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唐太宗时期都有哪些宰相?

作者&投稿:通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南宋宰相有哪几人?~

南宋宰相有黄潜善、汪伯彦、朱胜非、吕颐浩、杜充等人。
1,杜充
杜充(?-1141年),字公美,相州(今河南安阳)人 [1] ,两宋之际大臣、南宋初年宰相、叛臣。
哲宗绍圣间进士。靖康初年,知沧州。建炎二年,代为东京留守。但杜充害怕和金军打仗,先是全部放弃了抗金起义不断的河北各地,以致河北所有起义都被金军镇压,由此彻底丢掉了北宋末年被金国侵占的三分之一多的土地。建炎三年,南逃建康府,丢掉了长江以北的所有宋朝领土,却被拜为右相,旋为江淮宣抚使驻守建康。未几,金兵渡江,遂降。绍兴七年,任金朝燕京三司使。绍兴九年,迁燕京行台右丞相。
2,潜善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黄潜善考中进士,北宋末年知河间府。赵构开大元帅府,他被任为副元帅。赵构即位后,任右仆射,逐李纲、张所,杀陈东、欧阳澈,主谋南迁扬州。与汪伯彦同居相位,因循苟安,不作备战,为军民所痛恨。建炎三年(1129年)扬州失守时,几为军人所杀。后被贬逐至梅州,未几病死。赵构在位后期,追复其原来官职。
3,汪伯彦
汪伯彦(1069年―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南宋初年宰相、著名奸臣。奸相秦桧的老师,主和派重要人物。

汪伯彦在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考中进士,初授成安主簿,之后历任中奉大夫、开府司仪曹事、军器少监等职,并在任职期间先后受到宋徽宗、宋钦宗两任皇帝的召见。他将自己撰写的《河北边防十策》上呈宋钦宗赵桓,因切合帝意被任命为直龙图阁,知相州。金兵攻陷真定之后,真定帅府迁往相州由汪伯彦负责统领。
宋徽宗时推行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赵构在河北,他率兵保护,遂受信任。康王大元帅府副元帅,又升为集英殿修撰。国事日益紧急,风云激荡,官兵民众抗金心切,群志昂然。然而就在金兵迫近京城时,汪伯彦却阻拦宗泽抗金。次年,金兵攻下京城,掳走微、钦二帝。
康王秉承旨意,升汪伯彦为元帅和显谟阁直学士。5月,康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继位位,升伯彦为同知枢密院事,6月升知枢密院事,12月拜右仆射(即右丞相)。 当金兵再次逼近时,汪伯彦极力反对宗泽、李纲的抗金主张,促请宋高宗南逃。与黄潜善同居相位,专权自恃。他又主谋南迁扬州(今江苏扬州),不作战守之计。建炎三年(1129年),扬州失守后罢职。
4,朱胜非
朱胜非(1082年—1144年12月24日 ),字藏一,蔡州(今河南上蔡)人。南宋初年宰相。朱胜非于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及第。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任东道副总管、兼管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劝宋高宗赵构继位。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除尚书右丞,迁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等职。苗刘之变时,他善事斡旋,保护之功居多。
平乱后,引咎罢政,授观文殿大学士、知洪州,继除江西安抚大使兼知江州。后因江州失陷,他赴镇太慢,被降授中大夫、分司南京、江州居住。绍兴二年(1132年),经宰相吕颐浩力荐,再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后乞请免职奉祠。绍兴五年(1135年),应诏疏奏战、守四事,历知湖州、宣州等地。秦桧为相后,朱胜非与其不合,废居八年。

5,吕颐浩
吕颐浩(1071年—1139年4月30日 [1] ),字元直,沧州乐陵(今山东德州)人,后迁齐州(今山东济南)。南宋初年宰相。
吕颐浩是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初任密州司户参军。以李清臣荐为玢州教授。历官至河北都转运使。宋高宗南渡,起知扬州,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两入政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以少傅、醴泉观使致仕。
吕颐浩在相位时,专横刚愎,力排李纲、李光等,为满足军需,又创立月椿钱,使东南百姓负担沉重。但吕颐浩自幼生长于西北两边,娴熟军旅;应诏上奏战守之策,筹划颇为完备。在宣和伐辽时,他奏陈河北危急五事,请议长久之策,一时称此言“切直”。苗刘之乱时,又与张浚等人创议勤王,最终平息内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充
百度百科——黄潜善
百度百科——吕颐浩
百度百科——朱胜非
百度百科——汪伯彦

