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简介五十字。

作者&投稿:强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安石简介50字 左右~

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拓展资料:生平:王安石出生于仕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曾随文 宦游南北各地,接触到一些社会现实。对农民的痛苦生活有所了解。因此,年轻时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他于二十二岁中进士后,历任淮南推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典等职,均能体恤民情,为地方除弊兴利。北宋嘉佑三年 (1058)任支度判官时,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对官制、科举以及 奢靡无节的颓败风气作了深刻的揭露,请求改革政治,加强边防, 提出了“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财原则,但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
成就: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从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罢,其间将近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每项新法在推行后,虽然都不免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是,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富国强兵”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评价: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王安石的多项改革,涉及将当时的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商业,以及数目字管理,但不见容于当时的官宦文化,亦缺乏有关技术能力而无法取得成功。按黄仁宇先生的说法是他可以把中国历史一口气提前1000年,因为变革是对以往的体制或法律的部分否定最初是少数敏感的发现者觉察到了原有制度中不合理的地方,通过努力,更多人有了变革要求,这种要求不只是给朝廷方面造成必要压力促其革新,也提示朝廷顺应多数人的要求来进行改革。王安石的变革思想,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所有的改革家的思想,是人类思想反抗的文明成果,正是这些成果,使人类有了摆脱野蛮统治的可能和方向。

王安石,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江右民系,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
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

扩展资料王安石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主张文道合一。他的散文大致贯彻了他的文学主张,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王安石的论说文,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结构谨严,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 ,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为推动变法和巩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
王安石的短文,直陈己见,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形成了“瘦硬通神”的独特风貌,如史论《读孟尝君传》,全文不足百字,然而层次分明,议论周密,词气凌厉而贯注,势如破竹,具有不容置辩的逻辑力量。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简洁明快而省力,亦记游,亦说理。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以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
前期创作主要是“不平则鸣”,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倾向性十分鲜明,风格直截刻露;晚年退出政坛后,心情渐趋平淡,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安石

王安石(1021.12.18-1086.5.21),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扩展资料:

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从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罢,其间将近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富国强兵”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改变“积贫积弱”的现象是王安石变法的总方针,富国强兵是变法的总目的。通过“强兵之法”的推行,积弱局面得以缓解,北宋国力有所增强。保甲法的推行,加强了农村的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的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裁兵法提高了 军队士兵素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安石



王安石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被誉为“通儒”,促进宋代疑经变古的学风。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有着熙宁变法,收复五州的重大成就!

王安石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被誉为“通儒”,促进宋代疑经变古的学风。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有着熙宁变法,收复五州的重大成就!

99位粉丝
王安石(1021.12.18-1086.5.21),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扩展资料:
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从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罢,其间将近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富国强兵”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改变“积贫积弱”的现象是王安石变法的总方针,富国强兵是变法的总目的。通过“强兵之法”的推行,积弱局面得以缓解,北宋国力有所增强。保甲法的推行,加强了农村的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的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裁兵法提高了 军队士兵素质


王安石的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 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

王安石的简介
问题描述:一定要简单,详细。谢谢。解析: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

王安石简介
王益娶妻徐氏、吴氏,生有七子:安仁、安道、安石、安国、安世、安礼、安上。其中王安仁有文才学问,尝以五经教授弟子于江淮间,其门下成器者甚众,后以进士下科补宜州司户,终官于监江宁盐院,著有文集15卷。王安国,熙宁初以材引召试及第,除西京国子教授。后历任崇文院校书、秘阁校理、著作郎、...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是北宋的一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字介甫,号半山,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出生于临川军之新淦县(今江西新干县),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

王安石简介
翰林学士范镇认为实行“青苗法”是变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与多取,犹五十步与百步”,七八月间范纯仁上书皇上,公开指责安石“掊克财利”,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御史中丞吕诲上书劾王安石巧诈,说他:“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一次宋神宗和文彦博讨论变法之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

关于王安石的简介
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阳村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

王安石待客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因封荆国公,又被称为王荆公,世人尊称为临川先生。他出生于北宋时期的抚州临川,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大诗人,属于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家庭背景并不显赫,父亲益,字损之,曾任临江军判官,一生辗转多地为官。安石自幼好学,记忆力...

唐诗200首作者的介绍还有诗的翻译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

北宋王安石的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登...

王安石的简介
简介[编辑本段]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阳村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

黑山县15812747692: 王安石简介50字 左右 -
容影潘妥:[答案]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

黑山县15812747692: 宋朝的王安石资料五十字 -
容影潘妥: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汉族.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区荆公路邓家巷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

黑山县15812747692: 王安石的作品有哪些?
容影潘妥: 王安石(1021年一 1086年),字介甫,晚 号半山,小字獾郎,又称王荆公,临川人(今 江西东乡)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 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从小就受父 亲的教诲,胸怀忧国忧民之思.王安石一生与变 法维新密不可分,他一直在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 张而忙碌着.此外,王安石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十 分突出,其诗“学杜得其瘦硬”,其文亦情韵深 婉,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黑山县15812747692: 登飞来峰的作者王安石简介30字数 -
容影潘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黑山县15812747692: 关于王安石的介绍.演讲用的!!200字左右. -
容影潘妥: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

黑山县15812747692: 王安石治水的简述 要80字到120字 -
容影潘妥: 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入朝辅政,出任宰相,他改革创新,励精图治.对黄河治理也十分重视.当时,黄河继商胡决口,河道改向北流经恩州、冀州至乾宁军(今河北青县)入海之后,又于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在大名决口,向东冲出一条分支,名为二股河.由于河势壅塞不畅,决溢泛滥加剧,因此围绕黄河维持北流还是疏通二股河,回归故道东流的问题,在朝廷中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王安石力主导河东流.

黑山县15812747692: 助:宋 - 王安石简介、唐 - 张籍简介、清 - 纳兰性德简介?
容影潘妥: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他的散文紧贴社会、政治和人生的实际问题,直接为他的政治斗争服务.《答司马谏议书》剖析了司马光反对新政的言词,言词简炼、委...

黑山县15812747692: 王安石的名和字有什么一定的联系
容影潘妥: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别 名;王介甫、王半山、王荆公国 籍;中国(宋)民 族;汉族出生地;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出生日期;1021年12月18日(辛酉年)逝世日期;1086年5月21日(丙寅年)职 业;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黑山县15812747692: 陆游王安石的资料(字号要作品 -
容影潘妥: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