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邓小平途经南京,点名要见肖永银:永银,你恐怕要动一动了

作者&投稿:酆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前言

对于邓小平,肖永银内心很是敬佩,两人也在革命年代结下深厚的革命情谊!

猛将肖永银

邓小平用犀利的目光扫视在座的各纵队司令员、政委,说出的话如掷炮弹:这场仗打不打,如果不打,那么我们就回太行山去!

刘伯承紧接着邓小平的话,然后说道: “回太行山,敌人允不允许我们休整,这还是一个问题。”

各纵队司令和政委们有的低着个头,有的拼命抽烟,不一会,有人咕嘟一句:“部队撤后,休整好,再来打……”

要知道在刘邓统帅部的高级军事会议上,作战会议如此的尴尬场景是少之又少。

刘伯承和邓小平看着眼前的场景,都没有说话,等待着他们的部将们有谁请缨,拍马迎战,以挫赵锡田锐气。

这时王近山主动打破僵局,然后说道: “我主张打!我和政委商量了,我们纵队打,我们六纵相比其他纵队而言是年轻的,拿我们去和敌人拼是值得的……”

王近山的一番话,让全场一片肃然。

谁都知道,一个纵队司令员说出这样一番话,绝对不是什么豪言壮语。这表示,这个纵队司令员已经立下军令状,这个纵队要全部都拿出去和敌人拼了,或者将敌人歼灭,或者全部战死……

邓小平激动了,手往前一指: “我支持你,你打!”

刘伯承“忽”地站起身来:“政委说了算,你打!”刘伯承走到铺着地图的桌前,大家“呼啦”围了上去,刘伯承指着地图说出了他对这场大战的构想:

王近山听后也非常认可刘帅的作战方案,在探讨一会后,王近山便回到了自己的指挥部。对于这一战,王近山自然是非常重视,在看了会地图后,王近山打了个电话: “老肖哇,你和李震赶快到纵队来!”

王近山择将了,大杨湖一仗,他要让十八旅旅长率众出战,用这战将去打活一盘棋。在王近山看来,这次择将与否,关系到整个战局,也关乎到刘邓大军的命运。

在等待肖永银的时间里,王近山久久凝视着地图上的一个小黑点,那就是大杨湖,赵锡田师部所在地!

赵锡田所率领的整三师号称“能攻能守”的劲旅,其中五十九团更是精锐中的精锐,士兵几乎都是征战十余年以上的老兵,什么险恶的阵仗都见过。

这次赵锡田特意用五十九团“护帅”,将整三师的统帅部设在其身后不远的大集镇。将大杨湖攻克的话,主帅必将暴露,为了护帅,赵锡田必然会调整部署,两军对战中仓促调整阵型,这无疑是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

因此,在1946年9月5日的这一天,鲁西南的一个不起眼的村庄,便成为了两军攻防的焦点之战。

王近山眼睛盯着地图上的那个小黑点,浑身散发出昂扬的战意!

肖永银走进纵队指挥所后,三纵司令员陈再道抬起头来,肖永银走上前去敬了个礼。陈再道看着眼前的这位旅长,他已经知道这位旅长要担负的重任,目光中带着审视,似乎想要掂量这位年轻旅长的分量。

“肖永银,怎么样?”陈再道问。

肖永银立即悟出陈再道话中的意思,他挺了挺身子,然后回答道:“叫我打,我就打。”

王近山听见声音,“忽”地转过身,看一眼肖永银,又扫视一眼他的纵队全体旅以上干部,然后示意参谋宣读一封电令: 情况紧迫,必须从速歼灭大杨湖守敌,否则援兵赶到,互相靠拢,战局将发生对我极不利的变化……

恶战在即,生死一拼,王近山没有犹豫:“十八旅打!”在看到肖永银点头后,王近山便继续分配作战任务,直到大家清楚的明白自己的任务。

在作战开始后,肖永银便指挥队伍发动猛烈的进攻。

“旅长,我占领了几个房子,敌人反攻得很厉害!”五十二团团长于振河在电话里大叫。

五十二团是肖永银部下一支建制完整的满员团,这在其他团普遍减员严重的情况下,一支非常宝贵的生力团。可是,五十二团此时仅一个冲锋,就伤亡四百人,以如此的代价换取了几间民房,最关键是立足未稳,敌人便发动猛烈的反击。

肖永银在得到于振河电话后,从话语中便听出这位五十二团团长语调里已失去平时的沉稳,知道他这时所面临的处境。

肖永银知道自己得帮助这位主力团团长解决难题,五十二团能否站稳脚跟,巩固前言,这关系可太重大了……

肖永银便对着话筒大喊:“第一,马上拿个连去攻击它!攻不动也要攻,你攻它,它就不攻你了。第二,赶快在房子上打些枪眼。第三,你将所有人都收进去打。”

