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身上有小白点

作者&投稿:依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鹦鹉鱼身上出现了许多白点怎么办啊~

常见疾病:肤霉病
又称水霉病、白毛病,为观赏鱼最常见疾病之一。病原体
为水零属、绵霉属、异霉属、丝囊霉属、腐霉属等种类。
当捞捕、运输观赏鱼时,稍为不慎,使鱼体皮肤受伤,或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迅速萌发,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霉菌刚寄生时,肉眼不易发现;待肉眼见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由于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导致死亡。
观赏鱼感染霉菌时,还受其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或室内灯光、日光等光源不足,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霉菌的孳生。受霉菌感染的鱼体,通常皮肤布满白翳一层,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明显,从而失去鱼体应有的光泽。随后活动迟钝,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鱼体霉菌蔓延,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导致死亡。
[治疗方法]肤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见。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寄生虫咬伤,并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当发现鱼体感染水霉病时,可用3%食盐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加l%食盐浸泡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次甲基蓝溶液浸泡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五(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洗,或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二(0.02ppm)
的孔雀石绿溶液、百万分之零点三(0.3ppm)的甲醛溶液直接泼洒入水族箱,以抑制霉菌的孳生。还可用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在水族箱顶端安装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白点病病原体为小瓜虫,热带鱼在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症状和病变
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病鱼虽照常觅食,但常聚集在鱼缸的角上互相挤擦。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病鱼常呆滞状浮在水面。
[治疗方法]
A、提高水温至28摄氏度,数天后小瓜虫破裂脱落。这时更换新水,保持水温,病鱼基本上会痊愈。
B、选用0.05%~0.07%浓度的红汞溶液,水鱼病鱼5~15分钟,持续2~3天,效果良好。
C、鱼在盐中浸泡24小时,,数日后就能见效。

鹦鹉鱼身上有白斑:

1、白点病病原体为小瓜虫,热带鱼在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症状和病变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病鱼虽照常觅食,但常聚集在鱼缸的角上互相挤擦。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病鱼常呆滞状浮在水面。

2、治疗方法:提高水温至28摄氏度,数天后小瓜虫破裂脱落。这时更换新水,保持水温,病鱼基本上会痊愈。或者选用0.05%-0.07%浓度的红汞溶液,水鱼病鱼5-15分钟,持续2-3天,效果良好。鱼在盐中浸泡24小时,数日后就能见效。

扩展资料

鹦鹉鱼身上有白斑的原因:

1、鹦鹉鱼身上有白斑表示鹦鹉鱼得了白点病,此病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发生的最适水温是15~25℃,在20~25℃最易感染宿主,但在低水温如1℃也可以感染,在30℃以上虫体不能发育。

2、鹦鹉鱼身上有白斑的症状

鹦鹉鱼感染白点病早期,病鱼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病鱼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病鱼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最后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鹦鹉鱼 (由南美慈鲷杂交而来的观赏鱼)



  细菌感染了!
  措施
  1.先换水至少1/3~1/2
  2.清洗过滤器 滤材 (滤材建议用高浓度盐水浸泡后消毒使用) 后使用!
  滤材中不放活性碳 回影响药物治疗!
  3.新水加温过后入缸 再用加温器自然生温至30~32度
  4.加大供气量!
  5.下黄药或甲基蓝(按使用说明操作 水族馆有卖)
  6. 持续观察!

