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祭文怎么写

作者&投稿:钦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祭文怎么写?~

祭 父 文
时维公元二零零七年元月二十一日,农历丙戌年腊月初三,乃祭奠之期,行奠孝子唐守益,孝女唐守琼、唐守芬、唐守容、唐守谦、唐守岑恭具香烛楮财、时鲜供品。不腆之仪、置祭于家父唐经科老大人灵前,作揖叩首、低头泣血告慰祭奠之辞:
呜呼!终身难忘冬月廿六日夜,刺骨寒风起,吹散我父与子、女两分离,家父撒手人寰,享年七十七。天地感动、长空倾雨。较场顶竹木低头垂泪,南广河碧水鸣哀悲泣。我们跪拜家父灵前,痛心疾首、泪如断线珍珠涮涮落地,各自哀声悲啼,多少往事从头涌起。
父亲尚未成年,祖父死去。位居兄长,生活靠你、年少失学,在家种地,栽秧打谷是能手。犁耙铲搭样样行。家庭重担,嫩肩挑起。解放六年,命运转机,参加工作,服务乡里。
我们作为您的子女,深感荣幸。因为您退休前,对待工作,敬业勤奋、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勤政为民。人们常说:唐书记,是好人,为人正直,实事求是,办事公平。对待同志肝胆相照,对待百姓,平易近人。工作几十年,群众有好评:无论在曹营,还是在德胜;无论在县革委,还是在农委。都一直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敬爱的父亲啊!您不但是人民的好公仆,还是我们心中的伟人。您对祖母很孝顺,您对母亲很坦诚,您对我们尽其心,不求我们都成龙成凤,但要我们堂堂正正地做人。教我们爱文就多读书,爱武就去当兵,再不然就当农民,勤劳能致富,勤劳能生存。父亲思想观念新,从不重男把女轻。不管是儿还是女,同样对待很公平。同样关心我们成家立业,同样为我们指点迷津。父亲啊!您是菩萨心肠。善良品行,不使我们挨饥饿,不使我们受寒冷。就怕我们懒惰,就怕我们生病。为我们健康成长,确实操了不少心。羊是畜牲,不忘跪乳之恩;鸦是禽类,尚报反哺之情。我们是人,对您的大恩大德,肯定铭记终身。
父亲啊!您因忽然得急病,奇方妙药也不灵。天命难违成永别。从今后,要见父亲,除非南柯梦里寻。跪在灵前泪珠滚,思亲感恩之言难表尽,恭奉清酌敬父亲,盼望父亲来领情。敬爱的父亲啊!儿女们祝愿您一路走好!早登佛国入天庭!

哀哉
尚飨

下面的内容可以作为参考,里面有叙述写法。

古代以散文形式出现的哀祭文,最早见于《尚书》中的《周书·金縢》:

惟尔元孙某,遗厉虐疾。若尔三王,是有丕子之责干天,以旦代某之身。

写周武王病笃,周公旦祷于三王,请以身代,史官纳其祝册于金縢之匮中。虽仍属于祭天祈祷之词,但毕竟悬念生死,情切骨肉,可视为哀祭散文的萌芽之作。其后,周代统治者为了巩固其宗法礼教制度,特别重视厚葬,王公贵族卿大夫死后,都要在祖庙前举行祭奠仪式,由史官宣读诔辞,以表彰死者功绩,并确定其谥号。儒家又把此种仪礼伦理化、规范化,使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礼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周礼》郑玄注称:“诔者,累也,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诔也就成为古代哀祭文的早期形式。同时《礼记·曾子问》中还规定“贱不诔贵,幼不诔长”,又给它打上了明显的封建等级烙印。最早的诔,据《檀弓》所载为鲁庄公诔县贲父、卜国,认为“士之有诔,自此始也”。但只有记事,而无诔辞。现存最早的诔辞,为《左传·哀公十六年》所载鲁哀公的《孔子诔》:

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全文虽只短短数语,但词哀情切,体现了“祭奠之楷,宜恭且哀”(明徐师曾《文体明辨》)的抒情特征。因诔辞必经宣读,其中“呜呼哀哉”的呼号语,就被以后哀祭文所广泛套用。

