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里许全文翻译

作者&投稿:宜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登山里许》全文翻译是什么?~

登山里许并不是一首诗词,而是出自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徐霞客游记》其中的一句话,原文如下:
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翻译:
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俯身鸟瞰下面,也有高耸的岩壁,清泉水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令人有非常好的兴致。然而业已登上三姑峰,来不及返回光顾,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抵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悬岩不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

注释:
三姑:地名。
幔亭峰:山峰名。
创作背景:
徐霞客的游历大致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始自丁未年(1607年)泛舟太湖、登洞庭山,但因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虽然他的母亲也鼓励他,并为他制作远游冠,以壮行色,但直到天启五年(1625),他每次出游的时间都不会太长,甚至有些年整年家居未出。例如万历三十八年(1610)、三十九年(1611)、四十年(1612)、四十三年(1615)、四十五年(1617)、四十七年(1619)、天启元年(1621)、二年(1622)都未出游;泰昌元年(1620)出游63日;天启三年(1623)出游54日。第二阶段则自天启五年(1625)他母亲王孺人逝世后直到崇祯十二年(1639),他的旅游“不计程亦不计年,旅泊岩栖,游行无碍”,这期间历游浙、闽、赣、楚、粤西、黔、滇等地。吴国华为徐霞客作《圹志铭》,说他的游历“最奇者,晚年流沙一行,登昆仑天柱,参西番法宝,往来鸡足山中,单装徒步,行十万余里,因得探江河发源,寻三大龙脉”。
徐霞客的游历日记,在他自己有生之年并未加以整理编次。他于崇祯十三年(1640)从云南回到故家之后,将游历所记原稿托给他的家庭教师季梦良整理。季梦良先是推辞,后来要接受这项任务之时,徐霞客就过世了,这些文稿被徐的友人王忠纫携去,但此时文稿已有部分遗失。不久,王前往福建任官,仅将原稿略加排序,即交徐霞客之子徐屺带回。徐屺仍将文稿托给季梦良说:“非吾师不能成先君之志也。”于是季梦良“遍搜遗帙,补忠纫之所未补,因地分集,录成一篇”。《徐霞客游记》形成一部完整著作形式,是季梦良的整理之功,这也是《徐霞客游记》的第一个抄本。
游记简介:
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简介:
徐霞客(1587—1641),名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号,江阴(今江苏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他从22岁起第一次到太湖地区进行考察,直到逝世的30多年间,几乎每年都要外出进行地理考察,足迹踏遍了中国的16个省市。他把自己的考察所得记录下来,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徐霞客游记》。这本书以散文和日记体的形式,记载了徐霞客在游历中所经历和观察到的各种地理现象、自然规律、气候状况、动植物情况,乃至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他特别考察和研究了中国石灰岩地貌的分布区域、地貌特征及其发育规律,比西方人的考察早了二三百年。这部著作是中国地理史上的重要著作,在世界地理学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徐霞客对中国水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故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对长江和盘江作了详细的考察后,写了《江源考》和《盘江考》。这两部书是水利科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翻译: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出处:出自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徐霞客游记》,“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
翻译:俯身鸟瞰下面,也有高耸的岩壁,清泉水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令人有非常好的兴致。

扩展资料:
《徐霞客游记》用较大的篇幅描述了各地的水体类型和水文特征,记载大小河流五百五十一条,湖、泽潭、池、沼泽一百九十八个。
对河流水文的描述包括流域范围、水系、河流大小、河水的流速、含沙量水量变化、水质、分水岭、伏流、河床的地区差异等。为了论证长江的源头,晚年他专门写了《江源考》,据理反驳“岷山导江”的错误。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徐霞客游记》

登山里许出自明代徐霞客创作的《徐霞客游记》,主要是写作者的武彝之旅。

登山里许全文翻译:

继续往山上爬了一里多路,就看见汩汩地往下倾泻的山泉。俯身鸟瞰山下风景,也有高耸、险峻的岩壁,泉水自岩壁的半腰处涓涓往外流出,旁边有稀稀落落的竹子相互照应,让人觉得有兴致。但是已经登上三姑峰,来不及再回到此地细细欣赏,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就到了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尼姑庵。

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悬岩不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


原文:

