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下句是什么?

作者&投稿:阙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下句是既然已是曲中人,何必再听曲中曲。翻译过来是人这一辈子,最害怕突然某一天听懂了一首歌,因为那一刻往往已经物是人非、曲终人散,越长大越发现让人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还有歌词里关于自己的故事。

《后来》的简介

歌中描述历经多次失败恋情,后来才明了因为年少轻狂,轻易放弃的一段感情,是多么的可惜,事实上,不只刘若英,很多曾经结束恋情的人,听到这歌也都很有感触,也让这首歌广为传唱。“栀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蓝色百褶裙上,爱你,你轻声说,我低下头闻见一阵芬芳。”

这首歌的歌词,正是描述从穿着蓝色百褶裙制服的少女,一路成长为熟女,历经多少失败恋情,后来才对感情有所领悟。《后来》是由施人诚作词,玉城千春作曲,王继康编曲,刘若英演唱的歌曲,收录于刘若英1999年11月1日发行的专辑《我等你》中。《后来》是刘若英的代表作品之一。




初识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下一句是什么?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下一句是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出自2017年刘若英开完演唱会后写的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题目叫《后来》,劝人有些道理后来才明白,但不必遗憾。原文为: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但愿还能再入梦,梦里相思缠绵情。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全诗是什么?
小小杰小生活 高能答主 生活百宝箱,为你解忧排难。关注 成为第4164位粉丝 全诗如下: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既然已是曲中人,何必再听曲中曲。曲中轻忆梦中人,梦醒时分叹红尘。曲终人散梦已醒,何处再寻梦中人。梦中合唱凤求凰,梦醒独奏离别赋。即知曲人存于梦,何故执于曲外人...

初识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下一句是什么
不见当年梦中人,意味着过去的自己已经消失在时光的长河中,再也回不去了。这种对过去的怀念和遗憾,与前面的“初识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主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有这种体验。比如,当我们第一次听某首歌时,可能只是觉得旋律好听,而未能...

初识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下一句是什么?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但愿还能再入梦,梦里相思缠绵情。缠绵缱绻心头炽,曲终人散早成空。这首诗没有名字,它的含义也很浅显:一开始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我并没有听懂歌曲里面的情意,等我再听的时候,已经是歌曲里面(后来分开了)的人了。

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什么意思
初次听到这首曲子,并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再次听到的时候发觉曲中讲的是自己,曲中讲述的思念如今仍犹在耳,但却已经找不到当时心爱的梦中之人。这句话出自《走样》。《走样》 作者:张宇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但愿还能再入梦,梦里相思缠绵情。缠绵...

初识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下一句是什么?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下一句是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出自2017年刘若英开完演唱会后写的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题目叫《后来》,劝人有些道理后来才明白,但不必遗憾。原文为: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但愿还能再入梦,梦里相思缠绵情。

年少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下一句是什么?
年少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下一句如下:下一句是: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完整的说法是: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它常用来形容人们在某个年纪里,突然听懂了一些歌曲,最怕还是在里面听到了自己,经历了爱恨情仇,经历了生死别离,回过头来...

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下联怎么说?
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的下联是:既然已是曲中人,何必再听曲中曲。意思是刚开始听这首曲子的时候还不能理解里面的意义,等到能听明白的时候,歌曲所体现的内涵正是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此句出自于一篇公众号文章,原题名叫《后来》,奈何人是剧中人的意思是理智上知道人生如戏,能以看客...

初识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下一句是什么
既然已是曲中人,何必再听曲中曲。曲终人散梦已醒,何必再寻梦中人?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既然已是曲中人,何必再听曲中曲。曲终人散梦已醒,何必再寻梦中人?一个人对某段经历或情感的深刻理解和体验。起初,人们也许不完全理解某首歌或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

...再听已是曲中人是什么意思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向来心是看 ...
关于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是什么意思,初听不识曲中意 再听已是曲中人 向来心是看客心 奈何人是剧中人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的意思是:刚开始听不知道曲子里唱的是什么意思,等到再次听的时候感觉...

