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33岁的时候咬破手指写下遗书,遗书内容是什么?

作者&投稿:莫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崇祯的遗言到底是什么?~

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自杀殉国,在临终前留下了几句遗言,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任尔分戮朕尸勿伤我百姓一人。

崇祯帝在临死前写下了:“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李自成起义军从彰义门杀入北京城。然后朱由检手执三眼枪与数十名太监骑马出东华门,被乱箭所阻,再跑到齐化门(朝阳门),成国公朱纯臣闭门不纳,后转向安定门,此地守军已经星散,大门深锁,太监以利斧亦无法劈开。三月十九日拂晓,大火四起,重返皇宫,城外已经是火光映天。此时天色将明,朱由检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朱由检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最后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身边仅有提督太监王承恩陪同。上吊死前于蓝色袍服上大书: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后世称为崇祯帝。

蜀山笔侠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准确来说是34岁,古人都要加1虚岁,崇祯34岁临死前写下的遗书内容是:

“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当时李自成大军已经包围北京城,而崇祯的援军还未赶到,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崇祯皇帝在锦袍上写下了这道遗书。以下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遗书的内容。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崇祯对于做亡国之君非常内疚,但同时也表达出对群臣误国的痛恨,以及对老百姓的爱护。

总的来说:崇祯是一个好皇帝,尤其对于老百姓,但对于当时那些群臣来说却不是一件好事,这种观点怎么理解呢?请听笔侠慢慢道来。

明朝到底亡于什么?

内、外两线作战?非也,崇祯完全可以选择各个击破,主动权掌握在他手里。崇祯没选,是他个人的问题,不是大明实力的问题。

小冰河期?非也,小冰河期对于后金的打击似乎并不比大明小,两相抵消。从抗灾能力上看,大明比后金还要强。

最后一个原因:人祸。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皇帝、大臣和老百姓这3者是什么关系?如果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或许你就明白了明朝灭亡的原因。

首先,老百姓的角色是永远不会变的,不管谁来统治天下,他们还是他们。

其次,皇帝是天下的最高统治者,天下都是他们的,包括大臣,大臣只不过是他们用来管理百姓的工具而已。这样看大臣是不是很无辜?非也!

最后,再来看大臣,大臣是皇帝管理天下的工具,表面上是为皇帝服务的,所以他们拿着皇帝的俸禄,但实际上是两头吃,上吃皇帝,下吃百姓。他们一点都不无辜,无辜的永远只有百姓。

如果,皇帝出了问题,大臣和百姓都要遭殃,那肯定是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比如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昏君、暴君。结局是:皇帝下课

如果,大臣出了问题,还是老百姓遭殃,贪污腐败、分配不均、恃强凌弱,一样会天下大乱,四海不宁。结局是:大臣下课(改革吏制)或者皇帝下课(起义)。

老百姓在皇帝和大臣不出问题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出问题,所以,以上两种情况,聪明的皇帝会怎样选?

肯定都不愿选,即便选,也只会选让大臣下课,换一批大臣。而大臣又岂是说换就换的?他们长期代表皇帝行使管理权,早已根深蒂固、刀枪不入。这就是崇祯上任后遇到的难题。

崇祯在没有东宫经验的情况下仓促继位,要对付手下这帮斗争经验丰富的老狐狸(包括阉党东林党)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再加上此时的天下早已被他们玩儿坏,老百姓已经被逼得无路可走,铤而走险,大明的根基已被动摇,即便崇祯获胜,也是惨胜,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大明的昌盛。

所谓的小冰河期让粮食减产,老百姓没饭吃而造反是没有说服力的,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加入起义军之后就有饭吃了呢?难道起义军会变粮食不成?其实这些粮食都是从大臣手里抢来的,这就是社会分配不均的一个最好体现。

所以,崇祯必须要对大臣下手,才能保住自己,以及大明江山。

大臣岂能坐以待毙?不管是负责剿匪的,还是负责后勤的,没一个省心的。

我们不管对起义军采取招安是对还是错,总之结局是失败的,起义军降而复叛,越招越多,说白了就是剿匪没有一点儿效果,反而拖累了财政。

我们不管财政搞得是对还是错,总之结局是糟糕的。大臣们老是向皇帝诉苦,可谁又真正向皇帝提出过切实可行的办法呢?如果社会不均不是由老百姓自己来打破,哪个大臣愿意主动交出手里的财富?就连皇帝也不行!逼急了和皇帝也得拼个鱼死网破。这就是当时的大臣。