登山里许,飞流汨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峰。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曲真高下随岩宛转。


注释:

(1)许:表示约数。

(2)三姑:地名。

(3)幔亭峰:山峰名。


简介:

《登山里许》出自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游览黄山后,即入福建崇安,开始了他的武彝之旅。


作者简介:

徐霞客(1587—1641),名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号,江阴(今江苏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他从22岁起第一次到太湖地区进行考察,直到逝世的30多年间,几乎每年都要外出进行地理考察,足迹踏遍了中国的16个省市。

他把自己的考察所得记录下来,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徐霞客游记》。这本书以散文和日记体的形式,记载了徐霞客在游历中所经历和观察到的各种地理现象、自然规律、气候状况、动植物情况,乃至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


常考题目: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1)登山里许。许:________________

(2)然业已上登。业:________________

(3)不及返顾。顾:________________

(4)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即: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些许,一些既,已经看,回头看就是。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答案:A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



”登山里许“出自徐霞客的作品《游太和山记》。该句全局为:殿后登山里许,转入坞中,得自然庵。

作品原文

    从南天门宫左趋雷公洞。洞在悬崖间。余欲返紫霄,由太子岩历不二庵,抵五龙。舆者轿夫谓迂曲不便,不若由南岩下竹笆桥,可览滴水岩、仙侣岩诸胜。乃从北天门下,一径阴森,滴水、仙侣二岩,俱在路左,飞崖上突,泉滴沥于中,中可容室,皆祠真武。至竹笆桥,始有流泉声,然不随涧行。乃依山越岭,一路多突石危岩,间错于乱茜丛翠中,时时放榔梅花,映耀远近。
过白云、仙龟诸岩,共二十余里,循级直下涧底,则青羊桥也。涧即竹笆桥下流,两崖蓊葱蔽日,清流延回,桥跨其上,不知流之所云。仰视碧落,宛若瓮口。度桥,直上攒天岭。五里,抵五龙宫,规制与紫霄南岩相伯仲。殿后登山里许,转入坞中,得自然庵。已还至殿右,折下坞中,二里,得凌虚岩。岩倚重峦,临绝壑,面对桃源洞诸山,嘉木尤深密,紫翠之色互映如图画,为希夷[注]习静处。前有传经台,孤瞰壑中,可与飞升作匹。还过殿左,登榔梅台,即下山至草店。
华山四面皆石壁,故峰麓无乔枝异干;直至峰顶,则松柏多合三人围者;松悉五鬣,实大如莲,间有未堕者,采食之,鲜香殊绝。太和则四山环抱,百里内密树森罗,蔽日参天;至近山数十里内,则异杉老柏合三人抱者,连络山坞,盖国禁也。嵩、少之间,平麓上至绝顶,樵伐无遗,独三将军树巍然杰出耳。山谷川原,候同气异。余出嵩、少,始见麦畦青;至陕州,杏始花,柳色依依向人;入潼关,则驿路既平,垂杨夹道,梨李参差矣;及转入泓峪,而层冰积雪,犹满涧谷,真春风所不度也。过坞底岔复见杏花出龙驹寨桃雨柳烟所在都有忽忆日已清明不胜景物悴忧伤情。遂自草店,越二十四日,浴佛后一日抵家。以太和榔梅为老母寿。