两汉之间,扬雄的《元后诔》、杜笃的《大司马吴公诔》、傅毅的《明帝诔》、张衡的《司空陈公诔》、蔡邕的《济北相崔君夫人诔》、卢植的《郦文胜诔》等诔辞先后出现,盛极一时。其体例大致为:“选言录行,传体而颂文,荣始而哀终。论其人也,暖乎若可觌;道其哀也,凄焉如可伤。”(梁刘勰《文心雕龙·诔碑》)也就是前列小传,记叙死者生平,表示颂扬之意;后写四言诔辞,称誉死者荣耀,寄托哀悼之思。前者为散体,后者为韵体,从而开两千多年来哀祭文韵散结合之先例。与此同时,由辞赋派生出来的哀辞、吊文,由颂神式祝辞衍生出来的散体哀祭文也相继出现。哀、吊两体从文辞上说,要求“情主于伤痛,而辞穷乎爱惜”。(刘勰《文心雕龙·哀吊》)。一般都前有序言,后有韵语,与诔辞近似。所不同的是早期哀辞“率以施于童弱夭折、不以寿终者”(晋挚虞《文章流别论》)。如曹植的《金瓠哀辞》,悼念他十九岁天折的女儿:

在襁褓而抚育,向孩笑而未言,不终年而夭绝,何见罚于皇天,信吾罪之所招,悲弱子之无愆。去父母之怀抱,灭微骸于粪土。

哀痛伤悼之情,溢于言表。吊文则内容广泛,为古代群众性的哀悼文体。如贾谊的《吊屈原文》: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汩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兮,逢时不祥。鸾风伏窜兮,鸱鸮翱翔。阘葺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以屈原自喻,借悲悼屈原面抒发自己受贬冷落的愤懑之情。此外,还有班婕妤的《自悼赋》,吊影自怜,哀顽凄艳,为后来自祭文的滥觞;杜笃的《吊比干文》,仅 “敬申吊于比干,寄长怀于尺牍”两个偶句,可算是古代挽联的最初形式了。至于哀悼性的散体祭文,首推汉光武帝的《临吊侯霸诏》:

惟霸积善清洁,视事九年,汉家旧制,丞相拜日,封为列侯。朕以军师暴露,功臣未封,缘忠臣之义,不欲相逾,未及爵命,奄然而终。呜呼哀哉!

此为政府文牍。见于私人文翰的,则有曹操的《祭桥公文》:

故太尉桥公,诞敷明德,泛爱博容。国念明训,士思令谟。灵幽体翳,邈哉晞矣。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鄙之姿,为大君子所纳。增荣益观,皆由奖助,犹仲尼称不如颜渊,李生之厚叹贾复。士死知己,怀此无忘。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匪谓灵忿,能贻己疾,旧怀惟顾,念之凄怆。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飨!

此为正式以“祭文”命名的开始,内容专以悼念死者为主,且追述“临时戏笑之言”,收尾又使用“尚飨”一词。这种写法,打破了以往常规,逐渐为社会各阶层所使用,而成为后代祭文的基本形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思想解放,文学观念加强,哀祭文除为王公贵族歌功颂德之外,也出现了一些悼念骨肉、悲痛身世的至情文字,大大增强了这一文体的抒情气息。这一时期的名篇,诔辞有曹植的《王仲宣诔》、阮籍的《孔子诔》、潘岳的《马�督诔》、颜延之的《陶征士诔》等;哀辞有上述曹植的《金瓠哀辞》以及陆机的《吴大司马陆公少女哀辞》等;吊文有祢衡的《吊张衡文》、王粲的《吊夷齐文》、李充的《吊嵇中散文》、陆机的《吊魏武帝文》;祭文有王珣的《祭徐聘士文》、陶潜的《自祭文》、王僧达的《祭颜光禄文》、孔稚圭的《祭外兄张长史文》、刘令娴的《祭夫徐悱文》等;还有用辞赋体写的哀悼文,如曹植的《慰子赋》、潘岳的《悼亡赋》、江淹的《伤爱子赋》、庾信的《哀江南赋》等。在这些各体具备的作品中,与前代相比,亦有所不同。其表现在内容上的,因本期战争迭起,叛篡频见,统治者在夺得权位后,多思正名以自固,故出现了以政府文告形式书写的哀策文。如曹丕的《武帝哀策文》、王珣的《孝武帝哀策文》等,实为古 “诔”与哀辞的混合体。而一般知识分子,则感时伤世,或托古喻今,对人生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情绪。如陆机的《吊魏武帝文》:

悲夫!爱有大而必失,恶有甚而必得,知慧不能去其恶,威力不能全其爱,故前识所不用心,而圣人罕言焉。若乃柔情累于外物,留曲念于闺房,亦贤俊之所宜废乎!

