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加急懿旨为什么也保不住安德海一命呢?

作者&投稿:侨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安德海也是慈禧身边的红人,为何慈禧加急懿旨没能救他一命?~

慈禧太后,她明白安德海僭越违制,一再招摇,罪无可恕,也只好有苦说不出,没再追究任何一个人的责任。
安德海的奏章抵达载淳手中时,正逢慈禧太后偶然风寒感冒,命他代批奏章。对安德海已经恨之入骨的载淳因此下旨:“毋庸审问即行就地正法,不许任其矫饰。”

事实上,拘捕安德海的那时候,其手底下有几位太监逃出,他们日夜兼程地返京汇报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知道消息后,颁下了六百里加急的懿旨,想救出安德海,因此其懿旨先于载淳的密旨抵达。但丁宝桢尽管接了慈禧太后的懿旨,并未立即宣读,而是巧妙地以建好皇亭后宣旨为由,成功地推迟了时间,等到了载淳的圣旨。

在载淳密旨抵达的那天晚上,丁宝桢就将安德海押赴刑场,一刀就结果了他的生命。
安德海自阉入宫,在咸丰帝身旁当差。因为他聪明伶俐圆滑世故,手脚利索,又曲意奉承,非常能奉迎献媚,迅速就获得咸丰和慈禧的宠爱。安德海被诛后,丁宝桢随后声明鹊起,朝野对他智斩慈禧太后的红人大加赞誉,夸赞他不惧权势,为国除奸。

李鸿章在获知消息后说“稚璜成名夷”。 曾国藩也给他高度评价:“稚璜,豪杰士也!”之后,丁宝桢在山东巡抚任上政绩骄人,获得了老百姓的称赞,被地方老百姓称为“青天”,自发为他修建生祠,表彰他对老百姓的贡献。1886年,六十六岁的丁宝桢在四川任上过世,居然都没有金钱办理身后事。在下属的捐助下,丁宝桢的遗体才回到了山东,当地人老百姓“郊野祭吊,军民悼哭”,场景非常感人。

慈禧得知安德海泰安被捉和他家被抄的消息后,非常生气,派人召见皇帝。慈禧得知是乘她有病而发难,怒不可遏。皇帝同治虽心中十分紧张和害怕,却强自镇静,从容地说:“安德海在外边胆大妄为,无法无天;丁宝桢上了折子,怕皇额娘气得病更重了,不敢让皇额娘知道。”

慈禧看了折子,问清了“日中三足乌”的意思,更加生气,便问明如何处置。当她得知要就地正法,觉得惋惜心疼。心想,反正我的懿旨比皇上下得早,也许能保他一命,所以,慈禧就没有再追究。第二天晚上,廷寄到了正在焦灼等待的丁宝桢手中。

丁宝桢命臬司潘蔚立即批了斩标,由抚标中军绪承监斩。历城知县即刻命人到狱中将安德海提到巡抚衙门,验明正身,几个戈什哈(满语亲兵)架着被绑的安德海来到西刑场。这时号筒吹响,刽子手大刀一挥,安德海这颗罪恶累累的脑袋便滚落在地上。

安德海,直隶青县人。10岁入宫充内廷太监。安德海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他非常有颜色,很会讨主子的欢心。1861年,改变了安德海的命运,当时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逝,弥留之际让载淳继位,八大臣辅政。并密令:叶赫那拉氏弄权,可以除掉。

安德海把遗诏密令泄露给了慈禧太后,咸丰病逝后,安德海充当慈禧和恭亲王密使。奔走于热河和北京之间,使得辛酉政变成功。安德海也由此成为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安德海也如愿以偿的坐上了六品蓝翎总管大太监。

安德海仗着慈禧太后的宠爱,开始小人得志,便开始把慈安太后、恭亲王、皇帝载淳不放在眼里,这个时候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关系开始紧张起来,恭亲王更是对安德海痛恨,他认为安德海只不过是一个太监,不得干政,便想早除掉。

清朝有祖制,太监不得干政,不得擅自出宫,同治八年(1869年)七月,安德海便向慈禧太后提出,想亲自出马到江南去督办同治帝的龙衣,慈禧太后开始劝阻安德海,但是禁不住安德海巧辩,才答应了安德海的请求。