作品翻译

    从南天门宫往左直奔雷公洞。洞在悬崖中间。我想返回紫霄岩,由太子岩经过不二庵,到达五龙宫。抬轿的人说迂回绕路不方便,不如从南岩下竹笆桥,可以观赏滴水岩、仙侣岩等胜景。于是从北天门往下走,一条阴森的小路,滴水岩、仙侣岩都在小路左侧,悬崖向上飞突,泉水滴沥崖中,悬崖中能容下静室,供奉的都是真武帝。下到竹笆桥,开始听到泉水流淌的声音,但山路没有随着山涧。于是靠着山走,翻越山岭,一路上多是突起的石头、高高的岩石,杂乱地分布在繁茂的草木丛中,不时有开放的榔梅花,绚丽的色彩映照远近。
经过白云岩、仙龟岩等处,一共走了二十多里,顺石阶一直下到涧底,就是青羊桥。涧水就是竹笆桥水的下游,两岸山崖上草木繁茂,树荫蔽日,长长的清流弯弯曲曲,一座桥横跨在上面,不知道涧水流到什么地方。抬头仰望天空,形状如同瓮口一般。过了桥,径直登上攒天岭。走五里,抵达五龙宫,宫殿的规模和格式与紫霄宫、南岩相仿。从宫殿背后登山,走一里多,转进山坞,到自然庵。不久返回五龙宫殿右面,转下坞中,走两里,到凌虚岩。凌虚岩背靠重重山峦,面临极深的沟壑,正对桃源洞众山峰,满山嘉树特别茂密,紫色翠色互相辉映,犹如图画,是希夷先生修炼的地方。前面有传经台,孤零零地俯视深壑,可以和飞升台相媲美。返回时经过五龙宫殿左面,攀登榔梅台,于是下山到达草店。
华山四周都是石壁,所以山脚没有高大奇特的树木;一直上到峰顶,松柏大多有三人围抱那么粗;松树全是五针松,松子和莲子一般大小,间或遇到没掉落的松果,摘下来吃,鲜味、香味都特别好。太和山则是四周群山环抱,百里以内茂盛的林木丛密分布,大树遮天蔽日,高耸入云;靠近太和山的数十里范围内,三人围抱粗的奇异杉树和老柏树,连续不断地长满山坞,这大概是因为朝廷禁止砍伐的缘故。嵩山、少室山之间,从平缓的山脚到达绝顶,树木被砍伐得所剩无遗,只有三棵将军树巍然耸立着。山峰、峡谷、河川、平原各种地势,季节相同而天气物象不一样。我从嵩山、少室山出来时,才看到田里麦苗青青;到了陕州,杏树刚刚开花,嫩绿的柳枝随风摇摆,十分动人;进入潼关,大路平坦,高大的杨树立在道路两旁,梨树、李树高低不齐;等到转到泓峪,却是层层的冰冻积雪遍布山谷沟涧,真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啊。经过坞底岔时,又看到杏花开放;从龙驹寨出去,桃红柳绿,所到之处一片春色。忽然想起已到清明时节,不由触景生情。于是从草店启程,经过二十四天,在浴佛节第二天到家。用太和山的榔梅为老母亲祝寿。

注释

危:高;

间错:杂乱地分布;

抱:围抱;

连络:连续不断地长满;

国禁:朝廷禁止砍伐。

历:经过;

循:沿着,顺着;

度:涉及,达到。



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原文:

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出处:

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翻译:

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俯身鸟瞰下面,也有高耸的岩壁,清泉水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令人有非常好的兴致。然而业已登上三姑峰,来不及返回光顾,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抵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

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悬岩不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

白话译文:

继续往山上爬了一里多路,就看见汩汩地往下倾泻的山泉。俯身鸟瞰山下风景,也有高耸、险峻的岩壁,泉水自岩壁的半腰处涓涓往外流出,旁边有稀稀落落的竹子相互照应,让人觉得有兴致。但是已经登上三姑峰,来不及再回到此地细细欣赏,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就到了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尼姑庵。

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悬岩不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

创作背景: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书中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描绘了出来,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简介: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县 (今江苏省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了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徐霞客对许多河流的水道源进行了探索,象广西的左右江,湘江支流萧、彬二水,云南南北二盘江以及长江等等,其中以长江最为深入。长江的发源地在哪儿,很长时间都是个谜。战国时期的一部地理书《禹贡》,书中有“岷江导江”的说法,后来的书都沿用这一说。徐霞客对此产生了怀疑。他带着这个疑问“北历三秦,南极五岭,西出石门金沙”,查出金沙江发源于昆仑山南麓,比岷江长一千多里,于是断定金沙江才是长江源头。在他以后很长时间内也没有人找到,直到1978年,国家派出考察队才确认长江的正源是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冬的沱沱河。



《登山里许》全文翻译: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俯下身去鸟瞰下面,还有高耸的岩壁,清泉水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交相辉映,让人的兴致变得非常好。但是已经登上三姑峰,来不及返回去看,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到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面悬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庙。

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攀登上另外一处悬岩。悬岩不是特别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耸,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来修筑的。