肖永银说完后,便重重地放下话筒。五十二团团长明白,旅长釜底抽薪了,他必须要背水一战了,整个五十二团都开始拼死抵挡着敌人的反复冲击。

在战场进入白热化状态后,遇到困难的不仅仅是五十二团,卢彦山所指挥的五十四团同样遇到不小的障碍。

肖永银作为军事主官,必须及时根据战场上的变化,来灵活地调动手中的兵力。

“我是卢彦山,请告诉旅长,我们遭受敌人两面夹击。我要出战了,请旅长派五百副担架……” 通信员复述着电话中传来的声音。

团长出战了!团长最后的请求竟然是要五百副担架!这个团已经到了极限了,如果在半小时内不给他援兵,这支队伍就完了!

一旦五十四团被敌人歼灭,那么大杨湖就输掉了,仗也就打败了。然后大杨湖背后,是整个纵队,也是整个刘邓大军在这场战役中反败为胜的关键。

肖永银在面对眼前的局势时,内心同样是非常紧张,不过他没有放弃反而紧紧盯着地图,嘴中嘟囔道:“兵在哪里,兵在哪里……”

突然肖永银眼睛一亮,一拳击在紧挨着大杨湖的小杨湖。在小杨湖村的外围,有五十三团的两个营,目的是为了防止小杨湖的敌人。然后作战到想到,小杨湖的敌人还没有动静,整个战场只有这两个营暂时无事。

但这两个营又是万万动不得的,一旦小杨湖的敌人出来后,全旅将陷入腹背受敌!然后,在战场上从来都没有万无一失的抉择,战机稍纵即逝,肖永银作为一名战将,自然没有犹豫,便立即拿起电话,让五十三团的两个营投入大杨湖战场中,从而解决了燃眉之急。

随后,肖永银便将自己的决定向上级王近山汇报,王近山听后便认可了这位前线指挥官的机动处置,并给予了肖永银两个团的兵力支援。

此时,整个大杨湖战场一共投入六个团。然而这六个团的力量,仍然不足以啃下大杨湖。随着时间的推迟,我军愈发有可能陷入敌人援军的包围中,到那时,抽腿拔脚都走不脱了……

肖永银急了,再次向纵队请求援兵: “再给一个团,不然,我的力量不够!”

王近山没有迟疑,立即再增兵一个团。

在部队抵达现场后,肖永银便下达了总攻的命令,十几分钟后,枪声寥落,大杨湖被我军所攻克。

在这场大战结束后,邓小平曾如此评价肖永银: “肖永银和王近山一样,同样是名能打恶战的猛将!”

保卫刘邓首长

在之后的战争岁月中,邓小平便愈发的认可肖永银的指挥能力。

1947年8月17日晚,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刘邓大军开始了日后史称“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数日后,前卫十八旅抵达汝河北岸,肖永银站在汝河岸边,举目观看地形。

汝河两岸陡峭,岸边淤泥深可没顶,想要徒涉根本不可能,河面上又没有一座桥。在面对眼前的情况,肖永银便下令:到附近的村庄去找船,不多时,侦查部队纷纷空着两手回来。

当时国民党在得知刘邓大军的动向后,蒋介石的五大主力之一八十五军紧急南下,准备将刘邓大军给堵住。

正当蒋介石紧急部署一场大战时,刘邓部队却无所察觉,前卫十八旅在洪河待命两天,失去了宝贵的四十八小时,此时,八十五军已经赶到了他们前面……

正当肖永银在为船而发愁时,他身边的一个参谋眼睛越睁越大,指着对岸说:“旅长你看!好像有情况……”

肖永银听后便拿起望远镜,便看到河对岸公路上,烟尘飞起数丈高,由西向东迅速移动。显然,敌人大部队在运动,正向汝南埠开进。

在看到这个情况后,肖永银便知道前面有敌人。肖永银放下望远镜,然后说道:“赶快想办法抢占大小雷岗!”

大、小雷岗是汝河南岸地势较高的两个村庄,占领大、小雷岗,我军就有了立足点。就这样抢渡汝河战役便打响了,夜色愈来愈浓,河对岸的战事愈发激烈,肖永银和李震站在汝河岸边,心情沉重地望着对岸的熊熊大火。

两人默默地转身,进了汝河岸边一间小土屋,十八旅指挥部就临时设在这里。

正当肖永银和韦杰、李震等人讨论当前局势时,突然参谋跑进来报告:“刘邓首长来了!”在听到参谋人员的话后,肖永银心中一惊: 刘邓首长突然来到十八旅指挥部,也就是说,突然来到最前沿,必然有重要问题……

几人刚刚走出房门,便看到最前面走来两个身影:刘伯承和邓小平!

