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上卷》三江(2)

作者&投稿:辛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本义为用羽毛或牦牛尾装饰的旗子,引申泛指旗帜,又引申为表彰。

:本意是古代旌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liú],旌旗上的梳齿样条带装饰物),引申泛指旌旗。

:车盖。

:幢是多音字,念此音时,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阵上倒戈辛纣 战 :辛纣,商纣王。《史记•周本纪》:周武王伐商,在牧野会战中,商纣王的兵士在阵前起义,掉转戈头,引领周军杀入城中。商纣王见大势已去,登鹿台自焚。

道旁系 剑子婴降 :子婴,秦三世,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汉刘邦元年冬月,刘邦率大军兵临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屯兵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派人劝子婴投降。子婴见大势已去,“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zhǐ]道(亭名)旁。”(《史记•秦始皇本纪》)

读了《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三本国学启蒙读物,感觉《三字经》说教太多,《千字文》受“一千个不同的字”的限制,浅白顺达差强人意,还是《笠翁对韵》好,不但自带美感还真正寓教于乐,是我这个不小的朋友的最爱。

与《笠翁对韵》类似的还有一本《声律启蒙》,是清朝康熙年间进士 车万育 所编。进士,那是通过县考、省考、国考层层选拔,是可以参加殿试冲状元的,无疑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可巧,《笠翁对韵》的作者李渔也是康熙年间人,只是他没有功名,是位民间戏剧家。

一位居庙堂高高在上,一位处江湖深浸地气,同样编纂儿童启蒙读物,他们会有什么不一样呢?越想越期待了,我们赶紧来体察一番吧!

对音韵平仄不甚了解,只知道读着悦耳顺畅,是遵循古人演练定的格式,这次也不妨跟着学习一下。

相较于《笠翁对韵》每韵2-4段不等,《声律启蒙》每韵3段,每段平仄基本格式为:

晕了……同以前一样。把这格式丢一边,先学啥是“平”啥是“仄”。一番查证,原来……还是蛮简单的嘛!

平仄 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切韵》《广韵》等韵书, 中古汉语 按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归纳出平、上、去、入( 不同于我们现代的汉语拼音四声 )四种声调, 二元化 分类,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统称为仄声。

现代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四声“ā á ǎ à”,我们小时候学习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其实它们有专业的称谓。第一声叫 阴平或平调 ;第二声叫 阳平或升调 ;第三声叫 上声或上音 ;第四声叫 去声或去音 。这样一对照,我们 普通话的一声、二声即为“平”,三声、四声即为“仄” 。 是不是很简单!(中古汉语中的“入”声,已并入其它声调。)

我国幅员辽阔,多民族交融,方言无数,口音更是千差万别,平仄的判别并不是那么容易。想起黛玉教香菱学诗:

我们初学者切记切记,不要被音韵平仄这些东东缚住了。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1)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2)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3)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1)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2)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3)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1)




声律启蒙全文及解释是什么?
声律启蒙全文及解释:二冬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

声律启蒙打印版带拼音
声律启蒙(打印版如图)带拼音如下:1、yún duì yǔ,xuě duì fēng,wǎn zhào duì qíng kōng。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2、lái hóng duì qù yàn,sù niǎo duì míng chóng。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3、sān chǐ jiàn,liù jūn gōng,lǐng běi duì jiāng dōng。

声律启蒙全文及解释 声律启蒙的内容是什么
1、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注释:三尺剑:《汉书·高帝纪下》:“高祖击黥布时,为流矢所中,医曰:‘疾可治。’高祖...

《声律启蒙》全文
《声律启蒙》作者(清)车万育,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几给事中。康熙二年(1663),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明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有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宝庆府志》 简介 全文-卷[上] 一东 云对雨,雪...

声律启蒙全篇完整版是什么
声律启蒙全篇完整版是什么  我来答 1个回答 #知道问答精选# 网安法实施五周年 405411245 2013-11-11 · TA获得超过2.2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6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3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

声律启蒙全文怎么背。?
原文: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出自于清朝车万育的《声律启蒙》。白话译文: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

声律启蒙逐句解释是什么?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声律启蒙蒋允焄序 自骈偶之体兴,而著述家多捃摭故实,俪白妃黄,以为...

声律启蒙全文及解释是什么?
声律启蒙全文及解释:二冬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

声律启蒙全文及解释是什么?
声律启蒙全文及解释: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

声律启蒙全文及解释是什么?
《声律启蒙·一东》全文: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

江源区18855137004: 《声律启蒙》中的“一东 二冬 三江……”怎么去理解? -
比张凯思:[答案] 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体诗则可用仄声韵.诗韵如下:上平声15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15韵: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

江源区18855137004: 笠翁对韵 三江的意思 -
比张凯思: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数字代表声调的次序,而汉字代表韵部.一东中的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二冬的冬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二个韵部;而下平声的“一先”、“二萧”中的先韵、萧韵,则是下平声中的第一、二个韵部.三...

江源区18855137004: 《声律启蒙》中的“一东 二冬 三江……”怎么去理解? -
比张凯思: 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体诗则可用仄声韵.诗韵如下: 上平声15韵: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

江源区18855137004: 笠翁对韵 三江是什么意思 -
比张凯思: 李渔(1611-1680年),原名仙侣,号天征,后改名渔,字笠翁,一字笠鸿、谪凡. 李渔祖籍在浙江兰溪下李村,生于雉皋(即今江苏如皋).李渔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戏曲和小说作家,他仿照《声律启蒙》写的旨在作诗的韵书因此叫《笠翁...

江源区18855137004: 笠翁对韵中的一东、二冬、三江等是什么意思? -
比张凯思: 数字代表声调的次序,而汉字代表韵部. 一东中的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二冬的冬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二个韵部;而下平声的“一先”、“二萧”中的先韵、萧韵,则是下平声中的第一、二个韵部. 三江是第三节,是以ang韵相对...

江源区18855137004: 笠翁对韵三江是什么意思 -
比张凯思:[答案] 李渔(1611-1680年),原名仙侣,号天征,后改名渔,字笠翁,一字笠鸿、谪凡.李渔祖籍在浙江兰溪下李村,生于雉皋(即今江苏如皋).李渔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戏曲和小说作家,他仿照《声律启蒙》写的旨在作诗的韵书因此叫《笠翁对韵...

江源区18855137004: 【山岌岌,水淙淙.】出至哪篇文章 -
比张凯思: 声律启蒙 卷三《声律启蒙》 (清)车万育 撰 ○三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旌对旆,盖对撞,故国对他邦.行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夏日池塘,出沿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铢对钅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塞缸.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鲋,水必决于西江.

江源区18855137004: 声律启蒙一东的意思 -
比张凯思: 声律启蒙一东是律诗上平声15韵之一. 上平15韵有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雨、八气、九绝、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声律启蒙》是一本训练儿童应对和掌握节奏与节奏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类,...

江源区18855137004: 提手加“从”是什么字? -
比张凯思: 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扌从)(扌从). 出自《声律启蒙撮要》(卷一,三江) 这个字在辞海中查询不到 康熙字典中也没有记载 可以说是个未知字 应该是表示声音闷重的意思 跟细细有相反的意思吧 不过在许多古文当中也有这个字 在不同句子中肯定是不一样的 在钟鼓响(扌从)(扌从)中我觉得应该是通“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