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建筑,是不是有点中国古建筑的味道

作者&投稿:堵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日本古代建筑和中国古代建筑不同点?~

因为日本的建筑保持着汉唐时代的风格,而中国如今存留的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1、同属木构建筑体系。日本木构都受到中国古建筑影响。
2、日本建筑形式与技术是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时带去的,外观上有明显的隋唐盛世的朴素大气。
3、日本席地而坐,所以室内空间低矮,建筑尺度与人体尺度关系密切,比如日本房间大小由榻榻米决定;而中国在五胡乱华期间使用游牧民族的高坐具,故室内高敞,由宋及清,建筑尺度与形制、材分有关,即多高的级别就用多大的木材、多大的木材就盖多大的房子,远离人体尺度。
4、中国古建筑“精而合宜”、“巧而得体”;而日本古建筑更切重于简单得体。
中国建筑向来重视与环境的协调,人工与自然融为一体。所谓“危楼跨水、高阁依云”,置亭阁于山间,筑楼于溪畔,会使山光水色更富有生气和魅力。

扩展资料:
中国古典建筑的艺术形式:
铺陈展开的空间序列 中国建筑艺术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群体间的联系、过渡、转换,构成了丰富的空间序列。木结构的房屋多是低层(以单层为主),所以组群序列基本上是横向铺陈展开。空间的基本单位是庭院,共有3种形式:
1、十字轴线对称, 主体建筑放在中央,这种庭院多用于规格很高、纪念性很强的礼制建筑和宗教建筑,数量不多;
2、以纵轴为主,横轴为辅,主体建筑放在后部,形成四合院或三合院,大自宫殿小至住宅都广泛采用,数量最多;
3、轴线曲折,或没有明显的轴线,多用于园林空间。序列又有规整式与自由式之别。现存规整式序列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明清北京宫殿。
在自由式序列中,有的庭院融于环境,序列变化的节奏较缓慢,如帝王陵园和自然风景区中的建筑;也有庭院融于山水花木,序列变化的节奏较紧促,如人工经营的园林。但不论哪一种序列,都是由前序、过渡、高潮、结尾几个部分组成,抑扬顿挫一气贯通。
日本古代建筑:
日本奈良东大寺约创建于公元745年,当在唐玄宗天宝四年后,寺东西宽0.8公里,南北长1公里,中院阔大,正殿大佛殿始建时面阔十一间,宽88米,竟和隋唐洛阳宫干元殿体量相近。通过此寺,可以想像唐代长安、洛阳由国家所建巨刹的规模气势。
日本古都奈良和中国有着非常深的渊源。其著名的观光名胜之一平城京就是模仿大唐的长安建造的。平城京曾是日本的都城,地处今奈良市西郊。公元710年,日本元明天皇迁都于此。朱雀门通向的平城宫设太极殿、朝堂、朝集殿等,都极似长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典建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古代建筑

日本建筑早在公元1世纪便形成了它基本的特点,这便是使用木构架,通透轻盈。这些特点可能是在中国南方和南洋各地的影响下形成的,也是因为日本岛屿上盛产木材的缘故。

后来,中国的影响显著地占了主导地位,木构架采用了中国式的梁柱结构,甚至也有斗拱。它们平行排架,因此空间布局便也以“间”为基本单元,几个间并肩联排,构成横向的长方形。它们具备了中国建筑的一切特点,包括曲面屋顶,飞檐翼角和各种细节,如鸱吻、槅扇等等。于是,大致可以说日本古代建筑隶属于中国建筑体系。

但是,日本建筑仍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很有创造性,尤其是它们的美学特征。除早期的神社外,日本古代的都城格局、大型的庙宇和宫殿等等,比较恪守中国型制,而住宅到后来则几乎完全摆脱了中国影响而自成一格,结构方法、空间布局、装饰、艺术风格等等都与中国住宅大异其趣。茶室、数寄屋之类,可以说完全是日本建筑的独创了。它们的美学特征是非常平易亲切,富有人情味。尺度小,设计得细致而朴素,精巧而素雅。日本建筑重视也擅长于呈现材料、构造和功能性因素的天然丽质。草、木、竹、石,甚至麻布、纸张,都被利用得恰到好处。