  白点病
  白点病是一种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多发于秋末春初水温较低的季节鲤科和慈鲷科的热带鱼较易感染。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小瓜虫虫体(l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呈球形,全身披有纤
  毛,直径约0.8mm,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在水温18-23℃的情况下,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热带鱼患此病时,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鱼儿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严重时,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呼吸困难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约为5~10天。因小瓜虫不耐高温,一般25℃以上就会停止发育,当水温升至28~30℃时,就会自然死亡。因此对患白点病的热带鱼来说,治疗并不太麻烦。只须将水温维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后,鱼体表的胞囊就会全部脱落。如果此时在辅以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用药物治疗时,可在鱼缸中用0.1ppm的硝酸亚汞作药浴处理。对病重的鱼,可用2ppm的硝酸亚汞或0.5ppm孔雀石绿溶液侵洗病鱼2-3小时。当病鱼症状消失后,要及时更换新水,以免时间太长引致鱼的汞中毒。预防此病只须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温,引进新鱼时先将新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鱼缸,一般就能杜绝白点病的发生。
  白点病的症状: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摩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
  白点病的发生环境: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上下波动小瓜虫繁殖,15—23℃的水温最适于小瓜虫繁殖。
  白点病的治疗方法:无论使用什么药物首先要提高水温到30度。可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方法,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长速度,使他们从鱼体表面脱落。治疗药物:1。也可用5%盐水浸泡数天;2。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3。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疗效较好;4。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5。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6。或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每天2次
  治疗待白点消失后,仍要用药一段时间使未附着鱼体的小瓜虫死亡
  注:硝酸亚汞、孔雀石绿,是剧毒产品,会对人体产生巨大伤害,极易至癌。故不推荐使用,在其他病害的治疗上也应避免使用
  注:孔雀石绿在化学上称为碱性绿,分子式为:C23H26N2,分子量为:346.4,在工业上可用作绿色染料。但鱼病治疗方面也应用很多(尤其渔场),可用于多种鱼体外寄生虫和病原体(包括:霉菌、细菌、皮肤与鳃部的吸虫感染等等),临床治疗已被证实有效的病症包括:白点病、水霉病、丝霉病、皮肤黏液病等等。
  注:红汞是一种外用药,浸泡也是一种外用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浓度和时间。在初期只是身体很少的部分,可以擦拭,但如果后期,全体皆是,那么稀释之后擦与浸泡是一样的。擦拭只是局部,大可不必稀释,因为擦拭是将鱼先捞出,这样的鱼脱水时间不应该很长,稀释擦之后马上放入水中,药效大失,疗效不大。所以,局部是可以擦拭的,但不应该稀释,如果是全身,那么应该浸泡。因为全身擦拭,鱼鳃是很难擦到的,操作也很难,操作不慎还会对鱼鳃造成外伤。

鹦鹉鱼身上有白斑:

1、白点病病原体为小瓜虫,热带鱼在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症状和病变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病鱼虽照常觅食,但常聚集在鱼缸的角上互相挤擦。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病鱼常呆滞状浮在水面。

2、治疗方法:提高水温至28摄氏度,数天后小瓜虫破裂脱落。这时更换新水,保持水温,病鱼基本上会痊愈。或者选用0.05%-0.07%浓度的红汞溶液,水鱼病鱼5-15分钟,持续2-3天,效果良好。鱼在盐中浸泡24小时,数日后就能见效。

/iknow-pic.cdn.bcebos.com/279759ee3d6d55fb0d272a5460224f4a21a4dddb"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279759ee3d6d55fb0d272a5460224f4a21a4dddb?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79759ee3d6d55fb0d272a5460224f4a21a4dddb"/>

扩展资料

鹦鹉鱼身上有白斑的原因:

1、鹦鹉鱼身上有白斑表示鹦鹉鱼得了白点病,此病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发生的最适水温是15~25℃,在20~25℃最易感染宿主,但在低水温如1℃也可以感染,在30℃以上虫体不能发育。

2、鹦鹉鱼身上有白斑的症状

鹦鹉鱼感染白点病早期,病鱼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病鱼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病鱼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最后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E9%B9%A6%E9%B9%89%E9%B1%BC/17048454"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鹦鹉鱼(由南美慈鲷杂交而来的观赏鱼)">百度百科--鹦鹉鱼(由南美慈鲷杂交而来的观赏鱼)



硝酸亚汞,12小时之内就能好。鱼市有卖,价格不超过5块钱,不好您来找我扣分,我把分全送给您。

恒温32度 下大盐 24小时开强过滤 先看看症状有没有减轻 先治白点 要不会死掉 白点清完 再看症状治疗吐眼 你水质肯定不怎么好


鹦鹉鱼得了白点病,这几天不在动就是在缸底侧身躺着,有时候拍拍缸还能游...
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均可取得良好效果。过滤泵肯定是要开着的,除非家里停电,不然永远别关,换水1\/5就够了,1\/3有点多,因为你现在的鱼还生病,正常情况换1\/3倒是可以呢,你还可以去鱼店买白点灵来治疗,我用过,效果还是不错,也不伤鱼 ...

