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五大禅定法

作者&投稿:雀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按语:

潘麟导师在《皇冠瑜伽——从身心健康到生命觉醒》中谈到皇冠瑜伽“生命净土”修学系列音频时,说它“凝聚了历代瑜伽大师们毕生的心血,也浓缩了我本人修行的精华”。皇冠瑜伽“生命净土”修学系列音频共有3个,每个音频对应一个瑜伽修学主题:第一个是“五大禅定法”,第二个是“脉轮激活疏通法”,第三个是“以心传心法”。三个音频时长都是一小时,通过潘麟导师的引导词带领大家修学。

本节,为您介绍“五大禅定法”中的哲学内涵与生命意义,同时在文末为您奉上此修学方法的音频,以方便您修学。

01 何为“五大”?

“五大”是我们瑜伽里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地、水、火、风”是印度传统哲学(即印度教哲学、佛教哲学和瑜伽哲学等)的重要学说之一。这一学说的起源,有确切记载可上溯至七千年前。印度传统哲学认为,构成宇宙和人体的物质可以归纳为四大基本属性:

坚固性(在人体中即皮肉和骨骼等),名之曰“地大”;

湿性(在人体中即血液、内分泌、细胞液等),名之曰“水大”;

热性(在人体中即体温),名之曰“火大”;

流动性(在人体中即呼吸和经络及脉轮里流动的“气”——能量),名之曰“风大”。

“地、水、火、风”的属性合起来称之为“四大”。这四大基本属性都属于存在的正面属性(即有形有相的存在,也即阳性存在)。

宇宙中除了拥有这四大类正面的存在属性外,还有一类属于负面的存在(即无形无相的存在,也即阴性存在),精神、心灵、感受、本能等全部属于阴性存在,印度传统哲学统称这些阴性存在为“空大”。

“四大”加上“空大”为“五大”。

“大”的含义是根本、基础、普遍等意,“五大”,即这五种物质属性,是构成宇宙和一切生物(包括人)的身心最基本的存在。

02 五大不调则百病丛生、障碍解脱

印度传统医学(即吠陀医学)认为,人的身心所有疾病皆因“四大”不调或“五大”不调所致。吠陀医学中的按摩、草药等各类疗法皆是以调整“四大”或“五大”为目的。“四大”(或“五大”)不调则百病丛生,“四大”(或“五大”)和谐则百病不生。

从印度传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瑜伽学则进一步认为,“四大”(或“五大”)失调或失控不仅是我们百病的来源,同时也是障碍我们生命不得解脱和自由的直接根源。它们像葛藤一样缠束着、像云霾一样遮盖着神性(又名佛性或本性)光明的彰显,使我们长劫处于黑暗、愚昧、烦恼、堕落和病苦之中,难以自拔,难以获得生命本来的自由。

03 五个重要步骤

圣贤们创设瑜伽的目的即在于通过这种独特的修行方法:

第一步达到调顺“五大”;

第二步达到净化“五大”;

第三步再进而融通“五大”(即“五大”之间相互融通转化);

第四步达到解开“五大”对生命——觉知、神性(佛性)、智慧、情感、思想、大爱(慈悲)、涅槃、真理、无我等的缠束,并脱出“五大”对生命的压抑与控制;

第五步,即最后一步,是反过来将业已调顺、净化、融通、解脱后的“五大”作为彰显生命,即意识、神性(佛性)、智慧、情感、思想、博爱(慈悲)、解脱、真理、无我等的工具。

此时“五大”不仅不再是我们生命不得解脱和自由的束缚和障碍,反而成了我们实践大爱、体证神性(佛性)、彰显真理、履行义务与责任和成就人生各种事业等最佳的工具和途径——我们的身心(即“五大”)是天地间最完美的工具。

“四大”(或“五大”)这一哲学概念贯穿于所有瑜伽流派修学的始终。任何一位瑜伽和生命修学者,是必须要透彻地理解“五大”的内涵并深入修学“五大禅定法”的。纵观近几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瑜伽,至今没有传出如何修学“五大”的完整方法。为此我们在这个“生命净土”修学系列音频中,第一个就带领学人深入修学“五大禅定法”,将其系统完整地以音频内的引导词的方式传授出来。