不过,有些时期,在有些方面,日本建筑却是很夸张的。例如伸展得很远的飘檐,硕大的斗拱,过于华丽的装饰,园林中的枯山水等,甚至对自然形态的术石的爱好,也会偏执得落于矫揉造作。

在将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日本建筑一直保持着和中国建筑的联系,不断响应着中国建筑的变化。因为它所联系的,在后期主要是中国南方的民间建筑,所以它能保持自由活泼、生活气息浓郁的性格。

日本建筑中最有特色的是神社,遍布全国,约有十余万所,建造年代从古迄今未尝中辍。早期神社,模仿当时比较讲究的居住建筑,因为在观念上,神社是神灵的住宅,而人们只能按照自己的生活去揣摩神灵的生活,而且,建筑学当时也远远没有达到专为神灵别创一种神社型制的水平。因此,这些早期神社贴近朴实的人民生活,它们的建筑风格,可以代表日本建筑的基本气质。

神社是日本固有的神道敦的崇祀建筑,始于原史时期。神道教崇拜自然神,崇拜祖先,分为神社神道、教派神道、民俗神道三系,以神社神道为主流,存在至今。神社神道尊天照大神即太阳女神为主神。奉行政教合一,神化天皇世系,以8世纪成书的《古事记》和《日本世纪》为经典。主要内容是说从第一代神武天皇起历代天皇们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他们统一了日本诸岛,有天然的不可争辩的统治权。

神道教认为,人性神圣,人的人格和生活应该受到尊重。人对社会负责,有承先启后的天职。提倡以“真”为人生基本态度,从“真”可以衍生出“忠、孝、仁、信”各种美德。

神道教的礼拜不固定日期,可以随时参拜神社,也可以初一、十五或祭日参拜。虔诚的人也有每天早晨参拜的。日本住宅里有天照大神和保护神的神龛,也有佛龛、祖先龛。主要的节日有春、秋两祭和例祭。春祭为祈年祭,秋祭为新尝祭。例祭也叫年祭,举行神幸式,信徒们肩抬神舆游行。

神社纵深布局,富有层次,入口处有一座牌坊,一根大木横架在一对柱子上,两端左右伸出,有些在稍低一点的位置再横架一根木枋子,这牌坊叫做“鸟居”。进了牌坊,沿正道往前走,到达“净盆”,参拜者洗手漱口再走向本殿。本殿里供奉神的象征物,一般是神镜、木偶像、“丛云剑”等。它们代表神体,叫做“御灵代”,被精心包裹着,参拜者看不到。只有大祀官可以走到本殿的最里面。

日本最神圣的神社是伊势神宫,位于三重市的海滨密林里,那里本是一块圣地。它分为内外两宫,内宫称“皇大神宫”,祭祀天照大神,大约建于公元纪元前不久。外宫大约晚于内宫500年,称“丰受大神宫”,丰受大神专司保护天照大神的食物。内外宫形式大体相同,公元7世纪的天武天皇(673—685年在位)确立制度,每隔20年依原式重建一次,所以现在的建筑并非早期原物,不过基本保存了原样而已。为了避免重建时无处奉祀、参拜,内外宫都有并肩两个场地,轮流建神社、拆神社。

内外宫相距不远,都是以“本宫”为中心的小建筑群,地段为长方形,外面围一圈栅栏。本宫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式样为“神明造”。下面有高高的木架形成平台,叫“高床”,周围设高栏。除中央间的门户外,墙壁全用厚木板水平叠成,两坡顶,覆茅草,厚约30厘米,松软而富弹性。屋脊是一块通长的木料,架在山墙外侧正中的柱子上。屋脊上钉“甲板”,在两面山墙挑出很多。脊上有10根前后水平出挑的“坚鱼木”,博风板在脊下交叉而向上高高斜出成“千木”。每块博风上端各平出细木条四根,叫“鞭挂”。甲板、坚鱼木、千木和鞭挂,都是从结构构件演化而来的,加以夸张,变成很有艺术表现力的装饰性构件。