祭吊像曹操这样不可一世的人物,本可慷慨陈词,而本文却低回想象,怅然系之,涂上一层迷惘旁徨的伤感色彩。而表现在形式上的,由于本期骈体垄断文坛,一切文牍书翰,风行骈四俪六。如梁萧纲的《祭战亡者文》:

降夫既旋,功臣又赏。班荷元勋,苏逢漏网。校尉沾荣,属国蒙奖。独念断魂,长毕灰壤。膏原染刃,委骨埋泉。徒闻自没,讵辨名传。

可见当时连祭文也骈偶化了。同时祭文的格式也进一步趋于完备。如东晋殷允的《祭徐孺子文》开始为:“惟太元六年龙集荒落冬十月哉生魄,试守豫章太守殷君谨遣左右某甲奉清芗合,一簋单羞,再拜奠汉故聘士豫章徐先生。”具体点明时间、职务、主祭人、祭品以及死者,从此就成为祭典开场白的定格。

唐宋时期,古文运动兴起,骈体形式渐微,散体文字时新。只是由于赋体、骈体接近于诗歌,尚有利于表达感情,所以哀祭文除散体之外,仍有采取赋体、骈体的。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其内容与体例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一是本期谥法简化,谥议废除,正如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说的:“古之诔本为定谥,而今之诔惟以寓哀,则不必问其谥之有无,而皆可知之。至于贵贱长幼之节,亦不复论矣。”同时也不再局限于四言,而逐步向骚体、长短句过渡。如韩愈悼念欧阳詹、柳宗元悼念吕温的文章,既称“诔辞”又称“哀辞”,可见二者基本上已经合流。到了北宋,“南丰(曾巩)、东坡(苏轼)诸老所作,则总谓之哀辞焉”(明吴讷《文章辨体》),哀辞终于取代了诔辞的地位。虽然以后在清代小说《红楼梦》里还出现《芙蓉女儿诔》,那不过是作者袭用旧称的游戏之作,已非古诔的原貌了。其二是吊文范围也逐步扩大,它不仅可以凭吊死者,而且可以凭吊可悲的事物,如唐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其三是祭文名称进一步为社会各阶层所广泛运用。此外还出现告、哭、悼、葬、奠、酹、悲等别称。如李商隐的《奠小侄女寄寄文》、柳识的《许先生颍阳祠庭献酹文》、富弼的《哭尹舍人文》、陈亮的《告祖考文》等。至于韩愈的《祭鳄鱼文》、白居易的《祭庐山文》、苏轼的《祭城隍神文》,是古代祭神遗风的流传,不应属于哀祭文之列。

唐宋八大家及其他名家的哀祭佳什,篇帙纷陈,美不胜收。其中以散体称誉于世的,有陈子昂的《祭韦府君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白居易的《祭浮梁大兄文》、李商隐的《重祭外舅司徒公文》、苏轼的《祭欧阳文忠公文》等,而又首推《祭十二郎文》,此文在内容和写作上均不依旧法。不写十二郎个人事迹,只写早年的困苦家境,成年后的暌违远隔,末尾写噩耗传来时的悲痛哀绝: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易其有极!

真乃字字血泪,哀哀感人,曾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以韵文称誉于世的,有王绩的《祭杜康文》、张说的《祭元十郎文》、李翱的《祭韩侍郎文》、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苏辙的《祭亡兄端明文》等。而又首推《祭石曼卿文》为代表作,此文首先慨叹死者声名之不朽,继悲死者墓道之凄凉,然后追忆过去交往之真挚;从应该忘情达观立论,却以终不能忘情作结,文笔突兀,音节抑扬,写出了作者的无限哀思,亦被誉为千古绝唱。特别是“生而为英,死而为灵”两语,常被后代祭文所引用。南宋末期,民族矛盾尖锐。王炎午于文天祥被元兵所俘时写的散体《生祭文》,与文殉国后写的韵体《望祭文》,感情壮烈,语言精湛,亦属祭文中的杰作。

