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景昭三族指的是什么?他们与楚国灭亡有什么关系?

作者&投稿:冻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屈景昭三族是指楚国国内三大家族,他们和楚国国君一样原本都是一个祖先,在漫长发展过程当中因为得到了楚国国君分封给他们土地及权力,使得自身实力越来越强,甚至是要强于国君。屈氏是指楚武王之子熊瑕被分封到屈邑,从此家族繁衍并壮大。而景氏是指楚平王和伍子胥有恩怨,伍子胥到吴国后领兵来灭楚。楚平王第二个儿子子申帮助弟弟楚昭王复国,因此也获得分封并以“景”为氏。楚昭王将自己儿子子良也分封出去,并且以“昭”为氏。这三族刚开始都很有凝聚力,但随着时间发展他们互相之间为封地及权力而不断争斗,最终白白消耗了楚国国力。当秦国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时,这三大族认为楚国应该是支撑不了多久了,干脆就拒绝再派兵作战也不提供粮草,最终使楚国灭亡。

1、屈景昭三族其实是分封制产物


周朝建立后,周武王不断进行分封,前后分封了几百个诸侯。而楚国建立后又在原有基础上对楚国领土进行了第二次分封,屈景昭三族都是楚国发展过程当中,因为受国君分封而逐渐强大起来家族,它们也都和国君是同一祖先。

2、拒绝楚国进行改革并且不断进行内斗


屈景昭三大家族实力越来越强,甚至很多时候它们手中军队数量超过楚国国君,钱粮等方面实力更是国君无法相比。不但如此当楚国打算采用吴起进行变法时,因此触动到了它们三族利益,于是三大家族同时起来反对,并且在楚国几百年中内斗不断。

3、秦国大军压境时拒绝提供粮草使楚国被灭亡

楚国国君每次对外用兵时,都会请屈景昭三族出兵出钱出粮。当秦始皇发动灭楚在战时,秦军六十万大军进攻楚国,楚国此时只有二十万军队。屈景昭三族普遍都不相信楚国一定能胜利,因此到后来就拒绝再向军队提供粮草,最终使楚国灭亡。



这个指的是楚国内的三大家族,他们是楚国的坚实力量,他们手中的一部分土地和权力都是由楚国给予的。

指的是屈、景、昭三家,都是楚国君主的后代;他们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争斗,陷国家于危难之间。

就是楚国的诸侯国家,是他们灭了蜀国,因为他们看不惯楚国的做派了,认为很无语。


楚国将军项燕自杀,21年后,项羽自杀,这一切是巧合吗
项燕,姬姓项氏,项氏家族世代为楚将,是楚国贵族之一。战国末年,秦国经六世君王的苦心经营,国力远超山东六国,当时齐国“一蹶不振”,赵国“外厉内荏”,如果要用4个字来形容楚国的话,那就是“大而不强”。楚国地域广阔,带甲百万,然而,内部分裂严重,屈景昭三族各有算计,若不是出了个项燕,...

屈景昭三族为什么不怕楚王
原因是家族势力盘根错节、相互勾心斗角。1、屈景昭三族在楚国势力庞大,盘根错节,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影响力。2、三族之间相互争斗,楚王难以同时安抚三族,只能依靠其中一族,防范另外两族。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什么意思哦??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项燕与项羽是什么关系介绍
楚国地域广阔,带甲百万,然而,内部分裂严重,屈景昭三族各有算计,若不是出了个项燕,楚国早就亡了。最近播出的历史剧《大秦赋》中,把李信败北的原因归咎于昌平君芈启的叛变,其实,这是在给李信找理由,历史上,李信之败,完全是军事能力不及项燕所致。李信打不过项燕,不代表秦国其他将领就不行,...

楚考烈王怂了一辈子,就硬气两回干了什么事?
当时,战国四公子同在,春申君礼贤下士,勉强维持楚国的“稳定”局面,而楚考烈王则不思进取,整日沉迷于歌舞之中,再加上屈景昭三族各自算计,楚国其实是外强中干。三年后,长平之战结束,天下哗然,楚考烈王却不为所动,丝毫没有感觉到背后的危机。直到又过了三年,邯郸之战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历史上不得善终的十五位皇后分别是谁?下场有多惨?
元康二年(292年)四月,杨骏被诛灭三族,并将杨芷的内侍和宫人全部遣散,不给其提供食物,结果杨芷最终因八天未进食而被活活饿死。4、汉赵高祖刘渊皇后单氏:被新帝强纳后自尽而死。单皇后是氐族酋长单征的女儿,其父率部投奔刘渊之后,遂被刘渊纳为妾,后生儿子刘乂,并于永凤元年(308年)被立为皇后。刘渊驾崩...

中国历史上有那些很出名的皇后?各是因为什么出名的?
减轻赋税,改秦税什收其伍为什伍税一;允许以往逃避山林、湖泊和迁徙他乡的农民回到家乡,并归还田宅,官吏不得因其过去有不法行为打骂或歧视;释放奴婢,回乡从事农耕,官吏不得干涉;裁减大批军官士卒,转业还乡,优先给以土地,妥善安置;大赦天下;废秦时因株连而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使边境...

秦时明月中的角色,那些是真实存在在历史里的,具体介绍一下 。_百度...
盖(gě)聂 1.战国末年著名剑术家,现榆次人,因慕战国初著名刺客聂政而得名。当时卫国人荆轲也颇喜欢读书和击剑,闻盖聂以剑术著称,来榆次拜访。在榆次,荆轲与盖聂讨论剑法(有比试之意),话不投机,盖聂怒目而视,荆轲遂离开榆次(《史记·刺客列传》》。 高渐离,战国末燕(今河北省定兴县高里...