盐池县17150138683: 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下联怎么说
芝侮万适: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的下联是“既然已是曲中人,何必再听曲中曲.”全文如下: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既然已是曲中人,何必再听曲中曲.曲中轻忆梦中人,梦醒时分叹红尘. 曲终人散梦已醒,何处再寻梦中人.梦中合唱凤求凰,梦醒独奏离别赋.即知曲人存于梦,何故执于曲外人.多少痴梦多少等,难诉痴情曲中人.一萧一页红尘事,一弦一曲了人生. 既然已是曲中人,何必再悟曲中意.不愿再做曲中人,奈何越听越沉沦.曲中曲,人中人,曲散人终离,曲终人散早成空.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初闻不知曲中意, 再听已是曲中人”的意思是刚开始听这首曲子的时候还不能理解里面的意义,等到能听明白的时候, 歌曲所体现的内涵正是自己的经历和故事.

盐池县17150138683: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接句 -
芝侮万适: 要想闻得曲中人 莫要思念在心头 自古思愁多忧惨 何不转眼看眉头

盐池县17150138683: 年少无知不懂事,懂时已是当事人下一句是什么? -
芝侮万适: 1、年少无知不懂事,懂时已是当事人;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也是曲中人. 2、年少无知不懂事,懂时已是当事人;初闻只知词中意,再听已是词中人. 3、年少无知不懂事,懂时已是当事人;年少无知太仓促,一起走上平庸路. 4、年少无知不懂事,懂时已是当事人;年少无知太任性,往后余生不将就. 5、年少无知不懂事,懂时已是当事人;初闻不明劝退意,再闻已是悔中人. 6、年少无知不懂事,懂时已是当事人;初听此曲仍年少,再听此曲已白发. 7、年少无知不懂事,懂时已是当事人;初看不知剧中意,再见已是剧中人. 8、年少无知不懂事,懂时已是当事人;年少不懂父母心,长大方知父母爱. 9、年少无知不懂事,懂时已是当事人;初见不知片中意,再见亦是片中人.

盐池县17150138683: 初闻不知曲中意解释
芝侮万适: 初闻不知曲中意的意思就是刚刚开始听的时候不知道曲子里唱的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句话还有下半句,也就是再听已是曲中人.整句话其实是出自于2017年的一场刘若英的演唱会之后,一个作者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词.这句话连起来整句的意思也就是,刚刚开始听这首歌的时候并不知道唱的什么意思,但等到后来再听到却感觉唱的就是自己的过去,仿佛就是歌曲里的人一样.这首词也主要是说刘若英的一首《后来》,当时很多人都听不懂这句话的意思,而经历过一些故事之后再听就更加能够明白其中的意味了.

盐池县17150138683: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
芝侮万适: 经典歌曲《开始懂了》,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盐池县17150138683: 再听已是曲中人的前一句是什么
芝侮万适: 前一句为初闻不知曲中意,这句话出自张宇的《走样》.全诗如下: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但愿还能再入梦,梦里相思缠绵情.缠绵缱绻心头炽,曲终人散早成空.其释义为:初次听到这首曲子,并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再次听到的时候发觉曲中讲的是自己,曲中讲述的思念如今仍犹在耳,但却已经找不到当时心爱的梦中之人.希望能够再次进入梦境中,在梦里与心爱之人共述相思之情.缠绵的思念之情在心头交织,但是曲已终了,人已散,一切都化为空虚.

盐池县17150138683: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的诗句全诗是什么? -
芝侮万适: 《走样》 作者:张宇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但愿还能再入梦,梦里相思缠绵情.缠绵缱绻心头炽,曲终人散早成空.

盐池县17150138683: 已是曲中人上一句是什么
芝侮万适: 已是曲中人上一句是:初闻不知曲中意.出自张宇的《走样》. 具体歌词如下: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 但愿还能再入梦,梦里相思缠绵情.缠绵缱绻心头炽,曲终人散早成空. 这句话意思是:刚开始听不知道曲子里唱的是什么意思,等到再次听的时候感觉曲子里唱的就是自己的过往.

盐池县17150138683: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这是什么意思, -
芝侮万适: 句子的意思非常浅白明显:一开始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我并没有听懂歌曲里面的情意,等我再听的时候,已经是歌曲里面(后来分开了)的人了.实际上,在歌曲中,讲述故事的人非常多,最出名的莫过于林夕,写出了许多痴男怨女的心声.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似是故人来》 让我感谢你,赠我空欢喜.——《花事了》不要我的我不要,不爱我的我不爱,把灯关上连背影都不会存在.——《不爱我的我不爱》很多动听的歌曲,我们在听歌的时候,听到的,不仅仅是歌词,还听到了我们自己的经历、情感.也因为这样,才让歌曲表达出来的意象更为丰富.像刘若英的《后来》,像李宗盛的《山丘》,都是这一类典型的“初闻不知曲中意, 再听已是曲中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