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喀斯特地貌在哪里

作者&投稿:离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中所有描写喀斯特地貌的部分,~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游记。《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书籍。《徐霞客游记》中涉及到很多古地名、古民族名和古代历史遗迹,这些在生活中并不常见的名词。为此,不但对原文中的生僻字词进行了详尽的注释,还对原文中出现的一些古地名也追根溯源,在注释中将古地名的地理位置准确标示出来,减少了普通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地理位置描述的困惑和障碍。

中国几乎各省、自治区都有不同面积的石灰岩的分布,出露地表的总面积约有l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5%。被埋藏于地下的则更为广泛,有的地区累计厚度可达几千米。以至上万米。由此可见,喀斯特地形的研究对我国来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整个西南地区石灰岩连成一片,分布最广,面积共达55万平方公里。其中尤以广西地区出露的面积最大,达12万平方公里,约占广西全区总面积的60%。贵州和云南东南部石灰岩的分布面积也约占该地区总酉积的50%。此外,广东、浙江、江苏以及四川盆地和鄂西山区等地都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

广西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是别具特色的,这里除了部分的弧形山系以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则分布着连绵成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尖锥状、宝剑状、柱状、塔状等形态各异、挺拔峻峭的石灰岩山峰。如果我们站在较高处放眼望去,只见群峰密集,气势雄伟,犹如苍蓝色的石头森林。它们纵横连绵达数百公里,而且各个山峰的高度都十分相近,构成了一个自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的峰顶面,在林立的石峰之间密布着一个个深达200~400米、直径不过100~200米的封闭小洼地。从广西西北部到中部,地形形态呈有规律的变化:峰顶高度依次降低,山峰密度逐渐变稀。同时,山间的封闭洼地高程也渐次下降,洼地规模也明显增大,由数个洼地联接成串珠状洼地。

此外。不规则的长条形谷地则逐步过渡为较开阔的峰林谷地和孤峰平原地形。以山水甲天下著称的桂林—阳朔一带,就是一种喀斯特强烈发育的峰林谷地和孤峰平原。这里是广西东北部峰林地形的主要部分,也是亚热带喀斯特地形的典型代表。

与广西相邻的云贵高原区喀斯特发育的特点与广西喀斯特有显著的差异,其原因是云贵高原的地质条件比广西复杂得多,可溶性的碳酸盐类岩层与非可溶性的砂页岩、火山岩交互成层,再加上褶皱紧密,断裂错综,因而形成许多独立的、大小不同且各具特点的可溶岩体,而不像广西那样是一个连续分布的、褶皱平缓和岩性比较单一的、巨大的可溶性岩体。在黔南、黔西南和滇东某些地段,也有大面积连续分布的碳酸盐类岩层,在几百万年前的第三纪也曾发育有热带、亚热带的峰林和孤峰平原等喀斯特地形,但因其自第三纪以后,云贵高原区地壳大幅度隆起,成为海拔1000~2000米以上的高原,这样就不再具备广西那种湿热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以溶解为主的喀斯特作用也就远不如广西那样能够强烈地进行,故其剥蚀作用相对较为突出,山峰一般具有浑圆、低缓的特点,溶洞分布也远不如广西那样普遍,峰林的陡峻程度也远比广西的峰林逊色。如今黔西安顺的峰林,云南路南的石林均为第三纪时尚未上升为高原前湿热气候条件下的产物,而不是现在凉爽的高原气候条件下所能形成的。

中国现代喀斯特的发育具有明显的气候分带现象,广西、贵州南部、湖南南部。云南东部和纬度比桂林更低的地区称为热带型,峰林地形是这一类型喀斯特地貌的主要标志;川东、鄂西山地和贵州高原大部分地区属温带—亚热带型,洼地、漏斗、竖井等负地形是本区的主要特征,江苏宜兴、浙江金华与杭州等地区的溶洞与石灰岩泉也可以归入这一类型;山西的太行山和部分吕梁山区、北京西山、山东西部丘陵等石灰岩零星出露地区属温带型,这里现代地表喀斯特作用比较微弱,地表水顺裂隙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河及石灰岩泉,如济南、太原等地的石灰岩泉便是典型的例子;在中国西部高山区及内陆干旱区则属于寒带型和干旱型,这里由于昼夜温度变化较大,往往引起石灰岩的崩解,溶蚀作用也就不十分明显了。