每修学一次“五大禅定法”,我们的整个身心就能得到一次调顺和更新。但这只是“五大禅定法”初步的收效。随着修学的加深,将不断地加强心与物之间的转化能力,以至最后可以自如地将构成身体的“地、风、水、火”这“四大”转化成“空大”,即转化成心灵。

同样,也可以从心灵中化现出新的“四大”,即全新的形躯。如此我们方可真正地达到不为形拘、不受物累之境界。佛陀曾经说过:“心能转物,即同如来。”但心物之间如何相互转化?修学“五大禅定法”是其最直接的途径。

04 佛陀说:你不想活也得活着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说出了人类的一个千古难题:人生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出在我们有一个沉重的身躯。我们这个身躯是一切烦恼的源头,吃喝拉撒、生老病死、寒暑冷温、美丑高矮等等问题都是我们这个形躯滋生出来的。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是一句大实话,但也是一个不成立的假设语。说其不成立是因为我们已经有这个身躯存在了,怎么办?采用一味地抛弃它或采用苦行的方式去折磨它都不是很好的办法。一味地抛弃它有点像躲避自己的影子一样——无论我们怎么把这个身躯想象成一副讨厌的“臭皮囊”,它也不会因为你的讨厌而自动消失;采用折磨的办法也不行,你再怎么折磨这副身躯,它还是存在在那里。

在佛陀开悟后讲法的早期,他有一些已经修证到了罗汉的弟子,他们仍然感到这副身躯很是拖累,甚至不堪身躯的重负而选择自杀。逼得佛陀没办法,制定了一个严格的戒律:禁止罗汉以任何方式自杀。这个戒律的意思是:你不想活也得活着,你没有权力在自然死亡之前人为地终止人生。佛陀的弟子们慑于佛陀的伟大而去恪守他的戒律,但这些罗汉们因深厌这副臭皮囊而欲自杀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这个问题一直到佛陀讲法的中后期,开始传授大乘佛法时,他的弟子们才得以进一步认识到,我们这副身躯不仅不再是一个“臭皮囊”,反而它还是一个世上最完美的、成就各种人生事业的工具。到这时,佛弟子中的自杀问题才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包括佛教在内的整个印度宗教文化,是一个以出世思想为主导的文化。这个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提倡离俗遗世,轻视甚至厌恶俗世的一切。而我们的身躯正好是最为世俗的东西,只要这个身躯存在,我们就不可能完完全全脱离这个世俗的社会。

因为印度宗教文化提倡轻视甚至厌恶俗世的一切,自然也就连带着一起鄙视和厌恶我们这副身躯,并提倡在心理上将其无情地抛弃——无论身躯有什么样的需要,饥饿、冷热等一律不去管它,将它视作一个与我们无关的存在而置之不理。在印度宗教中还有更进一步的做法:不仅要鄙视和厌恶这副“臭皮囊”,还要通过各种极端的苦行方式来主动地摧残和折磨它。

05 若得再生,吾有何患?

身躯的确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大的麻烦和拖累,但对待这个麻烦和拖累不能通过抛弃和摧残等仇视或消极的方式来解决。印度的传统瑜伽,特别是我们皇冠瑜伽有一条妥善解决这一人生最大问题的积极途径,即通过“五大禅定法”来有效地实现调顺、净化、融通、转化、解脱我们的身心,最终将意识从身躯中逐步地解放出来,将生命(即神性或佛性)从身躯中逐步地解放出来,并通过一次又一次地更新“五大”,将我们由一个粗重身、业报身净化和更新成精细通透的“再生身”。父母给我们的身体是粗重身,是业障身,经过修学“五大禅定法”获得更新和转化后的身体,则名之为“再生身”,又名“法生身”。

“法生身”的意思是我们这个全新的身心已经不再是当初父母给我们的那个身躯了,它是通过这个禅定方法修行后出现的全新存在,故名之为“法生身”。此时我们的身躯将不再是一个沉重的拖累,它现在成了一个用来成就人生事业的完美工具。那时我们或许可以对老子的话进行这样的修改:人之大患,在于粗身;若得再生,吾有何患?