鶧鹉鱼有点白毛用了三天呋喃西林可又发现身上有白点了怎么办
一、病毒性和细菌性鱼病: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鱼病,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等。出血病 黏球菌性烂鳃病 肠炎 竖鳞病 黄乳泡病 水霉病 打粉病 表皮增生症 二、寄生虫鱼病:寄生性鱼病属传染性鱼病,是由寄生虫或藻类寄生鱼体所致。危害金鱼的寄生虫种类很多,几种常见的寄生虫如下:白点病 寄生虫...

我家红鹦鹉不知道怎么了,相继生病,开始时身上长了很多小白点,后来慢慢...
开始是白点病 白点病病原体为小瓜虫,热带鱼在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症状和病变 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病鱼虽照常觅食,但常聚集在鱼缸的角上互相挤擦。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病鱼常呆滞状浮在水面。后来估计好了后又转成肤霉病 又称水霉病、...

我养的血鹦鹉身上有白点,而且喜欢沉在缸底!速救!谢谢!
关于白点病,副上一点资料与经验:由于昼夜的温差大,未添置恒温设备的鱼缸里的热带鱼最易得白点病。白点病又名小瓜虫病,热带鱼得此病后,先于鳃盖和各鳍条上长出细小白点,然后长满全身,后期体表粘液增多,白点成白色囊肿泡状,似覆有一层白膜。病鱼往往活动明显减少,浮于水面或群聚一隅,若不及时...

鹦鹉鱼得了白点病以后怎么全死了?
在光照不好、气压低的情况下,热带鱼很容易得这种病,我们家很多鱼就是惨死在它手里的。所以在养鱼时要经常观察鱼,一旦发现鱼身有白点或絮状物的话,要赶紧放药或在水里加盐,将水温提高到30度。因为这种病来势迅猛,所以有时采取措施还是没有用的,眼睁睁地看着鱼身上被烂点,出血而死。

鹦鹉鱼得了白点病后过滤器需要消毒吗怎么消毒。详细。谢谢
不需要。消毒是杀死细菌。白点是小瓜虫引起的。完全两回事。

鹦鹉鱼病了用什么药
鹦鹉鱼病了用什么药鹦鹉鱼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观赏鱼之一,然而它们也经常会患上各种疾病。当发现鹦鹉鱼病了时,使用正确的药物是治疗的关键。以下是关于鹦鹉鱼病了使用哪些药物的几个方面:1、常见疾病与药物鹦鹉鱼最常见的疾病是白点病、鱼霉菌病和鲍氏角鲨病等。对于这些疾病,需要使用适当的药物来治疗...

我家的鹦鹉鱼鳃盖变黑,慢慢的身上有白点,肚皮变白
放了黄粉主要是对水质进行消毒,换了三分之一的水后,没有放药水进行消毒,会使水质更恶化。后来又换了高锰酸钾。放后只能暂时保持鱼缸内的水质。 影响鱼得病的原因。还是出在鱼本身的身上,鱼鳃盖变黑,慢慢的身上有白点,肚皮变白,鱼己经感染病菌。最主要的是要把鱼治好。鹦鹉鱼鳃盖变黑,慢慢...

急急!鹦鹉鱼身上有一层白膜,鱼死了后白膜就往下脱落!这次估计都救不回来...
回答:典型的白点病后期,哎,水污染的太严重了,建议先停食几天吧,先洒海盐消毒,然后水温提升到30度左右。以后都要保持水温稳定,白点病很多都是由于温度变化快引起的。投1%的盐,就是一百斤水一斤盐。三天之后看看看吧,期间停食,不要换水,温度要加到30度,保持水温稳定。祝你的小鱼好运。

鹦鹉鱼得了白点病会不会传染给银龙呀?
白点病分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为2~3天,常致鱼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2)症状:早期,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鱼...

永川区17889994832: 为啥鹦鹉鱼身上会出现白色的小点 -
枞温塞宝: 白点病的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后,病鱼皮肤粘液增多,鱼的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上肉眼可见一层密密麻麻的白点.患病初期,病鱼聚在缸角互相摩 擦,患病后期,病鱼呆滞地浮在水 面,投饵不食.小瓜 虫在水温25℃以上不易繁殖、28℃ 时开始死亡的生理特点,可将水温 缓慢地升高到30~31℃,静养数天后小瓜虫胞囊开始脱落,及时更换新水,病鱼即可康复.你可以用药——“白点一次净”,需要记住的是要注意用量.希望你的鱼早日康复

永川区17889994832: 鹦鹉鱼身上起白点怎么办 -
枞温塞宝: 有白点,应该是得了白点病.这种病在养鱼时经常出现.什么季节都会出现的. 由于昼夜的温差大,未添置恒温设备的鱼缸里的热带鱼最易得白点病.白点病又名小瓜虫病,热带鱼得此病后,先于鳃盖和各鳍条上长出细小白点,然后长满全身,后期体表粘液增多,白点成白色囊肿泡状,似覆有一层白膜.病鱼往往活动明显减少,浮于水面或群聚一隅,若不及时治疗,则会日渐消瘦直至死亡. 白点病比较好治,只要把水温提升到32度,再用1%盐水浸泡就可以了.还可以去买专门治白点病的药,如白点净,效果不错.