对于喀斯特地形的研究,中国早在16世纪(明朝)就已经开始了,这要比外国早200年左右。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年),在畅游南北名山以后,曾于1637~1639年用两年的时间遨游广西、贵州、云南,对中国西南石灰岩分布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考察。他探索了100多个地下岩洞,并对石灰岩地区的地貌形态作了详尽细致而又朴实生动的描述,对它们的成困作了正确的科学解释。他写的《徐霞客游记》一书,可说是世界上研究喀斯特地形最早的一本书。

1637年~1639年,徐霞客游历与考察了世界上喀斯特最发育、最丰富多彩的中国湘、桂、黔、滇地区,并且留下大量关于喀斯特地貌特性及其分布出露规律的描述。1.石山与土山
徐在其《游记》中称喀斯特地形为“石山”、“石峰”等;非喀斯特地形称之为“土山”。石山、土山主要是由岩石性质决定的。构成石山的岩石主要是可溶性的碳酸盐岩层,即石灰岩和白云岩。土山岩石主要由难溶的砂岩、页岩构成,还有各种火成岩、变质岩等。除了“难溶“的属性外,土山岩石易风化、产生的土壤较多,岩石的露头较差,其山、丘、岭等地貌多成浑圆状,但主要特征是土山中没有封闭的漏陷地形,如漏斗、落水洞、封闭洼地等。如对今广西宜州市附近地貌的描述:“于是石山遥列、或断或续、中俱土山盘错失”。
2.纯石与间石
《游记》载:“粤西之山,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徐霞客所指“纯石”,是指质地纯净又沉积厚度大的石灰岩层,其喀斯特作用最强烈,山形最壮丽。所指“间石”者,系指石灰岩层中夹有砂岩层者,可形成戴帽山或“锥处囊中“的山形(如在柳州附近)。
综上所述,可见徐的“石山”、“纯石”、“间石”等皆为喀斯特地貌。
中国东部喀斯特地貌呈纬度地带性分布,自南而北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和温带喀斯特。中国西部由于受水分的限制或地形的影响,属干旱地区喀斯特(西北地区)和寒冻高原喀斯特(青藏高原)。
中国喀斯特发育的多轮回和地带性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巧夺天工的洞穴奇景,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九寨沟自然风景区、贵州黄果树瀑布、济南趵突泉等都已成为闻名于世的游览胜地。


喀斯特景观旅游景点?
4.黔西南兴义万峰林风景区万峰林风景区位于贵州省兴义市东南部,是中国最大、最典型的喀斯特峰林,气势雄伟,峰形奇特,整体造型优美。三百六十多年前,明朝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到过万峰林,赞叹道:世界上有这么多山峰,但这里只有森林。万峰林风景名胜区获得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

喀斯特基本简介
这一地貌类型以石灰岩、白云岩和泥灰岩等碳酸盐类岩石为代表,同时也包括硫酸盐类岩石如石膏和硬石膏,以及卤盐类岩石如钾、钠、镁盐岩石。中国是最早记录和研究喀斯特地貌的国家,早在晋代就有相关记载,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对此有详尽的描述。全球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都有喀斯特地貌的存在,分布...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桂林时,曾以()形容桂林山水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桂林时,曾以“出水清莲”形容桂林山水。徐霞客是喀斯特地貌的研究先驱,留下了大量关于喀斯特地貌特性及其分布出露规律的描述。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徐霞客畅游漓江山水,从桂林舟行到阳朔,考察了阳朔附近的龙洞、来仙洞、读书岩等,并在《粤西游日记一》中对沿途风景进行了...

喀斯特地貌是什么岩石
碳酸盐类岩石、硫酸盐类岩石、卤盐类岩石。“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一词即为岩溶地貌的代称,中国是世界上对喀斯特地貌现象记述和研究最早的国家,早在晋代即有记载,尤以明徐宏祖所著的《徐霞客游记》记述最为详尽。

一张图告诉你,为什么徐霞客是世间少有的探险家
徐霞客在喀斯特地貌最丰富的广西 逗留了几近1年 在桂林山水之间 他考察了近一个半月 遍游桂林四周胜景 如虞山、叠彩山、伏波山、七星岩、 隐山、雉岩、南溪山、崖头山、荷叶山、 刘岩山、象鼻山、穿山、龙隐岩、屏风岩、 中隐山、侯山、牛角岩、狮子岩等 其中,七星岩和雉山分别上过两次和三次 不仅如此 他...