06 死亡的过程

人有生、老、病、死四大类根本之苦。病苦是“五大”失调所致。老苦则是“五大”衰竭所致:

“地大”衰竭时,肌肉骨骼趋于僵硬脆弱;

“水大”衰竭时,身体趋于干枯,容华尽失;

“火大”衰竭时,体温趋于下降,生存意志趋于减弱;

“风大”衰竭时,呼吸趋于粗重短促,精力和体力趋于减弱;

“空大”衰竭时,激情和创造力趋于减失,精神趋于萎缩。

身心的老朽是“五大”的量变阶段,当人在经历死亡时,则是“五大”的一次集中质变过程。

在死亡过程中,我们的身心首先从“地大”开始崩溃瓦解,肌肉骨骼等身体坚硬的部分迅速分离涣散,此时人们将感受到如生龟脱壳般的痛苦;接下来是“水大”开始崩溃瓦解,血液、体液、内分泌等液体迅速分离涣散,此时人们将感受到如无水之鱼般的痛苦;再接下来是“火大”开始崩溃瓦解,此时人们将感受到彻骨之寒的痛苦;再接下来是“风大”开始崩溃瓦解,此时人们将感受到窒息般的痛苦,全身的经络和气脉开始收缩纠结而令人们感受到绞刑般的痛苦;最后是“空大”开始崩溃瓦解,此时人们将感受到失去情绪、精神、判断、思考的痛苦,感受到失去整个人生和世界(功名财富等)的痛苦。

“五大”中的每一“大”在崩溃瓦解时,人们所经受的痛苦都会远远超出可忍受的范围。这些极端的痛苦无以言喻,只能用“地狱式的痛苦”来勉强形容它们。有些人在经历死亡过程中,“五大”的依次分离涣散需要数日乃至数月,有些人则在几个小时内走完全过程。

07 死亡是人生最后一次悟道和解脱的最佳机会

“五大禅定法”的修学可以让我们在衰老过程中和经历死亡时,最大限度地避免和转化上述诸苦,并有效地从老苦和死苦中解脱出来,达到自主生死,笑看生死。有生必有死,这是任何人——包括修行人在内都不可避免之事。但如何做到老而少衰、老而迟衰、老而不衰,如何做到生死自在,如何做到真正的“安乐死”,如何做到将死亡的过程作为人生最后一次悟道和解脱的最佳机会,一直是人类的最大难题之一。相比较现代医学等其他方式而言,对“五大禅定法”的修学是实现这一理想最为有效的途径。

一个人在瑜伽修行上有没有真功夫,需看其能否做到老而少衰、老而迟衰、老而不衰,生死是否做得了主,能否来去自在,这是检验我们修行得力与否的一个重要依据。你把瑜伽说得天花乱坠,把修行说得天花乱坠,做不到这一点,就说明你的修行不可靠,就说明你的路子有问题,就说明你仅仅是一个做口头功夫的人。

中国仙家可以做到死时羽化而去(即脱壳化光而去),而西藏的密宗瑜伽修行士在死亡时可以做到虹化而去(即将肉身化成彩虹消失而去,这一点比中国仙家做得还要彻底而洒脱)。我们的瑜伽行者们,如果这一点也做不到,那还妄谈什么修行呢?

08 “五大禅定法”中的大密码

我们好好领悟一下,道家丹法里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后炼虚合道,以及小周天、大周天、三华聚顶、五气朝元和散气聚形等等无上密法,还有西藏密宗里的大圆满法、大手印法和六根本成就法等等,全在我们的“五大禅定法”里了,或全被我们的“生命净土”修学系列所含摄,而且我们的方法更为质朴而简捷,去掉了一切在历史流传过程中的芜杂。所以历代瑜伽大师们一再教导我们:瑜伽有着五千年到七千年的历史,是所有后来的各类修行方法的源头和核心。这话不是随便乱说的,是有其事实根据的。

道家有句著名的修行语:小死小活,大死大活,不死则不活。如果我们这个旧有的身心不“死”去,则新的身心无法诞生。皇冠瑜伽的“五大禅定法”,就是通过依次将“地大”融入转化为“水大”,再将“水大”融入转化为“火大”,再将“火大”融入转化为“风大”,最后将“风大”融入转化为“空大”。在如此一步步地融入转化中,将旧有的身心转化掉:这是“死亡”的过程;接下来,再从“空大”中依次化生出全新的“地、水、火、风”,即依次化现出一个全新的身心:这是“复活”的过程。

