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葬在定军山?定军山有什么故事?

作者&投稿:张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诸葛亮为什么葬在定军山?~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诸葛亮为何要遗命葬汉中定军山下,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有其深远的政治和军事意义。汉中,乃蜀汉北部屏障,“若无汉中,则无蜀矣”。
关羽失荆州后,汉中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它关系着西蜀的存亡,因此,自公元219年蜀、魏“定军山之战”,黄忠袭杀夏侯渊而刘备夺取汉中地以后,蜀汉就一直占据汉中设险固守,刘备在此设坛称王,为建立蜀汉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诸葛亮北伐曹魏以汉中为营,在定军山下屯兵八年,五次北伐的出军、退兵皆以此为基。

但是,诸葛亮八年中的五次北伐,未能实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而让蜀后主“还于旧都”的意愿,结果病死于北伐军中,成为千古遗恨,因此,他遗命“死后葬汉中定军山”是对先主刘备的怀念,是他忠君思想的体现,亦是对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佐蜀汉基业、北伐曹魏艰辛业绩的眷恋。更重要的是,他要以自己的“死虎余威”震摄扼守汉中,教育和鼓励蜀汉将士以汉中定军山为基,继续北伐曹魏,去完成和实现自己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遗愿。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在五丈原军中迎来了一生中最后的时刻,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也是他一生中最伤感的时刻。此时,他心中最放不下的是西蜀北大门-汉中的安全。他让人将自己葬在定军山下,依山造墓,能容下棺材即可,人殓时穿平常衣物,不必有随葬的器物。

生而治蜀,死犹护蜀。定军山武侯墓殿内,就有这样一幅楹联:生为兴刘尊汉业;死犹护蜀葬军山。人们普遍认为此联语体察了诸葛亮“遗令”葬定军山的隐衷。《三国演义》也据此创作了诸葛亮“显圣”定军山的故事,托梦给征蜀大将钟会:“汝入境之后,万勿妄杀生灵”云云。

北伐壮志未酬。柳春藩《诸葛亮传》就认为:诸葛亮之所以要“遗令”葬在汉中定军山,是因为北伐壮志未酬,想让后人不忘北伐曹魏。唯其如此,诸葛亮的后继者姜维才不顾一切而坚持“八伐中原”。

在封建时代,忠臣难做,尤其是像诸葛亮那样集权于一身而又未完成“复兴汉室”之重任者,他不能不处处小心。在当时,实际上就有人对诸葛亮的权力至大产生过疑虑,明察秋毫的诸葛亮对此不会没有认识。所以,他“遗令”葬定军山,或许正是为了避免身后被君臣猜疑,以保全国家与家人之平安。这从他死后,百姓请为立庙而朝廷却一直不同意,可见诸葛亮的苦衷是不无道理的。

诸葛亮一生,为辅佐蜀汉帝业,呕心沥血,勤政廉洁,他的聪睿才智,被历代歌颂,他的道德思想被世人尊崇。特别是,他生能舍己,死不还家的忠君敬业精神为后世所敬仰和感叹,在武侯墓祠中,至今保留着这方面的楹联,如:“未定中原,此魄何甘归故土;永怀西蜀,饮恨遗命葬军山”。“故国不归,山河未遂中原志;忠魂尤存,道路争瞻汉相坟”。“生为兴刘尊汉室;死犹护蜀葬军山”。这些楹联,准确地道出了诸葛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的缘由,更是对诸葛亮高风亮节的唱咏。

一说:生而治蜀,死犹护蜀。
定军山武侯墓殿内,就有这样一幅楹联:生为兴刘尊汉业;死犹护蜀葬军山。
人们普遍认为此联语体察了诸葛亮“遗令”葬定军山的隐衷。《三国演义》也据此创作了诸葛亮“显圣”定军山的故事,托梦给征蜀大将钟会:“汝入境之后,万勿妄杀生灵”云云。
二说:北伐壮志未酬。
柳春藩《诸葛亮传》就认为:诸葛亮之所以要“遗令”葬在汉中定军山,是因为北伐壮志未酬,想让后人不忘北伐曹魏。唯其如此,诸葛亮的后继者姜维才不顾一切而坚持“八伐中原”。
三说:别有苦衷。
有一种观点认为,为什么陈寿对诸葛亮“遗令”葬定军山之事不加任何评论,裴松之也避而不谈,或许诸葛亮是确有其苦衷的。在封建时代,忠臣难做,尤其是像诸葛亮那样集权于一身而又未完成“复兴汉室”之重任者,他不能不处处小心。在当时,实际上就有人对诸葛亮的权力至大产生过疑虑,明察秋毫的诸葛亮对此不会没有认识。所以,他“遗令”葬定军山,或许正是为了避免身后被君臣猜疑,以保全国家与家人之平安。这从他死后,百姓请为立庙而朝廷却一直不同意,可见诸葛亮的苦衷是不无道理的。
我们认为,前两说都有些想当然,是把他“遗令”葬定军山之事和诸葛亮生前“约己爱民”,志在复兴汉室的工作作风、理想抱负联系加以创造的结果,反映了人民对诸葛亮的爱戴和评价。后一说分析不无道理,但似嫌论证不足。
我们认为,诸葛亮“遗令”葬定军山,还应该从当时战争环境来加以认识,当时的情况是:由于诸葛亮的死出乎意料,所以处于北伐前线的姜维、费(示+韦)等人不可能是“若无其事”,整军“从容撤退”,因为魏军司马懿得知此消息后,大军追赶,加之蜀军内部尚有矛盾,且有蜀道阻隔。所以,当时情况下想把灵柩安然运回成都是不大可能的,最佳的选择倒是就近安葬。因为这样,既可以避免不利撤军带来的过大损失,时间也许可