当然,从写作风格来对比,唐宋祭文还是各具特色的。唐文以情胜,宋文则以理胜。因唐代碑碣墓志,大量涌现,有关死者升降起居之迹,歌功颂德之词,已被此等谀文所囊括,祭文所写,多属哀挽之语,更显得情真意切。如前述的《祭十二郎文》,固然洋洋千言,一往情深,就是韩的另一短章《祭房君文》,亦复如是:

维年月日,愈谨遣吏皇甫悦以酒肉之馈,展祭于五官蜀客之柩前:呜呼!君乃至于此,吾复何言?若有鬼神,吾未死,无以妻子为念!呜呼!君其能闻此言否?尚飨!

全文仅六十余字,写来却一字一泪,令人不忍卒读。宋代的祭文,则由于受到宋诗议论化的影响,也蒙上了一层议论的轻纱。如王安石的《祭欧阳文忠公文》的起笔: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复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

该文本系长篇韵体祭文,却不作缠绵往复语,而从议论入题,称道欧阳修的生平为人,气势豪健,在当时诸文家所作祭文中,也被评居首位。至于李易安的《祭赵湖州文》:“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则深刻地概述了对其夫赵明诚的悼念,名为祭文,却偶句双起,对仗工稳,则与宋代已经定型的挽联处于边缘状态了。

元明清三代,为我国哀祭文写作的持续阶段。虽创新之作不多,但在继承上却成绩斐著。其中以散体著称的,有王守仁的《瘗旅文》、归有光的《祭外姑文》、钟惺的《告亡儿肆夏文》、刘大櫆的《祭舅氏文》、袁枚的《祭妹文》、吴汝纶的《祭李文忠公文》,以及鸦片战争时期《浙江府厅县生祭黄冕文》等。如《祭外姑文》:

癸巳之岁,秋冬之交,忽遘危疾,气息掇掇。犹日念母,扶而归宁。疾既大作,又扶以东。沿流二十四里,如不能至。十月庚子,将绝之夕,问侍者日:“二鼓矣。”闻户外风淅淅,曰:“天寒风且作,吾母其不能来乎?吾其不能待乎?”呜呼!颠危困顿、临死垂绝之时,母子之情何如也!

通过已故妻子临死思母细节的描述,以悼念今日岳母故世、子女已先期早殇的惨痛,高度表现了哀祭文的文学特征。又如《祭妹文》: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文中絮絮忆往,簌簌泪下,骨肉情深,肝肠寸断,曾被语文课本多次选读。其中以韵体(或骈体)著称的,有徐渭的《祭少保胡公文》、黄宗羲的《张待轩先生哀辞》、严绳孙的《祭纳兰性德文》、曹寅的《祭郭汝霖先生文》、汪中的《哀盐船文》、梅曾亮的《祭陈石士先生文》等。如《哀盐船文》:

呜呼哀哉!且夫众生乘化,是云天常。妻孥环之,气绝寝床。以死卫上,用登明堂。离而不惩,祀为国殇。兹也无名,又非其命。天乎何辜,罹此冤横?游魂不归,居人心绝。麦饭壶浆,临江呜咽。

此中写盐船失火,众多客商死于非命的惨状,哀啭凄厉,寄寓了作者无限的同情与伤感,因而也素称名篇。

总之,古代的哀祭文从诔辞开始,经过哀辞、吊文和祭文的沿革,一直发展到现代白话文的悼词、悼念文章、唁电等,清楚地显示了我国哀祭文体伴随着社会演变而向前延续和发展的轨迹。看来现有的悼词将与挽诗、挽联鼎足而三,驰骋风行于哀祭文坛,长期葆有其旺盛的生命力。