我们在“五大禅定法”里引导词的带领下,每修学一次,就经历一次“大死大活”的过程。这是我们获得健康长寿,消除业障,自主地把握身心和生死,最为重要而直接的途径之一。

——摘选自潘麟导师《皇冠瑜伽——从身心健康到生命觉醒》


禅宗五大宗派有哪些?
1. 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宗派,强调通过禅定修行来觉悟本有的佛性,又被称为佛心宗。2. 禅宗的圣地包括河南少林寺,安徽的二祖寺和天柱山三祖寺,湖北的黄梅四祖寺、五祖寺,以及广东的南华寺等。3. 沩仰宗由沩山灵祐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创立,主张万物皆有佛性,主张明心见性即可成佛。4. 临济宗...

佛教分几大宗派,我国佛教又分几宗?
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旨,《大智度论》作指南,《大般涅盘经》为扶疏,《大般若经》为观法。智顗的天台三大部,是该宗的根本典籍。此宗的主要思想是实相和止观,以实相阐明理论,用止观指导实修。该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它集合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加以整理和发展而成一家之言,...

索达吉堪布:须弥山真的存在吗?
如果是佛弟子,肯定是相信真的存在的。但如果不信佛的人,就不一定相信了。因此,这个没有标准答案的。

求解佛教“五盖十缠”中“覆”的意思。查不到啊!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教义有四缔五蕴、十二因缘、三法印、轮回、业报。其经典总称三藏: 一、《经藏》,傣语“苏点大比打嘎”; 二、《律藏》,傣语“维乃压比打嘎”; 三、《论藏》,傣语“阿皮坦玛比打嘎”。另外还有许多藏外典籍。南传上座部佛教要求僧侣、信徒严格遵守十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

禅宗五大宗派有哪些?
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主张修习禅定,故名。又因为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众生本有之佛性为目的,所以亦称佛心宗。禅宗的祖庭有河南少林寺,安徽岳西二祖寺、天柱山三祖寺,湖北黄梅四祖寺、五祖寺以及广东南华寺等。沩仰宗。沩山灵祐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创立。其修行理论继承和发扬道一、怀海“理事如如”...

《西藏生死书》阅读(十五)
第十五章:死亡的过程 莲花生大士说:人类面临两种死亡的原因:过早的死亡和自然寿命耗尽的死亡。过早的死亡,可以通过修持延寿的法门加以改变。但如果死亡的原因是自然寿命耗尽,你就像枯竭的油灯一般,没有方法可以改变,必须准备走。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寿命,耗尽时很难延长。作者说,如修成高级相应法的人...

楞严是什么意思
定指的是圆满。一切事都圆满大定。自心法性的理体能统撮万法,而不被万法所动。一切事就是什么事都包括在内:所有的山河大地、房廊屋舍,所有的人物、楼台室画……等等,都叫做一切事,这一切事能彻底坚固,得到定的本体,得到这个‘密因’的定才能证得了义的果,证到了义这种程度,再修菩萨六度...

耆那教与佛教有什么区别啊
2、原始佛教和耆那教都是相当清教徒式的简朴生活。但佛教不支持苦行主义,而耆那教支持苦行主义。3、在结果上,原始佛教和耆那教都强调禅修主义的解脱涅磐。但原始佛教的所阐述的涅磐是身心五蕴不再生起,寂静灭尽等;耆那教的涅磐则是说经过彻底净化灵魂的永恒独存。4、即使是原始佛教在论战上由于其...

打坐时看见自己头上有莲花瓣是怎样回事
柔软则随顺,不涩则无滞,谓菩萨修慈善之行,复于闭法无所滞碍,充于内而形于外,故体常清净,柔软细纱而不粗涩,比喻莲华,体性柔软而复润泽也。 7.见者皆吉。菩萨修行成就,形相美妙,凡所见者咸获吉祥,比喻莲华,芬馥美妙,人或眼见及梦见者皆吉祥也。 8.开敷具足。菩萨修行功成,智慧福德,庄严具足,比喻莲华开...

楞严咒有什么用吗?
就因为有这个五大心咒。这五大心咒是破天魔外道一切咒术的根本的咒。无论他有什么咒,你一念这几句,就都给他破了,他的咒就没有功效了。我这个法如果要卖钱,几百万我也不卖。不过我看你们都有点诚心,我一个cent(分)也不要,传授给你们。 这就是降服法,总而言之,无论你修什么法,你必须要有无上的菩提道心...

