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内容

作者&投稿:宰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内容(一)
  《世说新语》两则

  1.字词解释

  ①内集:家庭聚会。

  ②儿女:子侄辈。

  ③讲论文义:讲论,讲解讨论;文义,诗文。

  ④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⑤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⑥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

  ⑦期行:期,约定。

  ⑧期日中:日中,正午时分。

  ⑨舍去:舍,丢下;去,离开。

  ⑩尊君在不(fǒu):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没有。

  ⑪相委而去: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委,丢下,舍弃。

  ⑫家君:对他人称呼自己的父亲。

  ⑬引:拉。

  ⑭顾:回头看。

  2. 句子 翻译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 大雪 像什么呢?”

  ②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③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在正午。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④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⑤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 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⑥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3.课文理解

  ①《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②《咏雪》中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更赞赏道韫的才气。

  ③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启发?

  陈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的孩子。

  没有失礼:元方抓住了客人失信、无礼在先,批评对方“无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令人钦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内容(二)
  《论语》十二章

  1.字词解释

  (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2)有朋自远方来:从

  (3)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4)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6)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7)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8)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9)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0)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1)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2)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13)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14)人不堪其忧:忍受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 爱好

  (16)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17)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8)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

  (19)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0)于我如浮云:对于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2)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23)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

  (24)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25)不舍昼夜:舍弃

  (26)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7)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28)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29)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30)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2.句子翻译

  1.子曰:“学(学习)而(表顺承)时( 按时(名词作状语))习(复习)之,不亦(也是)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转折)愠(生气)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2.曾子曰:“吾(我)日(每天,名词作状语)三(多次)省(反省)吾身:为(替)人 谋(出主意)而(表转折)不忠乎?与朋友交而(表转折)不信(诚信)乎?传(传授的知识,名词做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3.子曰:“吾十有(通“又”)五而(表顺承)志于学,三十而立(独立),四十而(表顺承)不惑(迷惑),五十而(表顺承)知天命(自然规律),六十而(顺承)耳顺,七十而(表顺承)从心所欲,不逾(超过)矩(规范)。”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4.子曰:“温(复习)故(就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而(表顺承)知新(新的领悟), 可(可以)以(凭借)为(成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5.子曰:“学而(表转折)不思则罔(迷惑),思而(表转折)不学则殆(有害)。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子曰:“ 贤(品德高尚)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乐于学)。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7.子曰:“知之(代词,指代学问)者(……的人)不如好(喜欢,爱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以……为乐趣,名词意动用法)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8.子曰:“饭(吃饭,名词作动词)疏(粗粮)食饮水(冷水),曲肱(弯着胳膊)而(表顺承)枕之,乐(乐趣)亦在其中矣。不义(正当手段)而富且贵,于(对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新 课 标 第 一 网

  9.子曰:“三(几个)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择其善者而(表顺承)从(跟从)之(代词,学习),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河)上曰:“逝(流逝)者如斯(这)夫,不舍(舍弃)昼夜。”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军队)可夺帅也,匹夫(普通人)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广泛)学而(表并列)笃志,切(恳切)问而(表并列)近思,仁(仁德)在其中矣”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人教版201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期末复习

  咏 雪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傅(fù) 柳絮(xù) 差可拟(chā)(nǐ)

  无奕(yì) 雪骤(zhòu) 道韫(yùn)

  2.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 刘义庆 编著的《 世说新语 》一文。

  3.解释字词:

  ⑴内集(家庭聚会) ⑵儿女(子侄辈) ⑶俄而(不久,一会儿) ⑷欣然(高兴地)

  ⑸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⑹未若(不如,比不上) ⑺因风起(凭借) ⑻即(是)

  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

  ②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③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 ”、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欢快、轻松、融洽的家庭气氛。

  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C )

  A.撒盐 / 空中差 / 可拟B白雪 / 纷纷何 / 所似C未若 / 柳絮 / 因风起 D左将军 / 王凝 / 之妻也

  7.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8. 文章 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

  答:补充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道韫的才气。

  9.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1)“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2)“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且两者都是轻飘飘的,呈团状,这一点极相似。

  10.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喻体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

  词: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

  句: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⑵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陈太丘与友期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②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③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④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给加点的字注音:与人期行(qī) 尊君在不(fǒu)

  12.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⑴与友期行(约定) ⑵太丘舍去(离开) ⑶去后乃至 (才)(4)待君久不至(您,对对方的尊称 )⑸尊君在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⑹相委而去(丢下,舍弃)⑺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⑻下车引之 (拉) ⑼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1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①、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②、(家父)等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离开了。

  ③、(你)到正午还不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④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14.“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 不守信用 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 言辞粗鲁、只会怪罪别人儿不会反省自己 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 知错能改 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 元方入门不顾 ”。