它们和高床、高栏一起,使本宫充满了虚实、光影和形体的对比,显得极其空灵轻巧。它们朝不同的方向伸出,小小的本宫呈现出一种外向放射的性格。

神宫的细节处理非常精致。坚鱼木呈梭形、柱身顶端卷杀,鞭挂截面原是方的,却在前端渐变为圆的。它们使简洁方正的神宫柔和丰润起来,更有生气,更有人性。坚鱼木两端、千木上、门扉上甚至地板上,恰当地装饰了一些镂花的金叶子,给温雅的素色白木和茅草点染上高贵的光泽。黄金和素木茅草相辉映,既朴实又华丽,足见审美力的敏锐和思想的通脱。场地上浮铺一层卵石,松散的,它们把建筑物衬托得更精美。

飞鸟时代(552—645),日本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为巩固封建制度和统一的专制国家,日本大量吸收中国封建朝廷的典章制度和文化。佛教便从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起初受到神道教传统的抵制,587年,在皇位继承斗争中获胜的苏我氏支持佛教。604年,圣德太子正式信奉佛教,30年内建成了46座佛寺。中国佛教建筑也从朝鲜传入日本。

公元588年,朝鲜的百济国王送了几个寺工、瓦工、露盘工到日本,带来了佛殿模型,帮助建造佛寺。7世纪初,继续有百济工匠来到日本,稍后便有了直接来自中国的工匠。百济和中国工匠奠定了日本佛教建筑的基本特点,也就是当时中国佛教建筑的基本特点。主要的是:第一,使用了平行梁架的木结构系统,包括斗拱;第二,以“间”为空间单元并以间的并联组成建筑的内部空间;第三是引进了内向的院落式布局和对称轴线;第四是建筑的形式、风格;第五,则是佛寺的布局方式和建筑类型,如塔。前面四个特点,不仅仅限于佛寺建筑,而是对日本的各种建筑都有根本的意义,日本建筑中国化了。

圣德太子于公元607年在奈良附近兴建了第一座大型寺院法隆寺。670年失火,以后又重建。739年建了东院。法隆寺的主体是一个“凸”字形的院子,四周环以廊庑。前有天王殿,后有大讲堂,讲堂两侧分立经楼和钟楼,都和廊庑相接。大讲堂之前,院落中央,分列于轴线左右两侧的是金堂和五重塔。这种布局后来叫“唐式”,可能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或者北魏末年的式样。金堂两层,底层面阔5间,进深4间(18.36米×15.18米),二层各减一间。歇山顶,有斗拱,形式还不十分严格,用云拱和云斗。柱子卷杀而成梭柱,但不用虹梁。下层柱只高4.5米,而出檐竟达5.6米,十分夸张。二层檐柱落在底层的金柱之上,收缩很大,更显得出檐飘洒深远。五重塔建于672—685年间,自底层至四层,都是三间见方,第五层为2间。底层面阔10.84米,柱高3米多,工层柱高只有1.4米。但出檐很大,底层出4.2米之多。所以它仿佛就是五层层顶的重叠,非常俊逸。塔也用斗拱,和金堂的相似,有云拱和云斗,这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做怯。用单拱而不用重拱,用偷心造而不用计心造,这些都成了以后日本斗拱的重要特点。塔内有中心柱,由地平直贯宝顶。塔总高32.5米,其中相轮高9米。

东院里有一座八角形的梦殿和一座传陆殿,都是初建时候的原物。那时候日本已经有了第一个固定的国都,奈良。

以奈良为国都的时代(710—794)叫奈良时代,当时正值中国的盛唐,日本大规模地全面地引进中国文化。

采用汉字,学习书法和绘画,编史书,写中国式的格律诗。按照唐朝的律法制定法典,正式使用“天皇”命号。中央政府在这时完全形成,仿唐制设各部机构。疆域扩大到九州南部和本州北部,修建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短短的奈良时代是日本文化昌盛繁荣的时期。