安德海便以“钦差大臣”的名义风风光光的顺水路出京了,安德海自称钦差,身穿龙衣,穿上挂有一日形三足乌旗,船旁有龙凤旗帜,并带有前站官、标兵、苏拉、僧人、妻妾、太监、女乐等数十人,乘两条大船,声势浩大,气派非凡。

早在安德海出京之前,同治帝便和慈安太后、恭亲王商议,在安德海出京后想办法除掉安德海,同治帝又发了一道密诏,给恭亲王关系比较密切的山东巡抚丁宝桢。据说丁宝桢曾到北京拜见同治帝,同治帝就和慈安太后商量,他们认为丁宝桢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便命令丁宝桢抓住时机,杀了安德海。现在机会来了,丁宝桢接到同治帝密谕后,便密嘱德州知州赵新:“传闻安德海将过山东,如见有不法事,可一面擒捕,一面禀闻。”赵新官场经验非常丰富,他害怕安德海来到德州,如果不据实奏报,可能会得罪丁宝桢。

如果据实奏报,一旦不能除掉安德海,自己很有可能遭殃,赵新便和幕僚商量最后的结果,一旦安德海过德州便据实奏报丁宝桢。丁宝桢根据赵新的奏报,一面上奏安德海,一面让东昌府知府程绳武追赶安德海,程知府追赶上了却不敢动手。

丁宝桢又派总兵王正追赶安德海,王正追到泰安,才把安德海擒获,由泰安押往济南。安德海口出狂言:“我奉皇太后命,你们敢把我怎么样?”在场的官员吓得都不敢动,这个时候的丁宝桢,认为等待谕旨不可靠,应该先杀了安德海,泰安知县何毓福一看要杀安德海。

便长跪请求丁宝桢,等待谕旨来了,在处理安德海。丁宝桢却说:“太监私自离京,制度不准许,我们事先没有接到指示”,当天晚上,丁宝桢在济南诛杀了安德海,随从二十多人都被斩,所带的辎重一律收缴,丁宝桢处死了安德海以后,便奏报朝廷,请下旨定夺。

慈禧太后得到奏疏以后,大为惶骇,但是慈禧太后看清局势,慈禧太后便于慈安太后、恭亲王等大臣商议“安德海被杀”事件,对于安德海被杀,慈禧太后很不情愿,谕旨在宫里拖了两天,才从宫中发出。过了8天,慈禧太后又连发两道上谕:“过了8天,即在八月十一日,慈禧又连发两道上谕,反复强调:我朝家法相承,整饬宦寺,有犯必惩,纲纪至严。每遇有在外招摇生事者,无不立治其罪。乃该太监安德海,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种种不法,实属罪有应得。经此次惩办后,各太监自当益加儆惧。”

丁宝桢杀掉安德海以后,慈禧太后并没有怪罪他,后来丁宝桢一路高升,光绪二年(1876年),丁宝桢入京觐见慈禧,让他任职四川总督,丁宝桢在四川前后十年,严惩贪污,革除陋规,改革盐法,还田于民,每年增加税收一百多万两。光绪十二年(1886年)丁宝桢病逝,清朝赐谥“文诚”。




请问大家:为什么慈禧太后的旨意称为“懿旨”?
通俗来讲,不是说只有慈禧太后的旨意被称“懿旨”,更不是因为她以前被封为“懿贵妃”,在封建社会,皇太后或皇后的诏令或指令称为懿旨.如同皇帝的诏令称为圣旨一样.

1900年慈禧向全世界宣战,李鸿章等人为何不阻止?
为什么他们没有阻止这个看似荒谬的懿旨呢?其实不是他们不愿阻止,而是阻止不了。慈禧下这道懿旨并不全是因为列强的持续作乱,还因为光绪帝和一些晚清激进人士弄出的“百日维新”以及“围园杀后”等事让慈禧感到了深深的恐惧,她彻底失去了耐心,与其坐以待毙,任人鱼肉,不如放手一搏,或许自己这地位...