有人说袁崇焕死得冤,那北京被围又算谁的错呢?固然袁崇焕是忠臣,但陷君王于危险之地,也始终难辞其咎。

崇祯其实有两个选择,一是和原有大臣们同流合污,让这个国家继续烂下去,天下最终会落入有实力的军阀手里(就像汉末三国那样);还有一种就是坚决清洗原有大臣,提拔新大臣,这样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成功,天下再次回到正轨(就像宋神宗搞变法那样),一种是失败,社稷倾覆,天下能者居之(就像王莽改制那样)。

崇祯选择了后者,国家不能毁在这些“中间商”手里,他清洗了原有大臣,提拔了新大臣,想改变这一结局。可是新大臣不给力,于是成全了李自成和满清。这才是明朝灭亡和李自成坐大的真正原因。

所以,崇祯死的那一刻,埋怨的不是那些原有大臣,而是他提拔的新大臣,是这些人的无能误了他。而他觉得对不起的,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因为他深知:老百姓才是他的根基,是有些大臣在中间使坏,才使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他,没有能力力挽狂澜,李自成进京,或许是他无奈之中的最好结局。

只是崇祯没想到:作为大臣的吴三桂会放清军入关……

以上内容来自蜀山笔侠的分享,如果喜欢,请给个赞。



崇祯帝吊死前于蓝色袍服上大书:“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勤勉,同时也是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无力回天”这四个字,可以概括崇祯的一生。他的哥哥朱由校英年早逝,没有子嗣,将皇位给了他。这看似是天上掉馅饼的天大好事,但是崇祯皇帝运气太差,他接手的明王朝早就病入膏肓,更要命的是他遇到千年难遇的小冰河期,天灾不断,瘟疫横行。

李自成、张献忠各种起义不断,犹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同时,关外的努尔哈赤更是虎视眈眈。内忧外患,崇祯皇帝面临两线作战,最后活活被拖死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大军兵临北京城,崇祯皇帝有意迁都南京,怎奈得手下的大臣梦坑爹,死活不同意,崇祯皇帝碍于面子,只能固守北京城。

三月十七日,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十八日晚,京城告急,崇祯帝在宫中饮酒长叹:“苦我民尔!”崇祯皇帝自知北京城受不住了,就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送了出去。为了避免自己老婆和女儿受辱,他令周皇后等后妃自缢,而他自己更是用刀砍向自己的女儿。

做完可这一切,崇祯帝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崇祯帝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最后在的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

三月二十一日崇祯的尸体才被发现,李自成看了崇祯皇帝的遗书,为之动容,命人将其与田贵妃合葬。李自成之所以为之动容,显然遗书的最后一句“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是崇祯皇帝写给李自成的,在生命的最后时候,崇祯皇帝还心里想着百姓,宁可让人分裂自己的尸体,也不想自己百姓受到伤害,谁看了能不动容呢?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一位生不逢时的皇帝,崇祯皇帝并不昏庸,甚至还相当的励精图治,他想要将明朝从深渊中拉回来,但是由于明朝的积弊太深,仅凭崇祯皇帝一个人根本就无力回天,最终明朝也走向灭亡,而崇祯皇帝也选择在北京城破之时自缢身亡。崇祯皇帝继位之时,明朝已经烂到了骨子里,内忧外患,内部有李自成等人的农民起义,外部有关外的清军的威胁,老百姓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虽然崇祯皇帝想要力挽狂澜,但终究是无济于事。

话说在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率领起义军围攻北京城,当时防守北京城的兵力有限,根本就抵挡不了李自成大军,崇祯皇帝当然明白这一点,他曾带着自己贴身太监登上煤山,眼见到处都是战火,不由得为之叹息。崇祯皇帝还不想死,他带着太监回到了皇宫,然后安排好了一切,打算带人逃出北京,但是由于到处都是起义军,崇祯皇帝根本就逃不出去。