古人们死后都希望自己能够落叶归根,葬在自己的故乡。这样的话,有人不理解为什么诸葛亮死后要立遗嘱,让别人把自己的葬在定军山 。这样做其实是为蜀国的未来着想 ,他是想用自己的葬身之地 ,来告诉蜀国定军山的重要性。 

刘备和诸葛亮都知道要想要攻打魏国,就必须要夺取汉中。汉中在那时有着重要的地理优势,它就相当于西川的门户 。只要蜀国能够拿下汉中 ,即时北伐战争没有成功,那么蜀国至少可以保住西川。在魏国已经争夺到汉中的张鲁后,蜀国的军心就不稳定了 ,即使蜀中的将军“杀鸡儆猴”都稳不住局面。于是刘备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率军占领定军山,只有占领定军山,蜀国才有机会拿下汉中 。

当刘备率领蜀国的军队在军君山下驻扎阵营后 ,魏国也看出了占领定军山的重要性。因为守住了定军山,就相当于守住了汉中、秦岭、关中、潼关和洛阳。而在之后的北伐战争中 ,诸葛亮也时常驻守于汉中 ,自然知道汉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军事意义 。

诸葛亮为了让蜀国的将领们知道汉中定军山的重要性 ,让这些将士们要以北伐为目标 ,才没有让别人把自己葬在故乡。而诸葛亮葬于定军山的另一层意义,是为了告诉世人自己北伐魏国的志向 ,让蜀国的将领们也以此为志 。



我个人认为诸葛亮之所以死后要葬在定军山,也不愿意回成都,是因为不想麻烦自己的主人和士兵。定军山是指诸葛亮派黄忠、严颜,打天荡山,大家都不相信他们两老将会成功,但是最后两老将却夺得成功。

诸葛亮的一生都忠于刘备一家,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为蜀国奉献了他的一生。在他身前没有拿下定军山,所以他死后,葬于定军山。

好像是因为诸葛亮生前一直想要打下定军山,但是一直没能够打下来。所以他死后葬在了定军山,希望蜀国的军队能够打下军山。

我觉得是因为诸葛亮死的时候北伐还未成功,壮志未酬,决定葬在定军山希望后人继续能够继续他的北伐之路。


到底诸葛亮死后是葬在哪里呢?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请简要概括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的经过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的经过: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待机伐魏。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神机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贸然出兵。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魏军死里逃生。同年秋天,诸...

诸葛亮死了葬在那?想知道
建兴十二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抗,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定军山。 武侯墓区,岗峦起伏,山环水抱,素有“陕南天然公园”之称。 墓上和庙内的建筑,多是明、清两代一所三院并连的大庙,围有垣墙,面积约45000平方米。入陵园大门,一片汉柏古松,清幽、古朴。大殿院中,有许多历代歌颂诸葛亮的诗词和复修墓庙记文...

关于诸葛亮的资料
诸葛亮的才能、品格倍受后世敬仰,故常被尊称为武侯、诸葛武侯。后民间小说、戏曲谓其通晓阴阳,料事如神。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所刻画者,流传众口,最为著称。与汉昭烈帝刘备在统治蜀汉期间,提拔诸多名将与能臣,并奠定基础。

诸葛亮小故事50字以内
诸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可谓内无余帛,外无赢财。 诸葛亮病危时,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著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这就是一代名相诸葛亮死后的最高要求,其高风亮节实为可圈可点。 诸葛亮...

