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作者&投稿:毅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01  出处及原意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讲到,君子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提出“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的千古名句,意思是说,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这句话最开始的出处其实并不是诸葛亮,而是西汉的刘安,他在《淮南子·主术训》中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

后来人们把其凝练为两个成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广为流传。

现代,很多人把这两句话当成座右铭,写成牌匾挂在客厅或者书房,用以激励自己,提醒自己静心养性。

02  疑惑

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有如大道之音直入灵魂,又如一股清泉直注心田,让人豁然开朗和明悟,从而充满了力量和方向。

但同时也有一种疑惑。我从小坚持无欲则刚的处事原则,原本就有点清心寡欲,加之生活的圈子都是小地方,接触到的人们都是心思简单、生活质朴、为人单纯、知足常乐的老百姓。对这些人来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似乎不用努力就能达到,但他们大都非常平凡甚至平庸。

因此, 诸葛亮提倡的这种人生境界,到底是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是不是适合于所有人?内心多少有点不明白。

但是,对自己来说,这句话的确有力量,因此经常拿来激励自己,相信很多人也是这样的情况。

03  要么痛苦、要么无聊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一书中,提出 人生幸福的三个终极选项 ,即个人自身、个人拥有物和别人对你的看法,其中自身是最关键最本质的决定因素。

叔本华认为,人生幸福的两大宿敌是痛苦和无聊,而且当你幸运逃离了其中一端时,你就接近了另外一端。

他说,“生活就像钟摆一般,在这两端之间激烈或者温和地来回摇摆—— 要么痛苦,要么无聊,反正总有一项逃不掉 ”。

究其根源,痛苦和无聊是一种双重对立的存在,一种是外部的或客观的,一种是内在的或主观的。比如贫穷饥饿会导致痛苦,但衣食无忧却会导致无聊。

每个人都有烦恼,在痛苦面前人人平等,痛苦与个人的社会角色没有关系。

人总是在苦难的两端来回摇摆,越是接近某一端,就距离另一端越远,而人的天性又会引导他,采取措施来对抗他可能遭受的不幸,也即远离无限接近的一端。

我的理解就是, 痛苦的人竭力远离痛苦,无聊的人竭力远离无聊 。

空虚无聊只能靠精神财富来抵抗,而精神越富裕,则意味着感受力越高,也就越容易加大精神和肉体的痛苦体验,所以越不空虚,则意味着越容易痛苦。

由此,叔本华写道:“睿智的人会从痛苦不安中争取自由和闲暇,追求安宁、简朴、尽可能不被打扰的生活”“因为一个人自身拥有越多,想从他人身上获取的东西就越少,他人对其而言几乎没有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具有高度智力的人通常是孤僻的”。

04  新的理解

用叔本华的理论来看待“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理想。

首先,诸葛亮属于精神富裕的睿智之人,其次他在物质和地位方面应有尽有,所以他应该是远离了空虚无聊的一端,而接近痛苦的另一端。

至于他为什么而痛苦,可能是事业,可能是更高的追求,但是他提倡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正好符合叔本华所说的“睿智的人会从痛苦不安中争取自由和闲暇,追求安宁、简朴、尽可能不被打扰的生活”。

也就是说, 这样的人生理想,适合于诸葛亮这样卓绝伟大的人物 ,他们一方面拥有地位、钱财和权力,另一方面又想摆脱这些俗物,去追寻内心的宁静和清雅,从而获得自在的幸福。

但是,对于那些一事无成,或者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本身就已经被生活逼迫,学会了清心寡欲和知足常乐,就不能再强调淡泊和宁静,而是要反向而行,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和幸福。

一介凡人,如果一定要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那么请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后半段,也就是“明志”和“致远”上,即放在“树立远大志向,取得久远成功”上。

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达到这个目标,肯定不是“淡泊”和“宁静”。就好比,一个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农夫,如果再淡泊和宁静,那就只能出家当和尚了。农夫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必须要给自己“打鸡血”,要么用欲望刺激自己,要么用痛苦折磨自己,使自己奋发图强。

草根,不能用“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来激励自己,那样就用错了方向 。

言者无罪,认识可能有所偏颇,大家是怎么理解“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意思是不追求名利才能明确志向,只有心如止水,不受外界影响,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出处:诸葛亮所写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从文中...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什么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意思是:人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恬静寡欲才能明确志向,排除外来干扰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句话的原文应为“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于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反映了什么哲学观点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自“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原句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示例:只要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所体现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我国古代的哲人中,如孔子所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老子也明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它同“欲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自“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原句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什么意思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自“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原句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

淡泊明志是什么意思?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什么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意思是:人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淡泊明志”是什么意思 淡泊名利,才能有清高的志趣胸怀宁静,方能有远大抱负.原文是诸葛亮给儿子的教诲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明志 宁静...

永济市13970992881: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 -
仇康芎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诸葛草庐中门联: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此联出自第37回二顾草庐中.刘、关、张三人跟童子进诸葛草庐,至中门,刘备见门上大书一联.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通过此联揭示了诸葛亮的高尚德操.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来是排阀句,小说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来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用作诸葛草庐的门联.但它仍然还是排偶句而非对偶句,干仄极不和谐.

永济市13970992881: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含义是什么? -
仇康芎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诸葛草庐中门联: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此联出自第37回二顾草庐中.刘、关、张三人跟童子进诸葛草庐,至中门,刘备见门上大书一联.其大意...

永济市13970992881: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含义是什么?何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又何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真正明白的的给详细解释一下.(是什么?怎样做到... -
仇康芎香:[答案]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

永济市13970992881: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意思 -
仇康芎香: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意思【解释】: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出自】: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 【示例】:我们要做到~.

永济市13970992881: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自哪里详细的意思 -
仇康芎香:[答案] 词 目 淡泊明志 发 音 dàn bó míng zhì 释 义 淡泊:生活俭朴.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出 处 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示 例 至于宽闲之野,寂寞之滨,每自寓其天怀之...

永济市13970992881: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 -
仇康芎香: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必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必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 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原文是: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

永济市13970992881: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如何解释
仇康芎香: 是出自诸葛亮的言论,完整的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简单的翻译就是,一个人心绪不安静下来就不能提高思想觉悟,不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就不能提高道德情操.与当前拜金主义、利欲主义是成鲜明对比的.

永济市13970992881: 淡泊以明智,宁静以致远!全新的解释?
仇康芎香: 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永济市13970992881: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含义是什么? -
仇康芎香: 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永济市13970992881: ”宁静志远、淡薄明志“的含义是什么呀? -
仇康芎香:[答案]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