1、管仲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
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开始辅佐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并被尊称为“仲父”。
任职期间,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病逝。后世尊称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管子》一书题为管仲所作,实系后人托名。
2、李斯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入秦为官,丞相吕不韦以为郎官,劝说秦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任为长史。
秦王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以为客卿,在秦灭六国事业中发挥重大作用。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进上《谏逐客书》,阻止驱逐六国客卿,迁为廷尉。秦统一天下后,联合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礼仪制度,拜为丞相。
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度,坚持郡县制;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诸子学说,禁止私学,以加强思想统治。
参与制定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的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
秦始皇死后,勾结内官赵高伪造遗诏,迫令公子扶苏自杀,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父子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
3、萧何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西汉初年政治家、宰相,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
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
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
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
4、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另说名玄龄,字乔), 齐州临淄(今相公庄镇房庄)人。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
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十八岁,举进士出身,授羽骑尉、隰城县尉。晋阳起兵后,投靠秦王李世民后,积极出谋划策,典管书记,选拔人才,成为秦王府得力谋士之一。
武德九年(626年),谋划玄武门之变,随同杜如晦等五人居于首功。唐太宗即位后,拜中书令,封邢国公,负责综理朝政,兼修国史、编纂《晋书》。
执政期间,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成为良相典范。迁尚书左仆射、司空,封梁国公,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昭陵。

5、寇凖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三十二岁时拜枢密副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
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
当年冬天,契丹南下犯宋,包围了澶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凖反对南迁,力主真宗亲征,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
景德三年(1006年),因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年)又恢复宰相职务。后因参与宫廷权力斗争,被丁谓等人排挤,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 (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祐四年(1053年),宋仁宗下诏为其立神道碑,并亲于碑首撰“旌忠”字,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愍”,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寇凖善诗能文,其七绝诗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萧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房玄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寇凖

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温彦博等。

1、魏征

魏徵,现作“魏征”(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现晋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群书治要》总编、《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2、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相公庄镇房庄)人。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

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十八岁,举进士出身,授羽骑尉、隰城县尉。晋阳起兵后,投靠秦王李世民后,积极出谋划策,典管书记,选拔人才,成为秦王府得力谋士之一。武德九年(626年),谋划玄武门之变,随同杜如晦等五人居于首功。

唐太宗即位后,拜中书令,封邢国公,负责综理朝政,兼修国史、编纂《晋书》。执政期间,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成为良相典范。迁尚书左仆射、司空,封梁国公,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昭陵。

3、杜如晦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年名相。

出身京兆杜氏,初仕隋朝,授滏阳县尉。晋阳起兵后,成为秦王李世民幕府谋臣,跟随李世民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

文学馆建立后,以为从事中郎,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首。玄武门之变时,联合房玄龄参与策划,同居首功。唐太宗即位后,迁尚书右仆射,封蔡国公,配合房玄龄同心辅政,负责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

贞观四年(630年),病逝,时年四十六,追赠司空、莱国公,谥号为成。贞观十七年(643年),图形凌烟阁,位列第三。

4、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政治家,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

自幼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进而结为姻亲。晋阳起兵后,前往谒见投效,跟随唐太宗征战四方,成为心腹谋臣,封上党县公,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

贞观年间,历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迁司空、司徒兼侍中、检校中书令,封赵国公,图形凌烟阁,位列第一。立储之争时,支持外甥唐高宗,成为顾命大臣。

永徽年间,拜太尉、同平章事,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冤杀吴王李恪,反对“废王立武”。显庆四年(659年),为许敬宗所诬,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市),自缢而死。上元元年,追复官爵,陪葬昭陵。