奈良古都叫平城京,完全模仿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因为立佛教为国教,在奈良建造了一批很重要的庙宇,其中最有意义的一座是中国东渡高僧鉴真和尚主持建造的唐招提寺(759年建造)。鉴真和尚在日本宏扬律宗,唐招提寺是日本律宗的总院。造寺的工匠有一些是鉴真和尚从中国带去的。唐招提寺只剩金堂、讲堂和东塔是初建时的原物。金堂面阔7间,约28.18米长,进深4间,约16.81米。开间尺寸由明间向两侧递减,中央五开间设槅扇门,尽间只设槅扇窗。柱头有斗拱,补间只有斗子蜀柱。柱头斗拱为六铺作,双抄单下昂,单拱,偷心造。梁、枋、斗拱都有彩画,柱子漆红色。拱眼壁和垫板全部粉白,把承重构件鲜明地衬托出来,显得结构条理清晰,逻辑性很强。屋顶是四注式,经过改造,坡度比原来的陡一些。内部中央供奉卢舍那佛,两侧是药师佛和千手观音,靠山墙则有四天王。御影堂里供奉鉴真坐像,是日本最杰出的干漆木雕像之一。这座金堂可以作为中国唐代纪念性建筑的代表,风格雍容大方,端庄平和。

公元784年,为了避免奈良日益强大的佛教势力对政事的干涉,桓武天皇决定迁都,793年,着手建设平安京,这就是后来的京都。794—1185年是日本历史上的平安时代。像奈良的平城京一样,平安京的格局也模仿唐长安,规模与平城京相近而略大一点。

9世纪之后,由于封建关系进一步发展,地方的割据势力跋雇,庄园扩大而侵占了公田。天皇的权力衰落,中国式的中央集权政体逐渐瓦解,政权落在大贵族手里,终于导致1086年白河天皇退位,实行“院政”。

随着地方割据势力崛起,佛教不再是国教,古代的神道教重新恢复了影响,并且渗透到佛教里去,佛教世俗化了,僧侣可以娶妻生子,可以饮酒吃肉,因此佛教更加普及了。

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11世纪,贵族社会到了全盛时期,王公贵族、豪门强宗的生活更加廉烂,纵欲无度。他们大量兴建邸宅、别业等等,并在邸宅和别业里建造佛寺,或者如中国的习惯,舍宅为寺。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文化强化了本民族的特色,大约在10世纪下半叶开始,日本的建筑也本土化了,而且趋向奢华。不过,并没有摆脱中国建筑的影响,相反,还在不断地汲收中国建筑的成就,并且响应着中国建筑的变化。

这时候,邸宅建筑产生了一种新型制,便是一正两厢,用廊子连接,前面往往有个水池,称为“寝殿造”。佛寺也采用了这种型制,寝殿造佛寺最重要的代表是平等院凤凰堂,在宇治市。平等院本是当时掌握朝政大权的太政大臣藤原道长的别业,1052年改造为佛寺,寺的主要建筑是凤凰堂。恣肆放纵的贵族不敢忘记他们的归宿,但他们用他们的世界观来了解归宿。在他们中间兴起了“净土”信仰,认为只要聚众念经,就可以超脱现世的“秽土”,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这种信仰便是佛教的净土宗,主祀阿弥陀佛。邸宅和别业里纷纷建造阿弥陀堂,召集和尚们敲响钟磐木鱼,诵读经文。他们用贵重材料,甚至珠宝,装饰阿弥陀堂,板障上和门扇上画着极乐世界的旖旎风光。这些阿弥陀堂是当时日本建筑和工艺的最高成就。但它们往往过于花巧繁缛,洋溢着贵族趣味,同崇尚质朴自然的民间建筑传统尖锐地对立起来。凤凰堂就是这样一座阿弥陀堂。


中国古代的人为什么不用石头建造房屋?
我觉得原因比较多。第一点,中国古代森林资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木材取材容易,造房子也快。第二点,木材相比石头更容易雕刻,造出来的房子更美观,如果是石头是造不出那么漂亮雕梁画栋的!第三木材运输方便,而且木质房子有损坏很好修补。还有是中国古代建筑,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绝不仅仅只是木构...

