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大沽口是怎么陷落的?

作者&投稿:莫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战斗在午夜打响,炮弹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肆无忌惮地在寂静的天空里嘶鸣奔跑,有的落在战舰上,有的重重砸进海里,最终,这些炮弹落进了历史的篇章里,把岁月炸开了一个洞,也成了世人重新看到那段悲痛的一个个窗口。


这是1900年6月17日的大沽口,到处是枪炮声,到处是冲天火光。从激烈炮战到短兵相接,战争一直持续了6个小时,那是在血泊中的6小时。交战双方都已经失去了理智,每个士兵眼中都燃着熊熊怒火。一个人倒下了,后面的人接上,再倒下,再接上,前仆后继……

在我们的印象中,清军是一触即溃,毫无战斗力可言,但是庚子年间的大沽口一战却让人刮目相看,颠覆认知。

这是一群被人遗忘的民族英雄,700名将士面对近3000的侵略联军寡不敌众,浴血阵亡,战斗力颇为强悍。他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和后人的轻蔑和侮辱同在,却不见多少人凭吊和怀念。


6月10日英国,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致电联军统帅西摩,命其“准备立即进军北京”,当天,西摩便急不可耐地带领军队朝天津和北京方向开进。清政府看到联军如此咄咄逼人,便作出了“实力禁阻”的决策。于是清军6月15日在白河布置了水雷,从而防止联军军舰的进攻。此时的天津还面临着补给和通信的威胁,局面对清军十分不利。

随着形势的紧张进一步增加,朝廷于16日进一步作出指示:“不服阻,则决战”。当天还再次向直隶总督裕禄说明“则衅自彼开 ,该督等须相机行事,朝廷不为遥制”。时任天津镇总兵罗荣光慷慨陈词:“人在大沽在,地失血祭天”。


而与此同时,列强也是动作频频,不断地为即将爆发的战争做准备。而且,英国与俄国还准备在战场争雄斗气,双方都想获得战争的领导权。俄国在看到西蒙进展十分迅速,就希望俄国的海军中将基利杰勃兰特能够与西蒙分庭抗礼,取得一样的“好成绩”。所以6月15日,在俄国太平洋舰队“俄罗斯”号上,联军的各海军将领召开了一次会议。

基利杰勃兰特领导主持了会议,其他参加者有英国布鲁斯海军少将、法国库尔若利海军准将、德国裴德满海军上校、日本永峰海军大佐等。在会议上,这些将领们对战争形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们知晓了清军的一举一动,决定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让清军的防御影响联军登陆。

大沽口炮台的修筑绘画

6月16日是最后的安宁,但是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已经压得人喘不过来气。联军海军发现了清军部署的水雷,就再次召开了将领会议。会上一致同意对清军采取强硬措施,他们还在一份给中国的最后通牒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份通牒内容是:“本提督欲以两造情愿之主张,或以兵力从事之目的 ,暂据大沽各炮台。该各炮台,至迟限于17号早晨两点钟,一律退让。此系已决之事 ,望即达知直隶总督及各炮台官。急速勿延!”

他们企图用这份通牒书胁迫清军不战而退,但是清军这次并没有显示出以往的懦弱和不堪,他们已经下定决心不会退军,所以大战已是在所难免。在通牒的最后时限里,空气都凝固了,海水一点点蠕动,潮湿的海风爬上每个士兵的脸颊,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下来,大家相顾无言,每个人都在等待……


据英国人自述:“中国防军在上午零时45分钟——最后通牒的限期前1小时又1刻钟——开了防御性质的攻势炮火 ,他们受到还击。” 《庚子中外战纪》记载:“迨至夜间 12点钟 50分时,在北〔白〕河之兵船,忽为炮台之电光灯遥为影射,窥察甚周,旋放出一炮 ,最为猛烈。”

种种资料显示,有可能是中国守军发出的第一炮,但是首先开火也不能否定中国战争的正义性,毕竟这时候联军早已经侵入中国领海。

面对侵略者的高压态势,中国军队在明知寡不敌众难以坚守的情况下,以攻为守是完全正确的。

守军的第一炮像一颗燃烧的流星冲向敌军阵营,流星落地伴着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战斗真正打响了。清军在刚刚开始就集中火力,狠打猛打。炮弹像雨点一样密密麻麻,火光从一个小点不断变大,最终燃起一团、一片,把整个海域都点燃了,第四次大沽口战役就此打响。


但是,受到潮涨潮落的影响,清军这波猛烈的进攻并没有取得很大的功效。因为战舰位置会因为潮水有很大的改变,这就致使清军的炮火出现了偏差,所以清军打出去的炮弹没有击沉多少敌方战舰。好在清军及时认识到了失误,赶紧改变了发射角度,炮弹的命中率有了极大提升。

