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从政治角度去看《建国大业》,到底拍的怎么样?

作者&投稿:粱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来看《建国大业》为什么会成功~

当然靠强大的“宣传”和强大的“支持”。

写作思路:可以写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内容是什么,主人公都有谁,是围绕什么样的故事展开的。语言要流畅,要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是文章更具体。
正文:
《建国大业》以抗战胜利为背景,主要讲述毛泽东与蒋介石举行和平会谈达成共识后不久,国民党单方面发动内战,并对民主党派人士大肆迫害。

共产党坚决进行武装反击,不少民主党派人士和国民党内人员纷纷倒戈,与中共站在同一立场。在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同时,大批民主人士在共产党的诚恳邀请下历经艰险,奔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举国欢腾。
电影里曾数次切如录像,与前后对比有显突兀。但毫无疑问,作为纪念的公益电影,旨在告诉人们没有偏差的历史。毕竟过去再怎么漫不经心做的事,在当前都不可能原样复制,而且我们不一定知道过去真的发生了什么。
片尾的开国大典或许是很多人最不陌生的片段。带领共产党走向胜利的毛主席显然年事已高,可他的话语,却是亿万中国人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骄傲。
国共内战期间,条件上佳的国民党却秘密残害无数提出正确思想的人才。李公朴的公然杀害,直到闻一多身体横在乱枪下,人民还会支持渴望拿下中国的国民党吗?蒋介石被动地或主动地将每步棋下到最好,但当前情况也始终只有一种下法,斗智斗勇,兵、将都投了,降于共产党。终是败给人民和信任。
最让人难忘的镜头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革命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于是,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
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观众的眼睛似乎也在这一刻湿润了,多么艰难的历程啊。
解放上海,解放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
胜利!定下国旗国歌的那一刻,是国旗国歌作者的为自己正名的那一刻,经过多少反驳、争吵、拼命挽回,不都是为了国家未来的自豪吗?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只谈电影,不谈政治。

都是流水账式的叙述,全片几乎是用几十个不到2分钟的短故事穿插而成,几百个人物,绝大多数人物都是一闪而过,除了堆积明星就是堆积明星。我看完之后,是确实没有太多有印象的镜头,更别说能有多少可供回味的经典桥段了。演员选得不可谓不顶级,但是饰演历史人物的演员里,坦白地说全篇下来,演得让人觉得有点意思的也就张国立的蒋介石,比起过往的蒋介石多了一份无奈的愁,算是把人物多少丰满了些。其他的,不是唐国强这种表演方式已经审美疲劳的,就是亮个脸的路人甲。当时还炒作了一番的建党伟业里的冯国璋,冯巩长得像是够像,毕竟是冯国璋的血脉,可演出来哪有北洋猛犬的煞气?


刚刚回顾了一下建国大业,发现一开场其实就有李连杰饰演的陈绍宽,而且着墨颇多,给了一段将近1分钟的独白。但是作为一个李连杰的粉丝,我居然完全不记得他参演了建国大业,而且演了相当重要一个角色。为什么?除了一段伟光正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后来建国之时陈绍宽拒绝赴台,率领部分海军士兵起义的事,就不提了。于是这一段就变成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说教,最后由一个一闪而过,前后毫无串联的人物说出来,就算这个人物是个大人物,观众看完了也一定是糊里糊涂,毫无印象。


老百姓并不是个个都是历史专家,不是每个人都会看到这个人,哦,历史名人,对新中国成立有很大的意义,然后就热血沸腾。拍电影到最后是要说故事,而不是做一个名人电梯演讲串烧。演员几乎也都是千里赶过来,念两句词,走人,哪有什么花上一个月去揣摩人物内心的拼劲?所以演出来不光是电梯演讲串烧,串烧的还是一块块鸡肋。


上面有人提到刘烨演的那个红28团和塔山团老兵不错,我也认同。为啥?刘烨一出来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街道中央,沙哑的嗓子一吼,“代表死了的,活着的红军老战士”,这样一着墨,将士百战余生,鲜血铸成祖国的感觉就到位了。全篇这样构思精巧的镜头倒不能说没有,但是光靠这个,成不了一部电影。




从政治的角度谈谈你对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认识。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方式进行,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每年120亿立方米。项目第一期投资预测为1200亿元,上游气田开发、主干管道铺设和城市管网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工程在2000-2001年内先后动工,将于2007年全部建成。是中国目前距离最长、管径最大、投资最多、输气量最大、施工条件最...

从经济政治与社会这三个角度来谈论怎样构建和谐社会1000字论文_百度知 ...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一轮发展时期,针对中国国情提出的一个重大的社会发展主题.与所有的社会一样,和谐社会也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文化建设必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决议》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并从四个方面原则上规定了...

请从国际政治角度(不要从历史角度)分析中日建交的动因。一定要全面...
关于建交不能通过贸易来看,双方的政治交流可以作为参考 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首相和大平外相访华,经过中日双方会谈,于29日发表了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翻开历史册页,从新中国建立到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中日两国之间并非没有任何政治意义上的往来。1954年10...

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加强社会建设
这个问题面太大了,一般来说在材料或题干中是要给出主体的,像这种大方面的题应该进口材料 下面几条应该是必答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享有………政治权利。下面的选答:如果和政府有关:(1)政府性质,宗旨,原则(2)政府职能(尤其是第四职能:加强社会建设)(3)政府依法行政...

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说明公民应怎样积极参与建设法治国家
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②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增强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努力实践,提高参与建设法治国家的能力。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有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做建设法治国家的参与者和...

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谈如何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许多研究者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讨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如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等等。这些分析有利于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价值,但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社会政治的角度的研究...

从政治生活角度,提出政府解决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我国有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方面,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不胜枚举;民族文化资源方面,56个民族的民族文化资源多姿多彩,极为丰富;现代文化资源方面,在20世纪,中国在政治上经历了帝制、总统制、共和制,在经济上发生了从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型,在文化上则是各种社会...

怎样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一座领袖雕塑,其腿部的几块瓷砖剥落,这个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从建筑结构来说,人像腿部瓷砖剥落,意味着雕像结构量变的开始,这一细小变化的长久持续将导致雕像的坍塌;从美学角度说,领袖像腿部斑驳将影响整个人像的美观;从经济学角度说,腿部的损坏是整个雕像陈旧变坏的开始,其经济价值会降低;从政治角度看,领袖雕...

政治生活,从公民政治参与角度说明公民怎样积极参与建设法治国家_百度...
从公民角度,依法享受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积极提升政治素养与能力,积极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建设,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管理。

从政治秩序的角度来看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是什么
从政治秩序的角度来看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是是人民对政权的认可和接受。1、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在于其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需要。一个政权如果能够关注人民的需求,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那么人民就会更容易接受和认可该政权。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人民为中心...

建水县17332204885: 《建国大业》的历史硬伤是怎么来的 -
集昂氨茶: 从电影本身的角度来说,它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但我同样要说的是,这是一部“死”电影,它只有也只能有一种解释、只能输出一种价值观,就像那个龙头一样,它不容他人置喙.

建水县17332204885: 电影《建国大业》是为了强国健民,还是为了票房大卖? -
集昂氨茶: 很多人看《建国大业》就是为了看明星 明星太多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