苏州避暑的好地方有哪些 苏州避暑去哪里好玩
林屋洞林屋洞是徐霞客首游第一站号称“天下第九洞天”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洞内景观变幻莫测、鬼斧神工洞内冬暖夏凉实属一处避暑纳凉胜地。洞内钟乳倒挂、鬼斧神工、洞中有洞、洞洞相连行走在其中感受洞内丝丝凉意让人不舍快速离去。洞外骄阳似火,洞内清凉温润。林屋洞恒温,常年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

徐霞客简介
在他以后很长时间内也没有人找到。直到1978年,国家派出考察队才确认长江的正源是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冬的沱沱河。 徐霞客还是世界上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科学考察的先驱。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分布很广泛。徐霞客在湖南、广西、贵州和云南作了详细的考察,对各地不同的石灰岩地貌作了详细的描述、记载和研究。他还考察了...

什么是喀斯特地貌?中国的哪些地方有
喀斯特(Kar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谓,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我国云贵高原、湖南南部郴州等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以广西、贵州...

1条自驾路线,带你游桂林之外的喀斯特奇观... | 自驾地理
我国明代著名的旅行家 徐霞客 ,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更是花了不少的笔墨去描述。 究竟它的美有何奇特之处,如此引人入胜呢? 这得益于广西独特的 喀斯特地貌 。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喀斯特地貌占了一半以上面积,秀美的喀斯特峰林和江水勾勒出来的山水轮廓,在烟雨中呈现出山峦叠嶂的绝美景象。 山多河多、山水...

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
中国是世界上对喀斯特地貌现象记述和研究最早的国家,早在宋代和明代的王守仁和宋应星,就对石灰岩岩溶地貌做过比较确切的描述。特别是宋应星,还对岩溶及石灰华的再沉积机理,做过开创性的研究和记述。但明代徐宏祖(1586年—1641年)所著的《徐霞客游记》记载最为详尽。喀斯特地貌是长期发育的产物,其...

绿园区17146404156: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
仁彩盐酸: 黄果树瀑布,即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桷树"... 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黄果树瀑布出名始于明代旅行家徐霞...

绿园区17146404156: 考察石灰岩地貌的第一人是谁?
仁彩盐酸: 石灰岩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受地下水长期溶蚀而形成的地质 7现象.喀斯特地貌非常奇特,有的是石林状,有的呈石桥状,有的呈 峰林状,有的呈石蛋状,有的...

绿园区17146404156: 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的哪里?
仁彩盐酸: 贵州安顺市镇宁县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珠江... 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黄果树瀑布出名始于明代旅行家徐霞...

绿园区17146404156: 哪有喀斯特地貌 -
仁彩盐酸: 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雨丰沛,流水作用显著,并且存在大量的可溶性岩石,因此,这一地区是喀斯特地貌广为分布的地区.而且这一地区的很多美丽的自然景观都是建立在这种特殊的地貌类型基础之上的.“喀斯特”原指南斯拉夫西北部...

绿园区17146404156: 贵州十大景点旅游有哪些?
仁彩盐酸: 贵州十大旅游景点有:黄果树大瀑布、梵净山、百里杜鹃、龙宫、荔波樟、赤水丹霞... 安顺龙宫是一个大型暗湖溶洞,是喀斯特地貌形态展示最为集中全面的景区,全洞长...

绿园区17146404156: 那些地区分布有喀斯特地貌?
仁彩盐酸: 喀斯特是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特有的地貌现象.中国是世界上对喀斯特地貌现象记述和研究最早的国家,早在晋代即有记载,尤以明徐宏祖(1586~1641)所著的《徐霞...

绿园区17146404156: 喀斯特最典型的地貌是哪里? -
仁彩盐酸: 主要在中国西南部,广西、云南、贵州是我国喀斯特地形地貌分布的主要省区之一, 位于广西自治区中部的柳州忻城地处大石山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地下暗河密布、溶洞很多,石块间多有缝隙. 很特别的景观.

绿园区17146404156: 喀斯特地貌和坡度的关系 -
仁彩盐酸: 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广西一带.喀斯特地貌特征是:地表有石芽、溶沟、石林、漏斗、峰林等地貌;地下则分布有溶洞、暗河.喀斯特地貌是一 种独特的地貌,地表怪石嶙峋,地下有鬼斧神工的奇景观.我国...

绿园区17146404156: 哈斯特地形哪里最典型 -
仁彩盐酸: 桂林山水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指可溶岩(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 喀斯特一词取自南斯拉夫西北部喀尔斯高原地名,19世纪中叶被引进为喀斯特区一...

绿园区17146404156: 徐霞客是对什么地理现象记录的第一人 -
仁彩盐酸: 在徐霞客对地理学的一系列贡献中,最突出的是他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系统考察的地理学家.石灰岩地貌即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 (英语: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溶岩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