永川区17889994832: 鹦鹉鱼身上长白点是怎么回事???????、、 -
枞温塞宝: 水该消毒了!

永川区17889994832: 鹦鹉鱼身上有白点怎么办 -
枞温塞宝: 鱼病主要是水质长期不好引起的,就好像人一样如果长期生活在空气不好的环境里也是很容易有病的.要养好鱼关键的是过滤,过滤就是过滤鱼便,水里的毒素都是鱼便产生的,也只有把鱼便的氨除掉才能保持水体的稳定和清晰,鱼也才能健康而少病的.如果缸里缺少硝化菌的附生面积,硝化菌是很少的,也就不能及时处理鱼便了,水体的氨含量就高,鱼长时间生活在有氨毒的水体里,体质会慢慢变得虚弱就很容易受到水里病毒的侵害.有些危害不是一下就显示出来的,而是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一般是从体质较弱的鱼开始的.百度永清过滤了解一下,这过滤系统有自动清理鱼便的功能,会有帮助的.

永川区17889994832: 鹦鹉鱼身上有白点如何治疗 -
枞温塞宝: 升温是最有效最合适的办法!把温度稳定在30--32度,不出一个星期.好了!

永川区17889994832: 血鹦鹉身上有白点了怎么办? -
枞温塞宝: 你把水缸里的水换掉三分之一,把温度调到32度,多下点盐!那要看你的鱼缸有多大了,如果你的鱼缸是一米的那就要放一包的三分之二,你要用海水养殖专用盐,可不要用食盐!

永川区17889994832: 鹦鹉鱼身上出现白点是怎么办 -
枞温塞宝: 水温过低,把水温上升到28度或者用白点速清,一礼拜左右就好了,

永川区17889994832: 鹦鹉鱼身上有白点怎么办 -
枞温塞宝: 白斑病:这病也是不分季节的,而且还是传染性特强的外寄生虫病,发病与死亡率都相当高.① 发病早期,全身各处有少数的白点,精神和食欲基本没什么变化;治疗方法,用呋喃西林粉1~5ppm撒在放置病鱼的箱里,变色即可.② 到中期,身...

永川区17889994832: 鹦鹉鱼身上起白点怎么办
枞温塞宝: 有白点,应该是得了白点病. 这种病在养鱼时经常出现.什么季节都会出现的.由于昼夜的温差大,未添置恒温设备的鱼缸里的热带鱼最易得白点病.白点病又名小瓜虫病,热带鱼得此病后,先于鳃盖和各鳍条上长出细小白点,然后长满全身,后期体表粘液增多,白点成白色囊肿泡状,似覆有一层白膜.病鱼往往活动明显减少,浮于水面或群聚一隅,若不及时治疗,则会日渐消瘦直至死亡. 白点病比较好治,只要把水温提升到32度,再用1%盐水浸泡就可以了.还可以去买专门治白点病的药,如白点净,效果不错.

永川区17889994832: 鹦鹉鱼浑身出现像针尖大小的小白点怎么治刚买一个周的鹦鹉鱼浑身出现
枞温塞宝: 鹦鹉鱼得的是白点病,其病原体是小瓜虫.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后,病鱼皮肤粘液增多,鱼的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上肉眼可见一层密密麻麻的白点.患病初期,病鱼聚在缸角互相摩擦,患病后期,病鱼呆滞地浮在水面,投饵不食. 防治方法: 根据小瓜虫在水温25℃以上不易繁殖、28℃ 时开始死亡的生理特点,可将水温缓慢地升高到28℃,静养数天后小瓜虫胞囊开始脱落,及时更换新水,病鱼即可康复.也可选用O.05— 0.07%的红汞药液放在10千克水中,将病鱼浸洗5—10分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