楚国三大家族是什么?
楚国三大家族屈、景、昭三大家族,这三大家族都是皇亲国戚。芈姓熊氏,屈景昭三族同样出自芈姓,只是在漫长的贵族生涯中,屈景昭三族早已和楚国交融在一起,不可分割。其中屈姓得姓始祖为楚武王(公元前740年―公元前690年在位)熊通的儿子熊瑕,楚武王封熊瑕于屈地(今湖北秭归),后代为屈氏。而景...

楚国屈景昭三族怎么来的 楚国屈景昭三族简单介绍
楚国的公族姓芈,但是楚国国君的氏为熊。所以,只有现任的楚国国君才能够以熊为氏,其他人就不可以,而公族就是指与楚国国君有着同一祖先的所有皇族之人,楚国的公族的氏主要由屈、景、昭、斗、成班、孙,这些氏都属于和楚国国君有一个祖先的王族,都是芈姓后人。而在战国时期时屈景昭三家的人数,...

长葛市18670911539: 屈景昭三族指的是什么?他们与楚国灭亡有什么关系? -
陆泥多维: 这个指的是楚国内的三大家族,他们是楚国的坚实力量,他们手中的一部分土地和权力都是由楚国给予的.

长葛市18670911539: 三户亡秦,什么意思 -
陆泥多维: 三户亡秦[sān hù wáng qín]三户:几户人家;亡:灭.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对暴力的必胜信心.

长葛市18670911539: 楚国屈景昭三家哪个官阶比较高? -
陆泥多维: 据考证,楚国一直受周王室影响颇深,历来注重门阀家族,在春秋时朝政一直由斗、成、屈、蒍(wěi)四大公族把持.这从春秋时期楚国的三十一位令尹中,除王子、王弟外,余者则几乎被斗、成、蒍三氏瓜分,屈氏仅屈建一人可知.公元前...

长葛市18670911539: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何解?
陆泥多维: 我对此的理解也为3种,一种是指楚国的三大家族,三大姓氏屈,景,昭.因为他们实际上是真正影响整个楚国的中坚力量! 第2种是指项羽在三户津渡口以少胜多于秦人后的说法! 第3种我认为是虚指的意思,也就是说三户并不一定就是实指只剩3户,而是虚指剩下很少很少的人、几乎到了国中无人的境地! 古人都有虚指和夸张的行文习惯!我认为,这样写一是表达了他们对秦国的憎恨,二是他们决心同秦人抗战到底的决心! 楚国一向是个民族种族自豪感很强的民族,后来被秦国攻城掠地,连国王也被俘虏客死他乡,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所以他们非常憎恨秦人,他们想消灭秦人一雪前耻的愿望非常强烈! 所以我觉得三者都有可能!就看后人怎么去理解!

长葛市18670911539: “楚虽三户”是指楚国的贵族很少吗 -
陆泥多维: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成语”三户亡秦”的典故出处.这句产生于反抗暴秦统治的秦朝时代名言,出自西汉时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 意为即使楚国只剩到三个氏族,也能灭掉秦国.比喻即使弱小,团结一致也能成功.它代表了一种...

长葛市18670911539: 秦崩作者认为“亡秦必楚”有几层含义? -
陆泥多维: 1比喻即使弱小,团结一致也能成功.它代表了一种情绪化的坚定信念.2秦朝末期,陈胜吴广起义,各路义军纷纷配合,项梁率军攻秦.范增去拜见项梁说:"秦灭六国,楚国最冤,楚南公说过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都会报仇雪恨消灭秦国的."于是项梁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怀王,得到楚人的拥护而迅速壮大实力.3"三户"是虚指,汉语表现手法的一种,翻译"即使只有三户人家,灭秦的还是楚人".这里三户虚指"三户人家",因为楚国在楚南公说这句话的时候,或又司马迁写史记项羽本纪的时候,楚人何止三户?楚宗族后裔何止屈景昭?所以这"三户"只是古人的一种表现手法,表达楚楚人的大志和对秦人的憎恨而已

长葛市18670911539: 楚虽三户是什么意思? -
陆泥多维: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典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其实,这句产生于反抗暴秦统治的时代名言,除其代表了一种情绪化了的坚定信念之外,又不可思议地与历史演进的过程吻合.它先验而无比正确地预言了亡秦的真谛:即亡秦这一事业乃起于楚,又终成于楚.而仅就亡秦这一事实,这句名言还有着双重应验.首先,亡秦大业虽成于天下民众,但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确实当首推三个楚人——陈胜、项羽、刘邦.其次,亡秦的决定性战役就是在三户水(今河北临漳西)一带展开,楚将项羽率军战胜秦军主力,并接受其投降.从此,秦亡便成了不可逆转之势.以下即根据历史记载,考察这句名言的应验情况.

长葛市18670911539: 屈原投江的时间为什么和楚国被灭的时间不一样 -
陆泥多维: 1.楚国广大,灭楚国不是一两个月的事;2.屈原投江是在听说怀王被幽闭致死的消息后,楚怀王之后还有楚王,还有楚将,当时王翦用六十万的军队和项燕或者说整个楚国打的是消耗战,就是在等一个时机,这个时机不一定就是屈原投江时嘛

长葛市18670911539: 屈原死的时候楚国灭亡了没? -
陆泥多维: 屈原(前340—前278)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原姓芈(mǐ),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