清政府 《向各国宣战懿旨》 是怎么回事?
简单说就是已经开始起冲突了。又传说西方要慈禧归还政权给光绪帝。慈禧大怒,进而宣战。详细说就是和义和团有关。慈禧并不是无端宣战。戊戌变法失败,慈禧通过政变重新实行训政。但慈禧对于屡屡反抗自己意愿的光绪皇帝仍然非常不满,打算另立新君,不料各国公使都喜欢光绪的开明,联合起来反对,慈禧只得作罢...

懿旨什么意思
懿旨是旧称皇太后或皇后的诏令。拓展知识:“懿旨”是指皇太后、皇后发出的命令。清代有祖制后宫不得干政,因此不管是太后还是皇后所发的懿旨,都不能涉及国家的重大政务,大多都是关于后宫的一些事务。后宫不得干政在清代执行的比较到位,基本上没有出现过后宫乱政和外戚势大的情况。不过,在一些特殊时期...

安德海做了什么,为何就连慈禧的加急懿旨也保不住他的命?
在众多城市中,北京便汇聚很多文物收藏者,北京的琉璃厂更是闻名于世的古玩城。很多人在北京琉璃厂都曾淘到价值连城的宝物,也有很多人会将自己的宝物来到这里变卖。曾经有一位老汉在京城琉璃厂开价800万出售祖传字画,当时专家却仅为其估值1万,老汉却转身将其卖到了1980万,为何老汉能够将这件古物转手...

慈禧晚年怀孕是不是真的 那么诊断太医又是什么下场
按规矩,慈禧太后是不能随便吃外面药的,但是慈禧知道她的药方见不得人,还是按照薛福辰的话来,于是传下懿旨:“准奏”。薛福辰在药方上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声东击西,用了不少调经活血化瘀之药,次日带到宫中,让慈禧服下,又叫宫中设“千层布”遮人耳目,设“泻淤井”备产下胎儿后毁尸灭迹。经过一番“泻淤...

太后懿旨不能说钦此说什么
《宣统帝退位诏书》——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

京都太后懿旨:“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于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制成...
最后因为纵欲过度,走到胡林的时候,一命呜呼了。远在京都的太后知道以后,发来懿旨,说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可是当时正是夏天,尸体不好保存,所以随行的文武大臣们很是为难,后来一位厨子想出了个办法,说干脆把皇帝做成羓,羓就是腊肉,吃不完的肉怕坏,就会掏干净内脏,然后用盐腌上,就是不会...

古代圣旨和懿旨哪个权利更大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很多古装剧中,往往都会出现皇帝和太后的指令同时出现,也就是所谓的圣旨和懿旨。那么这个时候,应该听谁的呢?在古代圣旨和懿旨之间哪个权利更大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古代的圣旨和懿旨,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个是皇帝的指令,另一个是太后的指令。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

慈禧下懿旨救安德海,为何还是被丁宝桢给杀了?
丁宝桢在捉拿查办安德海时,也有几个小太监乘机逃脱了,他们将此事禀报给了慈禧,随即慈禧下懿旨,让丁宝桢放了安德海。但丁宝桢为人正直,且早就对安德海早就心存愤慨,所以他接到同治皇帝的旨意后,按照大清的律法,将安德海给处决了。心腹太监被丁宝桢杀掉后,慈禧满心不悦,但此时大清的环境...

钦北区13042525158: 为何慈禧的加急懿旨没能救宦官安德海一命?为何慈禧的加急懿旨没能救
父宣肠舒: 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七月初,安德海的两艘太平船沿京杭大运河扬帆南下,一路上以钦差大臣身份出现,沿途一些趋炎附势的地方官争先恐后前去逢迎巴结,讨好安德海一伙

钦北区13042525158: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杀安德?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杀安德兴
父宣肠舒: 安德海自己的原因,他在慈禧手下做太监总管时,还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小白脸,有点玉树临风的意思,被杀前正如日中天.他在辛酉政变中帮过慈禧,深得慈禧欢心.他为...