中国传统古建筑中的“楼”和“阁”,有哪些不同之处?
虽然不同的建筑形式用的名字是各不相同的,但归根结底都是用来满足工作和生活的房屋需求,只不过“阁”的建筑工艺往往让人感觉精益求精,令人遗憾的是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将两者区分开来,甚至已经将楼阁理解为同样的概念或者同一个建筑,其实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总的来说,古代建筑对于“楼”和“阁”的...

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形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拱, 斗栱是中国木架建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与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4. 实行单体建筑保准化。中...

中国古代的建筑物还是有非常多的学问的,那么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古建筑书记应该是编于熙宁年间的《营造法式》,此书编写完毕是在元符三年,宋崇宁二年才刊行于市面之上,《营造法式》是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营造法式》对于古建筑研究,考察宋及以后的建筑形制、工程装修做法、当时的施工组织管理,具有无可估量的作用。书中规范...

古代建筑都用青砖,为何不用红砖?
古代建筑都用青砖而不用红砖的原因如下:首先,红砖和青砖的制造工艺是不一样的。虽然制作红砖和青砖所需要的材料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红砖是自然冷却的,但是青砖就要多一道浇水的工艺。虽然制作红砖会更简单,但是由于古代的工艺并不算太好,而且材料中的杂质很多,含有的铁元素的分布也不太均匀,因此在...

什么不是主要区分中国传统建筑等级的
彩画是中国古建筑的梁枋斗拱等木构件上的彩色图案,既起到装饰作用,又可以保护木构件。按照等级看,彩画分为三种: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和玺彩画(北京故宫太和殿 和玺彩画等级最高,只有皇帝的建筑才能用。其特点是有双括号的箍头,里面的图案以龙主。旋子彩画(北京北顶娘娘庙)次等的是...

欧洲古代建筑多是石结构,中国则是木结构
为何欧洲古代建筑多是石结构,而中国则是木结构呢? 首先,西方古代的大型建筑往往与宗教脱不开干系,当然,这与欧洲的历史有关。宗教在欧洲历史上占据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作为当时的权利和信仰,宗教类的建筑往往是为所谓的神明而建造的,建筑需要宏伟且震撼,因此往往需要相当久的时间去建,也就是这种建筑的象征意义远大...

古代并没有钉子,建筑师是如何保证木制建筑不倒塌的?
土耳其的迪布里在清津大使的北大门上也有尖的小庙的柱子装饰,非常像新疆阿巴和镰仓礼拜殿的柱子。只是为了石柱,一个是为了木柱。目前还不能说明它们之间的确切渊源关系和传承过程,但图像上的相似性和相同性应该不是巧合。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精美,木柱起着稳定的内力作用,使古代木结构能屹立千年,也一定...

一些古代建筑,为啥能经历千年屹立不倒?
鲁班会”,就是建筑行业的工匠行会,致力于维护本行业的合法权益和形象,同时,在业内推广、宣传、落实行业标准。其实,从标准、法律、追溯制度到行业自律,古人们是从各方面监督、自我约束,来保证了“产品”质量。所以,看到这些经年不倒的建筑,我们也用不着那么惊讶了。

中国古代为什么大量使用青砖建筑,而不使用红砖建筑呢?
青砖、红砖都是砖,为什么古代建筑大量使用青砖,而不是红砖呢?主要是因为青砖比红砖更优质,青砖结实,无论是强硬度,密度,还是防水性、抗冻性、耐磨性等都比红砖要好。下面,我们来说说这两者在取材和生产上的差别:1.从取材上说“青砖”、“红砖”顾名思义,颜色不一样。首先,我们从取材原料说...

绥江县18098086438: 日本京都、奈良的宫殿建筑群是不是仿照中国古代长安洛阳来建造? -
剑菊天晴: 是的,日本的建筑风格完全是采取和中国唐朝时期一样的风格,当时两国之间的交流很广泛有很多在建筑上的模仿日本留学生和中国的鉴真东渡就是例证,他们把两国的文化带到彼岸去.