诸葛亮介绍
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死后又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现勉县武侯祠巍峨壮观,规模宏伟,有七院六十余间殿宇,既是凭吊先贤之所,又是文物游览之地。更有意义的是,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

诸葛亮是哪个朝代的什么人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

诸葛亮多大年龄去世的???
诸葛亮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和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但是诸葛亮并不墨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诸葛亮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成为后世的楷模。中国千百年来将诸葛亮描绘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娴熟韬...

诸葛亮的资料
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死后又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现勉县武侯祠巍峨壮观,规模宏伟,有七院六十余间殿宇,既是凭吊先贤之所,又是文物游览之地。更有意义的是,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

诸葛亮与世长辞,结果怎么样,诸葛亮死后最伤心的人是谁
相信大家都知道,提到锦囊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起诸葛亮,那么诸葛亮死后没有任何人知道他葬在哪里。葛亮在世的时候,是丞相一家独大,当诸葛亮死后,为了制约朝中的权利,刘禅分别启用蒋琬和费?担任尚书令和大将军,有了两个二把手的互相牵制,才更有利于蜀汉的发展,从这一点来说,刘禅的能力就非同一...

玉州区19677322757: 诸葛亮为什么葬于定军山 -
贲希世明: 诸葛亮“遗令”葬定军山,还应该从当时战争环境来加以认识,当时的情况是:由于诸葛亮的死出乎意料,所以处于北伐前线的姜维、费yi等人不可能是“若无其事”,整军“从容撤退”,因为魏军司马懿得知此消息后,大军追赶,加之蜀军内部尚有矛盾,且有蜀道阻隔.所以,当时情况下想把灵柩安然运回成都是不大可能的,最佳的选择倒是就近安葬.因为这样,既可以避免不利撤军带来的过大损失,时间也许可.

玉州区19677322757: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求葬于定军山 -
贲希世明: 一般都认为,定军山武侯墓系诸葛亮死葬之地.那么,诸葛亮为什么生前“遗令葬定军山”,而没有回成都安葬或迁葬成都呢?对于这件事,陈寿的《三国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没有多发议论.可是,后世读史的人,出于对诸葛亮一生...

玉州区19677322757: 诸葛亮为什么会葬于定军山? -
贲希世明: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称他神机妙算,用兵如神.但他死后究竟葬身何处无人知晓,这与他的神机妙算有关. 他的墓地,据《三国演义》和历代的一般说法,均认为是陕西勉县的定军山.其实,定军山并不是他的真墓...

玉州区19677322757: 诸葛亮为什么要求死后葬在定军山 -
贲希世明: 一是地理、气候、环境.诸葛亮病逝于魏土五丈原,在敌国土就地安葬不行.气候尚热,尸骨难存.归葬成都,路途遥远.故选汉中定军山.二是伐魏无成,葬定军山以示死尤护蜀.三是定军山位于蜀国北部边陲,军事屏障,提醒人们重视该地,无望伐魏.

玉州区19677322757: 诸葛亮为什么要求自己死后要葬在定军山 -
贲希世明: 《三国志 诸葛亮传》记载: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诸葛亮之所以要求葬在定军山,是因为定军山在汉中,是北伐的前线,安葬在这里,就是表明自己生前时刻铭记北伐中原,并且付出了实际行动,同时,也为了警示和激励后人,时刻不忘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的政治理想.如果真的送回成都安葬,就不会激励后人继续北伐,达不到更好的效果.诸葛亮这么做,真可谓用心良苦,为恢复中原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后来,魏国大将钟会进攻蜀汉,到了汉中,还到诸葛亮的庙前祭拜,命令军士不得到诸葛亮墓地左右砍柴.

玉州区19677322757: 诸葛亮为什么要葬于定军山 知乎 -
贲希世明: 一说:生而治蜀,死犹护蜀.定军山武侯墓殿内,就有这样一幅楹联:生为兴刘尊汉业;死犹护蜀葬军山.人们普遍认为此联语体察了诸葛亮“遗令”葬定军山的隐衷.也据此创作了诸葛亮“显圣”定军山的故事,托梦给征蜀大将 :“汝入境之...

玉州区19677322757: 诸葛亮为什么遗令葬在定军山
贲希世明: 因为他北伐没成功

玉州区19677322757: 诸葛亮的墓地为何选址定军山?
贲希世明: 国志 诸葛亮转〉记载:“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诸葛亮的墓地在定军山,这已没有争议.诸葛为何选定军山作其墓地...

玉州区19677322757: 诸葛亮为什么葬于定军山
贲希世明: 原因有三条1 定军山离成都太远 回不到尸体就要腐烂了 2他如果想葬回卧龙岗 更是不可能了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时候倒是没意识到诸葛亮的老家还在荆襄 3 定军山 山势严峻 环境复杂 到那里也不会有什么人去盗墓去破坏 之后有邓艾在那跳崖的故事 典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