钦北区13042525158: 安德海和慈禧到底有没有一腿??? -
父宣肠舒: 很早以前看过一点史料,具体的记不清了,只能说个大概 安德海一次去南方办事,一路贪污受贿,所要银两,躁扰四方,结果碰见个新上任的官,不但不贿赂还给安德海给治了罪,杀了安德海不算,还扒光了暴尸.按道理说,这个新官杀了慈禧的红人 应该没好日子过了,但是慈禧一反常态,不但没找这个官的茬,还嘉奖了一下,就是那位这官一脑,让大家都看到了安德海是个不折不扣的太监,顺便洗清了慈禧与安德海通奸的嫌疑.

钦北区13042525158: 清朝慈禧太后为什么特别宠爱太监安德海? -
父宣肠舒: 光绪初年,慈禧太后刚满40岁,她为了达到二度垂帘听政的目的,曾使用了种种手段,但慑于朝中有人反对,终日心中不乐. 心腹太监李莲英猜知真心事,便令人在万寿寺大雄宝殿的后面建了一座佛,建成之后,李莲英速去禀告慈禧,说:“...

钦北区13042525158: 同治为何要杀安德海?
父宣肠舒: 因为同治皇帝想从慈禧手中把权力夺过来,但是以他的实力不能直接夺,所以他想先把慈禧身边的刺一一除掉,一点点的消弱慈禧,同时也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钦北区13042525158: 历史上的安德海为什么会被杀 -
父宣肠舒: 安德海出宫采办宫内用物,一路上招摇过市,飞扬跋扈,劳民伤财,勒索钱财,引起公愤.

钦北区13042525158: 安德海真的是被杀头死的吗?他是真的太监还是假的? -
父宣肠舒: 同治八年(1869)秋天,慈禧太后派心腹太监安德海南下采办龙衣.安德海一路公然巨额索贿,搞得地方鸡犬不宁.船到山东境内后,地方官上报巡抚丁宝桢.生性廉洁刚烈...

钦北区13042525158: 安德海是假太监吗
父宣肠舒: 太监安德海是慈禧身边的红人.“太监出都”丁宝桢下令处死安德海等太监, 并暴尸三日,慈禧非常气愤,却提升丁宝桢为山东总督. 原因是民间传说安德海是假太监,丁宝桢对他的尸体暴尸三日,由此堵住了外面的传言,因此虽然慈禧很生气,却不得不提拔丁宝桢. 是真太监,《百家讲坛》是这样讲的.暴尸三日不足可以说明吗? 《百家讲坛》中光绪(下集).

钦北区13042525158: 清朝诸杀安德海的人是谁? -
父宣肠舒:丁宝桢杀的.安德海素以巧言媚上深得慈禧宠信,一向肆无忌惮玩弄权术,干预朝政,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朝臣怒不敢言.年仅14岁的同治皇帝早存杀安之心,却又不好违抗母后慈禧.安德海打着“奉旨钦差”旗号,挂着龙凤彩旗的船队所到之处,官吏都是曲意奉迎,未敢稍有怠慢.八月二日,正当得意洋洋的安德海一行换乘车舆抵达泰安,还未安歇,即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擒获,以“宦官私出,非制”定其死罪.有恃无恐的安德海起初口出狂言:“谁敢犯%£戈史天地者,徒自寻死耳”继而“府着无词,自称该死.”丁宝桢俱小理会,当夜就地正法.此举既诛杀了祸国奸佞,又抵制了慈禧“违反祖制”的做法,国人无不拍手称快.

钦北区13042525158: 清朝太监安德海PK太监李莲英 -
父宣肠舒: 这有什么谁更出名的呢,两个都是权倾朝野,玩弄特权又深得慈禧喜爱的太监,但是因为李莲英是在慈禧中后期,那个时候慈禧已经是个呼风唤雨的人物了,已经闻名遐迩了,李莲英又经常在她的前后,深得她的喜欢,而且这段历史也较一般人更熟知,再加上李莲英死后一系列的疑案更加上了神秘色彩使得更多人来研究他,可以说李莲英比安德海被人们提到的次数更多.但这也不排除安德海不出名,安德海在咸丰的时候已经是慈禧身边的红人了,他也做了一系列“大事”,在同治的时候,他遭到了报应,使同治有生以来做了最漂亮的是那就是没经慈禧同意当然她也不会同意,将安德海就地正法(这段历史你可以去了解一下)从此安德海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