绥江县18098086438: 日本京都、奈良的宫殿建筑群是不是仿照中国古代长安洛阳来建造?不要说是、不是,这样说, -
剑菊天晴:[答案] 奈良是日本的古都.奈良市和中国古都“长安”关系密切,奈良市的唐招提寺是日本的佛教律宗的总寺院,是由中国唐代鉴真和尚亲手兴建的,保留着中国唐代的建筑风格,现在被确定为日本国宝和世界文化遗产 而京都作为平安时代和室町时代的首...

绥江县18098086438: 中国建筑与日本建筑的差异?? -
剑菊天晴: 一:中国传统建筑与日本传统建筑的共通处日本的传统房屋分为几个阶段.古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还包括飞鸟时代以前的绳纹时代、弥生时代和古坟时代).中世纪:包括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近世则为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

绥江县18098086438: 为什么日本的古建筑大多受中国建筑风格影响 -
剑菊天晴: 我说实话吧,历史和地理原因就不说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一个版本就是日本人编写的.

绥江县18098086438: 日本的建筑属于什么风格? -
剑菊天晴: 日式的建筑应该是由中式的建筑过度过去的.日式将就的是天人合一.所以它在一些装修设计上都很协调.很清新自然的感觉 一些家居等等体积都比较小.

绥江县18098086438: 日韩系古建筑与中国古建筑有何本质区别? -
剑菊天晴: 同属木构建筑体系.日韩木构都受到中国古建筑影响.日本建筑形式与技术是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时带去的,外观上有明显的隋唐盛世的朴素大气.在小木作(门、窗、隔间)、装饰方面,体现了不同民族性格.日韩席地而坐,故室内空间低矮,建筑尺度与人体尺度关系密切,比如日本房间大小由榻榻米决定;而中国在五胡乱华期间使用游牧民族的高坐具,故室内高敞,由宋及清,建筑尺度与形制、材分有关,即多高的级别就用多大的木材、多大的木材就盖多大的房子,远离人体尺度.此外,日本的景园设计,如枯山水等,就与中国的园林大异其趣.

绥江县18098086438: 明朝建筑跟唐朝建筑有什么区别?另外,日本的古代建筑是不是都是模仿唐朝时期的建筑而一直没有变化过? -
剑菊天晴: 格局变精细 房梁变高 因为到明朝国人已经习惯于坐凳子 所以唐朝的榻榻米、矮几之类就被摈弃了 同时也因为过于追求精雕细琢而失去了唐朝建筑的恢弘大气(仅与唐朝相比较) 日本古代建筑风格分水岭应该是在江户时代左右 和风胜于唐风 不过其实也算是对唐风的一种改良继承 个人认为精髓还是仿唐 不够专业 望采纳~~

绥江县18098086438: 日本建筑和中国建筑风格有什么不同? -
剑菊天晴: 我去过日本啦~你说的是古建筑吗?中国的建筑比较大气,用料多且奢华,相对来说日本的较为简朴,而且中间有一个木柱子,用来减震,防止屋体倒塌且用料较轻,便宜(否则一天3遍的地震,震一次塌一次一年的时间全盖房子了,哈哈)

绥江县18098086438: 日式建筑和唐代建筑的区别是什么 -
剑菊天晴: 朋友,你应该知道日本的法隆寺吧,那座建筑就与唐朝古建筑极其相似,下面我就来说说区别: 中国建筑的特点:以柱、梁等为主要构件,抗震能力强;特别是木质结构的房屋,运送材料省时以及爬虫怕火怕潮湿 日本建筑的特点:充满了严谨、精细的性格,它们的设计师能把自然环境以及历史风范等等一些比较有意义的东东刻画并仿照去建造 (形态上、曲线部分于中国唐代建筑相同)

绥江县18098086438: 为什么日本的传统建筑相比中国总有一种幽静超然世外的感觉? -
剑菊天晴: 和风的古建筑就是这样,建筑风格仿中国唐代,只是中国人追求“大气”,保留下来的古建筑普遍雄伟奢华,相比反而是日本的古建筑更有道家与儒家清幽的风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