蓬莱市17690138410: 修禅定有什么法门 -
蓝固通窍: 推荐《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念佛三昧 超日月光.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修行利益:1.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2.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3.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4.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超日月光佛教大势至菩萨念佛三昧.以后净宗祖师大德、净宗同修修此三昧者无数,得三昧者无数.请深入学习《净土圣贤录》,有详细记载.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阿弥陀佛

蓬莱市17690138410: ☆ 如何打坐入定,做到心静? -
蓝固通窍: 入禅定的条件 要离五盖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我们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备一些因缘,就是当时要离五盖.所谓五盖是:昏沉、掉悔、嗔、疑,还有...

蓬莱市17690138410: 佛教如何禅修 -
蓝固通窍: 南传上座部佛法的修行次第是戒定慧,在戒的基础上修定,在定的基础上修慧,以此达到解脱. 我们日常说到的禅修,实际上指的是定、慧的阶段. 其中定--------40种禅定方法-----四十种止业处,即是: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色...

蓬莱市17690138410: 五禅定的五个境界 -
蓝固通窍: 物我两忘是禅定的高级境界

蓬莱市17690138410: 如何修禅定 -
蓝固通窍: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一、各种禅定的差别: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

蓬莱市17690138410: 体方法师 怎样禅定 -
蓝固通窍: 体方法师开示,禅定只有当下!当听经闻法时,不颠倒,正智正念现前,这个当下就是定! 体方法师的禅定方法: 1.在决心打坐以前,宜及早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只有戒行清净了,打坐念佛才能有效果; 2.不管是得遇明师的法缘、对佛法的信心、还是打坐的境界觉受,都和平日的心行,所累积的福报分不开; 3.注意饮食,饭后不要立刻打坐,也不要吃过於刺激或者太难以消化的食物; 4.注意睡眠休息,不要在很困很累的时候打坐,甚至试图以打坐代替睡眠; 5.参加共修活动或发愿自修需要圆满一定数量的,计数只计座上不计座下; 6.念佛时,最好在佛(坛、龛)前,或者在面前放置阿弥陀佛佛像,作为所缘境,也可以帮助摄心.

蓬莱市17690138410: 真实的佛教禅修是什么样的 -
蓝固通窍: 禅修的一天时间表大致如下:早上4点半起床洗漱,行禅或坐禅1小时,做早课,6点早餐,7点到11点行禅和坐禅交替4支香,有些地方有站禅.11点午餐,13点到18点行禅和坐禅交替5支香,18点喝糖水,19点坐禅,20点晚课及开示,10点洗...

蓬莱市17690138410: 如何修大定?就是无入无出的大定.时时刻刻都处在禅定之中. -
蓝固通窍: 这个说法是摩诃衍那后期产生的一个以讹传讹的说法,认为佛陀常在定中,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阿罗汉无时无刻不保持正念,正念是没有缺失的.正念是心专注目标,沉入目标,牢固的忆念,如果时间久了就是定,但还不是定. 有一种刹那...

蓬莱市17690138410: 如何做到禅定? -
蓝固通窍: 禅是音译词,义译为静虑.只要能把心真正静下来思考问题就叫禅.可是我们的心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妄想,密密麻麻以致于我们根本觉察不出来心在产生妄念.所以想要禅定需要功夫,慢慢把心调伏,让它不乱跑,方法就是先让心只做一件事情,比如数呼吸、只关注呼吸、一心念佛,心念耳听等等,用种种方法慢慢把心收回来(训练时会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注意力又转移了,没关系,收回来继续)等到心收回来了,不产生杂念了,会突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那就是进入禅定了.禅定也有层次,所谓的四禅八定,到四禅的时候就能学会五神通,等到修过八定到了灭尽定时已经就了生脱死了. 我说得粗,也不准确,可以从网上找找四禅八定的文章.

蓬莱市17690138410: 如何禅定? -
蓝固通窍: 禅定又名修止,这其中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做到烦恼的止息,即散乱心,执取心,昏沉心要止息掉,做到放松,平静,清净.同时还要安止在所缘上,如果是修入出息念,就要安止或是定在息上,不能忘失呼吸.做到一境性. 这样你就做到了即单纯又一境性的状态了.这就是修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