5、温彦博

温彦博(574年-637年),字大临,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唐朝宰相,北齐文林馆学士温君悠次子,礼部尚书温大雅之弟。

出身太原温氏,曾在隋朝担任文林郎、通直谒者,后为幽州司马,随罗艺归唐,历任幽州大都督长史、中书舍人、中书侍郎、雍州治中、御史大夫,封西河郡公。

贞观四年,升任中书令,进封虞国公。贞观十年,升任尚书右仆射。十一年,病逝,追赠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谥号为恭,陪葬昭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彦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孙无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如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房玄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征



魏征:最著名的,乐意纳建,是著名的忠臣。
房玄龄 :也是一位忠臣,在唐玄宗时期还被人传扬,当时有歌谣说:“前有房杜,后有姚宋。
杜如晦 :就是哪个杜

是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魏征

房玄龄

杜如晦

魏征

房玄龄

杜如晦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什么意思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指地位崇高权势显赫的大臣。一般普遍指一个人的地位十分的崇高。是可以理喻成在某某地方的地位。“之”是“的”意思。原“一人之下”的“一人”是指老婆。出自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董卓比丁建阳如何?司徒!你怎生立一人之下,坐万人之上,调和鼎鼐,燮理阴阳,...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什么意思?
出自:出自《吴越春秋》:伍胥之亡楚如吴时,遇之于途。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其妻一呼即还。子胥怪而问其状:“何夫子之怒盛也,闻一女子之声而折道,宁有说乎?”专诸曰:“子视吾之仪,宁类愚者也?何言之鄙也?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示例:《...

唐高宗国舅的长孙无忌,一生为国倾心倾力,怎么会突然祸从天降?_百度知...
长孙无忌被杀有以下三个原因。一、他得罪了武媚娘 长孙无忌可以说是大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他的妹妹嫁给了唐太宗李世民,而且自己也扶持了外甥李治登上皇位。他在朝廷担任宰相期间,一度权倾朝野。此时的大唐,无人敢望其项背。而且长孙无忌作为关陇集团贵族的代表,背后的支持力量很强大,即使是唐...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什么意思?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拼音:yī rén zhī xià,wàn rén zhī shàng 解释:多指地位崇高权势显赫的大臣。出处:《六韬》:“屈一人下,伸万人上,惟圣人能行之。”《意林》卷一引《六韬》:“屈一人下,伸万人上, 惟圣人能行之。”《汉书·萧何传》:“夫能诎於一人之下,而信於万乘之上者...

古代的宰相真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吗?
在古代,宰相通称丞相,是封建社会受命于君主而又辅佐君主、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长官,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之职起源于战国,由古代的“宰”与“相”两种官职合并发展而来。“宰”是主持,“相”是辅佐。“宰”在殷商是给奴隶主掌管家务和管理家奴的一种小官,西周时演变成替王家管理内外...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伍胥之亡楚如吴时,遇之于途。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其妻一呼即还。子胥怪而问其状:"何夫子之怒盛也,闻一女子之声而折道,宁有说乎?"专诸曰:"子视吾之仪,宁类愚者也?何言之鄙也?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原"一人之下"的"一人"是指老婆,后来词义...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成语典故
伍胥之亡楚如吴时,遇之于途。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其妻一呼即还。子胥怪而问其状:“何夫子之怒盛也,闻一女子之声而折道,宁有说乎?”专诸曰:“子视吾之仪,宁类愚者也?何言之鄙也?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一个是在地位崇高之人之下,第二个...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什么官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般适用于古代的官场制度,它所指的官员是宰相,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但它并非具体的官名,“宰”的意思是主宰,而“相”有辅佐之意。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包括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

唐代的宰相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又会是什么官?
唐朝的一品官员一般是太师、太傅、亲王、公主等,二品的官员一般是特进、辅国大将军等,其实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跟皇帝有着一定的关系的,但是他们又没有 什么参与政权的权利。我们在看一些历史电视剧的时候,在唐朝时期,以为当时的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位,其实并不是,在唐朝以及在武则天时期,...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什么意思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意思是说地位尊贵无比,多指地位崇高权势显赫的大臣。想要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下,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这种人只对皇帝负责,不对其他任何人负责。这样的人才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般状况下,官职越高的人越有这种可能。古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官职中指的...