在清军炮火的猛攻下,联军舰队有些慌乱。“海龙”舰率先发出警报,其他几艘战舰也都以火光信号回答。俄军战舰“基立亚克”受创严重,只因它打开探照灯对准炮台为其他战舰火力打击提供视野,却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自己反倒成为了火力覆盖的迎接点。


罗荣光“督同副将韩照琦,率领南岸各台弁勇,奋力开炮,瞄准该兵船电光灯路还击”。并“亲自挂线 ,横腰一炮 ,击中船身 ,船即偏侧不支”。更为致命的是,一颗榴弹完美地击中了战舰的流水线,然后一声巨响顺带着一阵冲天热浪扑面而来。弹药库和锅炉一同在战舰上开了花,一瞬间,“基立亚克”号火光漫天,死伤过半。

联军舰队的进攻受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而与此同时,为了与海军舰队配合作战,联军陆战队悄悄朝炮台方向进攻,企图摧毁炮台,终止炮战。拂晓时分,炮台守将封得胜发现了联军陆战队的行踪,率军以枪炮迎敌 ,“轰毙洋兵甚多 ,敌锋大挫”。联军见形势不妙,于是海陆联合掩护进攻,炮台面临腹背受敌的险境。


在5点钟时,联军的陆战队向西北炮台发起冲锋。他们在海军的炮火掩护中更加凶猛,近千名士兵像虎狼一样冲上了炮台。在近战中,清军也奋勇杀敌,重挫敌军,甚至将日军的指挥官也击毙。

但是最终由于敌我实力悬殊,清军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只得节节败退。而且更不幸的是,炮台火药库发生爆炸,清军在混乱就丢失了西北炮台阵地。据罗荣光叙述: “管带封得胜血战阵亡,兵勇死伤相继 ,敌遂越墙破门,将北岸左营炮台占据。”


联军借着西北炮台向南面的两座炮台发起猛烈炮击,南炮台的火药库先被击中,“火箭子弹,一齐被焚”。然后新炮台的火药库也被击中,至此,大沽口炮台战斗力基本丧失。清军副将副将韩照琦身负重伤,弁兵死亡枕藉,伤亡千人,陈尸数百,场面十分之惨烈。

罗荣光见阵地尽失,无地可守,便率众后撤。他原本还想伺机反攻,但是见到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一时间悲痛、绝望涌上心头,最终吞金自杀,享年67岁。如果说甲午战争中,邓世昌以自毁式攻击打出了中国海军军人的气魄,那罗荣光则在庚子国变中,体现了中国陆军军官的英勇。


大沽口虽然没有守住,但是绝不能因此而否定清军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他们马革裹尸,抵御外晦,他们血染沙场,以死相博。敌军虽然拿下了大沽口炮台,但是也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清军在极其艰难的处境下,与敌军血战六小时,击毙了255名侵略者,击沉击伤军舰6艘。

在实力对比上,联军人数更多,且战斗经验更加丰富,装备更为精良。在战争爆发前已经有1600多名俄军悄悄进入了海河河口,6月15日,又有300名日军携带火炮在塘沽登陆,第二天还有600名英德俄联军士兵登陆,准备从侧后方进攻,此外还有10艘军舰参与联合作战。而同时期的清军,真正拥有战斗力的士兵却只有寥寥数百,不足千人,并且只有4艘军舰。


虽然清军在重炮数量上稍微有点优势,但是在装备选择上联军无所不用其极。据统计联军一共向炮台发射了25889发各种各样的弹药,有的战舰甚至装填了苦味酸炸药,不仅杀伤力更大,而且爆炸后还会产生有毒烟雾,这种毒气使得清军伤亡惨重。

大沽口各台能朝向河道射击的火炮有63门,据联军战后统计,这些火炮又有近半数因保养不善或准备不足而未能使用。在战争进行到最艰难的时候,大沽口炮台守军却没有得到任何的支援,这支孤军独自面对着数倍的敌人,独自面对着多国的侵略。


做个简单的计算,2500名陆上联军外加10艘军舰VS不足千人和只有4艘军舰的清军,如果不说这是寡不敌众,那什么才是寡不敌众?而且,最致命的是清军的海军全数逃跑。

罗荣光曾经恳求甲午海战英雄叶祖珪派遣鱼雷艇对联军发起进攻,但是这位当年的海战英雄却不顾万急军情,临阵脱逃。就这样,守军连最后的救命稻草也失去了。

虽然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战争形势,但是守军们也没有放弃希望,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为守阵地战至最后一刻,血战了6个小时,他们的战斗素质和战斗意志,并不想刻板印象中一溃千里的清军士兵。

