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作者&投稿:缑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草原》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答:从草原上主人热情隆重的远迎客人,主客热情洋溢的会见,主人盛情友好的款待,以及主客联欢、深情话别的情景中体会到“蒙汉情深”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读出蒙古族和汉族的关系融洽。句中内容可以看出描绘了汉族人民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被他们的热情所打动了,不想离开草原。
原文选段: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了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此文出自现代·老舍《草原》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描写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这个作品被选进了北师大版的四年级上册语文书,部编人教版的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一课,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书和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书,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作者表达了对草原的喜爱之情和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1944年,创作并由良友复兴印刷公司出版《四世同堂》第一卷《惶惑》。1946年,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同年出版《四世同堂》第二卷《偷生》。1949年,接文艺界三十余位友人信后决定回国,10月离美,12月抵达天津。
1950年,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成立,任副理事长。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1953年,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1957年,《茶馆》发表于《收获》第一期。
1966年,文革中不忍屈辱,自沉于北京太平湖。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1930年冬天,老舍回到北平。在罗的安排之下,老舍到处被朋友们拉去吃饭,而饭桌上总有胡絜青。在频繁的相见之后,胡与舒产生了情愫。直到1931年夏天,胡絜青毕业,两人举行了婚礼。

从草原上主人热情隆重的远迎客人,主客热情洋溢的会见,主人盛情友好的款待,以及主客联欢、深情话别的情景中体会到“蒙汉情深”。

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这三幅生动的画面 。作者在最后引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扩展资料: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首先,从“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人手,先初步读懂字面意思。然后,聚焦喜迎远客及主客联欢这两部分的重点语句,进行默读、圈画,由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如,主人们敬酒时说了些什么?他们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最后,再次回到诗句,从“情深”“何忍别”等关键性词语中,想象老舍一行与蒙古族人民分别的情景,感受人物不忍离别的情感,从“天涯”“碧草”“斜阳”等具有草原特色的景物中,体会作者对草原一景一物的不舍及对蒙汉之间深情厚谊的赞美。

草原一课是讲作者有草原时很远的时候,蒙古兄弟就出来迎接,然后在蒙古包内喝奶茶,建好的共联欢,写出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教案
师小结过渡:好一个能干的小导游呀,给我们展示了蒙古草原的美,让我们体会到了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 那我们再来体会一下“梦汉情深”四个字,你们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请找出来,好好读读。 1、 根据提示自学。 2、 汇报,朗读。 师小结:是呀,多美的草原,多热情的蒙古人民,多么与众不同的待客方式。关...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从内容、写法、情感中的收获
第一段(第一小节):写大草原十分美丽,老舍对此赞叹不已 第二段(二~四小节):写热情好客的主人接待了"我们"第三段(第五小节):快要走了,"我们"十分不舍.课文简说。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

《草原》教案
陈巴尔旗草原美,同学们的描述也美,可更美的是我们蒙汉一家的情谊。课下请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民族团结互助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参观,我们知道蒙古草原上清新的空气,有明朗的天空,有翠绿的小丘,有迂回明如玻璃的小河,那里形美、色美,而更美的是那里的人。 二、你从哪些地方可...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老舍(舒庆春)的《草原》 课文是什么_百度知 ...
涯,边际。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2)对词语的理解。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

关于草原的资料
热带草原主要见於东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萨赫勒(Sahel),还有澳大利亚。温带草原主要出现北美洲、阿根廷和横跨乌克兰到中国的一条宽大区带,但在这些地区草原大致已因农业活动而大幅改观。 许多原本被视为天然的草原如今被认定是先前生长於边陲干燥气候的森林,因早期人类的干扰使它们转化。例如,人们相信:纽西兰南岛东部几乎...

《草原》教学设计
体会第一自然段中的文字所表达的草原的意境美。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今年暑假,老师到过一个美丽的地方,我还带回了几张照片。你们看!这是哪里呀?(板书:草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的小学课文《草原》。四十二年前,老...

老舍《草原》写作背景以及去草原途中的见闻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马飞过了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我们约请了海拉尔的一位女舞蹈员给我们作翻译。她的名字漂亮——水晶花。她就是陈旗的人,鄂温克族。主人们下了马,我们...

《草原》原文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

草原教案
抓重点词句,感受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过程: 一、直观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你有什么感受?出示有关草原的图像,激发学生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笔下,感受草原的独特之美。请同学生们打开书,自读...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草原》哪些地方体会到...
答:从草原上主人热情隆重的远迎客人,主客热情洋溢的会见,主人盛情友好的款待,以及主客联欢、深情话别的情景中体会到“蒙汉情深”

宝鸡市19247949126: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草原》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
却支醋酸: 答:从草原上主人热情隆重的远迎客人,主客热情洋溢的会见,主人盛情友好的款待,以及主客联欢、深情话别的情景中体会到“蒙汉情深”.

宝鸡市19247949126: 《草原》中最能表现蒙汉情深的句子是(),这句话的意思是() -
却支醋酸:[答案] 蒙汉情深何人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宝鸡市19247949126: 《草原》 -
却支醋酸: 1.表示蒙古人情深的地方在第4段的第二句——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又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也不拘束.从这句话中,看的出蒙古人把汉族人当成自己人一样,因为这句话当中说了.一点儿也不拘束,一点儿,就是说,他们不会很讲究,很见外一样,而他们是完完全全把汉族人当成了自己人. 2.表示汉族人情深的地方在第5段的第三句——太阳偏西了,谁也不肯走.这句话说明天色已经很晚了,但是,我们依然不肯走,因为,蒙古人的热情招待让汉族人民感觉到蒙古人是多么的好客,而汉族人民则留恋其中,深深地表露出了汉族人民对蒙古人民依依不舍的感情.

宝鸡市19247949126: 草原一文中表达蒙汉情深和依依惜别的句子老舍先生的草原 -
却支醋酸:[答案]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意思是: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爱,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离开呢,在斜阳下,大家站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相互倾诉着离别之情.

宝鸡市19247949126: 草原一课描写蒙汉情深的句子有哪些 -
却支醋酸:[答案] 《草原》一课描写蒙汉情深的句子是:蒙汉情深何人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意思是说,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请采纳,谢谢支持!

宝鸡市19247949126: 《草原》这篇课文最能表现中心的句子是哪句?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却支醋酸:[答案] 能表现中心的句子是:“蒙汉情深何任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思想感情...

宝鸡市19247949126: 老舍写的《草原》这篇文章让我们强烈感受到蒙古人民怎样的品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是 -
却支醋酸:[答案] 老舍写的《草原》这篇文章让我们强烈感受到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品质.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宝鸡市19247949126: 草原这篇课文是围绕什么和蒙汉情深来写 -
却支醋酸: 课文围绕草原和蒙汉深情来写. 《草原》通过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表现出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宝鸡市19247949126: 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为表达蒙汉情深和依依惜别之情的句子是“___... -
却支醋酸:[答案]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也就是文章中心句

宝鸡市19247949126: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和体会是什么 -
却支醋酸: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涯,边际.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这一余味不尽的特写镜头与“蒙汉情深”的全篇之旨紧相扣合,收到了揭示题旨、深化文意 记住要悬赏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