  1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说说 你的看法。

  不失礼:对这种无信无礼之人,不值得与他交谈,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也符合一个七岁小孩的心理。(失礼: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愧难当了,对父亲的朋友应当以礼相待。)

  16.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为人处事要讲信用,懂礼貌

  17.你知道哪些有关诚信的的词语或 名言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 故事 ?(请各举出两例)

  词语: 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名言: 言必行,行必果 金诚所至,金石为开

  故事:司马光砸缸 曹冲称象 王冕四岁画画 曹植七岁做诗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yáo) 自强(qiǎng)  兑命(duì)  学学半(xiào)

  1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 即使 ②弗食 不 ③不知其旨也 甘美 ④不知其善也 好处,益处 ⑤ 能自强也 自我勉励 ⑥ 虽有至道 达到极点 ⑦ 教学相长 增长,促进 ⑧ 是故 所以 ⑨ 教然后知困 不通,理解不了

  20.翻译下列句子。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透。

  ②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的知识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③故曰:教学相长。 所以说,教导和学习能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④《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21.本文节选自 《学记》 ,又名《小戴礼记》 ,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 礼仪 论著的选集,共 49 篇。《学记》是《礼记》 中的一篇,是中国 教育 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教育学 的专著。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 成语 是 教学相长。

  2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本文主要论述了 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作比,继而引入“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教学相长 ”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

  23.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用嘉肴比喻至道,运用了类比论证,是为了衬托至道的好处,也起到了引出论点的作用。

  24.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 学习 经验 ,谈谈你的看法。

  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 相学 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5.“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内容(三)
  综合性学习篇

  一、这就是我:(活动形式)1 自我介绍 ;2自我推荐;3模拟 面试

  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的:1、通过向大家介绍自己,让同学和老师尽早认识、了解自己。2、在活动中,充分体现 语文学习 活学活用的特点,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3、让活动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

  活动步骤:1、确定组织全班同学参加“自我介绍”活动的时间、地点。2、组织全班同学开展“自我介绍”活动。3、请班主任老师(或语文老师)点评活动效果。

  二、漫游语文世界:(活动形式)1调查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现状;2编辑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小册子(如: 对联 集锦、店名集锦、 广告 集锦、错别字举隅等);3组织讨论“怎样学语文”活动

  活动资料: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草坪告示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食堂 标语 )悄悄的来,悄悄的去(阅览室标语)

  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的:1、通过开展课外学语文用语文现状调查,了解生活中运用语文的现状。2、在编辑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小册子过程中培养大家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3、让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

  活动步骤:1、分组分工开展课外学语文用语文现状调查活动。2、各组将课外学语文用语文现状调查的资料整理编辑成册。3、在班级展示整理成册的活动资料,请同学们代表汇报活动情况与交流感受。4、请语文老师点评、 总结 此次活动。

  三、感受自然:(活动形式)1组织一次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郊游活动;2组织一次介绍自然界的“朋友”活动;3组织交流喜欢的季节

  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的:1、通过观察自然,引导同学们进一步认识自然。2、培养、提高同学们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3、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活动步骤:1、确定好走进自然开展郊游的时间与地点并做好分工。2、组织好观察自然事物的郊游活动,并整理好观察的成果。3、在全班展示观察自然的成果,交流郊游的感受。4、请语文老师点评总结此次活动。

  四、探索月球奥秘(活动形式)1、月球奥秘知多少;2、观察月亮运行;3、收集丰富多彩的月亮 文化 。

  活动资料:

  1、与月亮有关的神话 传说 :中国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与《淮南子》

  传说和 神话故事 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

  2、关于月亮的诗歌: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3、赏月佳对: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初一人教版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一人教版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1 一、重点字词(加粗字听写,常规字了解): 1.《散步》 莫怀戚(qī) 嫩芽 分歧(qí) 取决 诀别 熬 拆散 折断(zhé) 折(shé)本折(zhē)腾 粼粼 一霎(shà)时刹(chà)那间 刹(shā)车 各得其所 :每个人都得到好的结果。 例句:妈妈在跳舞,爸爸看电视,爷爷听广播,大家各得...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知识点1 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②《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 ③《夏感》作者梁衡。 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有哪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有:《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秋词(其一)》、《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潼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课外古诗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龟虽寿】曹操 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需要背诵的课文有哪些
1、《论语》十二则 《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版)为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部编版”教材,分为六三制七年级上册和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

初一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目录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有哪些内容呢?第一单元 阅读 1 春\/朱自清 2 济南的冬天\/老舍 3*雨的四季\/刘湛秋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第二单元 阅读 5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6 散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所有语文词语拼音及注解,急啊!!!
鞍鞯 ān jiān:马鞍下的垫子.鞍,放在驮马背上便于骑坐的东西. 辔头 pèi:驾驶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溅溅 jiān:水流声.家喻户晓 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阔别 kuò:长时间的分别.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战场. 铤 tǐng:快走的样子. 挚友 zhì:亲密的朋友. 筹划 chóu:想办法;定计划...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目录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为你打开一扇门》《繁星》《冰心诗三首》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青年人《诺曼底号遇难记》《古代诗词四首》次北固山下、题破山寺后禅院、赤壁、浣溪沙《泰戈尔诗三首...