罗荣光雕像前 鲜花如簇

战后调查显示在所有被攻占的炮台的大炮附近都发现断手、断脚、断头的英勇捍卫者。沿着胸墙到处都躺着中国的步兵和炮兵,有的士兵战死时,怀里还抱着炮弹。

那种惨烈让人刻骨铭心,那种悲壮让人肃然起敬。尽管许多人对清朝有着不少的负面评价,但对于这些保家卫国的中下层将士,我们应该予以尊重,给他们公正的历史评价。

我们如今生活在和平时代,但是应该在历史永远记住那些为抵抗侵略者而英勇牺牲的前线将士们。他们或许不懂得国家政治,他们或许也不懂得国家利益、世界大势,但是他们一定懂得保家卫国、守护妻儿,守护脚下这片世代依存的土地。




八国联军攻下北京后,提出的142人名单中的"祸首",有3人被处以死刑的是...
被处决的三人是:山西巡抚毓贤,礼部尚书启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自杀五人:庄亲王载勋,刑部尚书赵舒翘,四川总督李秉衡,体仁阁大学士徐桐,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

沙俄外交大臣拉姆斯托夫曾说,1900年的对华战争是俄国历史上少有的最够...
B l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赔款5亿两白银,本息合计8亿两,故选B。A项在《辛丑条约》中没有体现,C项出现在《马关条约》中,D项出现在《天津条约》中。

八国联军共有多少人
八国联军共有五万多人。海军陆战队有4970人,陆军有49360人。前期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尔率领,开始时总人数约3万人,后来有所增加。八国以日本派遣的军队人数最多,意大利派遣的人数最少,只是象征性派遣80人。八国联军把北京分成不同的占领区,东四以北由日军占领,熟门熟路的日军率先掠走内务府300万...

内联升详细资料大全
内联升在东江米巷一待就是47年,直至l 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东江米巷被焚,内联升在这次战火中也被毁于一旦。赵廷为了恢复内联升而四处奔走、筹措资金,最终选址 *** 府。在 *** 府重新开业不到两年,袁世凯北京兵变,内联升在这次动乱中被抢劫一空。遭此打击的赵廷不久后去世,其子赵云书子承父业,将内联升搬到了...

请问大家八国联军的文化程度高吗?
不仅不高,而且相当低,大多数都是底层人,或者是殖民地的雇佣兵,不是八国联军太强了,而是清朝的军队太弱了。

八国联军是哪八国,有多少人
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清朝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八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军队。 八国各自的出兵情况为:日本20840人;俄国13150人;英国12020人;法国3520人;美国3420人;德国900人;奥匈帝国394人;意大利85人。联...

八国联军如果碰上康乾时代的清军,清朝能否打赢?有一种假设可以_百度知 ...
"庚子"二字,在中国近代史上曾是一个沉重的字眼,在两个甲子之前的公元1900年,中国爆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在战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因为这场战争发生在庚子年,所以这笔钱也被称作"庚子赔款"。 当年的八国联军人数只有四万多人,而当时北京城周围部署着8万清军,除了淮军、甘军这些...

义和团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
义和团运动(1899年秋-1900年9月7日)是由义和团发动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成为“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

英.法.日.奥.德.意.俄.美.
LZ 想问一战还是八国联军侵华?1、八国联军: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庚子年)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的英国、法国、普鲁士(德国)、沙俄、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今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八国联合军队。前期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尔率领,开始时总人数约3万人,后来有所增加。此事件最后以大清王朝战败,联军...

什么是义和团运动?
(2)特点:①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自发性。从1898年秋山东人民反洋教开始,到l900年6月担负抗击八国联军的任务而进入高潮,始终没有制定具体的斗争纲领,也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力量。②其次在于它的分散性。义和团运动始终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指挥和统一的领导。(3)意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

大同区19326369590: 八国联军是怎样侵占北京的?
芷士首乌: 义和团运动在直隶和京津地区迅猛发展,对侵占中国的外国列强形成了很大的威胁.一些帝国主义国家转而胁迫清政府,要求对义和团予以镇压.公元1900年4月,义和团...

大同区19326369590: 1900年,义和团大败西摩尔率领的八国联军的战斗主要是在( ) -
芷士首乌:[选项] A. 大沽口、紫竹林 B. 杨村、廊坊 C. 老龙头火车站、北仓 D. 山海关、大沽口

大同区19326369590: 八国联军从陆地还是海上侵入北京的 -
芷士首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指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以英、俄、日、法、意、美、德、奥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

大同区19326369590: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芷士首乌: [八国联军侵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 1900年)五月一日晚,义和团焚烧丰台火车站的消息与京津铁路轨道被拆毁的谣言传到外国公使居住的东交民巷.各国公使感到形势紧急,立即举行会议,全体同意调军队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