3月19日,崇祯皇帝再次凳上煤山,眼见李自成的部队已经攻进北京,崇祯皇帝已经有了赴死之心,他脱下了自己的蓝色袍服,然后刺破自己的手指,含着泪用鲜血在蓝色袍服上写下了遗书:“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什么意思?就是说自己能力不行,以至于叛贼攻进京师,我死后,还请不要伤害老百姓。崇祯皇帝在临死之前还想着老百姓,应该说,他也算是一个明君。崇祯皇帝写下了这封遗书之后,便自缢身亡了,留给后人无尽叹息。崇祯皇帝死后,他的遗体被埋葬在了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内。



崇祯皇帝的遗书说,自己上位的时候其实是有想着好好治理国家的,只是无奈坏臣子太多,老是给我出些不好的政策,当然我自己也同意了,现在知道错了,不求什么,只希望自己离世后起义军不要伤害百姓

遗书的内容大概意思就是,崇祯帝为大明的亡国感到十分愧疚,根本无颜以对朱家祖宗,他同时希望自己死后起义军不要伤害国内的百姓。


唐朝什么时候道教达到极盛?
唐武宗李炎。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信道教,于会昌五年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在位6年,终年33岁。也可以说在武宗年间道教盛极一时!

雍正的十四弟活了多少岁
雍正的十四弟活了68岁。雍正的十四弟是爱新觉罗·胤禵,生于1688年1月16日,逝世于1756年1月13日,享年68岁,其父亲是康熙皇帝,亲生母亲是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胤禵也是德妃乌雅氏所生,跟雍正皇帝是同父同母的亲生兄弟。爱新觉罗·胤禵,清朝宗室,初名胤禵,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左右改名胤...

三字经一句一翻译原文
【解释】宋朝有个梁颖,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 108、【原文】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解释】梁顺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 109、...

乾隆下面的皇帝叫什么?
乾隆下面的皇帝叫 清仁宗嘉庆。在位二十五年,即公元1796年--1820年。

宗祯皇帝是哪个朝代得
你要问的是崇祯皇帝吧。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1]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

镇江市13650139126: 崇祯下的最后一道圣旨 -
犁佩齐墩: 最后一道是他的遗诏! 崇祯皇帝自缢前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下了这些话: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镇江市13650139126: 崇祯皇帝死的时候多少岁 朱由检后妃简介
犁佩齐墩: 崇祯自缢身亡,时年33岁.朱由检后妃

镇江市13650139126: 吸烟的好、坏有哪些? -
犁佩齐墩: 据科学家测定,菸草中含有数百种复杂的化学成分,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中焦油、尼古丁、酚类、醇类、酸类、醛类等40种是有毒和有致癌作用的物质.烟在点燃后,所产生的烟雾,包含了菸草中所有的化学成分,同时比菸草本身又增加了一...

镇江市13650139126: 康熙是如何从先前帝王身上吸取教训的?
犁佩齐墩: 康熙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将清朝带入了繁荣盛世的时代.康熙帝也经常讲一些笑话来警示臣工.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与大学士谈起明朝,...

镇江市13650139126: 刘伯温烧饼歌真假?后人杜撰?
犁佩齐墩: 是真的,请看详细解释. 刘伯温《烧饼歌》详解 刘伯温的「烧饼歌」是一首甚为准... 八侯不复朝金阙,(崇祯) 十八孩儿难上难. (明朝从太祖朱元璋至崇祯皇帝共经历...

镇江市13650139126: 《送东阳马生序》中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幕艳意"的原因是 - --- -
犁佩齐墩: 【题目】:《送东阳马生序》中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幕艳意"的原因是?【答案】: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原文】:送东阳马生序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镇江市13650139126: 评价隆庆皇帝! -
犁佩齐墩: 生平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明世宗嘉靖皇帝病死,朱载垕于同月壬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隆庆”. 在隆庆帝在位期间,几乎没有爆发什么重大的变故,隆庆帝得以稳坐皇位六年.这与他的性情是分不开的,由于在作皇子期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