唐祭文 晏卓甫
呜乎!比年来母老家贫,儿等皆以衣食奔走四方,终岁碌碌,不得为堂上谋一饱。而吾父适殁,儿等将何以为生乎?知儿等之难以为生,则知九泉之下难以为情。天乎?人乎?谓之何哉?
父生四岁而失祖母,吊影怜形,以至成立,甚矣其苦也;成立后,又艰于功名,六试于有司,始获一衿,甚矣其困也;祖父殁时,与叔析产,各拥数千金。又以不知生殖而微,叔父以好施与而微。至暮年而冬不能具裘,夏不能具葛,一灯共坐,对兄弟黯然,甚矣其穷也。
父既遭不得志于世,益望儿等成功名,然亦不甚督课,但闻儿等诵读声则喜,或嬉游废学则戚然忧。儿等每觇其忧喜以为勤惰。今儿已蹉跎久矣,国家岁科两试,不复观场。杰弟虽幸食饩,亦五试南闱不第。瑾弟、琼弟则皆以贫故弃儒。然则父之望儿等无穷,而儿等之辜负所望,没世无有赎期耶!
父性耽岑寂,淡于荣利,近十数年足未尝出门户,日惟守稗官一编,摘其可惊可愕之事谈笑以为乐。亦时用六壬占雨晴,决休咎,以资排遣。每谓儿等曰:“吾晏氏门衰祚薄,自汝祖兄弟七人,仅一二逾六旬者,其余皆中年而逝耳。吾年甫四旬余,而宿疾纠缠,门牙先落,左右车牙继落,发间有作雪色者,上寿容有几乎?”
盖父自癸酉科橐笔就南省试,挈族侄宗玉以往。时省中疫大作,宗玉殁于旅次,父病九死一生,仅得还家。然疾即根于此,月或再三发,发则吐清水碗余,粒米不入口,蒙被卧数日始起。多方医之不瘳,迩则旧病渐退,岁仅一发。儿等以为父性和易,善自养,当可登大年也,抑天之所以报施善人者,当有在也。不期旧年七月廿二日父竟抛儿等而不顾矣。呜乎痛哉!父疾作于旧年正月至二月,而咯血一发辄吐数斗,血著地成块,其色猩红,父气仅续。而儿等或在馆,或行贾于外,仅母与琼弟侍汤药。呜乎!父绵惙床褥之时,正儿等酒食谈笑之日。每思及此,负疚何极!延至六月,疾稍减,适杰弟自馆抱重病归,几不起。父惊悸屡日,竭力营救,寝室俱废。迨杰弟愈,而父疾不可为矣。夫父不忧其身,而儿等之身是忧。而儿等又不能及早奋发,为父博封诰之荣。即菽水药饵,亦时有所缺,不克尽如父意,甚至不自检其身,贻父以忧,而速父以殁。呜乎!有子如此,何用子为?易箦时,儿等兄弟皆侍侧,喉间痰格格起犹时乎。母进茶无一言及后事,父盖知儿等之不足成名,谆谆告无益耶?知晏氏之不永年,自祖父而已然耶? 知生世之多艰,不若长眠之为安耶?知母氏之日衰,食指之日繁,生计之日窘,儿等兄弟之不才,后顾而不堪设想耶?


如何写祭奠亲人的祭文?
这些都是网上摘录的,你可以选择使用。老汉希望能够帮助你!1、这段时间,我总觉得眼色朦胧湿润,总是寻找原因而不知,是清明将至,逝去的亲人在那边思念我,而或我在怀念我故去的亲人?2、我知道各地风俗迥异,但共同的是要表达出对亲人离去的悲戚心情,我也只能在数千里之外让他代我叩首作揖进献花圈...

祭文的书写格式祭文怎么写
祭文的书写格式祭文怎么写 祭文是一种用于纪念或悼念逝者的文学形式,其书写格式有一定的规范。以下是祭文的书写格式及要点:1. 开头:祭文开头通常以“维”字开头,如“维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某某敬祭”。维是助词,用作发语词,无其他特殊含义。2. 开篇明义:祭文开头后,应立即言明吊祭的时间、地点...

祭文怎么写
它是由古时祝文演变而来,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2、人们写祭文的开头,习惯以“维”或“哀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祭文以“哀维”两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3、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

祭祀文的写法
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祭文以“维”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内容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况痛之情。—般祭文以二三百字为宜,切忌拖泥带水...

怎样写祭文?
祭文的写作方式: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或"'哀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祭文以“哀维”两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内容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况痛之情。—般...

祭文开头称呼怎么写?
1、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或"'哀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祭文以“哀维”两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2、内容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况痛之情。—般祭文以二...