兴山区15856716986: 历朝历代(由秦至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位名称是什么 -
謇卖幸露: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设相国或相邦,丞相,即宰相,百官之长.秦代宰 相亦称丞相或相国,国相.西汉沿置丞相,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主持国 家最高政务.西汉末年,改宰相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一起三公,亦称三司.东汉的三公是...

兴山区15856716986: 受到唐朝皇帝重用的是谁 -
謇卖幸露: B 杜如晦是两朝名相,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应该是杜如晦!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中国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重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中国唐初名相.从祖杲为北周、隋显官.

兴山区15856716986: 大唐开国元勋裴寂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謇卖幸露: 裴寂是大唐开国元勋,李世民在即位之初,对裴寂很是优待,曾经亲自邀请裴寂和自己同乘坐一辆马车,可是不久之后e69da5e6ba90e79fa5e9819331333332633037,却以谋反罪名杀死了裴寂,这是为什么呢? 在李世民看来,兴唐第一功臣...

兴山区15856716986: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大将军都有谁? -
謇卖幸露: 河间王李孝恭 鄂公尉迟敬德 卫公李靖 褒公段志玄 夔公刘弘基 勋公殷开山 谯公柴绍 卢公程知节[程咬金] 英公李绩 胡公秦叔宝 罗成

兴山区15856716986: 唐朝的著名人物的简介 -
謇卖幸露: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唐朝建立初期,封秦王,立下赫赫战功.即帝位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他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

兴山区15856716986: 李世民时期有名的文人都有谁? -
謇卖幸露: 初唐:虞世南、上官仪、王绩、王梵志、寒山、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沈佺期、宋之问、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张若虚、刘希夷、陈子昂盛唐:张九龄、张说、贺知章、王湾、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祖咏、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刘湾、张渭、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结、顾况、戴叔伦、张籍、王建、元稹、李绅、中唐:韦应物、刘长卿、李益、李端、卢纶、吉中孚、钱起、司空曙、苗发、夏侯审、刘禹锡、柳宗元、韩愈、孟郊、贾岛、姚合、李贺、晚唐:杜牧、李商隐、温庭筠、韦庄、李群玉、韩偓、司空图、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

兴山区15856716986: 唐朝李世民时期有哪"三圣"? -
謇卖幸露: 李世民时期哪来的三圣,一般公认的唐朝被称为“圣”的名人都是李隆基的开元年间出现的,是四圣不是三圣,草圣张旭,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茶圣陆羽.

兴山区15856716986: 唐太宗时期时有不良人吗? -
謇卖幸露: 什么时候都有奸人,主要是唐太宗英明,所以小人没有太多发展的空间.开府仪同三司罗艺,贞观元年,因得罪过李世民,不安而造反 僚人(西南及南方少数民族),贞观五年,叛乱被冯盎平定(此后牛进达,张士贵,齐善行也参与过平定僚人)太子李承乾,贞观十七年,谋反被告发,后被废(追随他造反的也被杀了很多) 兵部尚书侯君集,贞观十六年,参与李承乾谋反,被杀 齐王李佑,贞观十七年,杀害老师权万纪,而后起兵造反张亮(二十四功臣之一),贞观二十年,被告发谋反(有五百养子)

兴山区15856716986: 求能反映唐太宗一些特点的历史事件有出处的最好写上出处<br/>
謇卖幸露: 玄武门事变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617年,李渊在李世民支...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也是人,人无完人,是人就有错误. 贞观后期,唐太宗开始有了...

兴山区15856716986: 作为封建时代中央官职的“相”曾一度被称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中国历史上,“相”何时开始设置何时淡出历史舞台?(结合高中历史知识回答) -
謇卖幸露:[答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中央设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丞相制度由此而来. 隋朝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三省的分工使宰相权利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 北宋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