《登山里许》原文: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登山里许》出自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游览黄山后,即入福建崇安,开始了他的武彝之旅。武彝山,今称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先城南15公里处,是海拔600米左右的一片低山,方圆60公里,有36峰布列在武夷溪两岸,乘船游溪,可兼览山水之胜。

《登山里许》全文翻译: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俯下身去鸟瞰下面,还有高耸的岩壁,清泉水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交相辉映,让人的兴致变得非常好。但是已经登上三姑峰,来不及返回去看,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到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面悬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庙。

  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攀登上另外一处悬岩。悬岩不是特别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耸,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来修筑的。

  《登山里许》原文: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登山里许》出自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游览黄山后,即入福建崇安,开始了他的武彝之旅。武彝山,今称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先城南15公里处,是海拔600米左右的一片低山,方圆60公里,有36峰布列在武夷溪两岸,乘船游溪,可兼览山水之胜。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早晨前往(山里),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致不同,因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出游。靠近溪边来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清洌而酒色香醇...

龙井题文言文阅读
②寿圣院离龙井泉一里路,凡是去钱塘办事的山里人和去寿圣院的游客,都从龙井经过。【参考译文】龙井,旧称“龙泓”,离钱塘有十里路。 吴国赤乌年间(三国孙权的年号),从事求仙活动的葛洪曾经在这里炼丹,他的事迹在《图记》中有记载。 这个地方在西湖的西边,浙江的北部,风篁岭的上面,其实就是深山乱石中的一眼泉水...

帮我翻译一下文言文!急需!!!
管仲、隰朋跟着桓公讨伐孤竹,春天去,冬天回来。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就放老马并且跟着它,终于找到了路,在山中行走没有水,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阳面,夏天住在山的阴面,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于是挖地,终于找到了水。

婴宁全文原文翻译
婴宁全文原文翻译如下: 王子服,是莒县罗店人。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非常聪明,十四岁就考中了秀才。母亲十分疼爱他,平时不许他到荒郊野外去游玩。和萧家的女儿订了婚,还没嫁过来姑娘就去世了,所以他还没有娶亲。正值上元节这天,舅舅的儿子吴生邀他一块出去游览。 刚到村外,舅舅家里来了个仆人,把吴生叫走了...

载记第十四 苻坚下(王猛 苻融 苻朗)翻译
”王猛觉得他出的价钱高就跟着去了。没走多远,很快就到了深山,见到一个老头,胡子头发全白了,端坐在胡床上,左右还跟着十来个人,有一个人引荐王猛进拜老人。老人说:“像王先生这样的人,为什么还需要向我施礼呢?”于是就出了十倍的价钱买筐,并派人相送。王猛从山里出来后,回头再看的时候...

搜神后记・卷十原文及翻译,搜神后记・卷十原文及翻译
三国东吴的末年,临海郡有个人进入山里去用弓箭打猎,在山里修建了一间房屋来住。夜里,有一个人身高一丈,身穿着黄色的衣服,系着白色的腰带,径直来对这个射猎的人说:“我有仇人,约好在明天决战。你可以来给我帮助,定当给你丰厚的报答。”射猎人说:“我自然可以帮助你,哪里用得着你给我答谢。”黄衣人回答说:“...

鲁山山行翻译及原文
鲁山山行原文如下: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翻译如下:清晨,连绵起伏的鲁山,千峰竞秀,忽高忽低,蔚为壮观,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一路上,奇峰峻岭在眼前不断地变换,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

醉翁亭记翻译
2013-07-12 醉翁亭记简单的翻译 300 2008-03-23 醉翁亭记的翻译 1060 2015-05-17 醉翁亭记翻译越短越好 653 2011-11-20 醉翁亭记全文翻译 1611 2012-11-22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302 2012-05-24 醉翁亭记重点句子翻译 349 2008-10-24 醉翁亭记的重点字词翻译 206 2013-12-10 醉翁亭记翻译...

翻译全文
从此后披散着头发跑进山里,面向石壁(发誓再也不参加科举了),今后再有拿‘且夫’、‘尝谓’这样的文章给我看的人,我一定抄起家伙把他赶跑。可是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怒气也渐渐消了,手又渐渐发痒了,于是又像破壳的鸟,只好衔木营巢,从头开始。像这种情况,当局者痛哭欲死,可是从旁观者来看...