清明扫墓祭文范本 扫墓祭文怎么写
清明节 是我国民间最重要的祭祖大节,每年小长假期间,许多人都要返乡祭祖。而在上坟扫墓的时候,除了必备的鲜花、供品、纸钱、香烛之类,还有些人会虔诚地准备祭文,希望借此传达后人对先祖、逝者的哀思。那么就让 老黄历 为你整理一些 清明 扫墓祭文范本,一起来参考扫墓祭文怎么写。祭父祭文 ...

给已故父母烧纸怎么写
祭文背面应书写“封”字,以示封口之意。对于无法亲临坟前供祭的情况,焚化包裹时应写:1. 寒衣化袱,带着我们无尽的思念,远离家乡,但愿这份心意能传达给您。2. 力夫,这份包裹,代表着我们所有的情感,请您帮忙传递。3. 封,象征着封存我们的思念,愿它在传递的过程中,不被打扰。书写烧纸祭文时...

父亲去世怎么写祭文?
1、吾父因病医治无效于正月初三去世,谨择于农历正月初八出殡安葬,叩请您届时前来吊唁,简席设于北京家中。不孝子***叩拜 2、参加某某某葬礼的亲朋好友,请于年月日上午点分,到酒店参加家属的答谢仪式。3、先妣(母亲)(先考:父亲)于几年几月几日因病逝世,谨择于几月几日出殡安葬(或:举行...

怎样写祭文 和 祖孙辈次称呼
对母亲称呼:故显妣老孺人,男自称孝男,女自称孝女。对岳父称呼:故岳考老大人,男自称孝婿,女自称孝女。对岳母称呼:故岳妣老孺人,男自称孝婿,女自称孝女。祭文头尾写法:时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年,农历△月△日,奠之良辰也,致祭孝男(或孝女)立叩:谨具香烛炬帛,三牲酒醴,时馐...

措美县19828307787: 写祭文和祝文的格式与方法,谁能帮我讲解一下多谢 -
革研常态: 祝文上面有了,我就说说祭文吧 祭文乃古今丧葬必须之物,虽言文无定式,然其格是不可不知,种类及一般措辞亦不可不知也,故抄录故父之撰文数例,以备不忘耳. [格式内容] 1.标题.写成 "祭xx文"、"xx"表示死者的辈份或与生者关系.2."维"起.3.死者逝世的情况.4.祭奠人.5.死者生平及事迹.6.表示哀痛之情.7.结语用 "伏食尚飨".

措美县19828307787: 古代唐后主写给小周后的祭文???
革研常态: 南唐后主比小周后先去世,不存在他为她写的祭文.

措美县19828307787: 分析《祭十二郎文》与《祭妹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点 -
革研常态: 祭文是对死者表示崇敬和怀念的一种文体,一般着重叙述死者的功业.为了应和当时礼仪的需要,作者往往作一番无泪之哭,不哀之嚎,常让人感到浮而不实,夸而失信,缺乏一种感人的力量.但是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和清代袁枚的《祭...

措美县19828307787: 写诔文的格式要求? -
革研常态: 诔文,文体名,又称“诔辞”、“诔状”、“诔词”等,哀祭文的一种,叙述死者生平,相当于如今的致悼辞或哀悼文章,起源于西周的赐谥制度,最早有记载的诔,是《礼记.檀弓上》,现存最早的诔辞,为《左传·哀公十六年》所载鲁哀公...

措美县19828307787: 文言文词语、口语、长短句的表达效果 -
革研常态: 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措美县19828307787: 哪里有:天涯海角:这个地名 -
革研常态: 天涯海角风景区位于三亚市区约23公里的天涯镇下马岭山脚下,前海后山,风景独特.步入游览区,沙滩上那一对拔地而起的高10多米,长60多米的青灰色巨石赫然人目.两石分别刻有“天涯”和“海角”字样,意为天之边缘,海之尽头.“...

措美县19828307787: 天涯海角的意思是什么? -
革研常态: 天涯海角 ( tiān yá hǎi jiǎo ) 解释涯:边.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出处唐·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形容地方偏远 示例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23章:“无论~,只要意志相通...

措美县19828307787: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是什么意思? -
革研常态: 意思是:想你逝去九泉尸骨已经化成泥沙,我还暂时寄住人间白发满头. 出自:唐代·白居易《梦微之》 原文: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

措美县19828307787: 天涯海角是什么意思
革研常态: 天涯海角 :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