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后拼音加注释以及详解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生字词拼音与释义第 一课 <<在山的那边>>痴想(chī xiǎng):呆呆地想 隐秘(yǐn mì):隐蔽,不外露。铁青(tiě qīng):青黑色,多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 凝成(níng chéng):凝聚而成。 诱惑(yòu huò):吸引、招引。 喧腾(xuān téng):喧闹沸腾。 一瞬间(yí shùn...

求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人教版)中的所有古诗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如下:一、《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释 选自《曹操集》上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这首诗是《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

斗门区1981805232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所有课文的主要内容帮帮我嘛~~~我预习,家长要抽啊,死定了~~~~~~~ 1课,在山那边 2.走一步,再走一步 3.短文两篇 4.紫藤萝瀑布 5.童... -
才治慰宁:[答案] 下面是人教出版社网站的电子课本,以及教师用书 很实用的 初中三年都有 教师用书 里面包括中心思想,还有很多有用的内容,相当老师的教案

斗门区1981805232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书中必背课文有哪些? -
才治慰宁: 第一课:在山的那边 第五课:童趣 第六课:理想 第十课:《论语》十则 第十一课:春 第十五课课:古代诗歌四首 第二十五课:《世说新语》两则 第二十七课:郭沫若诗两首 第二十八课:华南虎(可能要,我们要背的)每单元的文言文+课后古诗10首.

斗门区19818052323: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需要背诵的课文有哪些? -
才治慰宁:[答案] 第五课的《童趣》沈复,第十课的《论语》十则,第十五课的《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第二十课的《山市》蒲松龄,第二十五课的《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咏...

斗门区19818052323: 初中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课本内容 -
才治慰宁: 这个,我刚好有,全部课文,有作者的都在课文后面, 第一单元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生命 生命 杏林子 紫藤萝瀑布 宗璞 童趣 沈复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这就是我 第二单元 理想 流沙河 短文两篇 行道树 张晓风 短文两篇 第一次真好 周素珊 人生寓言 周国平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论语》十则 孔子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漫游语文世界 第三单元 春 朱自清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山中访友 李汉荣

斗门区19818052323: 初一语文人教版上册所有课文以及背诵的课文谁可以给我全文.并标注哪些需要背诵 -
才治慰宁:[答案] 初一上册的课本上要求背的有:5.童趣 10.论语十则 11.春 14.秋天 15.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 曹操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提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斗门区1981805232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有哪些课文,请全部帮我描写出来. -
才治慰宁:[答案] 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 1 在山的那边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3 生命 生命 4 紫藤萝瀑布 5 童趣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就是... 人生寓言(节选) 9 我的信念 10 《论语》十则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漫游语文世界第三单元 单元说明 11 春 12 济南...

斗门区19818052323: 2015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目录 -
才治慰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目录 阅读 第一单元 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3、*生命,生命(杏林子) 4、紫藤萝瀑布(宗璞) 5、童趣(沈复)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这就是我 第二单元 6、理想(...

斗门区19818052323: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有哪些课文?(包括古诗)要具体一点 每一个单元标清楚有哪些课文,最后古诗是哪几首(按顺序,标上诗人和朝代), -
才治慰宁:[答案] 第一单元 1.在山的那边 2.走一步,再走一步 3.蝉 4.贝壳 5.紫藤萝瀑布 6.童趣(文言文) 第二单元 6.理想 7.行道树 8.第一次真好 9.人生寓言 10论语十则 第三单元 11.春 12.济南的冬天 13.夏感 14.秋天 15.古代诗歌四首 第四单元 16.化石吟 17.看云识天...

斗门区1981805232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春》的全文 -
才治慰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描写春的只有一首《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⑴ 孤山寺北贾亭西⑵,水面初平云脚低⑶. 几处早莺争暖树⑷,谁家新燕啄春泥⑸. 乱花渐欲迷人眼⑹,浅草才能没马蹄⑺. 最爱湖东行不足⑻,绿杨阴里白...

斗门区19818052323: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需要背诵的课文有哪些? -
才治慰宁: 第五课的《童趣》沈复,第十课的《论语》十则, 第十五课的《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第二十课的《山市》蒲松龄,第二十五课的《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夜雨寄北》李商隐、《泊秦淮》杜牧、《涴溪沙》晏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