生火情时就可以随时就近取水灭火.那时,人们称大缸为“门海”.从字面上不难理解.“门海”即是门前之大海.他们认为,门前有了大海就不会再发生火灾了,因此,大缸又被称作“吉祥缸”、“太平缸”.

邵东县15329045997: 北京故宫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
诺童了哥: 北京本来是燕王朱棣的封地.靖难之役以后,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