杏林集文言文
一、译文 董奉住在山里不种田,天天给人治病也不取分文。得重病经他治好的,就让患者栽五棵杏树,病轻的治好后栽一棵,这样过了几年就栽了十万多晷树,成了一大片杏林。 他就让山中的鸟兽都在杏林中嬉戏,树下不生杂草,像是专门把草锄尽了一样。 杏子熟后,他就在杏林里用草盖了一间仓房,并告诉人们,想要买...

凤翔县13992596335: 登山里许,飞流汨然下泻什么意思 -
壤沈解毒: 登山一里地左右,瀑布哗哗的向下流着.

凤翔县13992596335: 《从东侧登泰山记》译文 -
壤沈解毒: 登泰山记》原文译文与赏析一、《登泰山记》原文: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

凤翔县13992596335: 草灰蛇线,伏笔千里之外的意思 -
壤沈解毒: “草蛇灰线”就是“伏线”的形象说法. 草蛇,草上之蛇(的痕迹).如果蛇在泥路上爬行,必然留下明显的痕迹;但它在草地上爬行,痕迹当然有,但不容易发现.所以叫“伏线”. 灰线,灰上之线.在灰上划一条线,本来就不容易发现,风一吹,线就走样了,甚至就消失了,更难寻踪迹. 当然,虽然难寻,只要存在或存在过,高手还是能看出的. 成语词条: 草蛇灰线 成语发音: cǎo shé huī xiàn 成语释疑: 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成语出处: 《花月痕》第五回回评:“写秋痕,采秋,则更用暗中之明,明中之暗……草蛇灰线,马迹蛛丝,隐于不言,细入无间.” 成语示例: 该处市面,极为恐慌,乱机日深,皆由此等~而来. ★黄远庸《内外之形势》

凤翔县13992596335: 醉里吴音相媚好的醉里是什么意思? -
壤沈解毒: 氢气密度要比空气[大部分是氧气,二氧化碳占一总分]的密度小,大气压迫空气下堆,氢气自然要上升

凤翔县13992596335: 嗟来之食中贸贸然来中然是什么意思 -
壤沈解毒: .然:.....的样子.贸贸然就是昏昏沉沉,两眼昏花的样子. 原文: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翻译: 齐国出现了大饥荒.富人黔敖好心赈济灾民,在路边摆设了食物,等待饥饿的人来吃.一天,有一个人用衣袖遮着脸,拖着鞋子,晕晕乎乎地走了过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大声冲他吆喝说:“喂!来吃吧!”没想到那人抬起头,瞪视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黔敖急忙对他表示歉意.但是这个人始终不肯吃嗟来之食因而饿死了.

凤翔县13992596335: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 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是什么意思 -
壤沈解毒: 一年一度秋风劲”,这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劲道之美.此情豪迈异于东风骀荡、桃红柳绿、莺语燕歌、温柔旖旎的春日风光.但劲烈的西风、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而是振奋.诗人的感情、战士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天朗气清,江澄水碧;满山彩霞,遍野云锦,一望无际,铺向天边,这瑰丽的景色难道不“胜似春光”么?

凤翔县13992596335: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怎么解释? 是什么意思? -
壤沈解毒: 这是出自《全元戏曲.西厢记》 "蜗角虚名"指的是微不足道的名声.《庄子.则阳》载:蜗牛的左右角,分别有两个国家,它们为争夺微小的利益而征战不休. "蝇头微利"指微不足道的利益. “拆鸳鸯在两下里”指的是崔莺莺的母亲拆散了他们,让他们在两地.

凤翔县13992596335: 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的“党”是什么意思? -
壤沈解毒: 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

凤翔县13992596335: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里的解和一道是什么意思 -
壤沈解毒: 这里面的不解是指不知道 这里的一道:一条,条长水迹 整句意思: 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凤翔县13992596335: 翻译 庄子 里的一段话 -
壤沈解毒: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楼上的解释错误!我以为应该翻译成孔子在去陈国、蔡国的路上穷困潦倒、困苦不堪更好!孔子在去陈国、蔡国的路上穷困潦倒、困苦不堪,七天七夜不能生火煮饭.太公任前去看望他,说:“你快要饿死了吧?”孔子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