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孔子的成语典故?

作者&投稿:叱干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孔子的成语故事~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2、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扩展资料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
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孔子:
1、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2、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3、不舍昼夜: 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孟子:
1、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2、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 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3、孟母三迁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关于孔子的:
韦编三绝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
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故事: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亦步亦趋:
孔子有位得意门生,名叫颜回,孔子对他非常欣赏,;常赞不绝口地说:“贤哉!回也!”颜回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处处学习孔子,用颜回自己的话说:“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意思是说,孔子走得慢,我也走得慢,孔子走得快,我也走得快,孔子跑,我也跑。
过犹不及:
子贡又一次问他的老师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能?”孔子说:“子张做事过头,子夏做事不及。”子贡说:“这样说来,是子张胜过子夏了?”孔子说道:“超过和达不到后果是一样的,都不好。”


形容孔子有哪些成语
1. 至圣先师:形容孔子的学问及品德极高,可以为人师表,为世人所尊崇。这个词强调了孔子在教育和道德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崇高地位。2. 博施济众:形容孔子广施仁爱,救济大众。这是对孔子倡导的仁政思想和身体力行的慈善行为的赞美。3. 仁德兼备:孔子讲究仁德,认为道德是人的基本素养。这一成语表示孔子...

形容孔子的成语有哪些
1. 博闻强识:形容孔子学识渊博,记忆力强。孔子是一位广泛涉猎各种学问的学者,对古代文化典籍有深厚的理解和记忆。2. 诲人不倦:孔子的教导精神非常高尚,总是不辞辛劳地教导学生,这个成语就是形容他乐于教诲,从不厌倦。3. 仁德兼备:孔子主张仁爱道德,这一成语表示孔子拥有崇高的仁爱品德和全面的...

有关孔子的成语
有关孔子的成语:钻坚仰高、笔削褒贬、道大莫容、孔席不暖、刚毅木讷。1、钻坚仰高:原形容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后指努力攻读,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2、笔削褒贬: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3、道大莫容: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10个
(1)至圣先师 (2)有教无类 (3)见贤思齐 (4)慎终追远 (5)举一反三 (6)温故知新 (7)见义勇为 (8)怨天尤人

有关于孔子的成语
韦编三绝、举一反三、见贤思齐、巧言令色、诲人不倦、学而不厌、有教无类、后生可畏、色厉内荏

关于孔子成语
〖不识东家〗 成语典故: “不识东家丘”的略语。相传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称之为“东家丘”。〖抱痛西河〗 成语典故: 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 典出《史记·仲尼弟子传·卜商传》〖不通一窍〗 成语典故: 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

孔子教育教学思想的成语
博学多才、循循善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苦心孤诣、闻过则喜、见贤思齐、不偏不倚、诲人不倦、乐此不疲、托物言志、喻之以理、逝者如斯、川流不息、温故知新、学以致用、学而知之、 良师益友、为人师表、孜孜不倦、言之有理。

有关孔子的成语
关于孔子的成语有 :见贤思齐、举一反三、巧言令色、后生可畏、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韦编三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见贤思齐】读音jiàn xián sī qí,意思是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出自《论语·里仁》| 子曰:...

关于孔子的成语
西汉·戴圣《礼记·孔子闲居》〖兵不逼好〗成语典故: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孔子家语·相鲁》〖拔萃出类〗成语典故: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拔萃出群〗成语典故: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百福具...

出自孔子的成语
1.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受教育不分贵贱,贤愚,机会都是均等的.2.金声玉振 《孟子.万章下》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孟子称赞孔子 才德兼备,学识渊博,正如奏乐,以钟发声,以磬收乐,集众音之大成.)3.始作俑者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

木垒蒙古自治州17799928544: 和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
箕鸦他克: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

木垒蒙古自治州17799928544: 关于孔子的成语 -
箕鸦他克:[答案] 欲速不达(《子路》) 温故知新(《为政》) 尽善尽美(《八佾》) 不耻下问(《公冶长》) 举一反三(《述而》) 废寝...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编为一句成语,叫做“韦编三绝”,以此形容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木垒蒙古自治州17799928544: 一个关于孔子的成语典故?今天语文期中考、有个体、问关于孔子的成语故事、我写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宜乐乎?”对麽?不对的话、有什么? -
箕鸦他克:[答案] 关于孔子的: 韦编三绝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

木垒蒙古自治州17799928544: 我要描写孔子的成语! -
箕鸦他克:[答案] 诲人不倦 循循善诱 乐善好施 闻过则喜 见贤思齐 乐此不疲 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 博学多才 苦心孤诣 问过则喜 见贤思齐 博览群书 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孔子年老时,回家乡编书和讲学,工作挺忙的,但仍坚持学习.有一次,他得到一部《周易》.这是一部...

木垒蒙古自治州17799928544: 与孔子有关的故事和3个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
箕鸦他克:[答案] 尽善尽美、巧言令色、文质彬彬、举一反三、待价而沽……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

木垒蒙古自治州17799928544: 孔子100字内成语故事, -
箕鸦他克:[答案] 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齐国听《韶》乐,三个月吃肉都不知道肉的美味,并说:想不到创作的音乐竞达到这么高的水平.说韶乐太好听了,以至于孔子废寝忘食.鸣鼓而攻: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

木垒蒙古自治州17799928544: 关于孔子的成语故事 -
箕鸦他克: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

木垒蒙古自治州17799928544: 有关于孔子的故事或成语 -
箕鸦他克:[答案] 一生总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成语有不少,这里有字数限制 成语的故事比如有;逝者如斯 朽木不可雕也等等 建议看论语

木垒蒙古自治州17799928544: 与孔子孟子有关的成语 -
箕鸦他克:[答案] 孟母三迁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1)至圣先师 (2)有教无类 (3)见贤思齐 (4)慎终追远 (5)举一反三 (6)温故知新 (7)见义勇为 (8)怨天尤人

木垒蒙古自治州17799928544: 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成语故事.简短一点 -
箕鸦他克:[答案] 孔子孟子名言!1、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2、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