刘邓身后跟着李达参谋长、六纵政委兼代司令员杜义德等。也就是说,野司纵队的紧急作战会议,前移到汝河岸边这间小土屋中。

一张破旧的木桌旁,摆着几张凳子。为避免灯光作为敌人的目标,屋子里唯一的窗户都用布蒙得严严实实。

邓小平刚坐下,便向十八旅旅长询问道:“你了解情况不了解?”

肖永银便立即回答道:“我们南岸过去一个团,占了两个村子,现在建了浮桥。除此之外,其他我不知道。”

邓小平听完,很严肃地转向李达:你把情况给大家讲讲!

肖永银在听完李达参谋长的介绍后,俯身看着地图,心情也愈发沉重,地图上清晰地标示出,国民党数十万大军从四面八方将刘邓大军给围了起来。

肖永银抬起头来,侧耳倾听,除了他们前面,汝河南岸激战的枪炮声以外,他们后面,也隐隐传来枪炮声。直到此时,从李达参谋长的介绍中,肖永银才得知,相隔一二十公里,尤太忠旅主力四十六团正在阻击敌人……

刘伯承站起身来,然后对着肖永银说道: “狭路相逢勇者胜,你明白吗?”

肖永银一听,便明白了当前所处的形势已是如此严峻。为此他便说道:“我们旅打六营集以后,得到了补充,以后没有打。我们旅从来都没有这么多人,装备也没这么好,可以打!”

在说完这句话后,肖永银便望着两位首长,询问道:“你们和野司……不要从这儿过吧?是不是从李德生那儿过?”

可是,刘伯承用不容置疑的语气道 : “我和政委,随你们十八旅一起走!”肖永银一听这话,便急忙说:“不行首长,我这里实在太危险了!”

邓小平听后,则说:“肖永银你是一员猛将,我们相信你。你去指挥,一定会从中间打出一条路来。”

司令员和政委态度都非常强硬,根本不听劝。可是肖永银十分清楚,他们即将打出的通道,两边都是敌人,具有很大的风险性,由此可知他身上所肩负的压力。

肖永银不愧是一员猛将,既然事情已经决定,便不再啰嗦,而是指挥着队伍开始了突围。数年之后,六纵政委杜义德回忆起当年挺进大别山的往事时,曾这样说道:

邓小平点名见肖永银

同样肖永银在汝河之战中的表现,也给邓小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之后谈起时,邓小平也会称赞他的表现。

1975年,邓小平陪同金日成途经南京,下榻于中山陵九号。在抵达南京后,邓小平便点名要见肖永银,在得知老首长召见自己时,肖永银内心很高兴,并顺便汇报了军队的一些情况,其中特别提到十二军。

因为十二军的前身是刘邓大军第六纵队,这支军队曾跟随刘邓从中原战场打到华东华南!

肖永银是邓小平的老部下,为此两人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可以聊,在谈到解放战争时期的汝河之战时,邓小平便夸奖了肖永银在那次作战中的英勇。

肖永银等人送邓小平、金日成到机场。在分别时,邓小平便对肖永银说道: “永银,你恐怕要动一动了。”

肖永银一听,愣了一下便说道:“首长,不动行不行?”邓小平略一沉思,点头道:“动动好,动动好……”

为此肖永银便知道,自己的岗位要调动了。果真,在邓小平和金日成离开南京,仅隔一天,军委的命令就来了:调肖永银成为成都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王近山在得知肖永银要调任后,便在饯行宴会上,便举杯朝他走来: “老肖呀,我敬你一杯。”

肖永银立即起身离座,迎着王近山走上去。尽管王近山现在是副参谋长,但在肖永银心中却一直将他视为自己的老上级。

在南京军区这几年的相处,两人相濡以沫,王近山在公开场合始终称他为“肖副司令令”,而私下里,他总称王近山“王司令”。他们的战友情谊,经历过生死考验,在如今临别之际,王近山很难受,一声“老肖”,肖永银倍感亲切。

两人碰杯,肖永银充满深情地望着王近山,也以旧称相呼: “王司令,我走了,你多保重!”

说完,一饮而尽。然而,这杯酒,同样也是他们二人共饮的最后一杯酒……

1975年7月,一辆吉普车沿长江溯流而上,驶进西南第一名山城成都。成都军区司令秦基伟见到前来赴任的第一副司令,伸出手,笑道: 你好哇,老肖!

从此,肖永银在成都军区担任了两年多时间的副司令员。

1978年1月,邓小平接到肖永银的一封信,希望自己能够“调动调动”。不久后,调令下达,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冒着严寒亲自来车站迎接他的副司令员肖永银的到来。

自此,差不多在二十个年头里,肖永银相继送别了三个他及其敬佩的人:王近山、许世友、刘伯承!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